看了三期,挺不错的访谈节目。马薇薇那期印象深刻,她说她想成为一个让人敬畏的人,很真实。 海清这期也不错,人生的确是苦的,所以甜才变得稀有又珍贵,一个人独处的时光是既孤独又珍贵的,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储备能量,为未来做准备。
易立竞的访谈一针见血,直击人心,让人感受重新被观察的喜悦。 即使被诋毁,被误解,被不理解,仍然不要放弃创作,最重要的是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放下,让那些变得不重要呢。
做一只一粒米就能填饱的小蚂蚁未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
利用每次洗头吹头的时间终于刷完了,喜欢这种个人访谈节目,被访谈对象变得更加立体生动了。 黄晓明是个老好人,也是我们的大多数,因为太想面面俱到,反而最后弄得吃力不讨好,身心俱疲,人还是要任性一点,别想太多,让自己活得简单纯粹些。
瑜老板是个有气质的人,一直在做着国粹的推广,内心也希望自己将来的后代有选择的生活。看她藏不住的嘴角上扬,特别好奇她的伴侣是什么样子,可能幸福的终极意义就是坚定和义无反顾的的陪伴吧。
爱一个人,但是你没有得到他,最终你便成为这个人。品品这句,感觉是个充满暗恋的故事啊。
不喜欢周杰这个人和说话方式,但是这也许就是真实的他吧。有时候我们会懊恼别人对自己的歧义和争论,不想成为争论的焦点,但就像明星热度一样,哪怕是丑闻,那也是一种关注和热度,说明你受欢迎,不管是什么样的欢迎,说明他关注你,为什么关注你,你有价值啊,那就是流量。他这种乐天派的安慰方式其实也在理。
俞灏明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次事故之后,内心更加成熟了,为了演好#那年花开月正圆# 的杜明礼,特地去学了唱戏,认真的人总是有一种超乎外表的帅气。
他就是少年,可能大mm现在找wdx也是在寻找当初“少年”的痕迹吧。
希望他苦涩的人生能出现一点甜。
🗣韩红
🗣马薇薇
📎“道德是用来自律的,不是用来自保的。”
“怎么说”
“假设我认为网络暴力不对,我就尽量不网络暴力别人。但是我不能在别人网络暴力你的时候说你不能这样做。”
📎“太美好的和太不美好的你都不想谈是吗?都不想回忆。就只要是跟原生家庭有关的。”
“对”
“那那段时间的美好为什么会让你觉得不想谈呢?因为已经不在了,因为太短暂?”
“因为那会让你想起,你可能完全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人,过上另外一种人生”
“那会是更好的人生,比现在?”
“我觉得精彩指数肯定不如现在,但是痛苦指数一定是低于现在的。”
“你更愿意要一个庸常一点的、平凡的但是快乐的人生是吗?”
“是”
📎“我在想这个不能随意的发表言论,会挫伤你的锐气吗?会让你不再那么骄傲了,或者骄傲少一些,甚至影响你的自信。”
“它只是让我更加看不起这个世界而已”
“你本身就不太看得起这个世界”
“对”
“你是看不起这个世界,还是看不起人类,或者看不起某一群人类”
“我看轻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
“你看轻你自己是什么呢?”
“我也有情绪,我也有喜怒哀乐,还有一些lowlow的嗜好。”
“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面对你lowlow的嗜好?”
“从喝酒开始”
“从喝酒之后,你的人生忽然间就变得容易些了?”
“非常容易”
“那就是应该你感受快乐的时候更多啊”
“当然了,我现在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候”
“哪怕痛苦的频率一周出现几次”
“那已经非常快乐了”
“不快乐的时候呢,什么样的频率”
“天天都不快乐”
“是不快乐还是痛苦”
“感觉不到快乐”
“你有想过一些极端的这种状态吗”
“我有想过。但我知道不能这么做”
“你用理智控制住了”
“我这个人是有很顽强的意志的,我知道这样会给别人添很多的麻烦,而且会给别人的人生带来无谓的痛苦”
“在什么样的时候呢,有过这样的想法”
“就是坐在家里无聊的时候”
“日常状态中,不是在某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
“当然不是。这跟大家的理解不一样。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想要去解决事情;无事发生的时候,你想要解决自己。”
刚看了周杰和易立竞的采访,好喜欢周杰。 大家说他“直”,他不接受。他认为“直”是不动脑子的说话,而他是“真”,“真”是他说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负责任后才说出来的话,即使会伤害到一些人。这二者是有区别的。 “你遇到一个认真的人就觉得老派,哎呀,好像是传说中的,随大众就叫合时宜啊?我才不这么认为。从小我就发现那些科学家那些了不起的人都是不随大众的。我识字时候就这么认为的。凡是在这个世界顶天立地的人都是不从众的。” “都是些没有用的人际交往,在我看来不如长时间地独处,我还嫌时间不够呢。” 十年过午不食,认为财务自由不是精神自由的前提,而是有盈余即可,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旅行,穿衣服很随便,因为不在乎这个,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 他输出的内容,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和我好相似呀,(过午不食目前还做不到😭,但我很提倡这种生活,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轻盈)好喜欢他。
第一次看易立竞的采访是朋友转给我的,采访对象是马薇薇。我当时看的时候对易立竞的感觉是,怎么会有这么冷静的人。
她在采访过程中完全不带情绪,但是又能引起受访者的情绪。她面对着受访者,却还是能将自己抽离出来,以一个高视角去看待受访对象。
这一点真的厉害!虽然看上去她在采访过程中面无表情,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全程都在思考。她不仅有一个自己的采访提纲,她还能捕捉到受访者的情绪以及某些回答的细节,再次深挖。关键是她选择一条路追进去之后,她还能出来回答原本的路上。
这种进进出出太考验一个记者的功力了。因为她不仅知道哪条小路背后有东西,还知道什么时候回归正轨。这很考究人对某件事物的洞察力,并且也因此,我们总是能看到受访者在她的采访下卸下标签与外壳,而是回归到一个人最本真的情绪。
除了对事物的洞察力,易立竞还有一个妙招就是不设立场。我在看的时候,有一些弹幕说这个记者问的问题很烂。我想他们这样评价的原因是易立竞在采访过程中会问一些,让我们觉得“这种问题还需要问吗”的问题。
她一次次的“无聊发问”证明了这些问题是需要问的。在她采访李开复的时候,她说为什么你们从孵化器转为基金后,还在门口保留了一个蛋。她还问李开复对自己创新工厂满意吗。
第一个问题看似是一句闲聊,但其实想问的是基金和最开始的孵化器之间的关联,孵化器这段经历对现在的基金有什么影响。
第二个问题看上去也很“没必要”,李开复这张精英人士肯定要说满意呢,就算不满意也是谦虚的那种,这样的问题好像不甚新意。但是这种问题就是抛开原来的预设,不把李开复当成一个top精英,就是一个普通创业老板。
其实这种问题重点也不在于他的回答,而在于如何回答。李开复的回答是还差一点,80-90分之间。易立竞没有被他带走,说你这是很满意呀。李开复说,不,80分和99分之间差的是20倍,80错20题,99错1题。
这种回答方式就很商业,很有李开复的个人特色。而对于一个观看者来说,无疑给了我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因为普通人的80-90分就是很高的分,但是李开复用20倍来理解它。
所以我为什么觉得易立竞好,就是因为她也是个普通人,或者说她是站在普通人视角上,并且把受访者也当作普通人。她没有带预设,没有把光环戴在李开复身上,选择用光环去理解他,或是跟着他走。
我为什么会对这一点很有感触,是因为我平时在和人交流的时候。我经常会说“那你当时一定很xxx”,但是往往对方的回答都很让我惊讶。人与人是真的不一样的,看似这种你开心吗,你伤心吗之类的问题,我觉得是非问不可的。
因为这里的重点不在于你去知道别人是开心,还是伤心,而是在他们回答的背后,他们如何回答,他们用了哪些细节去支撑这个回答...
希望易立竞的节目还能做下来,多多采访一些企业家、学者、艺术家。
易立竞的采访风格,冷静的观察,高密度的正反方向发问,思维敏捷,在这样的访问下,一个假的人也很难密不透风,换句话说,她在用采访和发问,“逼”出“真”,还原一个真实的人,可能剥离的这份“假”有时候也是被拜访者无意识的。
所以,这种采访,对被访者和观众都是极具价值的。
本来是想挑1-2个喜欢的人看,后面是越来越好奇
马薇薇,因为知道她是一个逻辑思维很强,又较少演员包袱的人,双方都水平在线,大概率这样的访谈会是优质的。
周笔畅,她是内向的人,好奇不接招的人易立竞怎么访。
柯蓝和丁锐,非常有意思捡到了丁锐这个非常吸引我的人,去看了他的2本书。
海青,我对她有刻板印象,比较口无遮拦,比较心直口快,以为访谈会有点“聒噪”,但其实她是平静的,给我的感觉是个性不鲜明,但能走到今天,有她的执着与坚持,而且也是个有天赋的人。
李开复,他是一个商业届的人,但易立竞从个人的经历入手,通过朋友/同事的评价侧写,再用个人的视角去补充和进一步解释,蛮有意思的。他对自己好坦诚,在说到区分对世界有益的事和个人影响力方面。这种对自己的真诚和觉察,很棒,很勇敢。
周杰,一直看全网刷这个访谈,放到后面是因为很纠结,因为怕看到的就是一张密不透风的防守的网,自成体系的诡异逻辑。但实际看下来,他是自成体系的,风格/性格鲜明,很有趣,很鲜活,优缺点都很明显。算是一个通透的人,强势自信,但我觉得他夸大了自己这套自洽逻辑形成的时间(可能并不是他自认为的从小就有的),毕竟众所周知,中国的基础教育并不是鼓励特立独行/不从众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应该也是他的经历后天带来的,但无疑是好的,帮助他隔绝这些负面的声音,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个沉醉的世界中,部分清醒着的人。
易立竞问韩红:如果你的人生是一本书,你会给这本书起什么名字?” 韩红几乎想都没想。提了口气,扬起眉毛,上身略微挺直。 脱口而出两个字:《精彩》。 然后就是一次接近2分钟的独白: “我被人赞得精彩,被人骂得精彩 被人喜欢得精彩,被人讨厌得精彩 我成功得很精彩,幸运得很精彩 我不幸的童年也一样精彩 那种凄苦是没有人能体会的精彩 我是个大起大落的人 唱了十年 借钱才出了第一张唱片 难道还不精彩? 我自己成名成功之后 我还没有昏了头保持一定的冷静 我去做了一件让我这辈子都觉得骄傲自豪应该坚持下去的事情 就是我的公益之路 难道不够精彩? 我孤独得精彩,我脆弱得精彩 我胜利得精彩,我失败得精彩 我胖得精彩,丑得精彩 我心灵美好亦精彩 我觉得我很精彩 我敢真实的去面对一切 不忐忑 不慌张 我胸有成竹地坐在你对面 我明明知道这访问会有多少人来看 这可能将成为我韩红这一辈子最后一个专访 我还是会这样开怀地跟你聊天 我没有夸自己 我只是说一个真真正正活脱脱的韩红在这里 我尽量不去说谎 尽量不去恭维 尽量不去卑躬屈膝 我尽量保持着自己的态度 尽量能够让自己接近我自己心底的那个样子 难道还不够精彩 我觉得我很精彩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个人物专访 因为我已经不想再讲话了” 我整个被震撼,愣住傻住。
终于出来一档舒服的节目了,可见主持人个人的魅力有多重要,对优秀的老记者真是又爱又怕。
1、俞灏明:烧伤后更加成熟的面对人生。2、周笔畅:随性真实的态度,明白自己想要去完成的事。3、柯蓝丁锐:柯蓝隐藏自己,丁锐敢于直面自己,所谓两个有趣的灵魂。4、王佩瑜:被打磨过后的理性英雄主义。5、周杰:自我的生活远远重于舆论。6、黄晓明:娱乐圈的老好人,不惑之年开始静下心来慢慢沉淀。7、韩红:暗光中照亮许多人夜路的公益人,但也是一个“孩子”。8、李开复:温文尔雅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野心。9、马薇薇:吃内涵饭的辩论鬼才,抑郁使她惧怕夜晚,极度的悲观主义者。10、海清:人生就是苦的,逆境中一定要学会忍耐。PS:完整的看完十期访谈,真的爱上了易立竞,谈话直击人心。尤其喜欢王佩瑜和马薇薇这两期。
能看出来,易立竞是在以大众的观念为基底,不断地刺激受访者,碰撞出一些对抗性的内容出来。周杰不错的,通透。
实在是很棒的易立竞。总有谩骂,她却回答不去理会。做好自己就行。太棒了。我认为最好的拜访集!
一星给企图挖坑制造爆点的主持人。她的采访并不客观,一副我从业多年总能从你的语言中找到漏洞、用嘉宾口头上的破绽,攻击对方以企图证明自己记者经验丰富,证明自己有多牛X。看的尴尬,也心疼嘉宾。表明上说着自己不带立场,其实在结尾叙述,言辞中都带了个人感情色彩在里面。
只看了王珮瑜这期,有点意思。瑜老板很坦率真诚。
借用一句话: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易立竞是真的很厉害。因为她自身的高度,深度和敏感度,感觉她能把名人身上更深刻的东西挖掘出来。你会发现被采访者如果是有思想有内容的人总会先对她的问题有防备,后来就会慢慢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研究过自己,把自己当人,对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挣扎感兴趣的人,而不只是把自己当明星捧或当产品走流程,这时他们就会推心置腹,甚至摩拳擦掌要好好表现自己,毕竟不走套路走心的太少了,可能他们也渴望被理解吧。她就像外表严厉但内心关爱的班主任,问题尖刻但不恶意,让人害怕又愿意相信。
为马薇薇一期打分,从中间到结尾眼泪没停
如今市面上能看的访谈节目太少了。看易立竞采访其实不是去追星看她采访谁,而是看她怎么发问,怎么从容,怎么客观。
我讨厌温吞、虚伪的采访者,易立竞正合我的喜好,她专业 职业化 也善于挖掘,有那么多不痛不痒、娱乐至死的节目,你可以去看,不要勉强。
使一向思路清晰的易立竞败下阵来的,是周杰二十几年形成的圆融自洽的人生观
周杰有一套非常自洽,又可以绕晕别人,让你一时无法找到破绽的逻辑“套路”,这里的周杰仿佛是个全新的他,“生活家”、“清醒者”。海清渴望飞/渴望逃离体制,最后懂得了人生只有忍耐,她的纠结点也是大多数人人生中迷茫的地方,她好有内涵,不只是个咋咋唬唬的媳妇专业户。黄晓明单纯又谦逊(也有可能是装的
看过黄晓明、周杰、韩红三期,风格两端,但谈话都很深刻,引人思考。只需要以一个观察者的立场,去认真观察、去倾听感受他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世界观,就可以了。“你是一个圆滑的人吗?”旁边正好有声响。“你不动它就不会响。”会即时性借助外物来回避正面回复。《立场》主旨——不盲从,不迎合,不回避,不轻薄。核心——高端、深度、人文。
—— 晉升為我最喜愛的訪談節目主持人
看了周杰那期,有内容,有思想,这个时候的周杰是经过洗礼的。
挑衅式提问 周杰防御得很辛苦
还不错。推荐。主持人很正常。感受人与人的互动
清晰又一絲不苟...相對顯得十三邀黏糊糊的,但不計較哪個好
看完易立竞采访马薇薇 对易记者一针见血的洞察力叹服 易记者太适合当心理咨询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