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小姐》的片头太过惊艳,父亲兴奋过头的为女儿准备十一岁生日宴,所有的人都像是他手里操控的木偶一样听从指挥,在他希望出现的地方摆好造型。而我们的寿星,站在阳台上,看着屋里忙来忙去准备食物的家人,再看看外面的世界,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随即跳楼身亡。尽管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外表和谐的家庭即将发生什么,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这么猛。
本片取材于希腊真实事件,导演调查一年方敢开机。一个表面和谐的家庭可以隐藏多少污垢:乱伦、家暴、雏妓、冷暴力等等都是不敢见人的家丑,不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法律不予救助,不达到引起公愤的程度媒体不予关注,不达到伤害自己利益的程度朋友不予斥责。直到父亲又将魔爪伸向了不足十岁的孙女(女儿),而下一个受难的将是外孙(儿子),忍无可忍的妻子终于将尖刀刺向了丈夫下体,而这也改变不了孩子们脸上不复存在的笑容。
一般看电影时,观众总会看到一个普通家庭最里子的一面,或者是在外懦弱在家摆谱的丈夫、或者是在家娴熟外出放荡的妻子、或者是叛逆少年敏感脆弱的内心等等,总之当镜头面对家庭时,一切真相都将曝光于荧幕上。而《暴力小姐》却反其道而行,从始至终导演的视角都像是那两个来家里审查的公务人员,看不见拳打脚踢的沉重、听不见污言秽语的辱骂,留给观众的只有脂粉遮掩不住的伤口和听说而来的孩子反常现象。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在演戏,用听话获得安全,以最少的言语反抗。“孩子们在家里总是沉默又乖巧”,这是父亲对老师夸夸其谈甚至深感得意的教育结果。
正因为镜头前的家庭太过压抑却无法纠错,当影片唯一一处暴力出现:小女儿(父亲强奸女儿所生)被当雏妓送给两个男人轮奸后又被父亲奸污的场景出现后反而显得有些突兀,以致作为家庭领袖的父亲被杀死本应该是最具爆发力的一幕却平淡收场,使得全片头重脚轻感浓重。
从小接受父亲制定的变态准则下长大的孩子,和接受社会某些看似正常实则腐朽的准则下成熟的成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吧,用沉默反抗,在沉默中沉沦。
本片获得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奖。
如果要把经济环境微缩于电影中去表达叙述,那么代替它出场的最好的对象是文化符号的传达与沟通。在这样一套经验下,电影对于经济的反映通常凝结成一种含蓄的符号,如果导演的功力深厚,这种符号本身就韵味无穷。最出名的案例便是《新抢钱夫妻》中金凯瑞扮演的男主角,在经历过金融危机的淘洗揉搓,过完举家清贫的日子后,在最后时来运转,并以一个在豪车上与友招呼的动作结束影片。实乃对美国雄雄傲立的经济制度大厦的竖中指讽刺。
本部影片也是如此,而且才华横溢的导演不仅仅止步于用镜头去刻画希腊债务危机后代表人文缺失的符号,而是更具野心地去发掘在经济危机下一个传统社会家庭单元的痼疾。叙事则更是婉婉缓缓,围绕家庭琐事,辅以寒瑟的镜头冷调风格,等到最后公露真相时早已怵颤人心,于无声中按霜剑,在落地时闻惊雷。
影片真正令人惊骇的绝不仅仅是站在一位观奇者的角度看着影片中奸女违伦的丧病父亲而心生种种麻乱的感想,也不是对影片含蓄的镜头技巧做一个深刻地地毯式扫描,更不是三三五五垂暮之年的朋友们坐在一起激情地谈论这位父亲的家庭生财之道。而是去解读一个家庭(正如我们多见,这个家庭的沉疴已经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象征符号,它不只是一个家庭,而是一种社会失范下的社会经验,也可能是隐藏在更多不幸家庭背后将行的覆辙),去直面人性最惨不忍睹的一面(在这里我们无需借助更多的心理分析的技巧,仅仅以普通人的思考将它想明白或许得到的启发意义更大)。为此我们需要拟几个小标题,对全部问题做一个分类汇总方式的思考。
父权作为封闭家庭共同体关系的最高权威
共同体关系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但在这里毋需多谈这方面的内容。在影片中的父亲形象,另外也是两个小孩的“外公”,也是一个老妇的丈夫,更是整个家庭的中坚力量(不仅是收入环节的把守者,精神核心,而且是整个家庭整合的内在力量,是封闭的家庭单元的领袖)。这是一个传统的角色,里面所沉淀的是人类文明自原始以来构成的对父权的尊荣和奴服的心理状态,为父的如果权力未被剥夺,身体和心灵比较完整,则完全会自己臣服在自己作为家庭权力的首席位置下(自己被自己的权力冲昏了头脑,这种潜意识经常表现为任意殴打女性、大嗓门使唤家人以及一连串的家庭暴力,事后又会百般反省但基本属于立下废纸军令状)。
但是这种人类潜意识即使起有辅助作用,也绝非可以称得上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拿这原因去说事的人将是对即为与已为人父的所有男子来一招大剿杀,做死程度高达五颗星。
我们之所以将其界定在本片中的父亲角色,是基于我们之前所阐释的前缀---------也就是“封闭”这一词。当家庭把某些人的参与排除在外,也即家庭成为一个茕茕孑立的自单元,其内部才更容易渗入一种传统的权力来加以运作,直至成为一个内部的系统而确立上尊下卑的关系。只要这种影响巨大的运作方式得到建构,要激发成员不去保持沉默而去破坏它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一种双向的臣服,即领袖的臣服与属下的臣服。换而言之,是父亲向父权的臣服与其他家人向遵守以父权为中心的家庭结构的臣服。父亲执掌父权在权欲的纵滥下理智的缩减,妇女子女在父权传统下奴性的渐增。这就是走向本影片的充满“学究气“讨论风格的第一个环节。
影片中父亲的扮演者帕诺可以说将这位丧病父亲的形象表现得极具力度,看似道貌岸然极有理智的他作为封闭家庭共同体的领袖在影片中含蓄地运用自己的权力来维持整个家庭的周转,同时这种权力也可以继续遮掩他的野蛮让他继续道貌岸然继续做“衣冠禽兽”。他的妻子,他的两个女儿,他的两个“外孙”,即使内部互有不满纠葛,但只要他的出现,就意味着一个绝对权力的出现,将使他们俯就听之。妻子知情却只有忍受他的粗暴虐打,大女儿怀孕三次却只有含忍哽咽,稍微叛逆一点的二女儿也许可以算作一种对这种封闭体制的小心挑战的代表,但几乎只有唯唯诺诺。其他两个少不更事的“外孙”也根本没有探讨的必要。
上述即是这个家庭父权的体现,下面则是这个家庭封闭的表现。正如前文我们所提到的,如将单独的父权置于影片中任何其他正常的家庭环境则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特殊性,而封闭性的特点则是本影片中家庭默认权力的原因。就像关上窗户在家里面玩过家家一样,这种封闭式的东西可以产生更多畸形的变态的不合常理的独特伦理,在大众看来也许不可思议,但其实代入进去思考,畸形的家庭伦理的建构不外乎由着这样一种心理支撑:“能运行即稳定,稳定则无他求。”也就是“只要能过下去,可忍则忍;忍不下去,也许就活不下去。”
这个家庭不存在邻居的沟通,没有和谐的邻里关系,没有在学校里友好的同学师生关系,没有工作上的和睦的同事关系,甚至家庭内部成员本应在血缘基础上该有的亲爱关系也很微淡。电影镜头永远都是这个家,再远一点不外乎就是一些寥寥的外部沟通。这个封闭的家庭只有被那一句:“我们明天去海边玩吧。”带动才能稍微兴奋起来。这不仅暴露出整个家庭内部联系的疏冷的死穴,而且也表现出其封闭的性质。在这种外无援而内清疏的状态下,一个家庭想要继续走下去,无疑是需要一些非常手段,我指的是非常权力的出现。而之所以封闭,明显的,我们要讨论的将是下一个论题。
经济危机笼罩下的封闭伦理
希腊从2009年开始积累起来的债务危机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希腊本国经济发展的胀水化(仅仅依靠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没有具备能稳固国民经济大厦且迎接挑战的经济底势),而却又充分具备海洋国度的冒险精神去加入欧盟(当然耍了不少无聊的手段)。即使不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那也基本是“一个小小的刹车失灵酿成了一场巨大的车祸”。
毫无疑问我们没兴趣在这里去讨论经济问题,我们切入的是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在万万千千的全球骚乱中最无辜无助的受害者------希腊本国人民的观察视角。也就是,影片中的这个家庭。
经济危机所导致的人们心理的阴影,如果我们调皮一点,可以称其为“失恋心理”。是人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对政府的疑问、反抗、受骗后的失望、在阴霾下缠绕着迷茫的痛苦等等,统统这些无助的心理表现最终使得他们必须学会残酷地坚强着活下去(以家庭为封闭单位)。诉诸于社会的努力不得则诉诸于家庭,萧条的经济是迷惘的封闭家庭的一部分心理成因。这样的家庭虽然更团结,但是这样的团结的家庭紧紧相拥却彼此只能分享彼此的冷度。这种情状我们可以通过观赏一些美国经济危机时的优秀电影更好把握。
经过上面的阐述,影片中封闭的家庭环境的构因已是非常明晰了。而且导演也把最主要的关注点放在氤氲着凝重气氛的家庭中,这个家庭就是一个自救的小政府,是一个由“父亲”决定的运行制度的一个容器。
如果不求援就是愚蠢,不反抗就是奴性。那么很明显习惯领域中的很多类似畸形的东西都可以这么形容,这显然只是一种草草应付的描述。不论这个家庭中封闭是很早就有的,还是经济危机让封闭更加明显,总之这种畸形的内部伦理已为家庭中所有成员所默认,而且由于对外隔绝,使得这种默认和承认在极其荒唐残忍的情况下也能持久到很长时间。
变态与奴性的二重奏
“变态”或者说“人格失范”来形容这位父亲其实是苛刻的,或者即使很严苛,那也应该对“家庭”与“社会”两个环境区别对待。影片中的父亲其实是一个“日本压力范式的人物”,就像日本的那些成年人一样,在社会这一立场必须履行一个男人,一个家庭的守护者的职责,去养家糊后,而且作为几个家人的唯一生活指向(为了这几个家人在外拼搏,艰苦程度大大提升)。在社会这个环境,他是一个奔忙的窜窜渺小的人物,而且也担负起是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收入源头,送子女上学,关心子女的成绩) 。
他在外面奔跑的压力主要是两层:第一层划归于家庭经济支撑,第二层则是社会人情冷漠。第二层的表现就是在影片中父亲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却处处与老板蹭肘。最后父亲只能回骂一句:“你没有家人吗?那好吧,我听你的意见不再上班。”之后就带着自己的女儿去卖淫(是经济危机之前就已经在这么做还是经济危机之后这么做我们不得而知)。简而言之父亲的变态在外部环境至少有两个(主观想法没办法推测,这不属于旁观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其一是经济危机下外部社会环境的压力(包括养家糊后和人情冷漠),第二层则是封闭家庭内部父权的唯一和畸形的伦理认知。但是无论怎么阐述,父亲乱伦的性质是没有改变的,也即在道德领域对其的裁决不会改变。只是伴随着人性的复杂,我们可以发现这位父亲还是有很多属于家庭温情的闪光点,包括教育孩子、和孙子玩游戏、尽力而为地调复整个家庭等。不论你是批判这其实是伪装的可耻的面具也好,还是开始大手脚地开始人格分析也罢。这都是另外独立于影片该做的事,影片的导演着重强调的仍然是“社会问题”这个关键词而并非单个人的神经质和罪无可赦的邪念。
当一谈到在影片中不会反抗的那群家属时,大家无非都是抢着麦克风作答:“奴性”。对此我只能回答:“有权威的地方就有奴性。”与其执着地掐着奴性不放,还不如谈论奴性养成的构造环境以及封闭的权威。只有封闭的权威才是奴性滋长的沃土,就如合圈的铁篱笆会让参天大树生满腐枝败叶一样,最重要的是,是会让它弯曲,让它卑低头颅。而这封闭,我们在整篇文章之前已经大段篇幅论述了。
当然即使将以上所有因素归并合一,也不能肤浅地做出决定论的判断。当满足封闭的家庭、经济的萧条、男人的压力等因素就会造成家庭内部的堕落和反伦。导演也只不过想根据这个特殊家庭来呼吁关注社会问题,尽管依我愚见,用电影手段来呼吁以直接传达到政策层面是一个颇大的挑战,但一种职业有一种职业的人文关怀,这是电影深邃不变的主题,这无疑不容任何负评。
平静是秋凉的葬魂曲,它来的时候不是正在怀里,就是已在地狱里。如果仅靠无力的眼神得不到拯救,当你的忧虑已锁咽喉,连你的皮肤已是苍白,你咆哮道:“这是为什么!”。你听到远方传来的回声,尽管这个回声你听了千百遍:“这是人间!”
电影节奏很稳,甚至是缓慢。细节部分表现的很好,检查人员来到家中的时候大女儿机械的说出外公提前教好的台词,检察人员去二女儿房间检查时候外公紧随其后,都显示出外公控制欲很强,但是外公在公司,在学校的老师,在那些嫖客面前却是个个软弱的好欺负的人形象。
结尾十分钟一直在等反转。
大女儿在房间看见外公死后,她笑了,一种压抑慢慢释放的笑容。我想暴力小姐要出来了。
可惜前面已经暗示外婆杀死了外公,当我以为外婆解救了一家人之后。外婆却说。”关上门。“
大女儿的表情又恢复了以往的呆滞。
这不是电影而是生活。当你习惯性压抑后,你就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本以为引来了新生 殊不知只是领头人的更迭 什么都没变过
一厢情愿的保持这种悬念为哪般,这种身份错乱好关系错位并不新鲜,在寻找新意的路上没能走得更远。更大的力度用在气氛的营造,这种冰冷的压抑和故事契合,看似平静其实极为用力。镜头语言极为讲究,开场坠楼的长镜头由上而下,情绪跟着镜头游走。
其实我没看懂他爸的盈利模式:养女儿管吃管喝管读书,品学兼优吃穿都不太差的样子,结果养大了送出去卖,一次才卖三十块,还偷偷摸摸有一次没一次的,这究竟图个啥?好叫多等个两年去酒吧端盘子收入都比这稳定吧?
去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如果看过《狗牙》,也就觉得片子一般,冷漠的变态家庭,早晚会出事,估计导演就为了展示他先入为主的牛逼场面调度,没什么值得称赞的。不过,开片跳楼后顺势而下的长镜头与轮奸时刻的逼仄单场景,的确印象深刻。。
不用怀疑,这世界上绝对有这样的家庭,暴力、变态、乱伦、专制,凡是不幸福的家庭一定都是专制的,作为中国人其实挺理解父权专制的。父权的执行者不一定是男人,电影里变态老头儿死掉之后妈妈上位,也是专制。大女儿的笑很有含义,既有高兴和解脱,又有恐惧和无奈,这是个恶性循环,永远没有尽头。
导演拍得不错,故事却有惊无喜。
看完后让人极度压抑的电影,触目惊心的黑暗。片名很巧妙,真正施加暴力的兽父在暗处,毁了三代人的幸福。
差点睡着
不喜欢 非常不喜欢
影片从一个长镜头展示一桩跳楼自杀案开始进入,一个极其扭曲的家庭,在极权父亲的控制下,所有家庭成员失去了正常的情绪机制,只有在恐惧驱使下的机械行经。前一个小时,除了三四处移动镜头,全部使用固定镜头拍摄,呈现逼仄的空间、压抑的氛围。65开始的长达9分钟的移动长镜头,扫视着父亲精心伪装的温馨家庭,令人五味杂陈,恨不得冲进镜头里去揭穿这一切。父亲与女儿乱伦,并给女儿拉皮条。已经怀孕三个月的大女儿照常“工作”,上中学的二女儿(抑或大孙女)被连续两个嫖客后入之后,父亲续上。到末尾处,甚至连还在上小学的小女儿(抑或是小孙女)都送去给一个老人开苞。无法被原谅的行经,看得满腔怒火无处宣泄。结尾,是希望,还是另一场噩梦的开始?
一个家庭的专制都可以衍生如此变态的黑暗,如果是一个国家呢?
家庭暴力-权力结构。
4.5 希腊处女自杀。哎怎么可以变态得这么若无其事?!!这个导演挺沉得住气的,开头还能营造一种怪异的幽默。男主的变态令我想起Rudolf Hrusínský在“Spalovač mrtvol-1969”里的演出!
车上的那句"你还没付钱呢" 背景渐起的摩托引擎声 狂躁般将这家人驶向黑暗 结局的她 最后真的成了暴力小姐
8 触目惊心的变态家庭暴力,轮奸场景让我想起了《不可撤消》。后面好些了,但是离我认为理想的解决矛盾方式差了些。前半部分太拖太碎了。我理解导演是想用生活的片段来逐渐暗示隐藏在这个家庭背后的黑暗角落,但是太拖了。
镜头调度不错
因为期待太高,所以有点失望,各方面都和【狗牙】过于相像,但还不如人家。电影的各个方面都什么突破,更糟糕的是故事本身,从孩子们第一次喊老头爷爷,我就已经猜到了这是怎样变态的一家人,但导演还是死死的藏着所谓的悬念,故事的中段之后几乎就是猎奇式的展示暴虐了,确实够压抑。★★★
太沉重了。。
额滴神呀~
太变态了,每当我觉得它足够变态了,它就更变态了一点。不过这种冷酷蛇精病家庭题材是我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