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her两个版本都看了,前者叙事更完整,后者情绪更强烈。
很细腻、但节奏稍有些拖沓,男女主角把三十多岁经历7年之痒加丧子之痛的情感演绎得很好,这片可能没结婚+有孩子时看不容易有代入感,尤其是有了孩子并养育了一段时间后,深深地能够体会主角那种巨大的痛苦袭来从而将两个人的关系撕裂到变形的感受。
him里一美在搬家前夕,呆坐了若干时间后把小孩子曾经的遗物一点点搬出来时、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还有夫妻两个人相对而坐、说:我好想他、他的印象越来越模糊时,这种为人父母却又脆弱无力的悲伤情感溢出屏幕、淹没了屏幕外的自己。真的是值得一看的片子,适合结婚几年且有了孩子的30+看,满满的无力、残酷而又艰难的真实生活。
Ps:有个好爹妈很重要。男女主角看不出从何而来经济来源但一直过得也不窘迫,摊手,不得不说得益于高级餐厅拥有者和大学教授的父母。
十月的一天,我偶然看到了《他和她的孤独情事》,觉得他和她分明是我爸妈。 我爸确实是詹姆斯麦克沃伊那个角色,帅气多金。我多希望我看的是电影,不用承受结果。 我把这部电影推荐给我妈妈,妈妈说《wild is the wind》很好听,关住门,放了一天。 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午夜,她光着脚在厨房烤肉吃,还说,一美很好看,她太喜欢英国男人了。所以,她的前夫是长得很英国,很绅士,在英国留学,一件旧衣服都穿得一丝不苟,他的精致让女人沉醉。英国老绅士,确实是特殊的存在。其实区别英国人和美国人,除了语音不同,英国人优雅的又同法国人不同,眼睛是安大略的小小湖畔,风衣上永远都是潮湿的,贵族是永远神秘而矜持的,所以,热情起来才沉迷得不可收拾。 所以,王尔德永远都是爱尔兰的夜莺玫瑰小王子,一美永远是英格兰威士忌最隽永的味道。 我妈喝了口威士忌,说:“这个男人,一定是这个味道,看着他我想起了我前夫。如今,我只能看着他年轻时候的照片微笑,或许这样更好,他也老了,迟暮的人,臃肿,也许我已经失去对他的爱,因为他再好,也抵不过磨难。” 远方的僧人敲响晨钟,妈妈深黑色的眼眸停在屏幕男主角的脸上,流水滚动着不忍落下,毕竟这眼泪是她和爸爸唯一的联络。 许多许多的爱皆是因神秘而生,就如影迷对影星的狂热,深以为见过了就永恒,不过是一颗流星,讲究什么永恒。 我和子都也不过是彗星来的时候,错去的空间。我静静得和我妈盯着屏幕里的詹姆斯麦卡沃伊,我们三个都是假的,他在戏剧里,我们在戏剧外。 枫叶红的时候,下雪了。 我越来越喜欢麦卡沃伊的电影,越来越不在乎初恋在卧室自杀的事情。初恋也是一个拥有光影里微笑的男人,听说他的血染红了床单,听说他死了好多天了,因为尸体恶臭才被发现。他和我一样喜欢奈良的一座叫“美”的木质的建筑,我们同游日本,孤独得像两个孤魂野鬼。说真的,我觉得我们都不如孤魂野鬼,至少鬼可以来吓人,我们只是两个孤独的人。他爱着别的女子,带着我来疗伤散心。他并不爱我,一路上只说着关于她的种种。 “她是那种云开雾散里也看不清楚得女子,你在任何时候都照不亮她。她死了,为什么?我们一起来过这里,我们有钱,她那么美。” 是啊,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美和金钱更好的。 我称他为初恋,也就是因为他睡过我一次。 我想他把我当作谁都可以,就是不要把我当作我,我会深深受到侮辱。尽管这侮辱这样美好,这样不匹配我。 我们一起看过一部电影,《赎罪》。他说,她比凯特奈特莉还有味道。我那时候不知道一个高中生,为什么要喜欢这个平胸女人,也不知道詹姆斯有什么好看。 冬天,我买了一件最最喜欢的裙子,莫名得躺在窗上,我买了红色,和床单一样的颜色。我想说,我离开真的和别人没关系,我离开,只是因为我不想存在,我觉得尘埃于我无益,我觉得我不太适合这个充满所谓正能量的世界,我与大家格格不入。 直到我看到一个红色的女人躺在那里闭了眼,我才放心离开了。 那是我,有时候也挺美。
她和他两部戏有些不一样,我指的是在大雨夜车里那段,她里,是女方压在男方身上,并主动猜出了他跟别人睡了,他里,是男方在上,并主动承认出轨。我先看的她,当时女主走进酒吧,女酒保的神情以及和男主擦身而过的戏,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看了他,印证了我的想法。很喜欢他们热恋时的那几段,甜甜蜜蜜。
她里,让我深刻的还有她爸那句“这是我最好和最坏的时刻”。
总之,双方的家人、朋友真的都好棒。
这部电影竟然有三个版本,从三个角度来看一件爱情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
很巧,我看的是him版本,是从男人的角度去审视这段爱情。男主是一个长情郎,为了挽回爱情,什么事都做了。包括为了实现妻子有外遇的要求,勉为其难地去做……男人可以放下身段和尊严去做所有的一切,真的很不容易,充分说明了他深深的爱意,但是女主一点没有领情,若即若离的,真是让人好无力,爱恨纠缠让整部影片很是压抑,也让整体比较沉闷,几乎看不下去……
后来才发现原来他们的孩子夭折了,才导致了感情的岌岌可危,但是就从这部影片,开头我真是没有看出来,一直到两个人的哭诉,才发现孩子的离开对他们的打击有多大,几乎摧毁了一切,因为实在走不出来……
记忆就是这样,有时很珍贵,让人想把它整个收藏;但有时又痛彻心扉,让人无所适从,濒临崩溃,又挥之不去……
还有最后的跟随,也不明白女主是为了什么,明明相爱就好好在一起,想断又断不了,纠纠缠缠,断断续续,实在是让人受不了……这难道就是外国人的爱情模样,真是让人参不透,还是不要了……
没有勇气再去看其他两部……
“等那么久,心都要等碎了,为何你还不来?”
“我已经如此痛苦,如此努力挣扎,就要够着你的手,为何你又转身离去,为何不再多等等?”
遭遇来自生命的暴击,总有人会率先复苏,着手创建新生活。而另一些则迟迟缓不过来劲儿,被缠蔓的水草困在原地,挣扎也没有用。 面对这种剧变,原本步调一致的两个人开始变得不再一致,更为危险的二次伤害由此产生。
我是先看了 him 再看的 her ,不得不说顺序选得很对。
看到一美一步步去靠近,去试图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试图重建些什么。
影片的一开头他就说:我只有一颗心,对我仁慈点吧。而女友说:Shut up! 随后献上甜蜜的吻。
而后来呢,不再有甜蜜的吻,而只有Shut up!
让人心疼他。也忍不住有点埋怨,他妻子为何,为何就不能够稍微柔软一些,不那么抗拒他。
人们总容易陷在自己的立场里,只记得自己关注的那一部分,时刻感知自己在付出,在被伤害、被消耗。却没料到别人也是一样。
就像片头的场景,一美记得的是:他们在饭店吃饭。逃单。一路狂奔。到草地上接吻。一美说对我仁慈点。
同一事件,妻子记得的是:草地。萤火虫。接吻。妻子说我们要去租一辆车,漫无目的开,一美说我会想些不正经的。
所以后来一美会在自己饭馆运营的最后一晚,狂追那两个逃单的年轻小男女,又在追到后并不收钱,只摆摆手往回走。他是在追年轻时候的自己,在追年轻时候,美好的爱情。
而妻子呢,她和小侄子去外面捉萤火虫,想起多年前的那个夏夜,想起被随口说起的那个愿望。想起那次车震,她伏在他身上,他帮她穿内衣,他们一起跳舞。在离家出走很久之后,一直对一美非常抗拒的她这次主动去找了一美,随便聊一聊,然后说走吧,就现在,我们去租一辆车!一美则完全摸不着头脑。
即便是这个事件他们的记忆也不一样。
一美记得他穿着白衬衫,和她谈到了自己的父亲,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解开安全带。她再一次吸引了自己,他把她压在身下。难耐的情欲。然后他想要说话,她说别——就像多年前的那个夏夜。可他还是开口坦白:我和别人睡了。
(就是为此刻,him 和 her 并不在同一时刻开端。him为饭馆的账单发愁,被店员欢快的音乐激怒。回到家里依然充满柔情地对待自己的妻子。求欢被拒。妻子一本正经劝他去出轨。 而在her的版本里,这些都不存在,妻子一开始就跳了河。)
妻子呢,她记忆中的一美穿着黑衬衫。自己一直在煽情,寻找过去的回忆。听过去听过的欢快的歌,吃过去吃过的辣条。没说几句话,她很快解开了安全带。她抚摸他的耳垂,跨坐到他身上,解开他的裤子——一如多年前的那个夏夜。然后她感觉到他的抗拒,她说:你和别人睡了?他说是你让我去和别人睡的——他像个混蛋那样狡辩——你消失了,是你离开了我。
一美说他的妻子在雨夜离开了他。
妻子的版本是在雨中下车,步入空寂的地铁口哭泣,而他并没有追上来。
一美耿耿于怀的是——自己被要破产的饭馆折磨、被丧子之痛折磨、被那个席卷了他老妈财产发达之后又抛弃了他们的老爸折磨(他认为是折磨),仍然满腔柔情来对她好,照顾她,几乎每一步都迁就她——为何她还要离开自己?为何她还如此厌恶自己?
而妻子不能释怀的是——自己痛得几乎无法呼吸,他却在仅仅遭遇噩梦半个小时之后,就去吃了午餐。当晚他居然照常睡觉。excuse me?他说他一直陪在她身边,我们却可以想象得到,多少个夜晚,她辗转反侧,他却酣睡不醒。
我们彼此相拥,却又如隔万里。
就是这样的吧。
人生而孤独。也生而自私。
自己不小心做错的那些事,都是事出有因,都情有可原。而对方就不同,犯下的错总是低级、严重,完全可以避免并且不可饶恕。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一边为自己开脱,一边放大对方的过错。一边要求原谅自己,一边苛责对方——我已倾尽全力,为何你不多做一点?
原以为你会多做一点的呢。
(劇透) 《離開他以後》(Her)和《她消失以後》(Him)的製作者真是勇氣可嘉,連這些療癒系文藝小品都膽敢分拆上市。在香港同期上映的不是上、下集,而是同一個故事(原名是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分別從男、女主角兩個角度敍述(分為Him和Her兩版本)。
一對夫妻分手以後有不同的遭遇和心路歷程,但最堪玩味的則是兩者的共同回憶和經歷處處隱伏著細微差異。說這戲是「一雞兩味」並不準確,因為除了Him和Her兩個版本以外,還有第三齣Them。 兩齣《…以後》的取材跟比利時電影《破碎之家》很相似,都是有關夫妻二人在孩子逝世以後,因哀悼的步伐和形式不同而走上生命的分歧路。在兩齣電影中,丈夫皆比妻子更急於讓日常生活回復原狀,而妻子卻久久不能走出那悲傷的幽谷。《破》的原名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已提示了這故事並非療癒類型,而是一傷再傷,悲劇到底。因為孩子的死把夫妻雙方對「世上有沒有神」、「有沒有另一個可能世界」等等在信念上的深層分歧殘酷地翻出來,對失去孩子的母親而言,盼望須在一些「不科學」的信念裡尋找,丈夫卻不斷阻撓。
《破》和《…以後》的妻子都曾嘗試離開丈夫,同樣抑鬱到自殺。前者最終被丈夫逼上了絕路,後者則自殺不遂而慢慢重新上路。若果「距離」是人面對哀傷的關鍵(最少對戲中的女性而言),那麼《…以後》的創作者Ned Benson便把兩齣電影之間的距離恩賜予其女主角Eleanor--那幾乎是兩個世界的距離。原戲名暗示了女主角的重要性更甚於男主角。若你先看Him,大概會感到納悶而就此打住;若你先看Her,或會想看另一版本,藉以充份地了解整個故事。
《她消失以後》(Him)比較悶是因為太現實:如何找回妻子和繼續工作都是現實問題,眼淚須先收起來才能走下去。男主角把孩子的遺物全塞進儲物室裡,其哀傷只是被壓抑、推延(影像卻把角色的內在情感形之於外,保持著低沉的藍色調子),工作成了他給自己的藉口,直至他生意失敗之後才不得不面對。最後他搬家之時,幾番躊躇才有勇氣打開密室之門,觸碰亡兒舊物。敍事上,Him也是把「孩子死了」這事壓抑到後段,使觀眾一直不知到夫妻情變的原因,只能透過蛛絲馬跡去猜測。
Her比較好看,故事開揚而不壓抑。雖然Eleanor一度難過得要自毁,她也一直很努力「回到正常生活」,只是丈夫成了其中最大阻礙,必須離開才不至於走上絕路。她離家實是回家--回到娘家,父母仍把她年少時的房間保存如昔。 Her比Him豐富,因為後者雖然不斷有行動卻只是在一個框框裡打轉,前者則透過與其他人不斷的對話,以及對往事的再三回溯,讓新的可能性浮現。這樣的療傷過程迂迴但綿密,也是繼續成長的契機。
《破碎之家》涉及宗教信念與哀悼的關係,當中男主角只容許一個絕對的「現實世界」,扼殺了妻子在其他「可能世界」中尋找出路的盼望,終至徹底破碎。《…以後》分成兩齣戲,讓同一事件有兩種差異的情況並存,正表示了分成兩齣戲的策略,並不只是Ned Benson用剪接技巧來達成商業目的,因為Him和Her並非同一個故事世界的不同部份以兩種方式來組合,而是兩個「可能世界」並置對照。藉著兩個差異世界的距離,Eleanor才得以從喪子的悲傷草原拐回來。
原載於「730視角」2014年09月22-23日
6.8 看的双版,着实非常失望,可以剪成一部的片子分两部来讲造成了大量剧情重叠,这没什么,但导演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来突出他与她的视角之间微妙差别,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呈现与双线情节互补,这样最终我们得到的是两部沉闷的爱情剧情片
一美就想着,你回来嘛,我们谈谈,但又不晓得谈什么,劳模姐喜欢说走就走做点极端事刺激感情,丧子之痛确实能把相爱的人分开。一美爹是那种摇滚明星常去的传奇餐厅老板,劳模姐家庭应该也很猛,毕竟妈是于佩尔阿姨
隔了四年才找来看了。两位主演撑起了一部文艺片,先看的Him。Eleanor有点冷漠,Conor很悲催,很同情他。有一场在家里的戏特别催泪,两个人都演的非常令人动容。看了这部觉得仍旧超级喜欢McAvoy。
主要多了几场酒吧(事业)和父亲(亲情)的戏。和Jessica Chastain的主线剧情没啥变化。和父亲对话都挺不错的,丰富了很多丈夫这边的心理活动,但感觉....还是没什么卵用【。
看到最后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喜欢这个故事,有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介入,这个爱情故事就不那么爱情故事了。然而又比他们好太多。
'I guess people grieve differently.' 这结局太突然了吧 还结束得戛然而止
平庸之作。姑且先3星,3部看完挨个具体给分。
好心疼一美,他总是能激发我的母爱。他那么爱她,却还是失去了她。我完全不觉得无聊,我看的津津有味儿。唯一的遗憾是弹幕太少了。
略致鬱系列,然而劇情推進太慢,如果不是兩個主角顏值演技,堅持唔到最尾囉。
平淡小品,沒多少人想看這樣起伏不大也沒啥爆點的中產階級分居生活,如果幫男主角的遭遇再加料一下應該會好些(翻譯:不夠慘)。
男人永远不懂女人为什么要离开。
因为这里只有一颗心,所以生活继续了。这个结局比她的视角狠太多了,太多了
记忆是会骗人的,有时候明明记得是这样的,而实际上并不是。
八年,前女友,分离,找虐
him的爹和餐馆比her一大家子好看多了。。。
表演课
Him&Her不应该分开来谈的。因为这是一个故事的两个方面,看完Him再看Her会有一种解谜的感觉。因为女主角是情节主要推动力,所以单看Him是会像一美一样一头雾水的。最爱结束时一美在街上默默地走,然后镜头拉向后方,劳模姐恰好也在后面默默跟着他。当两个人的背影同时出现在银幕时,故事戛然而止。
一个新形式的电影圈钱法诞生了,一个故事可以拍成三个版本:他,她和他们。看名字就晕,这特么是三部电影啊。生命短暂,你要同一个导演被杀三次吗?
James McAvoy真好。看着他,心都暖了。
还是最喜欢her,男女各种思维差异终究还是不可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