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立嗣根据吉田修一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再见溪谷》(2014),让一对冤家或者说仇人,成为最终的恋人,过程却一波三折。高中时,尾崎俊介是一位出色的棒球手。一个夜里,他跟几个队友一同强奸了女生小谷夏美。起初,他极力阻拦这几个同伴,终究拗不过他们,以及按捺不住青春期的蠢动,继而参与其中,铸成大错,导致小谷夏美之后的人生完全变了样,始终处于惶恐和灰暗之中。她所渴望的婚姻,也以离婚告终。
时隔15年后,绝望的小谷夏美给尾崎打了电话,尾崎心急如焚,一直尾随她,并承诺“随她怎样处置”。不论小谷怎样的打骂,尾崎都极力忍受并任她呵斥。
终于坚冰融化,他俩走到了一起。登记客房时,她签下加奈子之名。她说那晚还有一个女友加奈子,她先走开了。他无话可说。只有屡屡的自责。
一筹莫展的警方顿时来了劲头,遂带走尾崎,连番审讯,但尾崎总是静默如往。当加奈子前来探监时,尾崎并未有丝毫的指责,只是说冰箱还有豆腐,请她别忘了吃掉。她也没有全然的感动。回到屋里的她,见到了一直跟踪调查此案的记者渡边及女同事,遂向他俩吐露了如烟又不堪的往事。渡边高中时,曾是一名橄榄球手,所以,对尾崎涉及到这宗案件尤为感兴趣,也抱有丝丝同情。
渡边问小谷为何要与他在一起。她说我们本来就不是因为幸福走到一起。这让渡边越发茫然。当他们走后,许是渡边的问话触动了她柔软的心。小谷夏美拿起电话,告诉警方,之前所说全是谎言。尾崎返回家里时,就如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二人紧紧拥抱一起,就像他俩之前有过的那样紧密。
二人一同游走于荒野,一同流连于溪谷。当小谷故意从溪谷索桥上掉下一只凉鞋时,这意味着横亘于他俩之间的阻隔似乎已远去。可令人不解的是,终究小谷还是悄无声息地离开,只留下一张“再见”的字条。或许来日方长。当渡边找到散步于溪谷的尾崎,问他“你是愿意没有犯案的人生,还是遇到加奈子的人生?”,他依然一脸的无奈,如同他之前一直有的样子。
片中有意味的是,一心追究真相的渡边,其实他与妻子也正处于冷战中。虽然二人最终达成和解,但这也映照出现实的多面性。而女星真木阳子,天然就有一种冰冷的美,刀锋一样,寒光闪闪。“罪”与“罚”,救赎与挤压,爱与纠葛,都让这部电影始终弥漫着如烟雾样的神秘气息。
人生总得有新意。再见溪谷,如同永远告别羁绊他俩的过去。再见溪谷,也许前面仍不平坦,但相信前面的景致,一定会比溪谷更为悠远和美丽。
2015、5、28
林夕给陈奕迅写过一首词叫《斯德哥尔摩恋人》,里面有一句是:逃避分开的孤独,情愿一起不舒服。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林夕把一对彼此依赖而又彼此折磨的恋人比喻成绑架和被绑架的关系可谓妙笔生花,而吉田修一笔下的人物则是真正经历了不幸后才在一起,其中的心理折磨想必更甚。
影片的开头便是尾崎俊介和加奈子做爱的场景,电视机里传来了关于一名儿童被谋杀的报道,这种讲述方式在同样由吉田修一小说改编的《同栖生活》里出现过,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年轻人过着最普通的生活,而电视机里却播放着凶杀案的新闻,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件事就这样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在本片中儿童谋杀案作为了一个引子勾出了多年前的一起轮奸案,这其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是由大森南朋饰演的记者渡边,这个角色试图从观众的角度看清真相,但他又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前运动员的身份让他对本是棒球队主力的尾崎产生了同情,而妻子的冷漠使他在情感上与主角产生了共鸣。关于渡边的一个细节是其回到家后对着镜中自己的裸体发呆,略显发福的身材和妻子的唠叨声是这个中年男人的生活写照。所以对于渡边来说,揭开案子的真相更像是一次自我修复之旅。
在吉田修一的小说中时常会有推理的成分,本片中带着这个使命的就是水谷夏美的行踪问题,这位轮奸案的受害者在他人的口中无疑是命运悲惨的,婚后遭到丈夫的拳脚相加并突然人间蒸发是我们所知的关于她生活的一小部分,然而根据种种细节和暗示夏美的真实身份令人咋舌。这其中尾崎夫妇的微妙关系是最大伏笔,两人之间多场做爱戏无一不是机械冰冷地,在尾崎第一次被捕后加奈子的反应也十分冷漠,或许说这个女人始终都是面无表情的,好像让人生生剥去了七情六欲。尾崎第一次被释放后两人进行了一次怪异的对话,“难道你担心我了?”“这是正常的吧。”说起来不经意但却暗示了这段婚姻关系的非比寻常。如果说上述还只是初露端倪的话,那么加奈子的举报导致尾崎第二次被捕则令距离真相只剩一步之遥,是什么样的仇恨能让夫妻之间产生这么大的隔膜?或者说是丈夫做了什么让妻子无法原谅?我想观众此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之后的闪回不过是为了验证这个可怕的猜想,可是在看到加奈子向渡边娓娓道来事情的真相时,还是对这个黑暗的结果感到讶异。尤其是闪回中加奈子对尾崎恶狠狠的说:如果我死了你就能解脱的话,我是不会死的。这句恶毒的诅咒听上去是那样令人心颤,原来怨念是可以让人搭上自己的幸福的。
如果说吉田修一的故事提供给了电影很好的素材的话,那么细腻的摄影则将文字转变成了流转在光影间的情绪。记者围堵被害儿童家的一场戏里镜头慢慢升格,意图用审视的角度来看这个事件,对无良媒体的控诉也是不言而喻。渡边和尾崎第一次来到溪谷边,对话结束镜头里只留下渡边,而尾崎出画,之后渡边和加奈子在屋外的戏也是随着加奈子离开画面只剩下渡边一人,两个镜头相似的处理暗示了渡边一筹莫展的境地。加奈子在电话亭里哭诉的一场戏里,手持摄影的晃动突显出角色内心的不安。除了镜头的匠心独运外,细节前后的呼应也是本片一大看点。加奈子和尾崎吃拉面时,尾崎要给加奈子倒酒被拒,而后来加奈子洗澡出来,尾崎给她倒酒,加奈子欣然答应了。加奈子前后两次不同的反应也说明了其对尾崎态度上的转变,从开始的抵抗到现在的放下,从小小的倒酒就能窥见一二。诸如这样的戏还有加奈子和尾崎深夜在桥边,镜头里只有加奈子,而结尾两人同样在桥边,却是同时入画,心理防备的卸下就是这两组镜头所要表达的讯息,我们看到加奈子的鞋子被水冲走也是放下执念的一种印证。
在片中夏美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事情发生当天走的是自己而不是加奈子,那么她的命运是否会大不同?或许当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每个人都会做这种假设,可是命运的不可逆又让这种假设变得毫无意义,夏美在旅馆登记时写下了加奈子的名字,至少她希望未来人生可以倒置。面对假设的不只是夏美一人,影片结尾渡边问尾崎:遇到夏美的人生和没遇到她的人生你选哪个?尾崎没有回答。当然他可能千万次地后悔遇见了夏美,可是这个女人已经渐渐融入了他的生命,没有了夏美则意味着他的一部分生命将被抹去。不禁感慨两个人离幸福只差一步,可是当初的那句“我们不是为了幸福在一起”却始终盘旋在彼此心中,令到两人不敢对幸福奢望。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基本继承了原著,画面唯美,配乐很棒,演员的演技也非常出色。故事展现了忏悔,救赎,相爱和幸福之间的复杂的冲突,并非简单的相爱相杀。最后以渡边记者的提问点题,若重新来过,未犯罪的生活和遇见加奈子的生活你会选择哪一个。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独特视角,这构思真你妹的独特。
从片中的剧情来看,男主角和其他几个参与轮。奸的人毫无疑问是女主角的加害者,女主角的各种不幸都应该由他们负责才对,实际上是这样么??那几个人的确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但他们对女主角所造成实质伤害在法庭判决后就彻底结束了,而后女主角所经历的各种伤害的加害者却变成了学校、公司、男朋友、丈夫,甚至父母和女主角自己。而这一系列的伤害却是远远大于轮。奸本身,不是么?不幸发生后,明明应该是受害者的女主角,为什么却一次次反而被继续伤害?影片中是这么说的:
「我也稍微想过,万一喜欢的女人遇到那种事,我会怎么想……照理说,女孩子都经历过那般悲惨的遭遇了,身为一个男子汉,应该要好好保护她才对。我是这么想的。可是,这会不会只是好听话罢了……调查水谷夏美小姐後来的经历时,我渐渐萌生了这种想法。我能好好面对遭遇过这种事的女人吗?遭遇这种事的女人和没这般经历的女人,我能够同等看待吗?越是思考她後来的人生,我越没有自信……遇到那种惨事的明明是她,但是一直想一直想,简直就像我自己遇到一样……总觉得好像输给了什么人。可是,那个什么人又是谁呢?」渡边自顾自地继续说。
实际上渡边是输给了男权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在这种氛围中,女性被物化,使其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而她的遭遇使得其商品价值大幅降低,所以才导致其他人对女主角从根本上的厌恶与嫌弃。片尾女主角自己出走了,不过只要她找不到没有男权主义的地方,或者严守住过去的秘密,那她就注定无法逃离不幸的命运。
ps:有点跑题,影片关注受害者和加害者两个个体之间纠葛,我分析的主要是女主角不断受到伤害的根本原因。
他们说不理解,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怎么可以说成不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恨?愧疚?补偿?结婚?犯罪?原谅?法律?报仇?解脱?幸福?死亡?什么是人性???什么是人性???
结婚是为了不让他幸福,反倒离婚,是为让她幸福。“如果你让我去死,我就去死。如果我死了,你就会幸福的话,我绝对不会去死;如果你死了,你就会解脱的话,我绝对不会让你去死。”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原谅你,所以我,一定要和你结婚,我要和你生活在一起,我要利用你的愧疚,我要向你施暴,让你痛苦,和你做爱,做饭,看电视,和和睦睦,折磨你,直到我亲手把你送进监狱。
羁绊之下,热烈的 强烈的 极端的 疯狂的,活过了 死过了 爱过了 恨过了,相比之下,普通人的爱情能算什么?爱你,想杀死你,不我不会杀死你;恨你,想折磨你,不我不要你死去;救你,要你痛苦,绑住你逼疯你离开你。你不是想要吗?来做啊做啊狠狠做吧!你不是想恨吗?来恨啊恨啊狠狠恨吧!这辈子反正已经这样。
道德不过是你的工具,法律不过是我的工具,人世不过是短暂的公车,时间不过是虚假的梦魇。直到我累了。再见_
再见。
《再见溪谷》是对人情感中的爱恨做了深层的探讨,受众群小众,心思简单的人很难理解认同故事中的情感。曾在大学中犯下强暴行为的尾崎在多年后与化名加奈子的事件受害者因各自不幸的命运相逢,生活在一起,彼此得到救赎。而邻居杀子的恶行让这个隐居家庭收到关注,过去的种种被记者再次揭开,加奈子离开了尾崎。
离开意味着原谅。尾崎对加奈子而言,是心理创伤的源头,从那里开始,在她的人生形成幽暗的溪谷。生活一次次令她感到绝望,尾崎再次出现,成为她宣泄的出口。但人的情感就是这样复杂,即使恨,也不见得不会爱。在尝试报复尾崎使他入狱后,加奈子意识到自己对尾崎的情感已经改变,她离开溪谷,想要把尾崎从无止境的赎罪中放生。
原著作者吉田修一的另一部作品《恶人》也是这样复杂的人类情感,常人所无法理解的爱恨。就电影的完成上而言,大森立嗣尝试通过记者的角度,把尾崎与加奈子的情感类比到正常人的生活中。记者与妻子也经历了复杂感情,另一名女记者对尾崎与加奈子的情感难以理解,通过这些增加观众对两人情感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导致两人的情感对观众的触动不那么深。一开始看起来不太正常的小家庭,案件的介入使得尾崎的过去暴露,这样略带悬疑的手法带入过来,尾崎与加奈子两人的形象上并未有深得观众认可的塑造,所以真相揭示时心理也形不成反差。有得有失。
能滤去浮躁的片子最是耐看。盛夏中的一场事件牵连出的灰色往昔与真相给片中的季节降了温。放不下的人注定要去承受,而不可明说的爱似乎也将归于艰深。赎罪与宽宥根本不会是终极,因在内里的孤独面前,那本是可忽略的事。几处场景拍得真美!真木阳子令人难忘。
真木阳子简直面瘫,剧情波澜不惊,很有感觉
記者的最終一問,問的是他是否愛她。這兩位前運動員都明白,13年前那天晚上,他若持續抵抗,或放棄抵抗,而非背叛她,照江湖規矩取得優先權,他多半只能看她受害。只能,有兩層解釋。類似的問題也該一問13年後的她。任誰也難保證:她若留下,將來必不舊傷復作。通敵者和倖存者,該怎麼共建一個國家。
四星半。不愧是旬报十佳,闷成这样。尤喜欢结尾的戛然而止。溪水在流,渡边问,你会选择什么?尾崎俊介转过身来,睁大了眼睛。那眼神仿佛在说,你个正常人懂个鸡巴啊。
真木阳子好带感
节奏实在太慢了,而且剧情也并没有那么引人入胜,氛围是塑造的还行,但是这情节慢的我在途中几次都要睡过去了。片子对镜头语言的运用胜过了对白,增加了电影的美感。还有女主角真的有G奶吗?完全没看出来。
《再见溪谷》是一部纠缠的电影。强奸与被强奸的人最后在了一起,而他们之间的那时,有没有爱情? 是个纠缠的问题。
真木天生的颓废和神经质非常适合“我们约好了一起不幸”这种设定
观影过程中止不住感叹着这部片子的摄影可真好啊——时至今日我依然无比拥趸胶片的色彩,那些能够还原空气与尘埃样貌的颗粒,是可以传递情绪似有生命力的质感,是无比贴近几乎触手可及的真实——文艺片搭配胶片摄影才格外完整了文艺的灵魂啊!
你们人类太复杂了
描写赎罪的电影真的不多,尤其是光明向的,到最后男主还嚷着要找到女主并一起不幸,犯了错就承担,这恐怕不是任何人都有勇气做的事。以往看的犯罪片,一路压抑到底,这部到了结局算是光明很多暖和不少了。那个杀子案完全与故事无关,不得不说这个案子穿插的太烂。原著小说没看过,这个故事不如删除。
真木阳子的奶子好大,值得四星。。。
“我们是为了不幸在一起。”“她好像要获得幸福的样子。”
前半部分讨论到的“没有绝对的加害者和受害者”的质疑在后半部分得到了印证,过去的、物理的、道德意义上的受害者,变成了现在的、精神的、存在意义上的加害者,宁愿痛苦也要继续互虐的病态心理其实最终只通过简单的述说就得到了释放。这个意思真没必要这么纠结地拍,好累。
看来横道世之介只是个美丽的意外 吉田修一骨子里还是喜欢写恶人这样的故事 二刷完狼狈在看再见溪谷 就发现大森南朋和铃木杏的组合又穿越过来了
1.情景、氛围在镜头里营造得挺好,但是故事发展很诡异,人物情感更诡异,总感觉立不住;2.导演选景还不错,但是对人物的塑造就欠缺功力了,把真木阳子也拍得太丑了点,长脖子、模糊脚丫子,这几个镜头真的很丑;3.“我们不是为了要幸福才在一起的。”
声音和节奏迷人。gone girl现实版. 本能欲控制,良心就谴责,相较波兰斯基强调的施受虐,男女之间更像是本我与超我的共生关系。
吉田修一的小说还是很有趣,不过改编的过程还是差了些力度。不过,在真木阳子的身材面前,其他很多你都没心情关注了
她曾遇到过幸福,只有一步之差。起初我们以复仇为目的,最终却还是想得到爱罢了。真木阳子大尺度出镜,素颜。把一个绝望中渴望爱之照拂的女人演得令人落泪,怪不得拿了女演员大奖,实至名归。
大森立嗣还是差口气,没有到达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