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正片

主演:袁雪芬,范瑞娟,张桂凤,吕瑞英,魏小云,金艳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63

 剧照

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1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2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3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4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5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6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13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14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15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16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17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18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19梁山伯与祝英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的庄园内住着美丽贤淑的千金小姐祝英台(袁雪芬 饰),她见读书人在庄前来来往往,分外羡慕,无奈封建礼教女子无才便是德,父亲决不允许她走出闺阁半步。英台为此唉声叹气,继而心生一计,乔装成卜卦先生说动父亲,终于获准出门前往杭城读书。她遵照父亲指示,打扮成男子模样外出,三年学成后即刻还家。英台得偿所愿,兴高采烈,在前往杭城的途中结识了来自会稽的翩翩公子梁山伯(范瑞娟 饰)。二人相谈甚欢,志同道合,引为知己。求学期间,英台小心隐瞒身份,与梁兄的友情日益加深,且暗暗喜欢上这个博学的公子。转眼三年,英台接到父亲的催返家书。情意缱绻的十八相送,虽然暗示有情郎,无奈一别终成永远……  本片根据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木奇灵2之圣天灵种行尸之惧 第六季世界起源我的两个超级老爸速度姐妹亚特兰蒂斯之心一个字头的诞生黑警卡片战斗先导者 overDress第三季嗜血法医:源罪第一季史说汉字改车大师:化腐朽为神奇 第一季战略突击手国语Plage:有隐情的人齐聚的合租屋变身女友片场日记 第一季超级女警(粤语版)人生是一场抗争北京人在纽约火车上的女孩(2016)末世佳肴四川好人黄飞鸿之鬼脚七凡人修真张天师谢文东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繁花一梦已败

正是徐克的意气风发,吴杨的青春年少当时,黄霑的词,梁祝的曲,雷颂德的编曲。
服装写实,风雅再现。
……

不气不气,我们有回春膏。

白衣少年坐于树下抚琴,情自指尖流出。

不要变虚啊,不要变虚。
不要变实啊,不要变实。

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时代。
生在了这个汉室式微,人人虚假的时代。

为什么不多等我几年?
几年之后,你还是无法与马家抗衡。

小姐哭了几天,粉擦不上去。
小姐的泪是红色的。

山伯,你等我。

……
原来片中有这么多熟悉的面孔啊。
彼时孙兴白衣袈裟,眉眼和善,恍恍就是倚天中杨逍的超脱模样。
彼时侯咏莹还是小姐身边贴心丫鬟,但已有日后绝代双骄中慕容九的清冷。
一曲梁祝贯穿始终,由轻快渐入凝重。

却原来,太过通透,好似繁花一梦已败。

 2 ) 雌雄同体最致命之《梁祝》

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说:「伟大的头脑都是半雌半雄的」。

从古至今,各种跨性别的故事都传承已久且经久不衰。中国的《花木兰》、《梁祝》,西方的《奥兰多》,几乎每代人心中都有属于那一代人的跨性别经典形象。

上世纪香港电影里,出现过无数这类模糊性别的经典之作:女生男相的《东方不败》,男生女相的《霸王别姬》,算是其中的巅峰代表。

而徐克大概是最常下这类颠鸾倒凤的猛料,成就最多经典荧幕形象的了。在他作品里,以性别倒错形象为主角,最典型当属《刀马旦》、《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和《梁祝》。

超越男女固有的性别标签,展现「男中有女」「女中有男」的意向,徐克缔造了不少传奇。

看完这些经典之作,大约每个人都会感叹:雌雄同体最致命。

易装在中国古典戏曲里由来已久,《女驸马》、《花木兰》,以及徐克这版脱胎于传统戏曲的《梁祝》。

在传统的男女两性分立的秩序里,人们欣赏着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但逾越性别的易装表演,意味着突破社会性别角色的壁垒,打开了原本属于另一种性别的全新领域。

一身男装,就让女性得以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不是金殿夺魁就是武场争雄,这是古代女性的性别乌托邦。

传统戏曲《梁祝》也是这种白日梦,只是它悲剧收场。

电影不同于原著的地方很多。在徐克的电影里,祝英台(杨采妮饰)并非主动选择了男扮女装,而是不学无术,父母担心她嫁入豪门却失礼于人,才逼迫她去了书院读书。

学院里亭望春(何润东饰)一角,作为同性恋将性别越界的暧昧审美直白地宣之于众。梁山伯(吴奇隆饰)觉得男人对男人是「虚」,男人对女人是「实」,却在梁祝二人的感情升温中对自己虚虚实实地产生了极大的疑惑。

有趣的是,电影里祝老爷(徐锦江饰)身为朝廷命官,却要靠跟同僚们比拼涂脂抹粉来巩固门第官位。涂脂抹粉争不过,只好让女儿祝英台联姻来维持士族门阀地位。

而祝夫人也曾在书院易装读书,却抛弃了自己的爱人(孙兴饰)嫁入豪门,留爱人在溪水边落发为僧。

要么还原女儿身嫁人为妇,回归传统秩序,要么以命相博悲剧收场,可以化蝶双飞。一代代人的悲剧轮回,最终在祝英台身上以命终结。这种对世事的夸张嘲讽,意味十足。

在处理性别困扰时,徐克的操作比较粗暴,他让梁山伯在学院中偶然发现了祝英台的性别,并且在十八相送的桥段中就发生了关系。

经典的十八相送居然被摒弃了,等于把一个超越性别的恋爱故事改成了俗套的异性恋故事。这或许是为迎合大众价值观?

但原版那个超越性别的爱情故事显然更为高级——我们所爱的是那个人,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

于是,在1998年关锦鹏导演的《男生女相:华语电影之性别》中,关锦鹏评价徐克的反串时说:「徐克擅长以性别或者性向的疑云阵阵做起跑点,最后又总是在异性恋才是唯一的前提下跑完全程。」

但不论如何,从美学意义上说,雌雄同体从不是异类或病态,它是两种性别特质的彼此融合,是美的最高境界。

 3 ) 梁祝

书生书僮结伴而行;结尾也就是那个结尾,两只蝴蝶翩翩飞去。都说民间故事惯性大,影响大,所以要照顾观众的审美期待;可是《青蛇》不就让法海爱上了小青?只能感叹李碧华才情横溢得有些过分,褫夺了更多编剧的灵光一现。 我喜欢吴奇隆的扮相,我喜欢缠绵的协奏曲变成古琴曲,我喜欢影片中如诗如画的优美风景,我喜欢梁山伯祝英台在上课钟前互做鬼脸,我还喜欢片中的和尚即使是龙套也表现够味的温文、尔雅和执着。

 4 ) 心不死不休

心不死不休
     
     
     
    和网友谈到《梁祝》,网友非常不屑一顾:好好一个小提琴协奏曲,被吴奇隆一唱,简直糟蹋极了!
    我也这么认为,听小吴的歌简直是遭罪。
    当初就因为如此,所以迟迟拒绝看《梁祝》,终于在一个无聊的假期,把那徐克作品一古脑全搬回家,一张张地浏览。
    看罢《梁祝》,二话不说,打个电话:老板,给我留一套《梁祝》,我买下来。
     
    然后,我把电脑打开,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徐克版的《梁祝》。
    看到最后,我终于任电脑保护程序自由地滑动,在屏幕中幻化出如烟似幻的迷雾来。而我的脑海浮现的是“心不死不休”的爱情场景。
     
    很少很少有哪部古装电影能够将青春那么自然地表现出来。
    不识真情的白衣服书生正被老师训斥着,忽然有笑声,有惊心动魄的一瞥由树林的一端传出来,镜头随着梁山泊的视角移动而移动。化成男儿装的祝英台当时看着一群傻傻的同学时,是否意识到这么轻微地和梁山泊的一触,是为了引发起一段千古的故事呢?
    图书馆里面的相互提防相互吸引,足球场里面的活泼,开课时候打着钟相互扮鬼脸,摔坏了琴后的惩罚还有那发自心底最深处的琴韵……
    所有的一切都跳跃着一种青春在里面,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样的一种青春情绪,不是其他类电影那样的一种青春姿态,而是情窦初开式的烂漫,是天真无邪的轻笑,是不知道愁滋味的心灵接触……
    然而,愁的滋味还是会知道的,即使在与外界相隔的书院中,那种隐约的悲剧就在潜伏着。
    十八相送被徐克摈弃了。换来的是青春的最后尝试——避雨时候的炽情爆发,宣告烂漫青春的别离。
    从此以后悲剧弥漫起来,直至山泊一口热血喷洒在绝交书上,一缕魂魄前世今生再不肯散去地依偎在英台的身边;直至那风那雨清洗去所有尘间的不谐和;直至祝英台焚去依曲而歌的词;直至坟开坟阂;直至在情僧手中化为蝴蝶……
     
    电脑里面的屏幕保护程序依旧在变幻着,有一道青青的薄纱,和着我感伤的情绪在飘动。
    爱情中的男女那种快乐,悲哀,在许多电影中表现过。而《梁祝》里面拨动的仿佛是琴弦上一个音符,忽地就在我们心中微微地一跳,着仿佛感觉到电影里面的人和电影外面的自己,都是为了那等待了多少世纪的一次见面,为了今身的不再错过,为了燃尽最后一点炽情。
     
    在第27次看这部《梁祝》之后,旁边一个人问:如果他们如那个情僧一般各退一步,为对方留下空间,会不会彼此依旧还能生活下去,甚至生活得很好。
    当时没有回答。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电脑里面有孟庭苇的歌,很旧,而且不流行,但是我记住了里面一段歌词:
     
    他们说我不应该 一次喝完全部爱
    他们不明白 若非遇见你 我哪来如此许多爱
    他们说我不应该 任青春变苦变坏
    他们不明白 若非遇见你 我青春只是空白
     
    我于是依旧不再言语。

 5 ) 再见往事,再见

 刚刚重温了徐克的《梁祝》,出乎意料哭个不停。

 这部片子我看了不下十遍了,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记得,可是看到后半部,还是忍不住哭起来,越来越凶。

 一半为了片子,一半为了音乐,还多出一整份心情,为了它带起的说不清数不尽的年少记忆。

 片子是1994年拍的,我在电视上看过好多遍,后来城市里的电影院居然要公映,又去看了一次。尚记得当时看到梁祝二人在观音洞耳鬓厮磨的一幕,是多么心神荡漾又羞愧难当,甚至曾因为一次身边坐着熟人而面红耳赤。

 如今看来,当年令我觉得最美好又最神秘的场景其实是最收敛含蓄的表达而已,现今的我再不会因此而羞赧或向往。愈发哭起来,为某种曾经与美好的逝去。

 还想起曾经的那些不眠夜,我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在脑中回想片中每一幕美好的忧伤的场景,恍然发现原来是它,在我的成长里扮演了那么重要的位置。

 多么重要的发现,因为找到青春的某一个源头。应觉幸福,还有一部片子可以让自己泪流不已。

 大概只有徐老怪,可以把一个故事讲述得那么传奇那么江湖又那么柔情,那瑰丽的天空覆盖的年代如此遥远,却又近在心底。

 6 ) 化蝶只是传说,实际上她被困了一辈子

本片最妙的设定是,徐老怪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的故事背景改成梁山伯家里是没落士族,后来科考考上县令之后再去提亲。其用意就是在于强调祝英台和梁山伯抛去家族势力,两人有一样的起点,他们是一个世界的人,祝英台哪怕嫁给梁山伯也是不会为生活发愁的。

徐老怪想讲的门第之差,抨击的是祝英台她爹娘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的虚伪,电影里祝英台的爹妈根本不是为了女儿的生计考虑反对这门亲事,而是想把他们的女儿当联姻工具来巩固他们士族派系的权力,至于对面的人爱不爱祝英台,女儿过得会不会幸福他们根本不在乎。

故事中胡人把他们打的赶过江了他们仍然在盘算着自己的乌纱帽,为了衬托出这种虚伪和无能的士族权力争斗,徐克甚至根本都不拍马文才这个角色,因为马文才是谁根本不重要,梁祝的悲剧在于这个他俩都想要抗争这虚伪的官场,都想要靠自己的才华和双手打造出一个自由的世界,这两人根本不是恋爱脑。

梁山伯有着报国之志,他在上学的时候士族子弟全在摸鱼玩乐,只有他发着高烧还在点灯夜读,后面是靠自己当上县令才去提的亲,祝英台想要的也不是爱情,从电影一开始她娘问她如果前面的路走不通了怎么办?她把面前的阻挡物挪开继续往前走,她要的是不被当工具利用的人生,只要她爹为她的幸福稍微考虑一下,都不会把她心爱的人打得半死,更不会在她流出血泪之后仍然让下人把她抬进婚轿,生在这样的大门大户,谁能说不是可悲?

她的爹娘都是大厦将倾下自欺欺人的蝼蚁罢了

 短评

明明知道结局,怎么会还是那么感动,最后十分钟就是催泪的。如果什么时候看这部不会哭了,就是老了吧。

8分钟前
  • fefe
  • 推荐

这故事家喻户晓,等于是大部分受众都先天被剧透了,但徐克太牛掰了…太牛掰了…实在是太牛掰了…再到对蝴蝶的写意处理,徐克太牛掰了还要乘以100。徐克太牛掰了。

12分钟前
  • 张文豪
  • 力荐

【无敌老港片】行云流水。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

15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凭什么同性恋就是虚的异性恋才是实的,想看何润东和吴奇隆搞基。

19分钟前
  • 肖浑
  • 还行

李碧华曾说这样一段话:“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 从前我不懂李碧华为什么要这么说,现在有些依稀明白了。红尘中的痴男怨女们很多都很羡慕梁祝,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全身心地去爱一个人,并且也能被所爱的人全身心地爱着?又有多少人能够面对爱情不计较得失与受伤并且不会受伤?   

24分钟前
  • 世界的背面
  • 还行

徐克拍片,即便是爱情悲剧也带着几丝侠气。

27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如果祝英台嫁入马家,几年之后就会和她母亲一样

32分钟前
  • 血容融
  • 力荐

改编经典传说是最难的,一点不改毫无看点,改得不好糟蹋经典。徐克做到了让经典传说有了自己的风格,还做到保留了原来的精义。

37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推荐

还是那问题,梁山伯到底是知道祝英台女儿身之前喜欢上他的,还是之后?

38分钟前
  • 我靠
  • 推荐

小时候看还以为是鬼片...

39分钟前
  • 糟糕槽
  • 还行

魏晉病態審美也有~傻了吧唧在梁山伯要葬在祝英台出嫁的路旁哭了起來……由彈珡至談情,皆發自心肝脾肺腎。若這情止不住,便還君此生此世,今生前世…… 閨蜜輕責猶記耳邊,要談婚論嫁,你卻要和人談愛情?不是都能這麼任性妄為去愛…吾終究精明現實不起來,是個癡狂之人。傻點好!寧波有座梁山伯廟…

43分钟前
  • 宿命论
  • 力荐

不只是门第之见,而是被制度奴役以后沦为同党之悲。连信仰都会变质,不妨趁青春正好,在最爱的时候死去即为永恒。

44分钟前
  • 小锡兵
  • 力荐

原来何润东是先演过喜欢梁山伯的同性角色后再去演梁山伯的!18岁的时候长得还蛮清爽

49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五年里只看过两遍,可是我想我可以看一辈子的电影是梁祝,而不是东邪西毒。

51分钟前
  • 野兔子叔叔
  • 力荐

徐克的改编保留了原著精髓又有自己的特点,是最好的梁祝版本之一。杨采妮的反串也是经典之一,从中可以窥见徐克中意的女生类型(袁,林等)。

5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模糊了性别的感情.徐克加进了相当多的同性恋暗示……

58分钟前
  • 17950
  • 推荐

7/10。徐克的改编尊重传统又趣味化,绑在英台脚上的绳、瓶中的蝴蝶象征世俗标准禁锢着纯真,祝父用回春膏增强面子并强迫出嫁的英台抹上厚重脂粉,化妆也是礼教掩饰纯真的意象;作弊纸团、书院足球赛、同席而睡水碗划界、敲钟时扮鬼脸充满现代气息,和尚/避世与祝母/妥协这组爱情参照诠释了时代悲剧性。

5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梁山伯说,同性之间的爱是虚的,异性之间才是实的。

6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比我以为的梁祝要可爱的多,深刻的多,奇幻的多,也前卫的多。我好爱啊!以前的徐老怪真是迷人💓怎么2022了我还在为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哭的死去活来😭😭

1小时前
  • 一只眠羊💤
  • 力荐

徐克还是很不错的.从嫁衣奔到丧衣那幕把我震得无语良久.

1小时前
  • 静下来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