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伟大的一个人物,舒马赫却拍得如此平庸无聊。为凯特.布兰切特来看,配乐本身非常好,但结尾却大段堆叠,有刻意煽情的嫌疑。全片很散,事件线没有理清,高潮抓不住,就算知道这是真人真事改编,在维罗妮卡死时微微震撼,但也就到此为止。 这是个太平面的人物,展露的只有她在新闻媒体里刚硬的形象,却没有剖出柔软让观众心动,感受到她曾如此鲜活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与我们呼吸着共同的空气。
凯特布兰切特的短发造型与真实人物形象很贴近。凯特把Veronica的正义热血勇敢演得形神兼备,让人觉得凯特本人也是这种性格。
其实每个人骨子里都有正义感,都有伸张正义的热血,但,不是每个人都敢拿生命去伸张,去对抗。影片之前的交代都是在说明Veronica对生活对家人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想想爱尔兰当时什么社会状态?议员法院警察谁都不能把毒贩怎样?连法官都被收买!同行的记者都嘲笑她的被枪击。被威胁被恐吓被收买,身体告诉她她害怕了,她呕吐,可是她的精神没有屈服,她没有让步!她更进一步接近了真相!
她没觉得这件事应该是别人的责任,没觉得别人应该做什么,没有抱怨别人没做什么,只是自己一步一步从没放弃的履行自己作为记者的责任。可能,注定社会乱到一定阶段就需出现英雄拯救,可能Veronica注定就是来拯救这个社会的。
有的人默默无闻苟延残喘的活了很久,有的人坏事做尽骂名累累还期望不死?!而,1996年6月26日,她死了,被毒贩数枪击毙在车中。为她短暂的一生划了一个惊叹号!她让全爱尔兰记住了她,乃至全世界都记住了她!
我一直在心中默念,不要死不要死,期望有奇迹,电影不都是这么拍的吗?主角都自带光环,永远不死的吗?!听着她大叫,看着她倒下,直至镜头高拉高拉,俯视着,她躺在血泊中!我都没有哭。小男孩的声音出来,我的眼泪瞬间流了出来!她真的死了,再也活不回来了!法律被改写了,罪犯被绳之以法了,非法财产被没收了,那个曾经和她叫嚣的毒贩的妻子一无所有了,正义得已伸张,我的眼泪更是控制不住!她想要的都达到了,她却不在了,她用她的生命换来了这一切她若在都好!她用她弱小的一己之力改变了这个社会,却也是给这社会的最大讽刺!
愿她安息!愿每个人都能生得其所,死得其所!
有时走开也是需要勇气的 于是她选择了直面死亡威胁
每个爱尔兰人都记得当时他们在哪儿,当他们听说了维洛尼卡·格林在那撒路被谋杀的消息。
真人真事 结局悲壮 罪犯最终也因为她的牺牲而被绳之以法 算是个不太坏的结局 谁让人们往往等到有人殉道才会觉醒
尽管心中惊恐害怕依然永远追求正义追求真相 这样的记者是国家之幸 如果这样的记者无处容身 那这个国家也没什么希望了
40分开始超羡慕!大魔王拽着你跳舞啊天呐!凯特超可爱~同时也是全片最快乐的时候 此处背景音乐是伟大的爱尔兰乐队u2的everlasting love
你热爱你的工作 你可爱的家人们支持着你 你们一起愉快尬舞哈哈哈哈
葬礼音乐非常动人
片中其他配乐基本出自好莱坞配乐大师harry gregson 曾参与配乐的电影有天国王朝、火星救援、狙击电话亭和怪物史瑞克等
Ps我发现cate完全可以驾驭黛安娜的 期待有相关作品邀请她
红色跑车,交通灯口,黑色的摩托车,戴头盔的骑士,碎裂的玻璃,尖叫,枪声,鲜血,倒毙车内的女人,绝尘而去的凶手。
1996年6月26日,爱尔兰都柏林,女记者Veronica Guerin在等交通灯的时候被两个枪手射杀。她生前致力于追踪一宗运毒集团的报道,挖出了该集团的秘密首脑,曾被枪击恐吓,遭首脑殴打袭击,最后被枪杀于街头。她以生命完成了她的一级死亡报导。她的死激起了一系列强烈的反响,民众组织了示威活动,将活跃街头的贩毒分子赶出了城市;爱尔兰政府修改了法律,允许查封来源可疑的资产;主使谋杀的集团首脑、凶手、参与运毒的成员一一落网伏法。
女记者是一个正直到近乎天真、勇敢到近乎鲁莽的人,面对面地同黑社会成员发生冲突,当面质问那个残暴的集团首脑是不是主使运毒。单薄的力量如何同黑社会较量?但是请不要笑她,请给她一点尊敬,如果不是有她和像她那样热血冲动的人,我们的生活将有一天会跌入黑暗深渊。
我们不会像她那样做,不是因为我们比她聪明,比她理智,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她的勇敢,她的热血,她的正义感。对于她的个人,生命是无价的;对于她的家人,失去挚爱亲人是哀痛逾恒的。但是至少,她的死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改变,一些光明。
只是,如果政府是冷漠的,对国民的生死无动于衷,连死亡都不能触动,我们还有希望吗?
人物传记 真实事件
有点短,所以剧情薄了点。OST不错呀,海报立马让我想到丑闻笔记。and she is a fighter!
一个真实的故事,却没有被善加利用,剧本实在有点流于表面;不会让正义的鲜血白白流淌的国家才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
政治法制口子的记者比做体育时尚类的记者地位高是应该的,因为前者可以确实推动了国家的改革制度的进步,而且这种改革和进步有时候是要用鲜血和头颅才换来的。http://www.oh100.com/a/201205/94433.html
新闻工作者的偶像剧,谨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是否这动荡不安,毫无公正的社会只有个人英雄主义可以拯救?在中国根本就找不到这种个人主义的影子,实属可悲。
在这部电影里,乔·舒马赫的水平实在是太一般了,不过是为了凯特才看的,也无所谓了,短发的她更加干练,在调查的时候还不忘展示一下自己的女性魅力。可惜人物性格太单一了,整片一直是硬硬硬这样的感觉,很少停下来,尝试触碰人物内心。
24小时内看的第二部关于殉道者的电影。哎,果然又坚定了“新闻工作者是高危行业”的信念啊。没办法,这一行一定是嗜血的。因为是真人真事所以给足五星,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勇敢的人,即使知道再危险,也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了他们认为对的事。ps结尾部分的音乐选的真好。pps女王演技好出彩。
好感人~算是乔·舒马赫的作品中最撼动人心的一部,当然少不了布兰切特的精彩演出
最后,小男孩的声音响起,就泪奔了。每一次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总要有一些美好的不畏惧强权的人先站出来,也总要等失去了这些人,大众才意识到他们为我们做出过怎么样的努力。不要责备维诺妮卡天真愚蠢不懂得保护自己,她始终坚持去相信正义就是她的天真愚蠢。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连宪法也为她做出了修改
真實事件改編提前為影片注入了力量,但是从敘事到人物都硬梆梆的,即便結尾卯足了勁煽情(煽情手法老套到家,插曲聽多了真膩),還是感受不到故事的溫度,始終難以觸到角色的內心。必須說Cate Blanchett的女王氣場太強,有些該柔和的地方顯得不夠柔和,不過表演還是保持了水準。
最近的疫苗事件,让人们记住了一个记者的名字:王克勤。片中的女主也是一位调查记者,专攻毒品。不幸的是,被毒枭暗杀。但她的行为推动了爱尔兰的立法和zf的归位,她义薄云天的事迹也得到了官方和民众的肯定。而在兲~朝,却是记者被法办。但我们依然坚信,每个人都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历史终将见证。
前半个小时剧情的支离破碎让我没办法看下去,可惜了一个好题材,一个好演员
这是我想看的乔·舒马赫的最后一部电影。大魔王三十多岁时很有魅力的一次表演。想不到二十多年前爱尔兰的毒贩这么嚣张,不仅公开贩毒,而且政府似乎拿他们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大魔王饰演的女记者几乎凭自己一己之力在追查这些毒贩,最后她被自己的线人反水出卖,被刺杀在自己的车里。她死后,爱尔兰全国都愤怒了,政府也颁布了一些新的法令,终于将毒贩绳之以法。可以说是她的死亡推动了爱尔兰的禁毒事业。观众可能并不了解这个记者是什么样的,但她演的记者热情、执着、勇敢、聪明,被恐吓时会害怕,但又十分坚强。哪怕你从未听说过这个记者,你都会觉得大魔王就是那个记者,她的表演非常形象非常立体。
角色设计干练且女性魅力十足,但电影节奏调整不够精致,对心理描写不够细腻到位,与演员气场以及表演水平相比,显得不够配套。。。
又是一位坚强的女性新闻工作者,结尾尤为煽情,PS:Colin不过来打了个酱油……
最大的问题在于前半段清汤寡水最后又用力过猛,题材当然是好题材,就是张力不足,几个高潮都没把握住
突然让我有了一种“穿着靴子死去”的伟大与冲动
为正义只要付出一个人的性命就够了?PS:配乐很美好。PPS:凯特真美。PPPS:科林法瑞尔这配角就不要太小了。
受《永不妥协》的影响拍出来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除了实地拍摄,剧组可能也用了些当地人,这让本片有英国电影的质感,但演员的方法还是美式的,嵌在里面还有点奇怪的突兀感,而且家庭戏份额较重。布兰切特演个非常直接的调查记者,试图揭开爱尔兰的贩毒网络,她被人袭击以后给各路大佬发信问“是不是你要杀我?”,直接登门问毒枭的钱都哪来的结果被揍的满脸血——这种愣愣的角色像是从肯·洛奇电影里走出来的,那些毒枭也都像是在街边打麻将的隔壁老王,不过这些还都是成立的。但问题是,布兰切特为何要介入这个领域,感觉是突然一下就把嫌犯毒贩当成此生志向了,动机实在薄弱了点,这个案子本身也不复杂,除了那点英国风,就无甚看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