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轻轻摇晃

正片

主演:本·卫肖,郑佩佩,莫文·克里斯蒂,彼得·鲍勒斯,安德鲁·梁,肖恩·索尔特,娜奥米·杨,彼得·E··霍普金斯,约翰·马修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年份:2014

 剧照

轻轻摇晃 剧照 NO.1轻轻摇晃 剧照 NO.2轻轻摇晃 剧照 NO.3轻轻摇晃 剧照 NO.4轻轻摇晃 剧照 NO.5轻轻摇晃 剧照 NO.6轻轻摇晃 剧照 NO.13轻轻摇晃 剧照 NO.14轻轻摇晃 剧照 NO.15轻轻摇晃 剧照 NO.16轻轻摇晃 剧照 NO.17轻轻摇晃 剧照 NO.18轻轻摇晃 剧照 NO.19轻轻摇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轻轻摇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华裔女性珍(郑佩佩 饰)与儿子凯(Andrew Leung 饰)相依为命,从柬埔寨金边移民到英国伦敦。不谙英文的她一直依靠儿子充当眼睛和耳朵,儿子就是她的全部。然而她并不知道凯的性取向,甚至长期以为凯和同居的英国人理查德(本·卫肖 Ben Whishaw 饰)只是“室友 ”。当凯因为一场车祸意外去世后,无助的珍惟有开始接触理查德,从而开始翻阅儿子生前不为人知的画面。一老一少将共同面对失去挚爱的生活——哪怕他们无法以言语沟通。  《轻轻摇晃》由英国微波电影基金和BBC联合投资拍摄,是亚裔导演许泰丰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它成功的结合了同志情感与移民故事,演员间细腻微妙的互动,让轻缓流动的画面与剧情有了饱满的张力与生动的趣味。《轻轻摇晃》获2014年圣丹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麻辣隔壁死亡飞车2除暴·独家纪录片光语者:独步南极第八页毛驴县令之你我他天罗地网1955带着爸爸去留学马普尔小姐探案第二季美丽的笨女人克莱默夫妇先锋说好不分家天使之尘东邪西毒国语版正阳门下你永远比那些家伙年轻非凡的公主希瑞第二季僵尸国度第一季忐忑不安迟来的信鲁比的选择荒唐镜三气胭脂马东京罪恶第一季冰雪奇缘(粤语版)导购女郎南家三姐妹我回来了

 长篇影评

 1 ) 是爱,也是嫉妒

同志电影拍到现在,除了尺度可以屡破新高之外,似乎很难再找到更特别,或更引人的切入口。儿子去世,身在异国语言不通的母亲面对儿子的老外男友,很容易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电影一定会拿同性感情在东西方文化冲突时的尴尬与遮掩来作文章。似乎都可以想的到那些画面——东方儿子生前是怎样的欲言又止,母亲明明心知肚明却又故作镇定的逞强,西方男友面对永失我爱和沟通不能时的心急。没错,这些电影里都无一幸免的提及。

但是,这部电影最可贵的是给了人们另一个答案:一切并不只无法面对儿子是gay,而是母亲的私心和嫉妒,“我儿子的爱被别人分享了”。

人们谈及《断臂山》里的感情之所以那么动人,就是因为那是纯粹的爱,无关男女。很多时候,母亲面对儿子是同性恋时的抵触,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嫉妒爱被分享,不只因性别。这一道理在人们讨论儿媳和婆婆之间天生的矛盾时很容易想到和想通。其实,这世间不仅爱相通,连嫉妒心都是一样的。

电影里,母亲在与儿子的对话中,唯一一句提及儿子男友的台词就是:“你对他太好了,我才是你的家人,我也很重要。”你看,母亲只是单纯地嫉妒。如果换成女友,母亲或许还是这句话,只不过会更加直接罢了。

除了儿子、母亲和男友这组三角关系之外,电影还加入了女翻译和追求母亲的老头两个角色。一个负责翻译母亲和男友、老外的对话,一个负责母亲在儿子之外的对异性的情感寄托。妙的是,这些关系恰恰又表达了电影的另一个主旨——阻隔人与人沟通的反而最不是语言本身。

在女翻译介入之前,言语不通的母亲与老头跳舞、送花、接吻,一切都进行得那么顺利与浪漫。反而是开始了解彼此所言之语后,嫌隙、差异、矛盾才纷纷涌出,最后一拍两散。儿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儿子虽然说中文,但与母亲的沟通却最最没有抓住要点。他以为是同性之爱让她嫌弃,她要的却只是他多陪在自己身边多一点。电影的最后,母亲和儿子男友的一番对话,吐露心声,没有再翻译,但从彼此的眼神和表情中却感觉得出,他们都懂了彼此。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让人遗憾。前面近四分之三的部分都很流畅,情感与情节铺陈的都很好,感人之处和笑料分配均匀,音乐也非常动人。但结尾却一下子把这种淡定的氛围打乱了。母亲与男友激烈的争吵后,隔天两人就莫名其妙地袒露心扉,没有任何情感上的暗示与铺垫,好像硬生生地删了一场至重要的戏,然后就戛然而止。母亲和儿子的一些中文台词才有些生硬,太像照本宣科地念白,让人出戏。

最后不得不说,小本同学太适合这个角色了,弱受就是他的代名词!!

 2 ) 轻轻摇晃

       开头一曲淡淡的《夜来香》,让人的思绪飘渺出一个朦胧的剪影。轻轻摇晃的身躯,和着旋律,踩着节拍,摇曳在昏黄的烛光旁。之前还在说国产电影里从来听不到自己民族的音乐,而《爱在暹罗》却放着中国的歌谣,莫大的讽刺,如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
       这部电影没有单纯的描写同性恋,而是将这个爱情推到了一个亲情的高度。Leung作为Jane的儿子,Richard的男友,好似三明治中的鸡蛋,剥离了空气的供养,在极度缺氧的环境下艰难的生存。两边都是自己挚爱的人,呕心沥血把自己拉扯大的母亲,跟自己生活了四年之久的男友,不想伤害任何一方,只能默默选择安于现状,殊不知这种煎熬令他身心俱疲。
       镜头轻轻一晃,切换到了一个没有Leung的场景,他不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Richard一边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边迫不及待想为他做些什么。于是找来了一个翻译,作为与Jane沟通的桥梁。这里有几段很煽情,印象最深的是两人争抢Leung骨灰的所有权,最终理智战胜情感的Richard含泪妥协。虽然很想自私地把你留在身边, 可只要你母亲开心你也会含笑九泉吧,我不想让你为难。还有Richard用筷子煎培根那段,Jane问他是什么时候学会用筷子的,他只是淡淡的回答我也忘记了。是啊,正如爱你这件事,已经成了像呼吸一样的习惯,每天温习着,却怎么也戒不掉。
       这是小本第四次本色出演,之前的《云图》、《故园风雨后》早已撸完,貌似就剩最后一部英剧《查理二世》没有看过。没有演过同性恋的英国男星屈指可数,看来这是腐国人成名的必经之路啊。小本还是一如既往的瘦弱纤细,作为已出柜同志,人家可是专业的。不忍吐槽渣像素,其实想等出了高清资源再看,怕那时候我早已经移情别恋,花心射手的悲哀。郑佩佩的加盟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浓郁的东方气息,除了时而会跳戏,闪现她矫健的武打身手,其他都可以接受。
       其实这算一部略显文艺的电影,节奏舒缓,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珍惜现世的美好,才不至于对突如其来的一切追悔莫及。现在的我,很幸福,能和室友嬉戏打闹,能静心写作心无旁骛,能坚持跑步为减肥事业不懈奋斗,有时候,这样就够了……

 3 ) 小本啊小本

记得几年前,刚开始看到《The Hour》的时候,我就想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主呢?明明情节都进展到用诗歌表白了,彼此间却还是没有一点爱意涌现,甚至一季都要结束了,我却还在怀疑男主到底是不是gay。那种长年西装马甲的文艺青年形象,就像是烙印般停留在我的记忆中。Freddie自顾自的喋喋不休,理智却又情绪饱满的咄咄逼人,你不由得想象,在这副柔弱的身躯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力量?
这是我对小本的最初印象。这几年里,陆陆续续看了很多小本其他的作品。从孤独天才的杀人犯到复杂霸气的英格兰帝王,角色千差万别,我却始终能从中感受到些微的只属于小本的色彩。那不可言说的孤独,想要从孱弱的身体下爆发出的骇人力量,让人不可忽视的同时,却也忍不住心生不舍,心疼他的过分坚强。
然后,到了《Lighting》,小成本独立片,小规模上映,却因为是他公开出柜后的第一部影片而变得意义非凡。这不是小本第一次演同性恋,却是最让我感觉舒服的一次。和他的眼泪相比,沉浸在爱中的微笑才更让我动容。看着他和爱人躺在床上,互相凝视,互诉衷肠的时候,内心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这才是真正的爱情。那双眸中快要溢出来的深情,爱人之间不经意的小动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最让我欣喜的是,小本在里面流露出的柔弱一面。他可以赤裸着身体在爱人身上翻滚,恶作剧地伸出手拽掉胸前的细毛,也可以忍不住落泪,恳求离去中的人再闻一次自己身上的味道。这样生活化的小本,让人想要隔着屏幕去拥抱一下。
看着小本雪白的身体,我总忍不住恍惚,觉得还是一个二八年华的少年,可是一抬眼,脖子上两道深深的细纹却把我拉回了现实。尽管容颜依旧,小本也早已跨过而立之年了。低调、谦逊、羞涩的特性没有改变,但真实生活中,小本一定是个有自己想法的成熟男人。作为影迷,不能强求他什么,但只要小本对表演热爱的心不变,更多更好的作品一定会不断呈现,至于私下的生活,就留给小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4 ) 我们都缩在自己的壳中

之前在别人的评论里回复了以下一段话,先贴在这儿:

“看之前期望很高,但是观影过程中,却总觉得导演想表达的内涵有些苍白了,尽管情感的表达细腻温婉,但是当镜头语言过于强调情绪时,故事的架构不免显得有几分零散空洞。”

所以这篇影评,也不打算对叙事作什么点评了。既然故事的重心都放在情绪的表达上,而且郑佩佩和Ben的演出也确实精湛到位,我觉得我还是来絮叨下感性的理解吧。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壳中,活在让自己感到安全的疏离感中。不管是探出这层保护壳,或是让他人踏入自己的领域,都会带来深深的恐惧。可是我们又总是对他人的世界感到好奇,总是像Junn一样,忍不住问儿子,你在想什么呢。

Junn无疑是一个过度自我保护的形象。丈夫离世,身在他乡,语言不通,无依无靠,画地为牢。她像要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希望彻底融入儿子的生活,可是儿子却一直不敢告诉她自己的隐私。她不去学英语,看别人的眼神也充满戒备,独居的房间里固执地飘荡着东方色彩的《夜来香》,儿子意外身亡后,她在自己的回忆里一遍遍问儿子,为什么你要把我囚禁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带我离开这里。

但是到底是谁囚禁了谁呢。无论儿子在与否,她身上的寂寞总是如影随形。她不喜欢孤独、不喜欢不被理解,可是也许是孤独惯了,只有在与人保持距离的时候才能让她安然自如,就像她深信,在不懂中文的Alan眼中,自己是独具魅力的东方女郎一样。

Kai也是纠结于沟通与理解中,烦恼无比。东西方的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伦理与情爱的矛盾在他身上碰撞着,令他进退两难。爱人和母亲都对自己很好,可是自己却无法同时满足两个人的情感需求。他把母亲安置在养老院,暂时做起了鸵鸟,但是伴侣却Richard尖锐地指出,这不是长久之道。Richard说,you have my absolute support,Richard说,you have to tell her。Kai终于下定决心要走出长期以来的保护壳,好好跟母亲解释一番,不料却遭飞来横祸。像是个冰冷的讽刺一样,刚要迈出的关键一步,就这样戛然而止。

不去沟通自然没有共识,但是就算沟通了,就一定换来理解吗。Alan这个形象就很有意思。在Junn和Alan两人鸡同鸭讲的阶段,他们的关系亲昵温馨。他送花,她跳舞,他们散步,看似甜蜜情侣。但是他们其实一点也不知道对方所思所想。Alan有家庭却没有亲情,他说自己住在养老院,就是令大家都快乐的最好决定;Junn没有了亲人,却妄想着在Alan的身上找回儿子的体温。谁知道当他们每次笑意盈盈地看向彼此时,到底在对方身上投射了怎样的感情呢。

Alan与Junn之间存在的,不仅是语言的隔阂,更是价值观的分歧。一心想帮Junn的Richard找来Van,以为让他们二人通过翻译了解彼此是最好的办法。谁知语言的隔阂打破后,深层的价值冲突也接踵而来,更何况,有些时候,那些情绪、那些隐私,根本就不敢跨过语言的藩篱——就像Alan不肯让Van说出自己的酒癖一样。Junn和Richard都察觉到了和翻译共处时场面的尴尬和拘谨,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的在场,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未知的真实的隐隐恐惧。

而当Junn难得地想主动了解Alan的缺点时,我们不妨将其看作Junn尝试向外踏出的标志一步。然而在这具有进步意义的一刻,美好的动机却没有结出香甜的果实。两个老人从最开始的彬彬有礼,到渐渐挂不住面子,发展至互相指责、撕破老脸。一番唇枪舌战后,终究不欢而散——那就是各自面具被揭开后丑陋的真实。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之前,亲手拆穿精心编制的温柔假象,总会有人受伤。

Richard原以为这样能让Junn老怀安慰,却没想到Junn会因为了解到Alan的真实后而加倍失落。Junn不去见Alan,可能是因为被真相打击而失望,也可能是以为被真相刺伤而醒悟。原以为结识Alan是走出过往,实则自己不过是沉浸在幻觉里逃避现实、原地踏步。Alan是Junn丧子后给自己打的麻醉药,虽能暂别疼痛,清醒后却痛彻心扉。并非建基于真正的理解之上的温情,不过是虚幻的空中楼阁罢了。

Kai与Junn的沟通,还未开始便匆匆结束;Alan与Junn的沟通,令虚假的美好彻底破灭。然而影片的意图自然不是要观众从此封锁自我,因此在Kai和Alan两段令人沮丧的互动之后,片中的Richard便成为了灰暗的人际之壁中仍存的那一丝光亮。

片中最勇敢的角色当属Ben扮演的Richard。不管对象是谁,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每一次都是他在鼓励和牵引着别人走出自我圈禁。爱人逝世后,Richard的脆弱和内疚让人动容,而与此同时体现出的那份坚强,则更让人钦佩。他也会沉浸在对Kai的追思中,他也会默默地红透了双眼,但是他没有放任自己沉沦,更没有放弃孤僻自闭的Junn。痛失所爱,却仍敞开自我,接纳一个痛苦不堪的老人,对话这个充满敌意的老人。我只能说,Richard身上大概背负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人格,在生活黯淡之际,仍能救人与自救。

每一次Ben的无声落泪,都让人喉头哽咽;每一次Ben的温柔凝视,都让人心中一颤。他坚拒归还骨灰、他温柔地偎在爱人肩头、他默默地在自己的幻想里潸然泪下、他被Alan和Junn赶离餐桌只能看着他们共进晚餐而无奈又俏皮地猜测他们的对话、他在听到Junn拒绝Alan的消息时敏感地认为是Junn在针对自己——每一个镜头都描绘出他的诚恳和真挚。但他也不是毫无保留。至少有几次,他也要求Van不能完全实话实翻,在听到Van说出了自己是Gay的玩笑时,甚至有几分恼怒。但在最后的最后,他还是主动地开口告诉Junn, 我是你儿子的男朋友,我们在一起过了四年了。

这就是Richard的勇气和担当。他无法从内心的责任感和交流欲中逃离。Junn跟他相当疏离,没有血缘,没有法律关联,甚至没有情感联系。Kai死后按理说两人更应当互不干扰,但是他却主动照顾起了老人的起居。明知对方抗拒自己,却不懈地强势地尝试着读懂这个老人的心。当每个人都缩进自己的壳中,他却努力地朝着外界挥舞着自己的触角。

我猜测,某种程度上,这近乎“尽孝道”的行为,是东方价值观在他身上潜移默化的体现,如同他对筷子的使用、他做中餐的好手艺一样,Kai带来的点点滴滴在四年里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无法抽离,就像呼吸一般自然。而被人问起再之前的生活习惯时,他也只是稍微想了想,淡淡地说,I can't remember. 对Kai的爱已经向更辽远、更广阔的方向延伸着,仿佛一张巨网,令他和世界的联系倍加紧密。爱人的离世并不能令爱消褪,反而令他爱屋及乌地关心起Junn的生活状况。

真心终于换来真心,所有的敌意和矛盾都在最后冰消雪融。一切话都说开了。Junn坦承自己是嫉妒Richard,嫉妒他来夺走儿子的爱,也告诉他儿女对于父母的老去,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愧疚之情,所以各人身上的紧缚感,如同原罪一般无解。但是慢慢地就会明白,压抑和痛苦的日子在人生里总是更多些,看开了,也就明白日子还将继续,明日的阳光还将照进窗台。

两个缅怀着同一个男人的人,跌跌撞撞地探寻着彼此的心灵,终究分享着对这个男人同样的爱而达至和解。长久以来的僵局,终究不过是因为众人都活在自己的立场上,固步自封,拒绝倾诉和聆听。然而最缺乏的也是最渴望的,人人又恐惧又向往的,不过是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直面尖锐真相的底气。我们都希望脱去重壳,彼此接近,如影片结尾时那般,借着音乐,彼此相依,放松身心,轻轻摇摆。




***Kai进入母亲房间并低头闻绣球花(hydrangea)的镜头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影片开头,Kai穿着蓝色衣服,一次在影片中段,穿着黄衣。而最后Junn登门拜访Richard时,Richard匆匆起床穿上了黄色T恤。我猜想蓝衣的Kai是Junn幻想里的影子,实际上黄衣的Kai才是真实的回忆。这里是暗示在Kai去世后,Richard穿上了爱人的故衣。在某种程度上,Richard变成了Kai...爱一个人到深处便变成了他...

***第一篇长篇影评就献给小本了。写完才知道自己文笔的稚嫩生涩,以后绝不班门弄斧....

 5 ) 靠,早点说不就没事了吗

男主是GAY,男朋友车祸挂了,男朋友的妈妈在老人院,不知道男主与儿子的关系,男主去照顾妈妈,但因为妈妈是中国人语言不通,找了个翻译,帮妈妈找了个老头当男朋友,妈妈是难以捉摸的老人,反正妈妈和男主都经常幻想看到死去的儿子(男朋友),最后男主向妈妈坦白自己是gay和他儿子是好基友,妈妈貌似也没什么特别的反映,靠,早点说不就没事了吗?

 6 ) 淡淡的爱情,淡淡的感动

听着Jolene写这篇真正意义上的影评。淡淡的吉他,淡淡的嗓音,不疾不徐,就像这部电影,一切都淡淡的。悲伤淡淡的,快乐淡淡的,散发淡淡的忧伤。 我不知道电影的技巧,就说说心里觉得这部电影最让我深刻的特点吧。 是他们的眼神和一些小小的细节。 珍和凯先出场的。那时候凯处在要不要和母亲出柜的纠结和紧张边缘,而珍,处在抱怨儿子把自己关在这里的生气情绪中,用她的话来讲,叫作“囚困”。 凯的眼神里充满了深深的,从头至尾的愁苦,以及烦闷。刚开始我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会总是这么轻易地就对爱他的人发火,对母亲的抱怨,对理查不经意的口误,都表现出莫名其妙的强烈的怒火。后来当理查听到珍不想再见亚伦的时候,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生了气,说,就是因为你不肯融入这里的文化,才给了凯巨大的压力。这里让我理解了凯怒火的来源,一边是失去父亲的孤独的母亲,一边是陪伴了自己四年的挚爱,他实在是不敢赌,这样无奈的境况让他发疯。任是谁都会发疯吧。 珍从一开始眼里是不开心和担心,即使是和亚伦在一起的开心,也是淡淡的,暂时的。面对儿子以外的别人时,总觉得她的状态是游离的,只要一想到儿子,便会涌起巨大的悲伤,儿子的死让她更孤独无助,身边陌生人对她莫名其妙的好让她困惑和怀疑,甚至是愤怒,愤怒到不能觉知自己,不能觉知身边的爱。后来到凯的房间里,眼神里满满的想念。一次又一次,面对理查的好,她慢慢学会了接受和理解,眼神从愤怒转为了理解,从夸他做中国菜好吃,和理查争得了儿子的骨灰,以及最后看到理查熟练的用筷子煎培根时,听到理查的痛苦和后悔以及对自己儿子的想念时,她终于明白,儿子是遇到了一个多么好的爱人,终于能够释怀。 理查的眼神从头至尾令人动容,满满的委屈,满满的不知所措和歉意。恋人的母亲对他没有理由的讨厌,造成了恋人向母亲出柜的障碍,因为自己那天的失误,恋人车祸离去,因为自己房子不够大,让恋人没有尽到为人子的责任,竭尽所能帮助珍希望她能融入这里来达成恋人最后的遗愿,而珍却不肯接受。小心翼翼的说话,即使是珍听不懂英语,在说到不该说的话时,还是会小心翼翼的,珍一生气就开始抱怨自己搞砸了所有事,请来翻译珍却以人太多为由让他离开,珍要来看儿子的房间,为了不让她看到他的东西起疑心伤心,便说是自己实在受不了先前的小房间而在凯一去世就迫不及待搬来他的大房间,珍责怪他,为什么要搬得这么快,他低着头默默承受所有委屈。凯怪他说话不恰当,他小心翼翼地道歉。一切的一切,理查让人心疼。 珍是悲伤的,理查的悲伤并不比珍少。他忍不住哭了很多次,只要谈到凯,总是抑制不住的啜泣,总是隐忍的,一言不发,默默坐在一边,尽力帮忙。天知道他的心碎有多少。 后来当珍终于接受自己,珍用中文说她的释怀,理查用英文说他的想念,此时终于不再需要翻译,他们终于明白了对方,让人动容。 最后理查终于可以痛快地哭出来,在珍面前,坦坦荡荡地,诉说自己对凯的愧疚和想念,凯走了之后的日子,他一个人,一定过得很辛苦吧。

影片从头至尾都是克制的,没有极大的起伏,爱情线部分只有床上的部分,二人光洁的身体,淡淡的絮语,唯一一次,是凯在走出房间,准备向母亲出柜时,身后的理查哽咽地请求:“可以再请你轻嗅我的胳肢窝吗?这是我最喜欢的动作。”凯匆匆离去,没有回答,之后永远不回再有回答。 最后一幕,是凯在车祸前问母亲是否愿意去家里吃晚饭,母亲珍回答说好啊,凯说,那你来做饭,珍回答,好啊。镜头一转,再也没有凯,只有珍一个人站在窗前。我想,她回答“好啊”的时候,应该已经是接受的了吧。

在疗养院里游离的珍
儿子离开之后来到儿子房间的珍
请母亲珍去家里吃晚饭时的凯
被珍赶到一边的理查

 短评

导演很懂得详略,在爱情方面,将同性感情收敛地表现,没有激情画面,ben的无言胜过任何语言。背景和人物都设计巧妙,缺一不可,多一不可。唯一不足是镜头切换有些突兀,导演的手法也略显生硬。#2014香港国际电影节#

6分钟前
  • 粉红色大象
  • 还行

2014.3.25 HKIFF2014。体现了导演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审视,不过是不是父母老了儿女就一定会内疚,得两说。一些语言不同造成的细节很有趣,但人物性格不够鲜明,特别是凯,弱到不行。(为啥豆瓣分那么高…)

9分钟前
  • 瞻。
  • 还行

喜欢的原因是细腻的情感,淡淡的基调,小本的一颦一笑都显演技。

1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其实这么稀薄的情节拍成短片可能更合适,里面靠翻译交流拍成这样,实在是导演功力的问题(大概只有一两个点还算有些想法,不过也只对汉语语境有效……)。本卫喵和郑佩佩这种卡司也是天外飞仙一般啊。另外则是,从这部片可以看出[喜宴]发明的那个叙事“性少数与移民受到的压力是相似的”的确是好用,不过本片也只是略略提到而没有展开(尤其还有移民二代这个可以大做文章的点),很可惜。

13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Ben Whishaw是男神,完毕。

18分钟前
  • Nelly.Mღ
  • 推荐

我喜欢本卫肖,我也喜欢郑佩佩,可这部片子要不是有这俩位演员可看,基本可以不用看画面。轻轻摇晃,什么也没晃到。

21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Ben脱衣服,身体不再是年轻时候的线条清晰,模糊成一片奶白,散发着蜂蜜香甜。哭,笑,甚至生气爆粗的时候都是软糯的,真可口。对于片子没什么好说的,角色在Ben能力范围之内,只是导演功力远远低于演员的实力,像一个文盲不会用准确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遗憾。

26分钟前
  • 还行

台词和表演太舞台化了,感觉都放不下身段。摄影颇为考究,朦朦胧胧,有种疲惫的忧伤之美。憔悴的本猫太叫人心疼了。

27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真的很一般啊大段对话都生硬。不仅仅是口音问题。文化冲突这个题材导演完全没把握好。

28分钟前
  • 猫猫
  • 还行

小本哭戏太绝了,跟着心抽抽。但也不影响痴汉如我,全程暂停截图舔小本。。。可惜关机前忘记保存,全没啦QAQ

32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推荐

richard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勇敢,意识很强烈,化柔为刚那种。

36分钟前
  • 手拥兵♬
  • 还行

想说的太多,说出的又太浅,倒还真是轻轻摇晃了一番

37分钟前
  • 邹迤予
  • 还行

本老师哭戏无敌

42分钟前
  • Amino
  • 还行

最后10分钟破坏了全片的温柔,感觉就像刻意拍给西方人看的。除此之外满分。小本,柔软的小本,忧伤的小本,流泪的小本,我要拿什么来爱你才够...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虽然感觉台词设计有些问题,但故事不显平淡。

46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还行

如此一个小小的故事,却在小本和郑佩佩的简单眼神和对话太极中发出光芒。如同梦呓的拼拼凑凑的剪切或许是对繁杂感情最好的表现,声音不断被掩盖被置换,画面不断被重放被审读,小品片轻轻摇晃出别样韵味。年轻的男孩们,快找个英国男盆友然后向妈妈出柜吧( ^ω^ )

50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全片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女翻译的那一句“Lazy bitch!”。台词很生硬,演员讲得也别扭,总之看完的观感就是怪怪的。

51分钟前
  • 凉水
  • 较差

评分略虚高,小本很好看没得说,摄影之类的也很美,但是台词不喜欢,特别是因为小本和郑佩佩无法沟通,所以一直需要翻译,以至于总觉得怪怪的。。。。最后郑佩佩的一段有点说教意味或者点题意味的独白更是一点都不讨喜

54分钟前
  • 竹子哟竹子✨
  • 还行

這個簡單的小品不值得多說,無論同志、母子關係、中西文化差異、長者關懷都是點綴,片子美在它的feeling,不是實在的事物,而是觸摸到那些事物的時候的觸覺。整部影片就像片中的陽光一樣,遙遙地照射過來,感受不到它的炙熱,只有一丟丟溫柔的延伸拂過臉龐。這種濕潤的細膩與含蓄,確實是很亞洲的。

55分钟前
  • 小能七九西
  • 推荐

心塞,小本和佩佩都是心头好,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员,片子的切入点也让人眼前一亮,只是导演还是欠火候,出来的片子并没达到预期…

60分钟前
  • 20个小明≯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