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投进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听到这儿时就已熟悉的旋律,触碰了心底最柔软的地域。妈妈,天天挂在嘴边,却从来没有一次像这么深情过。
孩子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孩子的生日就是妈妈的受难日。在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后,更知得来不易,也就倍加珍惜。没有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再坏,在妈妈的眼里他永远都是孩子,妈妈的怀抱永远都是他的避风港。要是没有妈妈,幸福,真的到哪里去找?
当电影中,妈妈为了孩子的成长,背过头说:“妈妈不要你了!”孩子又如何能懂得,妈妈,是如何忍痛割爱,下了多大的决心,才能坚决的说出那样的一句话。她是勇敢的、坚强的,为了孩子,她什么都可以做,甚至是牺牲!在最初选择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苦难的过程。但,就在那一瞬间,母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让她没有放弃一个正在孕育的生命,而她,也是在用生命来哺育这个孩子。
小强,这个名字是有意义的。她要孩子坚强不屈,她要孩子勇敢的面对一切流言蜚语,同时,她也在提醒自已,坚强的面对一切困难!!
母爱,这个亘古不变的话语,像神话般代代相传。人们不止一次的歌颂母爱的伟大,然而,母爱却是最平凡的。身为人母,母爱是流露于自然的,是无需任何做作的,是最质朴的,更是最原始的。可是,依然感谢母亲,没有母亲,就没有代代相传的人类,也就没有现在的一切一切。
所以,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记得给妈妈一个拥抱,在她耳边轻轻道一声:“妈妈,我爱你!”
2 ) 心底无法愈合的伤
对于从小没有妈妈的我来说,看这本电影,是一把刀,戳在我的胸口。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哭到撕心裂肺。命运,早已被写好。下辈子,我想有一个妈妈。
3 ) 原来【《世上只有妈妈好》】出自这儿
一直以来,我以为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是单纯的一首歌,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才明白,这是属于黄秋霞和志强这对母子的感人故事!片子也有反映世俗的偏见,黄秋霞和林国荣两个不同阶级的人却彼此相爱,会被强行拆散也在意料之中!但是我看不到林国荣一个男人的担当,还是说他舍不得他的家世和钱财!黄秋霞怀孕了,他娶了门当户对的小姐,他的夫人不能生育了,他却狠心夺走了她唯一的儿子,这家人是多么势利!!!志强一直哭着要找妈妈,在一个大雨磅礴之夜,志强因为找妈妈走丢,林家人又来找黄秋霞,在慌忙之中失足摔倒变成了个疯女人!在精神病院她抱着玩偶就像哄志强一样,这是她唯一记得的她还有个儿子,而这个儿子直到长大了才来看她,那句妈妈她等了十几年,就算她不知道,傻乎乎的对着志强笑,那也是最美好笑容
黄秋霞最快乐的时光大概就是和志强在乡下,也是这部片子给我温暖的地方!现在想起看片的时候好像是全程哭着看完的!
4 ) 秋霞,你是自作自受
哭得稀里哗啦。
但是,哭完以后还是要说:秋霞,你是自作自受
为了孩子受到所谓好的教育而狠心把孩子送到一个这样的家庭里去,你是希望你的孩子成长为那种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人吗?还是,你要以一万步的隐忍和自虐,要以孩子无穷无尽的眼泪和哭声向这个家庭报复?
“当初你们甩掉我,就像甩掉一个破玩具似的把我甩掉,把我忘了。你母亲还送我一把刀,一把要我亲手杀了我儿子的凶刀。还好我没有照她的意思做。就因为我没有这么做,现在这把刀反而刺在你们心上!”
秋霞是在报复,她让小强卑微地跪在地上向爷爷奶奶道歉,她的彬彬有理,她的识大体,她的隐忍退让都在向这个家庭发出宣言,你们当初看不上的私生女黄秋霞,她的品质,比你们这些衣冠禽兽要高贵千百倍。
这就是秋霞的报复吗?
傻秋霞,
在故事的开头,我以为你是一个新女性,你不会为了外界的眼光和压力放弃自己的孩子,你了解母亲的真正含义,你有尊严地工作,独自抚养自己的孩子,爱但绝不溺爱他,你会把他养成个好人,一个真正的人。可是后来,你竟然以这样一种折磨自己又折磨孩子的方式向他们报复。把孩子送给他们,难道你是相信他们比你更有资格更有能力让小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么?你为什么突然没有了当初生下他的决绝和自信,你为什么要以这样一种伤害孩子又伤害自己的方式教会他人生的“法则”,教会他去恨?教会他去说“爸爸我恨你!”
或者说,不希望孩子没有父亲?试问这个情景下没有父亲还是没有母亲好一点?怀孕的爱人不辞而别,他的选择是喝个烂醉,不去寻找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而去和其他人结婚?这么多年,他有想过你们母子吗?故事里他明明在忙着制造新的孩子,不是吗?你凭什么认为小强在他身边会比在你身边好?这种父亲,没有也罢!
虽然故事以爱为名,但明显在这样一种情景下,恨的种子是无法避免的了,但完全可以不要是这种撕心裂肺的痛。
如果我是你,我会和他们对簿公堂的,不知道法律哪一条支持他们?就算钱能扭曲法律,就算在法庭上被争来抢去对小强不好,总比你的选择好,至少他知道他的母亲是拼了全部生命不放弃他,而不是让他为了“妈妈不要你了”而哭泣。
小时候,三岁多,有一天,我梦到妈妈在前面走,越走越快,我拼命哭喊着跟着,就是跟不上,她不回头,这个梦我哭醒了,我永远记得。
秋霞,秋霞,你是自作自受啊~
5 ) 妈妈,再爱我一次
无意中又观看了这部《妈妈,再爱我一次》,对它的印象还要源自于儿时的记忆。那时街道上经常组织播放户外电影的活动,父母会带着年幼的我一起观看,可惜现在我对电影的内容全然记不起来了,惟独对这部《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我不知曾为它流下过多少泪水。
故事的内容在重看之前我已经记不清了,却会唱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放这部影片时我一直期待着这首歌的出现,期待着曾经的感动。
《妈妈,再爱我一次》当电视屏幕中再次出现这几个字时勾起了我对往昔的无限回忆。是它,就是这部我看一次就会哭一次的电影,它曾陪伴了多少童年中的岁月呀。
老电影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电影了,它有着一个时代的回忆、有着你曾经的情感。当它所蕴含的意义超出电影本身时就会在你的心里永生。《妈妈,再爱我一次》在我心里就是如此的地位。我畏惧了,畏惧它无法再带来曾经的感动。
反刍中,电影成为了心灵的寄托。我们不单单是去看电影,而是在祭奠永远逝去的时间和已经改变的自己。它是一种回忆,一种令我们可以沉浸在回忆中的工具。
我可以将回忆完美化,也可以忘记回忆,但却不想打破回忆。
观看中,我一直准备着哭泣,一直待着那令人感动的场面。而一切都在无形中改变着什么。
未婚先孕的女人只身带着儿子,一边忙于工作、一边尽着做母亲的职责。终于有一天小强(儿子)病了,高烧不退,亲戚请来的医生也说凶多吉少。于是母亲跑出去一步一叩首、三步一磕头的来到寺庙中求神。
我被这个场影所感动了、被如此的母爱感动了。但却也令我产生某种思考:“求神又有什么用?它又救不了小强。这么做岂不是一种愚昧吗?”如果换做我宁肯在身边陪着小强,为他的康复做一些什么。
在这个思想缠绕着大脑时我赫然清醒。我不在是当初那个只会看电影的小孩子了,而是学会了分析与判断。不只是顺从地接受电影赋予的事物,而是从中进行独立且歧行的思考。所以我再想找到曾经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电影继续着,它并没有等待我那颗思考的大脑。我的感性也逐渐战胜理性,不在去用脑看而是用心看。
有几次我哭了,虽然我记不清小时候是看到哪里哭的。但最少它还能带给我一如的感动。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亨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没了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这痄在母亲节为母亲唱的歌,唤醒了那已经疯掉的女人。母爱、亲情的力量战胜了世间的一切。电影进入了高潮,也同时结束了。故事没有继续讲下去,而是给观看者留下了最美的遐想空间。
我久久的哭着,不能停止这份感动:母爱是最伟大的,亲情是最崇高的。
6 ) 我以为长大后我不会再哭
一直记得自己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每个学期总会有2次看电影的机会.
小伙伴们都是手拉着手,一起从学校走到电影院,一群人开开心心的.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小零食,边看边吃,这也算是集体活动了.
学校可能也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不是战争片就是抒情的.每次我们看到伤心的时候,都哭的和个泪人一样.后来想起来真是好笑.
看的电影越来越多,我慢慢的接受了现实,我们长大了,我们世故了,我们不会再因为一部感人的电影就落泪了.我们是大人了.
很多很多年以后,又是一次组织看电影.
名字叫<妈妈再爱我一次>.我们还在一边调侃着"世上只有妈妈好"之类的,嗑着瓜子,喝着饮料开始看电影.
我承认..我哭了..而且是久违的眼泪,我以为是我自己的错觉.
那是一种很揪心的痛,很辛酸的难过,让我情不自禁的开始哭了起来.
我试图去想控制,"我不会再哭了的,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是眼泪就是莫名其妙的落了下来.
只记得,孩子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是多么的快乐,那种一生下来就已经存在着的联系..让他们不应该分开.
只记得,当父亲离开母亲并带走母亲的时候.母亲的痛苦,无助,以及揪心的痛,还有孩子声声的"妈妈"的哭喊声.
只记得,当孩子偷跑回来,舍不得离开母亲并想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母亲是那样的束手无策,她离不开孩子,但是为了孩子她不得不离开.
.
.
.
.
.
只记得,当孩子长大后,在精神病院见到自己母亲疯癫样子的时候,一股泪水直接就涌了出来,根本来不及去阻止."这是我的母亲.."
只记得,当孩子在呼唤她的时候,她原本茫然的脸上突然象触电一般,惊醒了过来.."那是我的孩子."
只记得当我们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是眼睛带着泪花出来的.有的女生甚至哭的很大声音.
你可以否认一切.但是你永远否认不了,当你一出生后,你和母亲所签下的契约.你们将永远联系在一起,永远.无论时间,空间变换.
妈妈,我爱你,我会为你而哭泣....
永远爱你的儿子..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编剧的煽情太过了吗?里面的桥段简直琼瑶附体啊。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在基因都可以改造、同性恋都可以合法的今天,门当户对、重男轻女仍然在中国大陆普遍存在且将长期存在。7.1
感人!小時候看得我眼淚止不住地流啊。
太经典的片子,小时候的回忆。
当年跟一群同伴儿,炕上,椅子上,挤了一圈儿人,一起看这片子。后来看得我实在受不了,跑出去哭了一会儿,又回去接着看……
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集体挥泪,当时几乎每个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人,手里都搽着哭湿的手帕。票房2亿,换算到现在应该是50亿打底。一部台湾苦情戏在内地获得如此之广的共鸣,不外乎是由于母爱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题材,演员的表演很真挚,观众的情感也单纯,电影给了善良的人们一个宣泄感情的端口。
大概是因为看之前身边每一个都告诉我自己如何边看边大哭。结果自己去看的时候反而没哭。
当年没哭的都被认为是禽兽
最早看的电影之一,还记得情节,那么我清晰而能意义回想的记忆大致是开始于,2岁半左右。
现在看来,其实不用那么惨的...他妈也是自愿送他去他爸家的,其实大家说好,可以探望,就可以了,又隔得不远,都是善人些
电影院里看的时候 都是哭声 真丧啊
一家三口被电影感动得涕泪交流,影片刚结束,老妈带着浓浓的鼻音问:“你作业做完了吗?”
电影内容早忘了,但人人手上绑条手帕,齐齐坐在露天电影院,动人处满场啜泣声的记忆是无论如何无法忘却了。
老师课上放的,很多女生都哭了,确实很感人,只是中间插入了一段激情戏,看时很尴尬~~
《妈妈再爱我一次》是制片富祥公司于1988年摄制的低成本伦理悲剧片,故事改编自台湾民间故事《疯女十八年》…中影集团在引进这部影片时,并没有预料到之后的票房成功。…1990年6月,影片开始在全国试映,首先在武汉和上海热映,直到9月份全国放映。一直到持续到当年年底。总共发行了397个拷贝、观众人数超过2亿,票房超亿元,这在当时电影票价1元、2元得电影市场来说,无遗这部电影创造了票房奇迹。-时光网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 看这片 没有人不哭-.-~ 真是影坛上的奇葩!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但是孩子也是母亲身上掉的一块肉,她这块肉比身上任何一块肉都要爱,很大程度上是精神的支撑,没了就人生也失去了意义,这也许就是伟大的母爱。
爱嘛!30年前的我看这个电影差点哭死!
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谁看这部电影没有哭的。
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进电影院看,我没哭,看同学哭得哇哇的我还特纳闷,过了一些年后重看,哭得根本把持不住——可能我反射弧有点儿问题
小学时口耳相传的一部催泪巨片,所以教委组织全市学生在影院观看,老师叮嘱必须带手绢,对,是手绢,那时没有好的纸巾。全影院哇哇大哭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