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队列之末

完结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丽贝卡·豪尔,阿德莱德·克莱蒙丝,罗杰·阿拉姆,安-玛莉·杜芙,鲁伯特·艾弗雷特,斯蒂芬·格拉汉姆,克莱尔·希金斯,珍妮·麦克蒂尔,米兰达·理查森,大卫·道森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剧照

队列之末 剧照 NO.1队列之末 剧照 NO.2队列之末 剧照 NO.3队列之末 剧照 NO.4队列之末 剧照 NO.5队列之末 剧照 NO.6队列之末 剧照 NO.13队列之末 剧照 NO.14队列之末 剧照 NO.15队列之末 剧照 NO.16队列之末 剧照 NO.17队列之末 剧照 NO.18队列之末 剧照 NO.19队列之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队列之末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克里斯托弗(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是个信仰骑士时代的传统道德的贵族绅士,正直隐忍,洁身自好。而西尔维亚(丽贝卡?豪尔 Rebecca Hall 饰)是个典型的交际花,有着众多情人的她过着终日纸醉金迷的生活。然而意外的怀孕让她不得不为了挽救名声,嫁给了保守的克里斯托弗。婚后枯燥无味的生活和丈夫的冷漠隐忍都让西尔维亚抓狂,她开始用尽一切手段来刺激克里斯托弗。西尔维亚与旧情人私奔成了二人矛盾的开始,然而两人的宗教信仰都不允许其离婚。就这样,这段勉强维持的婚姻让两个人陷入了无尽的折磨中。意外的机会克里斯托弗认识了思想激进,学识深厚的现代女性瓦伦仃(阿德莱德?克莱蒙丝 Adelaide Clemens 饰),进一步的接触让这两个看似不同世界的人相爱了,可世俗的羁绊却阻挠着两人对这段感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西尔维亚也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银河铁道999花颜劫特工狂花1996看见 第三季酒肉朋友刘昌毅决战宿县跃影江湖之唐家诀维龙加LA幸福剧本铿锵铁骨谁邀请了查理男子游泳部 第二季破晓时刻阴阳镇怪谈剧版激情版史上最不幸的大佬三郎无人之地荣归故里马丁·盖尔归来校影迷雾第一季征途幸福的记忆布里奇顿第二季亲爱的药王大人第一季斯威湖之歌你我之间2022驼路神卦女碰撞试验

 长篇影评

 1 ) 可能现在评论这部戏有点晚了,但是我还是难得的想吐槽

声明:
1、只看过迷你剧,没看过原著,所以只评导演的短剧,不针对原著
2、喜欢V,不喜欢S,年龄和经历决定的
3、在英国住过段日子

看了一些人的评论,一律谴责V,维护原配,我想大家主要是从现在国内的情况来代入,而不是剧中的情况。

1、中国的现状是,某个男人有小三,难道是因为爱情么?谁不是因为自己可以用权势和金钱换来肉欲的满足呢?但100年前的英国是这样么?
2、100年前英国社会的某些害人的道德准则是高过很多事物的,而站在队列末尾的C是被害者,而这些准则或者说英国社会,它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那棵雪松,它让大家很痛苦,甚至逼C的父亲自杀了,自杀的时候还不能表现的象自杀,而是象事故。当时英国社会一定有很多人拥有Mistress是因为本身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而外面寻找的是爱情的感觉。记得C的哥哥好像说过自己的情妇这么一句“如果她不是天主教徒,我早就娶她了”。宗教,是他哥哥没有结婚的一个原因,而在C身上,类似的原因也很多,当然实际都是他自己太“守旧”了。
3、说道对抗,S是用老的手段对抗这些准则的人,她用别人的孩子来骗取一段婚姻,不可否认她很有魅力,否则一开始火车上怎么会C第一次见面就车震呢?这完全不是他的风格和行为准则啊,但魅力+S的手段高,也许她在没有车震的时候就选中了C当后爹了。如果说S是旧的事物的代表,用一些旧的方式在争取爱情,或者自己的快乐的话,V就是在用新的方式,当然形式在电视上相当的理想化,但电视不就是为了迷人么,象真实生活那样,谁还看电视呢。

也许我年纪大了,也许是我的一些经历,我最喜欢的桥段是CV在薄雾里的一夜,实际上剧中人可能也是最难忘这个桥段的,几次提起的。

下面是我最喜欢的几个情节,也是支持V的主要原因,虽然导演是女的,但电视似乎是为男性拍的:
1、半夜的马车上,C随口说出了一句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台词,V马上就跟上了下一句。在这里V是绝对回不出这样的对白的。"Belive me love, it's nightingale。“在这里,台词有着多重含义,一方面表面CV两人有着很多共同点,V能在只见了几次面后很容易的说出C是个什么样的人(关于某个老伯伯市集),第二方面,V其实是一语双关,暗示自己对C有好感,记得看当时C的表情,第三方面,他们当时也是在夜晚,朱丽叶提醒罗密欧,夜晚还很长,属于他们的时间还很多,其实这也是V对C的提醒。这种戏在SC之间根本没有的。

2、“Damn Mountby”,记得大概是这个地名,C在片中让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喷涌而出的时候有几次呢?这大概是第一次。然后V的回答是什么呢?"oh, my dear, it couln't have lasted for ever",大概是这么一句。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内心深处的声音是,“哦,天那”,这是句怎么样逆天的台词啊。V需要多么的了解C是个什么样的人,读懂C内心的潜台词,才能跳过很多无聊的对白,直接说出这句最重要的结束台词。与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光阴都是过的飞快的。在这个时候,我想V已经确认C也一样爱上了自己。后面,每次当她用my dear开头说话的时候,那句话都是那么的轻轻的渗入心脾,让人爱。

3、坐在草坪上,谈到Grosby,C说“也许有一天,我会带你去Grosby”,“也许有一天”,又是句逆天的台词,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隐忍的爱情桥段,没有任何铺垫,直入主题,强调恋爱里两个人的默契。也许?什么叫也许?C已经跳过很多发展阶段,直接暗示V,“也许有一天我会跟老婆离婚,那样我就可以带你去我老家看看了,以老婆的身份。”恋爱的境界,实在是很高,编剧好像一直让V在这里等着了,换了在座的任何一个女生,会说出下面的台词么?V轻轻的拉着C的手,用很平静的语气说"my dear, you will never take me to Grosby“。任何男性到这个时候一定内心羞愧的无地自容,这就是为什么后来C会抱着马哭泣。C感觉到了V对他的那种彻头彻尾的了解,V明知自己的爱恋在未来是没有出路的,但还是如此的平静,如此的亲密(拉手),似乎是在为了让C放下心中的包袱。哪个男的能不爱上V呢?

4、Mistress,当C突然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中欣然一笑,由衷的为C感到高兴,他终于战胜了自己,决定把自己的人生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在那之前,他做了太多的准备工作:战争里受伤,父亲因为”礼教“而自杀,但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前面和他哥哥的一些对话,让他也许突然觉得自己也许不一定要成为父亲这样的人,而也存在着做哥哥这样的人的可能性。很多原配党,在这里大力谴责了C。但我想说的是,剧中实际在这里并没有性,我认为导演的目的是让C的内心备受压抑的感情在这里得到一次尝试性的释放,最终的释放还是要等大树的倒掉(是不是想起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几乎与本小说出自同个年代,都是某种借喻)。

5、我也佩服V能丝毫不犹豫的说出”我愿意“,一个新女性,做一个mistress?她是多么理解C能提出这个要求是多么的不容易,在这个桥段里,我丝毫没有感到任何性的气息,甚至导演竟然让纯纯的V来些暴露镜头的时候,我也没有。可能我年纪大了,但是我的确认为性真的可以帮助爱情升华,而且爱情到了一定阶段也必须升华。象《霍乱时期的爱情》那种到了80岁才升华的,是极少数逆天的,但人家80岁也一样升华。

6、最后,把C彻底推到V一边的,还是S,她砍了大树,把C最后一根与旧的思想,束缚自己感情的准则有所联系的纽带给割断了。而最终帮助C把后路都掐了的是他哥哥轻松的就把木头放到壁炉里烧掉。最后,C自己把木头烧掉的行为,是那么的轻松自然,那么的淡定,就好像最后一次bath洗尽了过去留在他身上的印记。淡定的就好像,他的战友从一进门就好像接受了V是C的原配爱人,大家在一起是如此的融洽,最真实的情感就是内心深处真正的平静,以及自身与环境无比的融洽。终于,这种平静和融洽,让C再也不是队列里最后的那个人了。

 2 ) 同战争一起结束

一直在跳动不连贯的情节中尝试自己的解释,因为BC那张丑得迷人的脸,也因为BBC留下的持续加分的好感,我希望这一部也是说得通的好剧,至少在我这里说得通。然而在忍耐不住窥探剧透与评论的过程中熬到剧集结束,可以把全剧串起来挂在我脑中的毫无疑问是sylvia这样一个出现在第一个镜头却没有留到最后一个镜头的角色。
我是在剧集结束才意识到原来sylvia与午夜巴塞罗那里的vicky、对话尼克松里的欧洲女子都是同一个人演的,这个叫rebecca hall的女演员在塑造不同角色的镜头前竟然可以如此的迥异多变。向演员致敬,然后回来,说正事。

sylvia选择嫁给christopher是全剧的开始,原因是她怀孕了却不知道孩子是谁的。婚礼前,怀了孩子的s仍在和另一个情人做爱,婚礼当天她满不在乎的戏弄母亲说她手中的珍珠镜子是情人在前一夜送的。c执意娶她,因为他们在火车上初次相遇就发生的性爱。婚礼前c的哥哥说他不合时宜又是个傻瓜,可他甘愿当傻瓜,而不合时宜用来形容他与s的爱情始终恰恰是最合适的,在英文里它简单到只需要用wrong这个词来表达。婚后他们成为了一对互相折磨的矛盾体,s做着一切与c的道德观背道而驰的事,c的道德观又使他不得不处处包容与原谅s。c和s的婚姻注定是要破灭,而c和后来出现的女权主义者valentine又注定会在一起,这样的结果就是队列之末。我在剧中找到有关题目“队列”(parade)一词的解释有三个层面,一是c在最初一直坚守的常存在于传统英国夫妻间没有真正爱情却相敬如宾的秩序,二是一战中战士们的队列,三是妇女政权论者的游行。对于英国而言,一战像是一个时代通往另一个时代的桥梁,c坚守着筑起桥梁的此岸,v期待着桥梁所通往的彼岸。经历战争,经历挣扎煎熬机缘巧合,c做出了选择,他最终过了桥来到彼岸牵起了v的手。

s呢?她不属于任何一边。

"她身上有某种闪光的东西",这是婚礼当天c对s的评价,讲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脑中闪现的是火车上那场性爱,而这也是整部剧中他对s的唯一一句评价,这评价是对的,因为它来自c裸露的内心而不受道德考量,s,一直是最耀眼的。从人物身份的设定上来说:s的父亲早亡因此她是无父的,显然她不脱胎于旧日的贵族制度;她的神父被绞死,以至于她的宗教信仰并非发自心底;她对自己的儿子无爱,说明她无望于新生力量。她不参加女权运动,她为情人之故而有亲德之嫌,她信奉的是绝对的自由、永恒的改变。她视太平的婚姻生活如囹圄,于是与情人私奔数日;当她厌倦了与情人厮混,又要求回到丈夫身边;丈夫变心后,她为了抢回丈夫而行为检点虔诚祈祷;她可以为丈夫独守闺房五年,却在丈夫回来前不久又与别的男人有染;她多次出于嫉妒心揣测丈夫的行为,最终亲手砍倒了格鲁比之树斩断了丈夫的所有眷恋;她含着心酸的眼泪祝福丈夫和他爱的人,又在不久后问将军愿不愿意娶她。在自己行为所引起的层层波澜中,最潇洒的是s,而最痛苦的也是她。s身边总是不缺男人,他们中的一些渴求着她的肉体,一些鄙夷着她的不检,实质上前者和后者并无差别,却没有人能懂她。

在嗅出战争爆发前的压抑气息后,她站在悬崖边,仰望着盘旋天际的鱼鹰喃喃着“我多希望能变成它”,正是她心中这份自由,最终限制了她,毁灭了她。s没有选择通过一战那座桥从一个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她患了癌症,同战争一起结束了。

“我坐在岸上
垂钓,背后是一片枯乾的荒野,
是否我至少把我的园地整理好?
伦敦桥崩塌了崩塌了崩塌了
于是他把自己隐入炼狱的火中
何时我能象燕子——呵燕子,燕子”
 ——艾略特.《荒原》

其实与其说s想要的是自由,倒不如说她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罢了。

 3 ) 让我们在爱的战火中拼个你死我活

第二集开始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看到了它有前途的一面。无论剧情,画面还是剪辑都在台词的讽刺与幽默中耐人寻味起来。或许是由于第一集看了三遍,认真琢磨了每个人物的台词及剧情,所以终于对背景有了一定了解便跟得上之后的节奏了。

虽然仍不时的联系时代背景,我看到的仍然是每个人物间的纠葛。如果说有些被翻译为《一战往事》这种类似战争题材的剧名放到电视剧上或许会引起误会。

Sylvia是个越来越值得同情的人物,她知道自己做的一切离经叛道却无法收敛,因为她向往自由自在而不是面对着一块“割开都不会见血”的“死木头”和处处拘谨软弱又固执的所谓绅士。海鸥的一段直接展现了两人无法融合的矛盾所在:当大家在旷野中顶着大风野餐并大肆谈论战争时,Sylvia不耐烦的离开席位走到悬崖远眺。Christopher 本能的跟上去表示关心,甚至温柔的指给妻子看天空中飞翔的海鸥。但顷刻间又回到了餐桌谈论的频道——德国法国英国间的战争与贸易,而对于妻子浪漫的表达自己想成为自由飞翔的海鸥这一关键心声毫未留意。即使Slyvia忍无可忍说你再继续讲我就从这里跳下去,他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嘟囔着,看妻子没事便默默走掉。换作是我,我想我也会无法忍受。而恰恰是这种“不关切”像发动机一样刺激着Sylvia一次又一次的与男人调情,作乐。但偶尔Christopher绅士的关心也会给Sylvia一些希望觉得自己手中似乎有跟微弱的线牵着这个男人。当C去德国接S, 在马车中S看到自己用着孩子的“亲爹”(其实也可能是C的我觉得,不然为何头发那么金灿灿呢) 送的镜子而引C不安时顺手将镜子丢出了窗外,但C却坚持停车把镜子拣了回来。这一刻S的表情有些惊讶有些无语,但作为妻子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有些得意。像是被宠坏的公主遇到了个同性恋但忽然对方实际是个双性恋甚至异性恋,甚至对自己仍有热情的时候的眼中泛起的光芒。正是这小小的得意,被闺密觉察并归纳为soppy about him。S不承认,C更沉浸在他自己对S的束手无策中根本无法察觉。于是新年夜S社交结束后回到家,当然是被新的相好的护送回府,而C则在姐姐家一板一眼的跟每个人握手说这新年快乐。。。S听见安静的房间有了一点声响,她惊喜的以为是C,之后发现只是不小心打盹的女仆,那种失望和伤痛瞬间转化成了任性和气愤。这时,我开始同情这个女人。如果不是为了不让自己毁灭,让名誉委曲求全在这个世界,她便不会像现在这样回到家面对的只是个神经兮兮的女仆和昏暗孤独的卧室了。

而对C,除了对BC的好感以外,他的特权阶级的骄傲与保守,忠诚与执拗更让我想起S妈在第一集说的想伸手狠狠掐死自己的丈夫的台词。我看不到C的可爱,因为绅士与道德不等同于可爱。他对S仅有的冲动献给了他们第一次的见面,换来的是桩尴尬的婚姻,搞得自己如身陷囹圄。他对V的理智也是因为他认为一个绅士要保持忠贞不二而并不因为他顾虑着S。 这样一个男人:连给自己正在沐浴的妻子拿浴巾都要保持绅士态度时,你回去发问,到底是跟一个人过日子还是跟“我要做绅士”的信条过日子?他因S的美而心动并拥有,因V对他的仰慕和真诚而爱恋并惦念。V的确是更适合并懂他的,所以他在决定告诉Macmaster自己将去参军的周五聚会上动情到流泪的说:“我想要的我得不到”,“这世上没有什么我能留住的了”。事实上C也是个被惯坏的孩子,他像达西先生一样一眼看穿所有人的虚伪并表现出来,他冲动的认为自己为国家为秩序效力却忘记了自己身处的社会其实仍到处是虚伪与世故。我能说的是他是个好人,是个君子,甚至在情感经历上值得同情的君子。在未知接下来发生什么的情况下,暂时做这样的结论。他以他所不知的方式折磨着自己的妻子并因此而备受对方所故意的方式的折磨。这样看来他是占在上风的不是么。但凡他懂得一点变通或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些,他的爱情,他的事业或许是万全不同的模样。讽刺的是,外人并不了解他的这份痛苦,不是看到他清晨驾着的马车上坐着V就是火车里卧着正哭泣的D夫人的手(实际上是Macmaster惹得祸)。不熟悉的外人认为是他辜负了S,而他却为了掩盖妻子的水性杨花(或许更多为了自己的名誉),连对面站着给自己戴绿帽子的第三者都无法揭穿。这种又恨又同情的复杂感受似乎增添了小说的戏剧性,给电视剧增添了幽默感。

当然这场战争还少不了V,一个对爱情充满美好憧憬却被最尊敬的夫人的出轨所打破的姑娘,一个对妇女权利事业正义呐喊却发现极左的方式正破坏应有的和谐的参政者。她爱上的是那个条条框框中的C,却在政治上成为了V。实际上Valentine 像在为Slyvia呐喊,而愿将自己关进C的牢笼。或许牢笼这个词有些对C不公平,因为他在面对V时完全是另一种状态,一种自信与幽默,成熟又理想化的状态。似乎C身上的腐朽与光荣只能通过某个特定的女人展现。而V是那面他喜欢看到并觉得身心舒畅的镜子,却买不到。

于是每个人都是可怜的,因太多纠缠无法脱身。然而各自又并未认识到那些纠缠,注定将在对对方的爱的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期待。

 4 )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时代里,我不愿去

Parade’s End,翻译成队列之末,其实不如翻译成“序列之末”合适。是个双关——战争的结束,与古老秩序的结束。又其实这双关也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因为战争也恰恰催化了古老秩序的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对于欧洲人原有的文明体系和生活方式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整个剧最点题的两句话,一个是结尾的时候说战争序列解散,已经到了和平年代,没有战争了;而另一句话就是卡比安将军在向C斥责他不懂得约束自己妻子的时候,C说的那句,我以为,有一种古老的序列【秩序】还存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敬相爱。然后将军沉默了一下,说,这种秩序早就不在了。

剧里其他很多地方也在暗示着一种古老的文明秩序的结束,譬如说C是英格兰最后一个绅士,但是到最后他也终究有了情妇,也终究将雪松的遗骸丢进了火里,他最终也从旧日的秩序走出来,最后一个绅士也不在了。支持CV的观众或许会感到开心,因为有情人终成眷属了,但是我只觉得悲哀。因为这部剧本来就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写一个文明和一个帝国在缓缓地走向末日,以C为一个代表来展现这个悲哀的过程。所以从世俗的角度来看,C最终放下了那些道义和包袱,和自己喜欢的女人在一起了,是个喜剧结尾;但是从这部剧的初衷上来看,这是一个费尽全力螳臂挡车,试图减缓历史进程的个人最终抵抗失败的故事。是“英格兰最后一个绅士”最终也无法再坚守文明的最后一点遗骸,不得不妥协于新时代的故事。

不由得想起的反而是鲁迅在《影的告别》里写的那句话,“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时代里,我不愿去。”第一次读的时候,是看见怡微引用过这句,并感慨说这句里有翩翩的少年风骨,但是我其实也并没有真的理解这句话,直到现在,突然觉得这句有些应景。不能说遗老遗少之叹——无论是鲁迅还是C,都没有这么迂腐——毋宁说是一个受过文明与秩序之惠的人,看到时代在碾碎这些文明与秩序时,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在C,就是尽了自己一切努力却依然无法将自己的生活变成自己理想中的形态后,他的“政治理想”,或者说是一种精神家园的追求已经破灭了。这与爱情本来无关,但是剧里选择了用爱情来作承载这种理想和悲哀的容器。我不得不说,这真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情情爱爱的这些东西,会迷惑了人的视线,转移了人的注意力,从而亦削弱了人物的精神力量,亦削弱了Parade’s End, 强弩之末,帝国落日之哀。因为观众会觉得,C这样没有什么不好啊,抛开旧包袱,迎接新生活,新伴侣,新朋友,但是其实这个人物心中的那种理想已经破灭了。这个黄金时代不是他的。昨天的明天不是今天,他在昨天所期盼的一切,在今天并没有实现。但是因为有了爱情这个障眼法,让一切蒙上了一层好似大团圆的外衣。

关于两个女性,也各有遗憾。西尔维娅大约因为演员演技比较出彩的缘故,性格魅力会更突出一些,特别典型的那种sophisticated的上流女性,你说她浪荡轻浮也好,总归是有她的吸引人之处。但是可惜就可惜在格局太小,满脑子里除了男女之间那点儿风流韵事就没有其他的了。每次她都以为C是因为有了情人才疏远她,就从来没有想过,C又不是职业情种,他亦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忙。格局狭小至此,魅力亦大打折扣。

而万诺普小姐倒是蛮清纯的,和C好像也颇有些共同语言,但是可惜人物形象单薄,魅力也单薄,所以C对她的情感转变在我看来是有些突然的。

整体而言,这其实讲的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故事,但是立意调子起的太高,叙事手法又没有跟上,该含义幽深的地方,被一带而过,该放在次一等位置上的,譬如男女主角之间那些情感纠葛——尽管这些情感纠葛被赋予了一些隐喻,亦为了体现男女主角的性格不同【或者干错说时代不同或者次元不同,这俩人显然是俩次元的。女方要的是浪漫的爱情,男方要的则是一种已经难寻的家庭秩序和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他对女主角也很难讲是感情多一些还是自我道德约束多一些,所以这俩人是没可能的,次元不合的人怎么可能在一起呢!】和彰显男主角最后的绅士风度,但是实在是太拖拖拉拉了。

所以这真是典型的眼高手低的一部剧,BC精湛的演技支撑起了整部剧的百分之七十还多。导演和编剧野心不小,可惜选错了容器。将爱情作为一个容器来承担理想的期待与衰落,实在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个选择。爱情本身就模糊不清,似悲似喜,转瞬即逝,本身爱情就很难表现,最后只会变为男男女女之间相互扯皮,拖沓、没有美感、而且掩盖了本该深沉的悲哀,被蒙上了一层轻薄暧昧的纱衣。是为败笔。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5 ) 第三集杂感

第三集熟肉看完了。
我太喜欢这一集,它让我看到了希望。
很多GN都觉得这集很虐,我倒不这么觉得。
当事情坏到不能再坏的时候反倒带来了转机。
这集我看到了一个从坚硬的壳子里被逼出来的Christopher
我感谢战争,感谢谣言,感谢那些企图毁坏他名誉的人,感谢他那个愚昧软弱的父亲。
也感谢他妻子那些情人,当然还有Sylvia。
她终于把他从壳子里逼出来了,用那些子虚乌有的谣言,用她那些虚虚实实的情人,用她来路不明的儿子,当然还有她激烈恶毒但却一针见血的语言。
上集看得我无比压抑。Christopher坐在火炉边,面对他的柏拉图恋人流着泪说,我想要的我得不到,我所坚持的已经破灭。
他已经不知道他活着的盼头是什么了,虽然那就坐在他的对面,却无法说出口。
但这集好太多了。他的智力受损,他的名誉被毁,但这些却使他真正面对了他的内心。而不是试图用他的大脑,他冷静克制保守的大脑,去控制一切。
面对他自杀的父亲,他没有像母亲死的时候那样默默去忍受,试图用合理的解释来掩盖。
我看到了他的愤怒,他的怨恨,他对他哥哥说出的是他内心真正的感受,而不是虚伪的承受这一切。
他面对妻子的歇斯底里做出了正面的回应。他第一次告诉了Sylvia他娶她的理由,他忍受她的放荡,忍受她情人的侮辱报复,他有自己的原则,即使她无法理解。
当他放弃格洛比,放弃他儿子的宗教信仰,放弃他至今为止所坚持的东西,对V说出请作我的情人的时候,我发自内心的笑了。
肉体真的不算什么,他们精神上结合了。他有了活下去的理由,有了从战场上回来的盼头。从人杀人的战场上回到人吃人的社交界,只因为她的存在,他找到了自己的希望。
Sylvia真的可怜又可恨。虽然我非常喜欢她。一步错步步错。她试图用她的方式挽回一切无法挽回的事。她不能停止,不能放手,不然她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当她决定回到她丈夫身边的那一刻起她就意识到了。她将永远痛苦的活在自己一手造成的错误里。然后用折磨她的丈夫来作为渡过今后漫长的婚姻生活的唯一的目标。

不知不觉就啰里啰唆了那么多。稍微说点题外话。
缺你真是,不论在哪部戏里都有一个为你默默付出的好哥哥啊。看到他哥对V说的那番话我真的感动了。这世上总有默默爱你的人。总有值得你为之活下去的希望。
还有他那个矮个子的朋友。我没有看过原著所以没资格说太多。不过从剧里来看。尽管他虚荣,出身低下,不择手段的想往上爬。但是对Christopher来说他是唯一的朋友,他愿意帮助他,相信他,有时甚至依赖他。他是他孤傲心灵的一丝慰藉,不管怎样此时此刻我感谢他的存在。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一个这样的人。

我喜欢这部剧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范围,无论怎样它慰藉了我的心灵,在为4万字论文奋斗的苦逼的日子里。感谢它带给我的一切,然后继续等下一集。

 6 ) 作茧自缚

经过了一段时间自律的生活之后,我终于又看剧看到了深夜,而且丝毫没有睡意……我知道身体里的另一个自我亢奋起来,我不知道的是,到底哪一个自我才是真实的。 首先,我想说,这部剧,真TMD虐,真TMD隐忍,真TMD纠结,真TMD是我的菜……(好吧,我承认自己变态了~) 第一集的信息量就很大,时间节点也是“两年后”、“三年后”的晃,三十多分钟,充满朝气一头金色短发的Valentine就出场了,我本以为灰暗的色调怎么的也要持续到第二集。而第一集后半段朦胧的迷雾似乎奠定了整个剧的朦胧隐忍调调。 我很喜欢这种英国式的隐忍,Gentleman,正是Sylvia最最讨厌和愤恨的做派。其实Sylvia也是爱这种做派的,她咒骂、却也为之深深眷恋。 Sylvia有着最常见的女主性格:任性、骄纵、自私……如果说除了美貌和对自己美貌的自信之外她还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真实。显然,她没能好好地分析形势,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游刃有余的情场技巧给自己安排出个美好的前程;相反,如云的追求者在带给她众星捧月的优越感之后又给她带来了深深的悲凉。她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塌糟,究其原因,只是她尝试着真实的生活。她愤恨自己丈夫的道貌岸然,她愤恨那棵巨大的树锁住了她生命中的阳光。她愤恨、她就恣意的咒骂,甚至去摧毁。还是深深佩服Sylvia的勇气的,她拼上幸福、拼上名誉、拼上自己一切的一切去抗争。其实她的要求何其简单,她只是想做一只自由的鱼鹰。可这愿望又是那么奢侈。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自由的翱翔于天际,因为,我们太擅长于作茧自缚。 我相信Sylvia爱她的丈夫,她努力了五年。她在每个白天用尽伎俩,又在每个夜晚虔诚祷告。她用自己的美貌、智慧、信仰努力的挽回Tietjens——她眼里最聪明、耿直的男人。当她奔赴前线的时候她说自己“just a desperate woman who do all she can to get her husband back”,我想这一次,她是拼尽自己的最后一丝力气了。她几乎就要成功了。因为desperate,她丢掉了自己华丽骄傲的外衣,对Tietjens歇斯底里、开诚布公。有的时候笨拙的方法好过所有技巧,它唤醒了Tietjens隐忍外壳下本真的那个自我,那个自我是爱过Sylvia的,至少迷恋过。当那种迷恋被重新唤起的时候,这对夫妇仿佛终于逾越了深深的鸿沟。然而,只有那么一刻。随之而来的小插曲把二人又拉回了现实。Tietjens的一句“sorry”说的我的心都碎了。他从未像Sylvia那样炙热,可是他也从未放弃过努力。他努力了,努力到精疲力尽。可是,他也失败了,最终还是失败了。sorry…… 我在想如果Sylvia不那么骄纵不那么自作聪明结果也许就会不同。其实最终如果她不砍那棵树,一切似乎还有转机。然而,如果Sylvia不那么做,她早就不是Sylvia了,她的放纵连同她的炙热,她的心机连同她的痴迷,早就给自她己织了一层厚厚的茧,一层一层将自己困死…… Tietjens或许是剧中最最执着的织茧人了。他的腰板挺的笔直,领结打得整整齐齐,无论是生气还是兴奋,语气总是简短而肯定;遭受误解和诽谤时既不默不作声也不过分解释,只是以一贯坚定的语气澄清自己的立场;不论内心多么的煎熬、表面上总试图波澜不惊的应对;不论情况到了如何糟糕的境地,总将改变它看做是自己的责任……他拥有一个真正绅士的几乎所有美好品质。这些品质给他力量,却也像厚重的茧,束缚着他,让他挣扎与阴霾之中,无力挣脱。 剧中,很多很多对Tietjens的特写都是他强忍着啜泣,在崩溃的边缘上挣扎着试图让自己以及一切回到正轨。他的力量来自于自幼植根于内心的深深信仰,来自于很小的时候透过窗户看到的那棵巨大雪松交给他的深沉厚重。他曾经是那么笃定,所以他才给儿子讲雪松的故事、坚持让儿子信仰新教,坚持在政府部门不卑不亢的工作,坚持一夫一妻……然而当那两张支票被退回的时候,一切笃定都变得迷茫了。其实那两张支票只不过是压过心中天平的最后一株稻草,他痛苦了太久了…… 不同于Sylvia,他甚至没有任何途径去发泄植根于生活的深深痛苦,以至于那痛苦酝酿到发酵。这也许是他深爱Valentine的原因,因为她是天使、是知己,只有在那个浓雾的清晨,身畔的她让他如此的安心,以至于他盼着时间在那一刻停止,一切痛苦也将止于过去。 一直在心中盼望着Tiejens和Valentine能终成眷属,不是因为多么喜欢那个短发姑娘,而是觉得Tiejens太辛苦,他是那么好的一个人,命运不该对他如此不公…… 在战场上,是Valentine的面庞一次一次出现在他的真实的思绪和幻觉的影像里。他需要这份感情让自己安宁。我一直坚信“安宁”要胜过“炙热”,“安宁”,才是爱情最终极的形式。 最后,他总算选择了Valentine,他选择了一种崭新的生活。他把雪松的枝干扔进壁炉里。熊熊燃烧的是他的童年、他的信念、他曾经笃定的一切、捍卫的一切……如同他的长官所说“Parade is end.” End? 破茧而出是最痛的,因为那个茧是我们自己一丝一缕的织就。挣脱它,我们挣脱的其实是一部分的自我。那是割裂的痛。可是如果一定要有这种割裂,不如让它燃烧。当Tiejens把雪松枝干扔入壁炉的那一刻,他再次表现出了那笃定的勇气。让过去的一切燃烧,着实痛苦,可这灰烬会是未来的养分。 不要因为恐惧抗拒未来。 There was a lady/ Fair and kind I did see her/ Passing by Yet I’ll love her/ Till I die ………… 战场上短号吹出的悠扬旋律能把人从现实的泥潭带往静美的天堂。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么一方土壤。那么,拼尽力气去坚持吧,哪怕只是在一次一次的作茧自缚,然后打破、再织就新的茧。然而只要知道未来中哪怕存在着一丝到达这方土壤的可能,勇气就没有尽头。

 短评

Tietjens的道德感与爱情就像格诺比之树和老宅,终有一日其中一个会先倒下…如果至死他捍卫的都是他的道德观…我只能说他是个伟大的悲剧人物。【没看过原著,照目前情况看来,只能说到这份上】场景美,配乐佳,叙事方式很合我意。不和唐家屯比。最后请允许我拿套大英百科全书拍死Sylvia。

3分钟前
  • 有只浣熊叫小白
  • 力荐

这种片其实就是琼瑶剧,要琼到精致瑶得有趣,那就好看了。Chris和Sylvia各有讨厌。虽然演员们都很活泛,也营造出了喜剧转悲剧转喜剧该有的调子,奈何剧情还嫌琼瑶得不上档次。缺爷的颜总是在惊为天人和丑得骇人之间切换自如,实在叫吾辈目眩神迷。MS其颜正的程度总是跟角色的智商成正比……

6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我现在倒是越来越喜欢RH的Sylvia,不过因为对那个时代的大背景和一些细节不太了解,所有有的地方把握不到重点。

8分钟前
  • R
  • 推荐

毫不犹豫的五星。真美。英伦标配。雾中的那一幕让我又相信爱情了。

9分钟前
  • sude
  • 力荐

结局太虐以至于看了唐家屯S3E01才恢复一点(大哭。S和C的故事让我无可抑制想到《面纱》,相较之下Walter和Kitty何其幸运,他们获得了独立的时空来面对和倾听。C和S之间最初也最致命的阻碍是沟通的无效,V的出现过于及时和残酷,由此裂痕变成鸿沟,命运没有给他们再度相爱的可能。

11分钟前
  • 停云
  • 推荐

那长长的一夜马车赶路,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浪漫,足够回味一生。拂晓时分的雾那么美,雾中差一点完成的吻那么美,橘红的晨光从身后淡淡映在他们脸上是那么美。等待来得那么漫长,五年一晃而过,最初那一眼,浓雾那一夜,终究无法忘怀,越抑制越深刻。有些爱跑赢了时间,最后他们在一起了,但于S太不忍。

13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初步判断,是一个傲娇妹跟一个纯爷们抢另一个傲娇妹的故事。我错了,其实是一个傲娇妹为了另一个傲娇妹变成纯爷们的故事。最后一集果然还是让我骂娘了,不评星是个好习惯。

16分钟前
  • 枻越蓝
  • 还行

她问他那个女人是你的情妇吗,她拿着他的支票满眼泪光地望着他。其实一开始他就不懂她,不懂得这个女人的放纵和内敛,不懂得自己为什么在她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她哭着说,你让我无法忍耐,然后轻易地拭去眼角泪光。在那一刻,他仍是茫然的表情,而我已经爱上这个女人。

21分钟前
  • 萤火虫子
  • 推荐

结局简直跟前四集没关系 ╧═╧ 就算最后是真爱,V和S在观众心里的角力也该势均力敌一些吧,演员选得真失败。顺便吐槽不喜欢V的眼影。|| 想回去旧秩序是多少代人的悲伤之源。

26分钟前
  • water
  • 还行

S一直会是S,V总有一天不是V。

28分钟前
  • 小云仙
  • 推荐

Sylvia相比唐顿庄园的三位小姐而言 确实更具贵族韵味 男主让华生演似乎比让卷卷福演更好?小三演员选得也失败 和Sylvia比起来 完全无魅力可言(软倒是够软的)第四集时S闯军营一段明明已经可以看出是真爱 为何最后砍树了剧情竟发展为不可忍呢?到底逆转还是需要合适理由 不过 总算还是有些漂亮台词的

29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卷福又演了个好角色~~

30分钟前
  • 西西弗斯的石头
  • 力荐

历史部分没带入感,感情戏表现又显莫名做作。翻译原因?或是不理解保守时代克制的表白方式?反而更喜欢S这个角色,人物饱满,对无聊生活充满厌恶、容貌和地位又难改优越感、需要爱、不懂爱、对比后发现C的优点后才开始学会求而不得痛苦的爱。E也不错,唯独C、V无感,一个压抑死硬派一个激进天真派。

31分钟前
  • 蒋乜乜
  • 还行

英剧说话说一半的风格,加上繁杂的历史背景,这部片子稍稍有些难懂。但是仔细琢磨又不失为一部好剧——放下一切繁华与虚荣的爱情会有一个美好结局。

32分钟前
  • 锦瑟无端
  • 推荐

要不是缺爷和短头发美妞,肯定看不下去,不知道要讲什么,所有人都很莫名。不过一如BBC年代剧的传统,场景景致,时代感把握得很好。缺爷的古典绅士憋屈样好可爱。

33分钟前
  • 三三
  • 推荐

消除了一切看戏前的耽忧。节奏明快,事件清晰,表演鲜活,人物丰满,镜头唯美。服了。

36分钟前
  • 沙莫
  • 力荐

第一集好猎奇!!!

41分钟前
  • SallyViolet
  • 推荐

雾霭里的漫长旅途,黑夜,诗歌,夜莺,歌唱,大概谁都会动心吧。

42分钟前
  • 好无聊吖小明
  • 推荐

对结局忍无可忍了 我就当只有四集好了 不论是不是演员塑造的好不好 或者本身改变后的剧本里W确实戏份不够让人没有感觉 但是但是这个结局好讨厌!!!!!!!!!!!!!!!!!!!!!!!!!!!!!!!

47分钟前
  • Sash
  • 推荐

之前没看下去,今天剧荒~没想到竟非常上道~结局不好,既没尊重原著也没有顺应民情

52分钟前
  • clai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