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炊事班的故事》播出第一季的时候就开始追剧,洪班长、沙溢、范明这些老伙计一路伴随我们成长到现在,真的承载了我太多的童年回忆。之前就一直听说他们这帮人要重组推出续集《伙头军客栈》,早就开始期待满满了,今天看了首播的两集,也是激动万分。虽然洪剑涛、沙溢、范明只是客串,但《炊事班》里熟悉的音乐一响起,经典台词一重现,思绪又会追忆到十几年前。不过这波回忆杀我还是接得住的!
从形式上来看,《伙头军客栈》保留了《炊事班的故事》的喜剧形式,众主演一言不合就唱rap、说快板,人物的出场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都带有“炊事班”固有的特色,不同的是,《伙头军客栈》内容上有所创新,剧情更加丰富而深刻了。该剧聚焦“退伍军人”这一群体,展现退伍军人的创业生涯以及融入都市生活后的碰撞,看完后内心真的很燃。周小斌这次不再负责采买,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客栈经理,之前在炊事班打杂的毛孩开始负责采买,刀工精湛的姜超在《伙头军客栈》里变身服务员,这些角色身份的转变都提醒着观众《伙头军客栈》与《炊事班的故事》的区别,说是续集并不准确,《伙头军客栈》应是一部全新的剧集,但却是一部自带回忆体质的电视剧。现在《伙头军客栈》只更新了两集,期待接下来剧情的发展,看《伙头军客栈》不仅是追忆童年,更有很多新鲜的元素值得细细品味。
之前一直不关注《伙头军客栈》,偶尔看了一下就发现自己陷进去了。虽然一直以来对军人只有敬畏却并不崇拜,可是看完《伙头军客栈》后更能理解军人浑汗如雨的艰辛,也更能理解“兵味”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集周小斌开始带头组班子,鼓励退伍的战友一起创业,这也恰恰响应了国家“退伍军人再创业”的号召,也更能体现军民一家亲的情怀。在创业过程中,这些小伙伴遇到了不少困难,开客栈并不容易,适应都市生活也会遇到诸多难题,但他们都时刻不忘军人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斗志昂扬的军人面貌。仔细品味《伙头军客栈》的剧情,每一个小细节都非常让观众感动,尤其是当他们遇到难题时积极团结解决问题的画面,更是将军人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伙头军客栈》燃爆观众的背后,流露出更多的反而是融入生活的感动。
这真的是一部很特别的电视剧,我会继续关注的。
看惯了荧幕充斥的职场争斗、江湖争斗、后宫争斗剧,据说,某后宫剧还被奉为女性职场宝典,在现实与戏剧来回的切换之间,难免让人心累,压力山大。
选择看《伙头军客栈》目的主要有三:一是本人曾经也是军人,我喜欢军营生活,更重要的是我喜欢曾经当过兵的人。二是《伙头军客栈》的导演高亚麟不仅曾经是军人,而且现在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创业者,他开办的影视公司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也就业岗位,他演而优则导,从著名演员到导演自由切换,成功跨界,且获得过德艺双馨荣誉。三是《伙头军客栈》演绎的不仅仅是军人退役后的创业故事,更是对经过人民军队历练后还一直初心不改,保持军人本色,即使工作环境从军营挪到了地方,从练兵场挪到了职场,但是军人浓浓的战友情不变,小毛和姜超因为争着要参加办事处的演讲,他们也在各种放大招的竞争,但是佟铁刚略施小计,让他们彼此知道对方因为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而将面临被裁掉的危险时候,两个人同时停止了竞争,选择了把演讲机会互相留给对方,以此让对方在客栈里做一回有用的人,而不舍得看到佟铁刚把对方裁掉。
前看到伙头军客栈官微下有网友评论:中国军人是最有情怀的一类人!
我第一时间是想反驳来着,……无数群体都有情怀,何来之最???谁还不是个文艺青年啦!但是仔细想想,知识不等于情怀,文艺也不等于情怀。
虽然无法界定何为情怀,但最最最无私奉献,最最最正直勇敢,最最最有家国情节的也真真是军人了。就像我曾一度向往的——毛泽东诗词里展现的侠气、豪气、烂漫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质,在军人这个群体身上,真实存在!
说回原题,伙头军客栈播出至今,我一集不落的在追,眼看着快大结局,很不舍,写段长评仅做纪念。谈导演编剧台词音效泛泛,已经不合时宜。我只想聊聊,那些触动到我的情怀细节。
在剧集刚开播的时候,客栈遇到财政危机,即便在社会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对佟老板,大家是报喜不报忧。而也是战友,千里迢迢赶过来,出钱出力帮助客栈走出难关。佟经理,是被爱着的!当然,他也值得被爱。他面对同样遭遇挫折的大明白,他没有半丝无视,
直接伸出了援助之手。这种仗义感,是贯穿着全剧的。
而谈到服务意识,伙头军客栈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保持着不卑不亢。许是当过兵的缘故,对人性的尊重融入在行动里,而不是寄存在言语上。他们会热心的帮助还未适应退伍生活的消防员、会热心的帮助不善言辞的高原兵、而面对言语高调态度桀骜的转业副营长,他们也是用最深的情帮他解开心结……无数的无数,数不胜数!通情达理,不卑不亢,这八个字大概就是对这群人的注脚。
而每个人,都是自带个性的,但是又是存在着很大的通性。单枪匹马以女子之身赶跑劫匪仗义保护路人的杨杨、默默帮助京郊人家种菜卖菜的石头、而看似无赖的大明白,都早已在伙头军客栈众人的感染下变得正直善良(虽然他本性并不坏)……在石头买跑地鸡那集的结尾,有一个镜头是石头抱着鸡蛋香香的入睡!实在是太暖了!毛孩,还是那个善良的暖男!十多年过去了,能够在时间洪流里唤回记忆的,就是这股子暖心劲了。
从炊事班的部队厨房到伙头军的客栈厨房,变的是菜谱,不变的是欢声笑语。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情怀!
就像等来了《武林外传》或《爱情公寓》的大电影一样,《伙头军客栈》的到来就像是等来了一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洪班长还是老样子,大嘴越活越年轻了,小毛还是那么欢乐,邢捕头永远都是快活的调味料,唯独大周和沙溢褶子多了。最后重点来了,刘思言还是那么漂亮!炊事班的原班人马这次凭借《伙头军客栈》再聚首,真的带给老粉丝很多的感动。
在网络还未普及的年代,《炊事班的故事》以其轻松愉悦的内容、典型多样的人物、清晰简明的主题,陪伴了多少家庭度过闲暇的欢乐时光。这部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所有的演员都是当过兵的,相比那些国产抗战剧,《伙头军客栈》更有兵味,演员们的动作神态都体现着军营味,他们也时常将“兵味”挂在嘴上,“军人流血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一些军营老话也时常被剧中的台词提及,总是能让观众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如果现实中也有伙头军客栈,那我肯定要去一睹为快。
“为什么要开这个伙头军客栈,可能是因为我有舍不掉的军人情结”
自《炊事班的故事》第三部到现在已经经过十余年了,期间还相继出了《卫生队的故事》、《大学生士兵的故事》等等,在故事与喜剧效果上,每一部空政的情景喜剧当然都有各自的特色与着眼点,不过要讲最经典,包括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自然还是《炊事班的故事》系列,对于爱看这一系列的老观众而言,炊事班的老几位的故事恐怕早已是烂熟于心了。不过在观众对于《炊事班的故事》系列的理解上,包括本剧《伙头军客栈》亦如是,也许根本就不需要去聊什么创作背景或者创作结构云云,就如同老朋友之间从来不需要那么多瞎客套一样。也有基于此,这篇文章会更侧重于喜剧一些,倘若理解喜剧的文章反而写出了悲剧范,那才是真真的驴唇不对马嘴了。
诚然,《伙头军客栈》在第一与第二集中,便吸引住了老观众们,这个吸引并不体现在任意一个笑点的设置上,而在于情怀和感动,比如炊事班全体的亮相:
亦或是可以在石涛和江大雷身上所能看到的小毛与小姜的影子:
当然还有第二集中的“玄铁菜刀”(能在《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伙头军客栈》三个系列中出现,也许玄铁菜刀才是真正的主角,当然它也从李大嘴的手上传到了小姜,又来到了江大雷的家中,看到了玄铁菜刀与李大嘴的缘分,我也始信轮回了):
由于同出自君东编剧之手,因此在笑果上也有着一脉相承的特点,也就是越嚼越有味道,正如同很多人所讲的那样,《炊事班的故事》过多长时间以后再看一遍依然会觉得很搞笑。而这种搞笑的效果,是基于生活,更准确地说是军人生活,所营造的。正是被大周称为“磕了牙伴着嘴”的日常生活,才使得《炊事班的故事》系列中的搞笑是发自内心,进入人心的;才使得那些正能量的阐述使人信服;才使得观众对这老几位依依不舍。并不是为了简单表达笑果或者观点而将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置于同一个舞台上表演,而是让大家先生活在一起然后较为自然地派生出种种生活的笑点,这才是略显平庸的喜剧与精致的情景喜剧间的差别。而这种差别的表现,就在于表演时的一些细节上,想必观众也早有体会,就不再多言。
另一个共通之处,在于军人的情怀,这一点也自然不需多加赘述,如《炊事班的故事》中老高借调以及最后一集录班长的祖宗八辈儿的录像,再如《伙头军客栈》中那五万元的菜以及军事化管理最后的交心,这种军营生活所酿造的情感与情怀,是系列喜剧的一大特点,就如同《炊事班的故事》每一集开头红字所写的那样,它们是“军旅生活喜剧”。
当然这情怀与感动的联系也并非一成不变,诚然在主演中有熟悉的大周、小毛与小姜,编剧也仍是君东。然而老高成为了老范,小毛与小姜也成为了石涛与江大雷,大周也在剧中担负起了那个耍着拙劣的“洪氏激将法”的班长的做思想工作的职责。可能我们需要权且把《伙头军客栈》的退伍创业的老几位视作某一个平行时空中的炊事班吧,于是我们也可以幻想《伙头军客栈》的老几位与《炊事班的故事》的老几位在某个情景下碰面的场景了,那一定是一个很贫,歇后语百出的茶话会。
在最后再说一下个人稍微不适的地方,也就是感动的次数和场合。前文说到了,《炊事班的故事》十分生活,所以对于军人的情感及其所能带来的感动,是可以使人领会的,比如第三部中小毛过生日;然而就目前《伙头军客栈》所看的两集而言,笑点与感动的转换略显生硬,比如第一集最后佟铁刚用炮弹打狍子以及老板的那句演傻子本来是很有笑果的,然而之后的与感动之间的衔接就太过直接,想让观众直接从笑点跳跃到泪点,则所能带来的感动的效果则不免大打折扣。不过这也许是因为第一第二集毕竟是为全剧开头定基调的,笑果与感动的衔接过于直接也可以理解,希望在这一部分上能有更好的处理,即便是不同于《炊事班的故事》的风格,情感的衔接与转换也仍需要谨慎处理。
最后,就总体观感而言,《伙头军客栈》既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能带来炊事班的感觉,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为一名老炊事班迷,也多少觉得等到《伙头军客栈》的播放是一件幸事。
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几位女性角色,我实在看下去,首先表明,这不是性别歧视,是歧视整容脸。还有说好的原班人马,没有沙溢,第三集果断弃剧。
军人精神在于行,而不在于言。强调军旅题材没有错,错在三句不离“我是军人”、“军人这样那样”反倒让人觉得俗套了。笑点还是有的,可惜强行立意,让看的人觉得有些尴尬,有种道德绑架之嫌。
这跟炊事班的故事有一毛钱关系吗……就不说没有班长老高和帅胡了,为啥大家全改名了……?这剧里女的全是尖下巴双眼皮玻尿酸额头苹果肌,有事儿吗这副尊容演退伍女兵有说服力吗?
感谢高亚麟,没给这剧起名叫炊事班的故事4。保住了炊事班的故事这个超级美好的大IP,否则一定是狗尾续貂。在后期制作时候特别加入笑声音轨是N年前的手法了,当时观众会跟着笑,现在不一定了哦。这剧服化道还有打光都有问题,我是不会相信有哪个饭店女服务员不管前厨后厨一溜高跟鞋还顶着大眼睫毛和亮瞎眼唇彩的。道具看起来很廉价,客栈宿舍里的道具看一眼就感觉质量不是很好。光打的太强了,让观众觉得不真实。恳情中国的女演员们,如果你要当流量爱豆就不要去演戏,如果你打算去演戏千万别整容。大双眼皮一拉,再配上过多玻尿酸的嘴唇,高耸到额头的鼻梁,让人不适。大周双鬓斑白了,时间真的过去很久了,不知道大周的小三轮还能不能 骑,小姜的泡菜坛子里还有没有泡菜,小毛的猪圈打扫干净了没有?炊事班是美好的桃花源,伙头军客栈不是。
《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原班人马的剧,果断追!希望伙头军不要辜负我这么的强推啊!
伙头军客栈,见证不灭军魂!太喜欢这句话了,特别热血!支持伙头军!
什么时候能播啊??超想看!2018.08.06更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唉
真的希望多一些这样的社会情景剧!真的感谢老高为大家洗眼睛!
空政现在,唉……剩下的这些女演员都一个医院组团整的吧。情怀也不带这么卖的,一些老梗反复往里堆真的很尴尬,我一个炊事班团饭兼大周迷妹也实在坚持不了两集。
搞了半天并不是原班人马,打着炊事班的故事旗号塞进几个整容脸!遛粉最最最讨厌了!
从小追到大的炊事班!简直下饭神器!原班人马的伙头军又勾起我的回忆了,坐等坐等周小斌、毛孩!
唉
尴尬的笑点 满屏的整容脸 突然的说教 节奏奇怪 感谢没跟炊事班的故事扯太多关系 要不然真的让炊事班的故事晚节不保 狗尾续貂了..
可能是我太心急,看了一集就觉得不怎么样。但是充斥着的那么多的尴尬的说教和对白,我觉得不好。
实力pick退伍军人,他们真就是国家洒向民间的超人!为伙头军这样的情怀点赞!
8.22多年炊事班故事的老粉,敬情怀。
不好意思 第一集的情怀感人 可这部剧本身 说教太重 每集一煽情一教育 武汉口音那位一点也不像 大周变成了佟老板 也变得和冯巩式剧情一样爱教育人到迂腐的程度 实在算不得是部好喜剧
吃饭的时候一直在看呢,属于能看下去的,最近吃饭不会无聊了。
看了一集,为了情怀,总觉得没有炊事班过瘾。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