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寂寞
钢琴本不成为一个题材。可能是这东西本身个头太大,甭管是电影还是小说,出现在哪都支支楞楞得碍眼。看多了掰着手指头也能数出一把来,似乎凑成了群。其实哪跟哪都不挨着。
这“又”是个钢琴家的故事。实际真正碰到我的是它对寂寞心境的描述。那同样来自童年的,永远无法填补也无法和别人交流的寂寞。那无止境的追问似乎只有坐在钢琴前才能获得片刻的停歇。这在听者看来就成了“如诉的”琴声了吧。实际上再没有什么比弹琴更能让头脑彻底清空的事了。至于要通过琴声“表达”什么,实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真到了连弹琴都不能平静的时候,人又怎么能不发狂呢?
母亲?或许吧。为什么不呢?
2 ) 一生的救赎
当你幼时 你总会深刻的感知和遇见什么 或许那时的你并不明白 但却会因此对你造成极大的影响 也是你以后对认知事务的探索过程
所以 每当人们回忆往事的时候 总是习惯提起类似此类的话语 比如说我记得 在我小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让我无法释怀刻骨铭心的事 甚至影响着人的一生等等 不可否认 每个人都有一些想隐藏却欲盖弥彰的心事 它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着你的思维决定跟意识形态
因为瘀着说不出的苦 才会有散不去的冷 当时光走的毫无意识时 luck还是深深的陷入在童年时的情景 所谓寂寞 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孤单 只有永无止境的弹奏下去 双手才能暂且搁置下脑海里的罪恶思想
从心理学上来说luck从始至终带着童年的心理恐惧跟移情的眼光 哪怕连十指间的奏鸣都无法释放心底里的灰暗 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神经官能症患者
最后影片的结尾 他的生命从最后一首《能飞得多远》划下了句点 精辟历经回到了人生最后的银伊始
人生能走得多远?为何不能够飞翔?
你的救赎方式选择了妥协
3 ) 钢琴?
以钢琴为关键词搜索到的影片,直至看完,才发现钢琴这种乐器,音色也许是距离人类的感情最远的,不管是欢快还是忧伤,都有表现力比它更适合的乐器;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影片会以钢琴为主调,表现忧伤呢?不得其解。
这是一部关于心理疾病的影片。
从中可以发现两个主要内容:
心理关怀或者治疗,不分中西,都有被忽视的阶段、时候和地区。
人的心灵都很难脆弱,儿童更是。没有得到治疗的幼小心灵,更容易早夭;如果身体有疾病,舍弃任何局部的肢体或者部分的器官,不影响人的生活;但是,心灵的重大疾病,有时候更危险;生不如死,或者最终通向死亡。
4 ) 深情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解读
开头首先摘抄自己豆瓣简介里一句话,同时也是自我认可的一句话,献给这部影片,强烈引起我的共鸣。
艺术向来都是需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所以艺术归根结底是悲剧性的。
晚上独自来电影院看这部影片,在看之前一个问题还萦绕在我脑海里,刚刚百度过-想自杀怎么办?之前写影评前还犹豫要不要写这个情节,不想把事情搞得太矫情,但是为了引出下文,我想这个情节不可忽略吧。
不得不大概的自我介绍一下,虽然不是说写影评就必须要感同身受或者说同行来写,但是在我为数不多的影评里,这个影片是目前我唯一可以站出来以自身来说法的一部影评。
现在情绪还是久久不能平息。被电影深深的触动了,现在叙事可能有些混乱,还请大家见谅。
我的脑子里千言万语在就集聚在语言的大门口,可是我会有一些顾忌,因为谦虚这个词在国人的脑海里尤其的敏感,我不想引爆这颗雷.太多说些我怎么样,我怎么样,我特别害怕,有人说哟你是艺术家之类的话,所以我还是不说了。我简单点说。有些话不想说。直白的说,我也是弹琴的,而且我真的热爱艺术。和电影主角最大的差距就是我弹的没他牛逼,当然人家是大师了。
但这并不能否认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我想我的生活也许比大多数人接近影片人物的生活状态,所以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影片的大概的氛围是什么样的?
男主角由于童年时遭受了阴影。这大大影响了他的成长经历。长大以后不知是这经历塑造了他还是毁了他,阴差阳错的他成了钢琴艺术家。但是凡事是有代价的。艺术性也融入到他的生活中。他的灵感,他的阴影,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他的每一次痛苦,每一次犹豫,彷徨。都是那么的生动和赤裸裸,我感受到我在进行音乐创作时经历的那种状态。
(插播,不是硬广告)如果有朋友感兴趣本人音乐小站里的作品-请在豆瓣音乐人搜索Mystery,或点击本人头像,进入主页,直接点击连接试听。
好了,咱们继续掰弯话题,逐渐继续进入电影的世界。
我的作品总体是阴郁的,不是我不想写动感十足霹雳贝贝的音乐,其实我喜欢,但是真的写不出来。前面说了,艺术向来都是需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所以一些你潜意识里的气质,可能在这个时候你也刚刚发现,你会受他摆布.请自动脑补电影中的某些情节。
童年在我心里有些情景挥之不去,却又无力去改变的情景,在不经意的瞬间,它们都会浮现,艺术创作是件私人而隐秘的事情.之前我只会把这种闪回当做一种自我无法解释的体验,今天见到电影中主角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有一丝恐怖,有一丝亲切,有一种感动,有一种震撼。回忆的情绪使我感同身受,眼泪默默从眼角不可控的流出.
这个电影我给五星,我给一百个赞。因为他拍得很细腻很写实也很现实。在我声泪俱下把自我的感受说清的前提下,也许我可以大声的呐喊出我对这个电影的评论?
之前的钢琴师三部曲全看过了,情节为主,比较好看。这部钢琴师,开始看到我豆评价那么低,还有点犹豫要不要去。看过以后,被深深触动,甚至这是钢琴师里面最出色的一部,把艺术者的心理,常常要经历的痛苦,彷徨,迷茫,折磨,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能我也是写这种比较压抑的音乐,所以对于他后来被回忆逼到发疯,最后上吊的情景,丝毫不认为夸张.看评论里有人说太矫情了之类的,我只想认真的告诉你,是真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性情,也许就出不来这个艺术家,
就是那句,搞好了你成为艺术家,搞不好要么就成为疯子.……
我现在既没有成为艺术家,也没有完全变成疯子,像我这种半吊子也许是更多做艺术人一个长久的遥无尽头的状态。不能完全融入“正常人”的圈子,也没有成为大师级的人物,很鸡肋的活着。
在这里也向同样被艺术搞的朋友衷心的说一句:
“挺住,共勉……坚持到底,不妥协!”
5 ) PIANO,SOLO
LUCA的爸爸有次在山上跟他的儿子说,奇怪,你是一个有才能钢琴师,而我却什么都不懂....你是一个钢琴独奏家,不过,也许我们一家人都是独奏家...
一直以为才能是天赋的礼物,看到LUCA的生平故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才能也会变成一个人自己的捆绑.因为小时侯坐车时不断对母亲微笑导致母亲车祸身亡,所以也就一直都不原谅自己,哪怕他是一个才能超群的爵士钢琴家,他也决不原谅自己,而他决不原谅自己的态度同时也伤害了他的伙伴,爱人和家人,又反过来让自己深陷孤独无人可以理解的境地.而音乐,本来是可以做为缓解心情,表达自我的工具,在LUCA哪里音乐却变成了一座监狱,他会一天几个小时的练琴,而忽略与家人和爱人的沟通.
看着这样的天才一步步的滑入深渊,不可能没有人不难过的.为了解决他的心头所患,他也曾勇敢地重回肯尼亚,可惜,仍然是要依靠他自己的力量去对抗内心的黑暗.于是,他还是失败了.
有的时候想原来疯狂与清醒不过一线之间而已,LUCA的人生问题有解吗?也许,我又要说了,也许神可以救他吧.神的爱一定可以把他对自己无尽的责备都承担过去的.神的爱也一定会帮助他走出他的监狱和樊篱吧?
说到底,人生不过是一场一个人奋斗的战争,依靠神的爱,原谅自己,接纳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给自己的陷阱吧.
6 ) how far can you fly
昏了一天爬起来,戴上耳机,就听到这首how far can you fly,来自下了没多久的《for those I never knew》第一首。连专辑名字都像自言自语,how far can you fly,我猜Luca是有答案的,他真正想逃离的人世太大太粘,飞不出去;真正想追去的天堂又太遥远,飞不到岸。阴阳两隔,惟有痛哭无奈、失魂落魄。
很能理解那位意大利市长的好奇。如此内敛自省的音乐,后面该有太多故事。
看过电影,想想里面有很多Luca的恨:恨父亲的漂泊与缺席,恨哥哥姐姐的不理解,恨偶像的早逝,恨同事的不专业和猜疑,恨女友疑似的背叛,恨世人的若即若离。到头来,是恨自己,通过对其他人的恨来躲避对自己的恨,恨自己害死了母亲。的确很无辜,可他也从没原谅过自己。
Luca就这样自始至终在悲剧里没有走出来,或者说,他的人生也在母亲去世后结束了。连爱情也是被动的,茫然无措,不会亲吻,悄悄起床仍是弹琴。更像安慰,就像对他自己家人一样。与其说他爱他们,不如说他在安慰他们自己的病好了,安慰自己,他还爱他们。因此他敏感,暴躁。他好不容易才说服自己,自己跟他们是紧密一起的,是相互理解的;他容不得半点怀疑和背叛的气味。呵呵,就像他考试时弹的曲子,莫扎特,不错,好听,但总感觉缺点什么。考官临时布置的拉赫玛尼诺夫,Luca视奏起来才挥洒出他个性的那份多愁善感和神经质,哪怕有那么一点点怪。
钢琴,是母亲跟他最紧密的联系。他始终在继承母亲的意愿,在跟母亲对话。母亲去了,所以他在他的世界里只剩下自己,只留下自己。How far can you fly,那是自嘲,也是自决。
评分不高,也不知道是非童话结局的关系,还是Luca那不太讨好的脾气。望他安息。
With Kim, no film could possibly go wrong
这四颗星给的画面和音乐。影片结构实在不怎么样。
被童年阴影笼罩的人生,如此孤独的人要如何走进他的内心。抑郁的灵魂音乐也无法拯救。真心疼。
这片子完全没存在的必要啊!不能因为是一个音乐家的传记片就毫无理由地滥用配乐,绝对不能原谅!剧本各种方面烂,视听语言极差。晕死,最后快进看完了。这么烂是怎么做到的,学生作业都不如啊!
痛。很痛。
他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总是说错话,伤害人,但是音乐可以带他去任何地方,可是他为何不能像音乐一样自由飞翔呢?这是困扰他一生的疑问。他的悲伤摧毁了他,也造就了他。不知道这是一种幸运 ,还是不幸?
也许这就是天才的原罪,永远都只能做一个孤行者。
爵士。钢琴。Kim Rossi Stuart。
他的一生在与自己的对抗之中黯然,世上再也没有人可以理解,并且宽恕他
挺可怜的,童年决定一生
虽然觉得妄自揣测自杀原因总是自作多情的,但是这一部确实不错
可惜长得太帅,没办法,人总是有缺陷的。。。
对这样侵蚀心底的片子无抵抗力。
只因有STUART,演技真得太自然了
不是每部挂着钢琴名字的电影都是好电影
赞。
假弹
无助,悲伤。
空洞乏味毫无逻辑,绝世帅哥的自恋暴躁忧郁展。。为了Kim Rossi Stuart和佛罗伦萨,此生见过的最英俊气质最优的男人,看到他在片中骑scooter直接就死了><。。
云上的日子11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