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只有我明白
电影如晦涩的十四行诗,为青春打下淡淡注脚...
就像所有的青春电影,故事中的少男少女在爱与迷茫中探索迟疑,在光影交替间、暧昧未明中兜兜转转。看这样的片意识总会不经意就飘很远:康正行能轻易唤起很多同志的共鸣,因为这本来就是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真人真事——为他不经意的亲近就小鹿乱撞;为和他做哥们还是做情人痛苦辗转;看到他牵女友的手就心伤如沸……仿佛灵魂飞上了天,从云霄中俯视自己的躯壳,有点点晕,笑中泛出了泪,只是当时已惘然。
康正行是幸运的。他的暗恋得到了回应。余守恒能够给他的,远比他期望的要多。两人天雷勾动地火的性爱拍得非常之美,迷离的橘色灯光下,肌肤一寸寸的摩娑贴紧,轻轻翻身就点燃了空气——夏永康不愧是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然而康正行也是不幸的。因为对余守恒来说,做爱只是挽救两人友情的孤注一掷的尝试。他不能没有朋友,他太怕失去朋友;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盛夏光年》的最后充满黑色幽默感——恰恰是余守恒对友情的执着,才将这段友情逼入了困顿不堪的绝境。他以为可以通过做爱挽留康正行,然而却让对方更加彷徨错乱,以致于在脑海里一遍遍着了魔似的问:我们现在到底算什么?
我们现在到底算什么呢?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难。只记得哪本书里——我甚至忘了说话的是男是女——用哀伤的语气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那是将时光雕刻在案、尘埃落定后的悲哀。因为怕堕入这个悲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告诉那个人,我不止当他是好朋友过。不说也许会后悔,说了只会更后悔。我会像《花样年华》的周慕云那样,等到人届中年,找一道石缝,将这些恨海难填的往事说出来,塞进去,封好,离开。
只有我明白。
PS 那本书想起来了,张爱玲的”十八春“。
2 ) 我们的光年
深夜。一个人蜷在被子里。回沪后的第一个夜晚。平淡不经。
我与某同学有着同样的习惯。下好的片总是存段时日然后再看。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同样选一个下着雨的下午开始这个故事。之前听到太多关于这个禁忌题材故事的传言。不得细品。我总是相信自家的感觉。就如同之前在看蓝色大门一般。我总是不可避免的将自己也沉入故事其中。我喜欢看康正行嘴角的模样。至始至终未曾有笑容留于面颊,却让人觉察到那一丝隐秘的笑。很多故事开始的很突然,或许是命中注定的那般。导演同学有意的将人间的若干巧合掩藏在一起,如同若干个人的私事杂糅相融后的结果。也许那才是我们觉察到触及心灵的原因。
从头至尾的淡定,让我在这个夜里感觉到很落定。并且开始想念某些人。沉入那种lomo的感觉中,细细品那些人那些事。纵使这是一个很让人伤感的故事,可是我倒是觉得因为有了惠嘉的出现有了一丝温暖。原本坚硬的或许永远无法接近的两个个体由于那个中间的柔软而迸发出异样的光彩。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在失掉了眼下觉得最为真切而稳定的人和事后才会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正如守恒在听到那句赌气的狠话后才在黑夜的台北飙车痛哭。我在里面看见了很多年轻的模样。纯粹的让我觉到混沌和迷茫,自己是否真的也在不久远的从前憧憬过很是温暖的事情。我是否也曾那么不顾一切的默默的为某些人淡定而执着的付出过。不得而知。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让人难以寻回旧时的模样。那个在浴缸里坐着的落魄的男孩子在想些什么?他在公车上留下泪的时候。还有在海边终于说出那句话的时候。还有在球场旁烦乱的片刻然后悄然离开。一切都是一个童话。不是么?
我喜欢惠嘉这个女孩子。暖的让人觉得想要拥抱。三个人的周旋让她觉得累,可是她不可避免的需要继续在那里打转。现实对她是不公平的,可是她隐忍且淡定的继续做着自己。无论那些人和事是否会伤害到女孩子宝贵的自私。
据说小说的结尾。正行出了车祸然后永别人世。请允我的私心。我倒宁可相信这是个完美的结局。当他还残留纯真的时刻离别这个世俗的世界。即使他曾经在那个凄冷的下雨的夜遭遇那个中年男人。但他仍然是那个单纯到骨髓的孩子。
没有人应该是孤独的。这句话很早以前便已熟知。或许从某种意义里我们总是能够找到某件物体某个人来陪伴。无论这种陪伴是存于精神抑或是肉体上。我开始想到若干年后的我。或许安定的过着二人日子。或许依旧不安定的在这个或者那个城市里游荡。我始终是游荡的精灵。急切盼望落定。却总是一次次的错过然后继续过着一个人的日子。我在这部电影完结时沉默的关上电脑。此时是凌晨两点。寝室的其他人早已熟睡。我掏出手机发了短信。然后入眠。我庆幸我没有在白天看到这部电影。要不然我定会强迫症爆发然后搜寻一切关于我所热爱的人和景象的东西,然后写篇冗长的博以资纪念。而今我已然落定了很多。脑中存留的那些画面渐渐的凝固成一种淡淡的想念。我真的开始依赖你了么?我不知道。
纯真的年代不复。可是我却庆幸还能如现般纯粹的想念。真的不带一丝杂念。只是想念。想要感受的仅仅是拥抱的温度。早上好。起床了。
3 ) 一万首MP3,一万次疯狂的爱,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
村上春树说,世界上原来有三种人,男男,男女,女女。他们天衣无缝,他们完美无缺,他们要么平和要么直接。那是上帝所不允许的快乐,于是他将他们生生拆散,只剩纯粹的女和男,孤独在世间寻找自己遗失的另一半。
但是有谁能够确定,那另外的一半,是男还是女呢。每个人都是雌雄同体,所以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埋藏着同性爱的基因。那种爱很原始,那种爱很纯粹,那种爱很自然。有些人把爱藏了一辈子,也有人选择诚实勇敢。
盛夏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它就像是被放肆挥霍了的青春,它代表了最原始的冲动和激情,它是强烈的,它是直接的,并且伤人伤己。
喜欢电影的名字,也喜欢电影里少年的名字,一切都结合的那样完好。盛夏是行星和恒星距离最近的时候,但是再近也得用光年来计算。
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始终是彼此唯一的朋友,他们一直一直在一起。他们都是不完整的,但是他们加在一起就是满分,拥有了彼此,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王家卫说,原来人寂寞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守恒是因为寂寞而爱,正行却因为爱而寂寞。所有的人都害怕寂寞,所以需要找个人来陪着,就是这么简单。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彼此越来越相互依赖,形成了无可救药的习惯。
阿信说,没有谁能将爱情划界限。我想他是对的,真正的爱不需要定义,也不计较结果,一切都在时光中自然而然。
可是他又说,我需要爱的慰藉,就算那爱已如潮水。潮起终究潮落,所以,离开你的我,不论过不久,还是会寂寞。
爱和孤独,也许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有人的地方,就有孤独;有孤独的地方,就会有爱。人们有时候享受孤独,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害怕寂寞。所以陈绮贞说,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不能喜欢太多。
所以,趁我们还年轻,快卸下那些搭配好的伪装,放弃所谓规则,放肆全部的自己,放纵的去爱吧。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对,现在,我要我疯,我要我爱,就是,现在。可是他又说,一万首MP3一万次疯狂的爱,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这是我所听过的,最放肆也是最悲伤的一首歌。
4 ) 《盛夏光年》:光,只因為那屁股過份的白。
電影畫面是唯美的。或許,是被夏永康的海報所欺騙了吧?
故事是老套的,甚至是無法自圓其說的。
同時,也是充滿計算的。
正如導演陳正道所說:「影片也許是要滿足同志的部分想像,所以只好是同志了。」談到為甚麼安排兩個男主角有這麼一段「同志情」時,他這樣說。
於是很突兀地來了一場床戲,兩位也許是漂亮的男演員露股演出,是很突兀,不論承上還是啟下,都可以說是毫無關係。無來由地大幹一場,然後無來由地結束,幹完之後兩人還像沒事一樣,毫無感覺殘留。
不喜歡,是勉強地要加上同志情。
好學生被安排當壞學生的朋友,然後成為一個秘密,壞學生視好學生為最好的朋友,好學生卻為此事而困擾,覺得自己欺騙了對方。本來可以這麼簡單的。
偏偏要加上同志情節,於是,不倫不類。
也對陳正道失望了——雖然我其實從來沒有甚麼期望過。
很艱難地要把同志因素剔走。一段經計算的友情,偏偏出了差錯,好學生結果成績退步,更無法考上大學,偏偏壞學生成為大學生,故事可以很好看的。
壓在心頭多年的秘密,原來一早已被識穿,並得到真正的友情——不是諒解,而是真心地願意付出友情給他,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關於秘密與煎熬的故事,偏偏為了取閱同志社群而被破壞了,怎不叫人失望?
但若導演能夠更加開放一點,更願意去了解多點同志社群,或者,加了這個因素,可以令影片更加好看,但,同志的想像仍很局限,也叫人失望得很——只餘下一對白燦燦的屁股在抖動,怎不叫人失望?
5 ) 心甘情愿,命中注定
比想象的好看很多,除去童年的整个片段。
关于最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果然还是要在夏天发生才最炽烈。
两个年轻人并肩而卧,男生却轻声问:怎么开始啊?
观众也同样轻声的笑,原来都是这样啊,受到最初的诱惑就忍不住离开自己人生的轨道,然后第一步却还不知道怎么开始。果然,还没有开始,康正行就后悔了,他有点愤怒,好象是对自己愤怒,有点内疚,却不是为了自己临阵脱逃而冷落的女生感到内疚。
杜慧嘉因为被正行拒绝,居然寻根究底、无师自通得看懂了连当事人还懵懂无知的复杂情事。越是水泼不进、固若金汤的关系,她越要硬生生地插进入,也许为了那一夜拒绝的报复,又也许为了太孤独,她也需要如此不离不弃的关系。
表面看来,康正行竭力地维系过去的关系,继续做他的好学生,做守恒的好朋友。平静表面之下,早已方寸大乱,出轨何其容易,回到过去的轨道却已经无门,所以大学联考失常也在常理之中,而这一次,正行的整个人生节奏被完全打乱。而他、余守恒、杜慧嘉三人的关系也更加波折。
与正行暗自的百转千回不一样,守恒的感情实际上要强势地多、明显地多。在慧嘉还未介入他和正行之间时,他就表现出更强的依赖与霸道。而慧嘉无声无息的出现,也被守恒第一时间就嗅出了威胁的味道。他挑衅、斗气、无理取闹,都是在防备自己失去正行。为了防备,所以与“敌人”要近距离对峙。太近,他却也爱上了“敌人”。
为了安慰哭泣的“敌人”,他吻了“敌人”,把原本亲密的两人关系变成拥挤的三人关系,由不得他不乱、她不乱、他们不乱。
正行进退两难,守恒无知无觉,只有慧嘉稳扎稳打,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像一颗最尖锐的钉子要锲入木头一样,执拗地、没有阻力地锲入两个男生中间,再得意地宣告自己的存在,使得两个男生的感情,有她不能维继;维继却不能无她。年轻的狡黠带着冰冷的残忍,也含了三分暧昧。
她把这两个男生的照片一前一后,一正一反地晾在冲影室。孰真孰假,她自己也不知道吧?凭着她熟稔得找出正行房门的钥匙,凭着她照的守恒熟睡的照片,双重暧昧的两面,几乎都不露破绽。
可是,她像沙磨砺蚌一样的存在,暴露了。不是按照她所预定的时间和方式暴露的。于是正行在自暴自弃的混乱中让守恒做“二选一”的游戏,守恒愕然,对于自己最爱的两个人,从来就不是游戏,而他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取舍。
守恒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作为那个多动、孤独、无助的孩子,多年过去,一切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他拥有的两个爱人足够充塞他的整个宇宙,削减他的半个宇宙?怎么行呢。
于是,守恒要抱紧正行,以亲密无间来缓解自己害怕失去正行的恐慌。而正行却在翌日,顺理成章地报复了慧嘉,“你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件事,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们都要好好在一起。”真是于不动声色之中无比辛辣的暗示:不是“不管发生什么事”,而是终于发生很多事,而这些事都需要你杜慧嘉一一亲眼看清,即使你们今后在一起,也始终有我正行在其中,所以你们是无法真正“好好”在一起。
慧嘉第一次流露出溃败的倦意,她以为她掌握了事情的全部走向,却不知道自己也在旋涡之中,只能朝一个未知的方向无限逼近。她听着守恒将过去娓娓道来,流出的泪终于含了悲伤。原来,在更早的童年,他们三人已经齐齐碰过面,而她也早早就命中注定地介入这两个男人的生命中。
原来不是夏天,而是命运决定的。
还是孩子的正行,头上顶着“67”,和守恒一同站在讲台上,忍受人生最初的侮辱。别的孩子都无比惶恐,只有承受了更多羞辱的正行,平静地忍耐。原来,这个心甘情愿的表情居然是全部的答案和真相。
爱,就是,心甘情愿,命中注定。
6 ) 狗日的,我们要一起看这部电影
是在你说了差不多半年以后,我才看了这部电影。
其实很早就下了放在盘里了,某天我外出归来,你蹲在我的凳子上,你说,狗日的,这电影好。我说那看啊。你说,毕业前我们一起看。
结果,我们还是各自看了。在毕业前。
音乐很好听。舒缓的钢琴乐总让我想起我们静静的呆在一起的时光。那天翻看曾经的照片,发现自己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点点滴滴,都有你。
友情是什么?女人之间的友情,情到深处,总会带点暧昧的情愫。或许你不喜欢我这么说,但你还是毫不介意的抱着我,为我悟脚,为酒后的我暖身子。我在酒吧里醉醺醺的大声对你说,狗日的,亲一个吧!的时候,我分明记得你脸上一瞬间的惊愕,然后你微笑着点头。
我爱你。就像余守恒爱康正行。我不想探究余守恒对康正行的爱算不算同性之爱,我只知道那是一种离不开、放不掉、很心疼的感觉。
正行不在的时候守恒的球就打得不好,正行心情不好的时候守恒心情也不好,没有正行参加的派对守恒便也没有兴趣。守恒出了事故找了正行,是正行在照顾着守恒的学业和生活。他们相互渗透得太多,情感的参与太深入,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那么自然,那么让人舒服。就像我们曾经。
电影开始的时候我脑海里就总是响起你那句话,你说狗日的我们一起看这部电影吧。我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在我们还未分手前跟你一起再看一次,或许在一起看这电影的时候,我们会默契的手拉手,或者你亲亲我的胳膊,或者我对你笑笑。总之一切都很自然。
你照顾我的生活,我也照顾你的生活。
你赖在我这里不走,每晚和我挤着睡小床;我外出回来总会给你带小食物;甚至,我看你一眼,你就知道我想要什么。你知道我爱吃的所有食物,我知道你爱看的所有电影,我小姑非常喜欢你,你的家人也很喜欢我。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电影里展现的一切都很生活。两个人,一个学习一个洗澡;一个念英语一个听音乐;一个沉默一个话多。一起吃饭,一起游荡,一起睡觉,一起玩乐,甚至生气,也像小河流淌一样自然和温暖。
我谈恋爱你似乎不开心。我知道你是怕我耽误自己的学业,你是怕我忘记你这个朋友。我无数次跟你说,不会的不会的。可是最终,我们还是分开了。
在拥挤的公交车站,我终于哭了。或许,像《盛夏光年》里那样没有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可生活不是电影,康正行和余守恒隔着半米相望,正行说,我喜欢你,守恒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友情甚至可以超越爱情。我对你说,友情大于爱情。我和你的友情大于我和任何一个别的男人。你还是不信。
于是生活里,我们还是因为那最庸俗不堪的理由分开了。
守恒有没有伤害正行呢?那一个混沌夜晚发生的事,也许真的说明不了什么。我宁愿相信守恒的话,就算他们发生了肉体关系,他们仍然是好朋友。有谁是真正绝对的异性恋呢?深厚的感情可以发生在男女身上,亦可发生在同性身上。为什么同性之间深厚的感情只能用“友情”和 “爱情”来界定呢?我相信守恒对正行的感觉,就介于这两者之间。
生活在一起很久,印记很深,影响很大,便难以分开。
我伤害了你,虫虫。
你对我误会太深。
说来说去,我终究是凡俗的女人一个。
我知道你一个人睡觉会害怕,一个人吃饭会寂寞,我还是走了。对不起。我想这一切已是无可挽回,放到现在,我也不知该怎样挽回。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多么希望,我们的关系,定格在电影里那个凌晨的海边。
后来,后来我因此受到很大的伤害,我相信你也是。
我想我的人生会因此有改变。就像原来你进入我的生活,我的人生也发生了改变一样。
你最开始认识我时惊讶于我身上的那种感情,最后变成我们分开的原因,它一直是我们之间的矛盾所在。可是我仍然是我,我已经变了很多,却还是我。我有你没法接受的东西,你亦有我难以接受的性格。
就像爱情一样,包容其实并不能真的维持感情长久。相爱太深的两个人,分开的时候伤害就会更重。
所幸《盛夏光年》没有。影像静止在争吵过后的海边。回想起来的时候,也尽是曾经的美好画面。
从《蓝宇》到《断背山》,从《春光乍泄》到《盛夏光年》。每一次心里都烙下一块疤,不能碰。像极了台湾版的《岁月神偷》,大概只有带着泪水的无语才能解释一切吧。时间偷走了一切,我们都变了。可我多希望你还能是我的朋友。
张睿家好适合这个角色....
电影远逊于原著的失败改编。结尾并没有交代清楚。他说,我真的喜欢你;而他回答,其实我一直知道,小时候你是被老师派来做我朋友的。我去,原来台湾电影也爱这么答非所问的跑火车...
应该从小就找个女班长来陪他~ 咩~ 而且那个女孩也没什么非要跟这两个人混在一起的理由。
虚有其表的一部电影.
节局让我有些失望...三个的关系.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感动的地方好多,男孩儿的敏感羞涩不善表达都让我看着特别费劲儿,勇敢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所爱,不是一样特别棒的事儿吗?电影的几个镜头拍得狠唯美,音乐配得也恰倒好处,揪心的小片断有几个.守恒最后的表白让我不明白,只是想要好朋友,那好朋友的爱他拒绝了,太巧妙了,我开始心疼正行.正行隐忍的眼泪都让我难受.慧嘉让电影更好看,她不咸不淡不愠不火的表演像小溪般滑过我的心底...
我们对于台湾的印象就剩下GAY片了
想法是好DI,拍的晕乎乎
震撼的是守恒那句话:我太寂寞
没有人想看直女在一对男同性恋之间搞三搞四,没有人
《蓝色大门》也是只有3星,所以给你2星不亏了~~
青春是残酷的吗?更是隐忍的吧。
虽然烂尾,仍然不影响我的爱。床戏真美。
我能给你的,只有一个夏天。
又名:糜烂的台湾青春三角恋 ~
三颗星均打给音乐,这其实是一部MV。
其实觉得杨淇长得还是很漂亮的说.不过原著小说看得更有意思,电影情绪营造得不错,但真是虎头蛇尾了,到后来整个被弄得一头雾水.
一万首的mp3 一万次疯狂的爱 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
重拾
我爱余守恒。——康正行。我看完就只觉得,妈的,我就是康正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