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电影,真的心绪万千。你说本山他们是骗子,可是你讨厌不起来,他们更像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孩子。你说村民被骗很可怜,可是却又很难让你产生同情,这么低劣的骗术都能把他们逗得团团转,他们的无知可能才是真正的祸首。
胡诌了一个温都尔汗,既然让郭达带着他的超生游击队赶过去,又折返回来。
割个双眼皮,竟然是因为能修自行车。
葬礼变成了竞赛,冥婚变成了才艺展示。
就连念悼词都有“括号”的OS。
这些典型的黑色幽默,无厘头的元素,让没有被改革春风吹到的农村,显得又荒诞,又接地气。也正是接地气,才更显得真实。
电影并没有让这两个“活宝”进监狱,或者被抓,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喜剧,这样的结尾并不符合设定,更有可能是因为,让我思考: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提高之外,到底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说到底,中国真的更需要的思想改革的春风,需要用理性去修正大脑。
狂乱的疯癫,粗糙的戏谑。可能当我们想象着成为那只侥幸存活的猴子,坐在山脊上冷眼旁观,我们才能领略喧嚣背后的人生悲剧吧。
P.S.这部电影的风格化不亚于科恩兄弟,昆汀,盖里奇,为什么重新修改一下,拍个更符合现代版本的呢?
1990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李宝元、廉春明编剧,段吉顺执导的喜剧片《现世活宝》讲述了来自东北的笨山与来自西北的木犊为了捞钱,私自成立了“山木多功能有限公司”到处骗取钱财的故事。影片中的众多喜剧明星赵本山、石国庆、巩汉林、雷恪生、郝爱民等是电影喜剧之处的一大看点。
该片是导演段吉顺与编剧李宝元、廉春明首次合作的电影。他们为了创作出好剧本曾与赵本山和石国庆私下多次交换建议。该片融入了东北特色和西北文化,拍摄地点定为河北蔚县。北影厂拍摄电影《现世活宝》时,特邀郭达出演一位农民。郭达的打扮和表演几乎让石国庆出声来。为了让影片中笨山显得突出,赵本山特意让化妆师将自己头发弄得蓬松而又浓密。
彼时的1982年,在铁岭地区演艺多年极具天赋的赵本山因主演拉场剧《摔三弦》而家喻户晓。在姜昆推荐和几次进京尝试之下终于在1990年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赵本山一炮而红,正式开启了自己十五年连获春晚节目一等奖“小品王”的辉煌旅程。而这也是他成为了同一年拍摄影片《现世活宝》的男主角。本山即是“笨山”。
改革的春潮荡遍了中国的大地,无数有想法有干劲的城市人、年轻人、体制人,下海、经商。同样,农村中那些有心劲想闯荡的一批人也在跃跃欲试。公司,经理,名片成了时代特有的印迹。然而市场探索过程中的管理不规范,名片满天飞,董事长的噱头谁都能用,四处花边的假公司也随处可见。影片《现世活宝》中的“笨山”和“山犊”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两个喜剧人物,他们想闯荡,但是四处碰壁,心思走歪。无论婚丧嫁娶、推拿按摩、剌双眼皮、甚至算命,只要给钱什么都干,啥活都接。经济社会变迁进程中的一些乱象以喜剧的形势被搬上了舞台。
为什么说电影现世活宝中有时代的影子,我们回到影片之中透过几处细节来看。一、公司,董事长,经理,名片。二、西方文化在改革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中洋结合的丧礼,大受欢迎的美元式冥币。三、倒卖古玩的“倒爷”(巩汉林饰),张嘴闭嘴把广东腔带在嘴上。四、赚钱,赚钱,还是赚钱。影片中的人物命运也随之翻腾浮沉,戏剧性拉满,人物最终落得人人喊打的下场。他们是电影的人物,也是时代的人物,经济和广东深圳这一名词之于东北农村的影响,你甚至在最近几年赵本山的徒弟们拍的一些关于东北地域文化的网络电影中还可以找到踪迹。影片《现世活宝》上映两年后的1992年,邓公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那时正式建立起来了。
1983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大力地推动中国影视文化娱乐行业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一是刚刚从文革思想禁锢下解脱出来的导演们,他们经过十多年大胆创新,正是处在有力气力拍好作品的时期。二是新的管理上的更进一步的束缚还没有完全形成,电影行业的改革还不深入,环境还算宽松。三是社会快速变迁,导演们编剧们的素材由多样化的社会提供出来。所以这样一部敢讲真话,敢拍实事的喜剧片《现世活宝》在1990年诞生,荒诞的戏剧,也正是社会变迁中荒诞的一部分体现。这是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才使得影片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所以豆友们才会给出这样的评价说这部电影的风格化不亚于科恩兄弟,昆汀,盖里奇。称呼坑蒙拐骗的大忽悠赵本山真乃土味卓别林,称本片是最初的国产大陆无厘头电影,笨山是东北农村版顽主。
同样影片的负面评价也是有的,期刊《电影评介》边国立评“郭达在《现世活宝》中扮演一个拉着一篷车超生子女游击四方的父亲,本来这是又一个可以使人捧腹的角色。可郭达一张嘴,竟是满口地道的普通话。那浓厚生动的陕西地方口音没了。整个形象便黯然失色、味道全无了。” 期刊《电影评介》赵耀昌评“《现世活宝》中幽默少,过多的笑料使人物失真。影片中扮演笨山的演员赵本山和扮演木犊的演员石国庆,虽能摆“噱头”逗人发笑。但这些笑料像标签一样硬贴于人物身上,多处牵强附会反而觉得不可信。《现世活宝》中的人物表演缺少幽默,做作的地方比比皆是,人物仅是在做戏,缺少立体感,人物形象树立不起来。表演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表露出舞台味,一部喜剧电影要真正受到观众喜爱,应多一些幽默,少一些做作。 ”
笨山只是个喜剧片,不是纪录片,一定运用戏剧性的喜剧性的手法进行了处理。所谓的反应了一批人的思想,也只是反应了,而不是完全代表。所谓东北农村,实则非东北农村,亦是东北农村。改革,下海,公司,经理,挣钱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特征。在西北土地孕育的伟大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满银”也是这样一个人物,想闯闯世界,干出一番名堂,过来光耀门楣,但是现实缺乏经验,四处碰壁使得他们动起了只要给钱,啥活都干的歪心思。他们是时代里一批在经济社会中闯荡失败的农村人的代表。
也许赵季平和王时作曲创作的《现世活宝》的主题曲中的几句话是笨山和木犊的真实经历和人生写照,而且更可以道出他们那批人的心境。歌曲中这样唱道“脚踩黄土,头顶青天,大风里走来,大浪里钻,咱哥俩出来闯世界,咱让大伙看看。东窜庄里,西窜庄外,能吹能打,啥都能干,大包又大揽,大操又大办,累的我们哥俩是满头留大汗。婚丧嫁娶为的是赚俩钱,到头落得两手空空,人人喊打,四处流窜。”
文章来源 | 微信公众号“云周”
©云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什么叫入木三分,什么叫接地气?
这部电影就是如此,看似一部搞笑片,实际上描写的就是当时的农村。
只不过为了艺术需要,把多个农村发生的搞笑或者荒唐的事情放在了一部片子里面了而已。
这种片子,年岁大的人看,往往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但是,现在,大家都要高票房,或者大家都在学习欧美片的拍摄手法,或者大家都关注美女帅哥,即使拍农村片也多是家长里短,新农村建设等等,这种具备农民思维的片子估计今后很难再拍出来了。
赵本山的忽悠还是挺有趣的,虽然没看过很多赵本山大叔演的小品,但还是很让人觉得很逗。
影片里的故事情节放到现在也不过时,赵本山真牛逼!
在得知自己骗人的手段被发现被人找上门后的装扮老奶奶溜走,简直一模一样。尤其是在点心太多和没厨师做菜的两个问题上的解决办法让人觉得这头脑真机灵!
想不到嘻嘻TV6能看到这个电影。和之前放过的也是那个年代拍的《疯狂的小镇》一样,都是沒有正面人物,但却入木三分,辛辣讽刺,够黑够搞。这尺度放现在根本就通不过。不过电影的名字起的不是很到位。PS:那时候,大伙都还挺年轻哈。贵庚?吃过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个时候的猪脚可以不那么正能量,那时候的配角也可以没有一个好人,那时侯的笑点更是不那么尴尬的
哈哈,居然还很好玩,对90年代初开公司创业潮的恶搞,有讽刺,有夸张,比小品好看,现在是拍不出这样的农村电影了。PS:“负能量”名词创始人,正能量之源,山木培训的前总裁宋山木,个人名字和公司名称,是来自这部启发吗?那可真是歪打正着了。
很经典的喜剧片,笑中有反思,无论人物和台词都很自然,引人入胜,现在根本没有这么高档次的喜剧片了。。。
赵此后在春晚上反反复复表演的大忽悠,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吧。这部电影上映的1990年,薄开始主政大连,赵本山登上央视春晚,历史有多滑稽。
太tm逗了 就是挣钱 啥活都敢干...随口就是幽默 比喜剧人捆起来都逗 他割双眼皮你放心吧 他以前补过车胎 磨过剪子..随便一个段子都够用 在这一个村里 攉龙够呛
三十年前赵大爷就告诉过你怎么割韭菜之赵大爷真是人民的艺术家-ironic&pity坑蒙拐骗-治骨折、拉双眼皮、占卜(那一串的大小姑娘肯定只能说男孩啊)、婚丧嫁娶酒席收礼、镯子与倒爷…被人称作骗子其实只不过是包办自己不那么擅长别人一时半刻看不出真假的事而已,需求已被城镇创造,但又没有真正的技术进步来接管人们的欲望——看破真相的本领比应用心理学管用!最爱他最后把倒爷💰全撒光后的一串笑中带泪——走这一遭图什么?!钱吗?经历!
原来这里都有阴婚。口若悬河,招摇撞骗,信息不畅,信以为真。社会这种人最多了,靠谱的是少数。 做人要善于包装推销自己。 带着鸡和菜做饭,这是 不差钱 的来源吗?说粤语的巩汉林,假洋鬼子骗子和土骗子的对决。 猴脑,皇帝的新衣。 这电影很可怕,愚昧的大多数,竟然拍出来了,感谢那个开放的年代。 敢想敢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本山:你没见过美元,你想他们能见过美元? 说得好。 一个镯子引发的闹剧,尸骨未寒,抢夺遗产,极尽嘲讽。公司包赔500元,你们兄弟俩都是二百五。 倒爷。 真爱,双眼皮拉坏了,男的依然选择结婚。很不错的男人。 郭达那段,超生游击队 啊。 原来是在河北蔚县拍摄的。 百足之虫,这种人才是社会的主流,不靠谱,大忽悠的前传。这部电影是后来春晚小品的宝库啊。
农村,依旧没有变,不黑。
故事比较简单 配合出奇的角色立刻使故事笼上一层神奇色彩 导演把他们放在农村 当时农村基本是封建社会 被大跃进人民公社搞的活地狱一般 改革春风还没吹到 民风淳朴中带有愚昧 让本山唬的一愣一愣 实在有趣 不过作为公映电影 他们的下场当然是可怜可悲的 本山最后的一笑多少有些凡尔杜先生临刑前的感慨
老早以前看过的片了,很欢乐,想重看一遍
山木老师大概是看了这部才想起来做全能型大忽悠的
他,上来了,他,下去了他,下去了,大年三十晚上的欢乐少了百分之九十多可那时候的那百分之九十多,百分之三十是普通老百姓的声音,百分之三十是对世道的调侃,剩下百分之三十是对特定利益者的痛说好多年轻人觉得,哇塞,世道好太多了,我家giegie都敢在荧幕上扫黑除恶,哪还有那么多跳梁小丑可以借题发挥呢?[Puke]只能说,如果有心去看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影视剧,就知道自己也依然是被收割的百分之九十多
90年的片子,里面的段子拿到现在看也十分合适,农村版顽主,本山大叔演得入木三分。
尘归尘,土归土,镯子归地母。所有谈论并期待「元宇宙」的人都有必要看看《现世活宝》造就出来的江湖「骗子/伪神」是怎样一副模样,以及这个「皮包」公司活在怎样的「生态」环境抑或「荒诞」景观当中。明明白白的骗——倘若「忽悠」吆喝就是「未来」世界的形态,那么谁说东土落后于西洋?我们的「土特产」赵本山「大叔/大娘」抖出的「名片」包袱较比「商业天才」扎克伯格「不接地气」官宣的「Meta」概念早了三十年——东方人至少提前三十年知道不管是《伊甸园》还是「元宇宙」都是一种「封建」迷信。身为《社交网络》之王,扎克伯格知道「Meta」这个词源于希腊语,但他知道希腊人是如何「超越」生死的吗?人,从哪来又到哪去?按照组织这场闹剧的「主持」人和这个流动剧团「董事长」兼「精算师」的话说:人,从他妈那来,要到《母亲河》中去。
这要是欧美或者韩国拍的,假洋鬼子们估计早就吹上天了。可惜谁让你本山大叔土气呢,提您的名字,哪有科恩兄弟、昆汀逼格高,更别说糊弄小菇凉了。
腾讯视频。我大量看电影是1994年以后,1994神奇年份,全世界全是好电影,这期间开始经历录像机、LD、VCD、DVD的高潮,买碟片无数。1990我还没大学毕业,但1989赵本山的小草已经是我认知中火的起点了。看评论说,大连来了领导者,赵本山开始上春晚,忽悠时代开启。如今看,画质很糊、故事很真,分数很高
这是1990年的电影啊,本山大叔那会已经颇具大师范,简直是最初的国产无厘头电影作品吧。
赵本山领衔主演,小品自然是少不了,郭达客串的故事就是同年元旦小品超生游击队。而由于相声作家廉春明也参与了编剧,相声段子也自然少不了。故事下半场的”争镯闹剧“主戏就是以单口大王刘宝瑞名段“化蜡扦儿”为底料二度加工然后与赵本山这款飞机头神棍的事迹一结合化身为现世活宝,领衔主演了这出喧嚣在燕赵之地的人间喜剧,被那只侥幸逃脱“头脑风暴”的猴子攀脊趴梁冷眼旁观。
坑蒙拐骗大忽悠,赵本山真乃土味卓别林,荒诞又接地气。名片的意思就是明明白白的骗。悼词说王周氏老太太,她的一生,是围着锅台转的一生,是稀里糊涂一生,她的死,我们心里非常难受,一会就没事了。九十年代竹篮打水一场空结尾,搁现在恐怕必须得进派出所啰。几段幽默挺挠人心的,戏剧冲突还呼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