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真正伟大的数学家内心深处必是诗人
《素数》(质数)
2、3、5、7、11、13、17、19..........
质数(Prime number),又称素数,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该数自身外,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质朴的质,天然无任何添加,纯淨的自己,像天空中的繁星,无穷无尽,没有任何规则可以套用在他们身上,像 ,我 在这裡,独立自主的,也像各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无以言喻的纯淨,绝不妥协,孤独高傲的数字。
《完全数》
6=1+2+3
28=1+2+4+7+14
完全数,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除了自身以外的正因数总和,恰好等于它本身。
真正实现完全的珍贵意义。就像很难找到完全完美的人一样,完全数也很珍稀,目前我们找到的完全数不到30个。
《友爱数》
220、284 非常迷人的数字啊!
彼此真因数总和是对方。
老天爷精心设计的美好友谊关係。
你看
220:1+2+4+5+10+11+20+22+44+55+110=284
284:1+2+4+71+142=220
妙啊!很美好!
这部电影是出自小川洋子 的书《博士的爱情算式》。我觉得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意象和隐喻、音乐与画面很宫崎骏。影片中的对话简洁、自然、温润、细腻、清晰、富有哲学意义。能将数学用如此方式表现出其令人叹为观止的美善,不得不佩服小川洋子的文学底藴深厚,她成功将准确的数学知识,用浪漫如诗的哲学语言表现出来,且非常巧妙自然地融入故事之中,启发读者自己去思考,因而让思维具有了更丰富与更深刻的内涵。所以这影片除了娱乐功能与获得知识之外,最重要的价值,乃在于引领观众思考人生。能达到这境界不容易,这是相当优秀的作品。
数学是很多人害怕的学问,我好多学生、朋友都问过我「数学学来做什麽?」
只会加减乘除,不懂多项式、三角函数、指数对数、向量、微积分......的人不也过日子吗!
嗯,问的好!今天不听首喜爱的歌,也不会少块肉!明天不去旅行,照样能呼吸!
你说:听歌、旅行...让我快乐,然而学数学只让我痛苦。
哈!的确是很多人的感受!
我们不会教猴子物理化学,也无需教一隻兔子体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类的心智灵魂现象的确与万物不同,人的心在寻求永远,我们渴望探求真理,拥有真实的情感。我们用心智的全部力量, 来选择我们应遵循的道路。
很多人认为数学是纯粹理性的世界,是逻辑严密的语言,与情感、艺术毫无关係!其实数学也是美善的、真实的、朴素而高贵,优雅且完备的。数学能让人快乐吗?能的,只要你看见它的真、善、美。
故事主要是描述数学教授、管家、管家的孩子三个人的相处与对话。教授在 17 年前的一场车祸脑部受伤,让他的记忆只能停留到 1975 年为止,之后新的记忆都只能持续 80 分钟,前来应徵要照顾教授的的管家是单亲妈妈,她10岁的小孩(教授为他起名:根号)长大后成为热爱数学以第一人称回忆故事的老师。
只有80分钟的记忆,小川洋子将数学的永恆和人类的有限的对比用这样情节衬托出来,在教授思考他深爱的数学的时刻,当他渐趋完美并能领悟到真理之美的光辉的时候,在他的工作逐步达到精确而明朗、纯粹而易于理解、优雅而具吸引力的时候,他的人格魅力自然体现出一个完美的数学家气质。智慧的光芒都凝聚在这短暂的八十分钟内,每个瞬间都显得十分珍贵。
「妳穿几号鞋子?」
「24 号。」
「哇,多纯洁的数字,是 4 的阶乘。」
「阶乘是什麽?」
「把 1 到 4 的所有正整数相乘,就等于 24。」
「妳家的电话几号?」
「576-1455。」
「5761455 吗?真了不起!这是 1 亿以下的质数的个数。」
这是博士与管家第一次见面的对话。看似平澹,却包含了博士对数学、对人们与世无争的情感。
当博士见到管家的小孩,便温暖的拥抱他跟他开心地说:「你自己走了这麽远的路,真是了不起啊!真是好孩子,谢谢,谢谢。」他摸摸孩子那平坦的头顶说:「裡面蕴藏着一个聪明的脑袋。」「你就叫做『根号』,只要使用根号,就可以给无穷的数字、肉眼看不到的数字一个明确的身分。……无论什麽数字你都不会讨厌他。『根号』实在是个宽大的符号啊!」
就这样,永恆的数学,让三人之间出现了连结。管家的儿子从小就没有父亲,博士不但给他新的名字,还给根号嚮往已久的父爱。博士教他功课,还陪他练习棒球,无论在任何的危难下,博士都保护着根号。虽然博士的记忆是短暂的,没有办法再累积。但是管家仍以无比的耐心与爱心,来照顾博士的起居,同时与博士一同领略、共享数学的美好。三人间的情谊温暖动人。
π =3.1415926535..................无穷无尽
圆周率,永无止境地的数字, 在我们有限的时空中永远无法完成的一个数,但是他无限永生的概念在我们心裡。
i :虚数!想像出来的数字,客气的、谦虚的、温柔的、平常在我们眼睛可看见的地方是看不见的,这样的一个善良优雅的生命境界,却存在我们心中,在天马行空的想像裡,支撑着世界。
e :≈2.7182818...........神秘的超越数,自然对数的底数。
π、i 、e 这几个数字是全宇宙最无理、最虚幻、最超越的数字,但是这三个怪数字遇在一起,再加上1,竟然让一切回到了原点。
「来自宇宙的 π 出现在让人难以捉摸的虚数 i 身旁,飘然地来到e 的身旁,和害羞的i握着手。他们的身体紧紧地靠在一起,屏住呼吸,但有人加了1 之后,世界就毫无预警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切都归于0。」就像影片裡各种面向的「爱」翩然紧握,消弥了所有纷乱,让爱回归本真,宛若隽永的星光。
欧拉,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曾经讚叹地说:「e的(iπ)次方+ 1= 0,因此上帝存在!」这是数学界公认最精练、最美丽的式子,也是博士诉说爱的永恆,单纯和谐的方式。
2 ) 好好爱数学!为下周的高数考试攒RP
想到的第一点是和牛哥的对话
-我不想再喜欢YD了
-为什么?
-我爱YD太多了,没有时间去爱我的数学了
一直以为没看完这部电影于是兴致冲冲地搜出来看知道看完结局才感叹原来早已看过一遍了真傻啊!!!
爱分为很多种,对人对事对物,对心向神往倾慕已久的小男森,对迟迟不来的春天,对橄榄球那酷似哈密瓜让人爱不释手的形状。都有。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把无限放在手掌心,握紧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以前常常会责备自己,对于浪费掉的时间后悔不已,但现在释怀多了,对于午饭后走过梅花桩拿快递的时间,听英语教育广告人员喋喋不休装作和你探讨人生的时间都觉得是有可取之处的。
他们时不时地提醒着你要多多晒太阳长高,再不学习英语就来不及啦以及其实你还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然后我只好苦笑着回答她说 I just have a lot of dreams.没有下文了哈哈。这其实也在引导着你说出你的梦想,不管你有没有实现或者有没有走在实现的路上。无论他们本身有没有意识到,对于你自己来说是受益的。这可能比起你一个人坐在地铁站的彩色休息长凳上冥想人生一小时的收获还要多。
清明到了,不能像初二时一样和盆友一身轻装走出家门在熟悉到不行的青浦小镇踏青了。日渐沉重的身躯(除去每周二的体育课时分)似乎不再轻盈了,那个小镇也好久没回去了不知变成了什么样儿。还会不会每次出门必碰到同学然后感叹果然大家都住在这附近好海森呢!
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再,就好好坐下来爱数学吧:-P
3 ) 数学中的爱
我呢,是为了看神林会长与美山秘书谈恋爱是怎么回事,所以才找《博士の愛した数式》(The Professor and His Beloved Equation/博士热爱的算式)来看。啊,不好意思,应该是寺尾聪与深津绘里才对。
天才数学博士(寺尾聪饰)在车祸后,新的记忆只能维持80分钟,每次都要重新认识照顾他的女管家(深津绘里饰)。
电影淡淡然的,不过用数学来调情原来可以比吟诗更浪漫。对于一个刚刚学会了用日语来数数字的我来说,又额外多了一分趣味,值得向初学日语的朋友推荐。
博士问女管家生于何年何日,答曰二月二十日(220)。博士脱下大学颁发给他的“学长奖”手表,表背的编号是284。然后博士就拉着女管家到黑板前演化公式。
220除了自已,约数是1、2、4、5、10、11、20、22、44、55和110。把这些约数加起来是284。
284除了自己,约数是1、2、4、71和142。把它的约数加起来,刚好是220。
博士说,你的生日220与我手表的编号228是相亲相爱的“友爱数”(amicable numbers)。
女管家独个儿带着她的儿子阿根。博士说,根号是个跟任何数字都合得来的数学符号。她的儿子后来跟博士成了好朋友。当然,父爱般的友谊是每一天重新开始的。阿根后来成为了数学老师,电影的故事也是由阿根的口叙述出来。阿根说故事时补充,220和284这对友爱数是公元前500年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现。后来到公元1866年,一个年仅16岁的意大利的少年Nicolo Paganini,发现了1184和1210这对漏网之鱼,其实期间也有人发现其他行的友爱数。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儿,也是友爱数的专家。
剧本原着是芥川奖小说,电影拍出来也带点文艺腔,却略嫌隐晦和单薄,还好的是几个主角都是好戏之人。深津绘里在此戏比她演美山秘书可爱得多。她在《Change》的角色有点讨厌,人也太瘦,瘦得连脸颊的骨都露出来了。寺尾聪原来拍过山田洋次的《同胞》,要找片子来看看他年青时的模样。演长大了的阿根是凭《三丁目の夕日》中的穷作家角色两度获日本奥斯卡影帝的吉冈秀隆,他是山田洋次男人之苦系列中寅次郎的外甥满男,由小孩演到长大后追求国民美少女后藤久美子。演博士嫂子的浅丘琉璃子是男人之苦系列中的最佳女主角,和寅次郎四度对手,她演的舞女莉莉大癫大肺,被认为是最应该嫁给寅次郎的角色,跟这次演哀愁的嫂子完全是另一个形象。
4 ) 我喜欢寺尾聪
正因为看似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数学的秩序才是美丽的。
质数:除了1和自己本身,没有别的约数。是最孤高的数字,自然简单,独立自尊,高贵不屈。
亲和数:自己的所有约数之和等于对方。在无数的数字里,只有这两个是独一无二的关系,是上帝的设计,要彼此相亲相爱!毕达哥拉斯:“朋友是你灵魂的倩影,要像220与284一样亲密。”
完全数,自己的所有约数之和等于自己。表达完美内涵的珍贵数字,这是上帝的杰作,完美无缺。
直线:现实中,你永远看不见直线。真正的直线在哪里呢?只存在于心里。没有起点和终点,是无限延伸的。不会被物质、自然现象、感情所左右的永恒的真实,是眼睛看不到的。眼睛所看不到的世界,支撑着眼睛所能见的世界,关键的事情要用心来看。
i是虚数,-1的平方根,一个谦虚的数字,未曾出现在可见的世界,只存在内心。用短小的手臂撑起一个世界,它代表爱。
根号,它的含义是坚强,保护着每一个数字。因为根号对每个数字都很包容,能容纳所有人和事。
欧拉公式:e(π*i)+1=0……因为加了一个1,看起来无关系的数字之间,找到了自然的关联,就像找到了一个人,就得到了爱情。而e(π*i)=-1,我的心是e,就像这个方程式,失去了一个人,永远等于-1,我们的新生活永远都丢失了,对于我们,开始步出生命的轨迹,没有人施以援手。
不过电影没有表达小说里某些细节的东西~~建议读小说~~
5 ) 数字与时光的长短
剧里的妈妈被迫离开了博士家的管家的那份工作之后,在新的工作处拖着台阶:
“1、2、3、4……4的阶乘是24,啊,多么尊贵的数字。”
妈妈初次来到博士家里的时候,
博士这么问她:“你穿多少码的鞋子?”
妈妈回答:“24号。”
“啊,24,24是4的阶乘,多么尊贵的数字。”
然后每天清晨,这样的对话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重复地发生着。
而妈妈和阿根,阿根和朋友们都这样约定着:
即使博士教过我们很多事,我们也不能说“你已经教过我们了。”
而之后,时不时的,会想起博士的话:
“数学规律优美而精确,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无用的,
即使找出了所有的质数,也不能改善生活,没人会因此变得富有。
当然,不管有多背离世界,很多数学发现都有实际应用,
质数甚至以作密码的形式卷入了战争,这是丑恶的一面。
但是那不是数学的目的,数学唯一的目的是探知真理,鼓起勇气睁开你的双眼。”
恩,这是数学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我很喜欢数学,
即使周围的大多数人在听到这句话以后倒吸一口凉气然后说:
“啊,真厉害,数学好难啊!”或者“啊,你不觉得数学很无聊很枯燥嘛?”
我依然抱着数学分析和概率论一边苦恼一边满足于各种各样的数字。
重要的是在解开每一道难题之后,对未知事物的恍然大悟,以及心里的满足和莫名的勇气。
你突然发现原来自从世界开始以来就存在的数字,这是逻辑,那是真理,
你突然发现世界很大,即使数学告诉了一个准确的答案,却依然有好多的未来在等着自己。
无穷无尽。
当然我们记得的东西往往没有数学家那么深,那么多。
传说金鱼只有7秒的记忆,甚至会对自己刚才有没有吃过东西都非常困惑。
《初恋50次》里同样,由于记忆太短,于是两人一次又一次的相遇。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们总是在忘记一些东西,应该记得的,也全部忘记,
我们还同时在记住很多东西,不应该记得的,也全部印象深刻。
我对此非常的困惑。
后来妈妈最后看着博士的嫂子说:
“即使只有80分钟的记忆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现在。”
人生可以很长,长到有天连看着当初最爱的人也会觉得腻。
人生也可以很短,短到只有八十分钟,连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都会记不清。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你还是可以创造奇迹。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我依然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与你相遇。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也请让我成为你的第一个朋友。
你看,80,多美的偶数。
说到底,时光的长短并不重要,
因为在无数的数字组成的时间之河里,
我们遇见了弥足珍贵的人们。
6 )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感人的片子了
真的是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感人的片子了,太感人了
片子的名字叫《博士的热爱算式》。
看的时候哭了好几次……
并不是因为情节有多么的起伏,也不是人物命运有多么的起伏跌宕,是因为影片中淡淡的情感,淡淡的爱。就像在寒冷的冬季,站在阳光中的感觉一样。身体和心里,都被阳光和爱充满着。舒服极了,眼泪呢,也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
不是悲伤的眼泪,而是被爱而感动的眼泪。
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跌宕起伏,有的只是真挚而含蓄的爱,暖暖的……
整个影片中所洋溢的爱,是那样的纯粹和亲切。
我不是一个轻易感动的人,也不是一个轻易落泪的人,我对煽情没有多大的兴趣,那什么韩国的"悲情几部曲"和什么号称看过的人都哭过的片子没有多大的兴趣,有时候勉强和别人一起看,别人哭得稀里哗啦,可我好像就没有多大的反应。有时候被人说是冷血,但我觉得不是。
有的片子纯粹是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让你哭得稀里糊涂的人写的,没有让人感受到爱,感受到作者的真诚。所以自然哭不出来。
而这部片子,从头至尾你都可以体会得到,爱的存在。
以诗歌般优美的语言解读数字蕴含的人生哲理,甚至暗合宇宙万物神秘而精准的秩序规律,真正的天才能悠然游走于跨领域,享受纵然自得的心灵自由,能从最简单最朴素的质数中找到美的本质,数学渣如我亦深深被感动;小泉尧史风格一如既往清淡平和,怡然有情 。
小说比电影来的更缓更温馨。但电影也不错,聪叔有奇妙的治愈力:)泪点:去看棒球赛,未亡人质问。长野真美。讨厌数学的我也感受到了其奇妙的魅力,专注于什么的人最纯粹有趣。存在过的美好回忆不怕被忘记。
其实是个不错的故事,只是我这种数学不及格的人,看到这各种数学名词和算式…就开始头疼啊…好无奈。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威廉·布莱克
寺尾聪和笠智众一样,年轻什么样老了还什么样。快四十了看着还像大学生吉冈秀隆到底怎么做到的。
3.5 对数学彻底感性化的呈现,每个数字都成为触摸世界的肉身记忆。人设和情节上做了很多工于设计的内容,但因为视角和情感干净纯粹,中和出了老派的美妙效果。清爽的日式温情于我真是屡试不爽,总能令人短暂相信世界是多么善良,然后被感染、打动。
数学家怎样表达永恒的爱?博士给出的解答是:欧拉公式e^iπ + 1 = 0 “两个数字,一个循环至尽头的尽头,一个绝不显露真面目、虚无缥缈(i - imaginary number),它们描画出简洁的轨迹,落于地上一点。虽然圆自始至终不露面,π却不期然地从空中飘落到e身边,来和生性腼腆的i握手。它们相互靠近,屏声静气地静静待着,直到一名人类进行了一次加法运算,令世界刹那间毫无征兆地风云变幻——一切归于空无。” 看似浪漫的文科生用一厢情愿的诠释将朴实理性、准确齐备的数学纳入麾下 但本片“万物皆数”的理念不过是让分支学科回归其混沌的起点——哲学 或许每个研究者/教学者都应该有意识发掘学科本体朴素而尊贵、高雅而齐备的魅力
还可以了,主要是节奏太慢了...小日本
太感人了,好久没看过这么治愈的电影了。体会到了数学的美,宇宙的美,有限对无限的兴叹,还有淡淡的忧伤。博士实在太太太善良了。管家母子也是。
淡淡的温馨,即便是一直反感数学,看了这部电影都会感受到很多的不同。博士的生命中充满着各种的光亮,即便他只有80分钟的记忆。加古隆的ost还是那么好,愛のテーマ这首曲子在这里用的真的不错
看过几遍,依然是兴致勃勃,这是一个回忆形式,所以回忆的内容都是美好,真善美。……故事的内核是《初恋50次》,非常有趣,无限循环中,通过数学传达出人生的哲理,是的,数学只是我们人类发现的,而不是发明的。……深津绘里扮演妈妈,是那么自然,亲和。
这样温情的片子这样感性的人是没办法说服我去热爱数学的啊。小阿根一出场 我觉得他在cos二十多年前的吉冈秀隆,哈哈哈哈。最近完全hc上吉冈了萌点真奇怪。
一节介绍欧拉方程的初中数学课 所有关于数学的电影的通病都是纠结于数字 ,即使如此能戳中观众也不容易PS:如果有这么有魅力的博士当数学老师大家都会爱死数学了吧
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威廉.布莱克一部美的不能在美的电影,一首关于永恒的诗,不断叠加80分钟的记忆.......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活在迷乱的现象里,从来都有很多人如此向往另一个世界的永恒。在这里,“那里”成了一种向往,一个梦,一首诗,成了爱
非常好的片子。数学不仅仅是枯燥的计算,也能启迪很多人生智慧。三个复杂的数字,加上1就可以得到0。0是虚无,是平静,是圆满,也是归宿。让一切变为0吧,找到自己心的归宿。
e^iπ+1=0。感觉小时候“讨厌”数学可能是因为没有get到它的趣味的契机,而且遇到的老师都讲得太干巴。
电影大胆将小说的母亲视角改成儿子视角,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回忆故事。主轴忠实原著,却改动和补充了不少细节,让原本碎片化而略显单薄的小说情节更显丰满,尤其是将原著与嫂子隐晦的过去以及与保姆淡淡的暧昧情愫变得明朗化了。原著结尾是博士搬去了疗养院,电影则变成了疑似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幸福画面
我一直不怎么喜欢深津绘里,总觉得她和谁搭戏都不太对劲。而且我也有点怕抱持“别人的过去现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自己的现在”想法的人,被这样想法的人围绕和亲密接触是很可怕的事。我厌恶这样的关系。
挺特别的 真正的电影总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