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家宴1998

HD

主演:乌尔里奇·汤姆森,赫宁·莫里岑,托玛斯·博·拉森,帕普丽卡·斯汀,碧尔特·诺伊曼,崔娜·蒂虹,赫尔·多勒里斯,Therese Glahn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98

 剧照

家宴1998 剧照 NO.1家宴1998 剧照 NO.2家宴1998 剧照 NO.3家宴1998 剧照 NO.4家宴1998 剧照 NO.5家宴1998 剧照 NO.6家宴1998 剧照 NO.13家宴1998 剧照 NO.14家宴1998 剧照 NO.15家宴1998 剧照 NO.16家宴1998 剧照 NO.17家宴1998 剧照 NO.18家宴1998 剧照 NO.19家宴199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家宴199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场在丹麦地方富绅海吉豪宅中举行的周末家庭聚会,是为了庆祝他六十岁大寿而筹办的。他的儿子与媳妇、女友与男友,还有几位亲友齐聚一堂为他庆生。不过原来该是融洽的热闹的晚宴,却笼罩着诡异的气氛,仿佛海吉两周前自杀身亡的女儿阴魂犹在。岂知早逝女孩的双胞兄弟击杯起身发言,控诉父亲乱伦并谋杀亲生女儿,引爆了席间的争议对立。而在此状况下,这群人不得不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危笑吸血鬼之花族长的赘婿赌你也会做第一季天堂岛之外燃烧的石头爱的妇产科2末日戒备(粤语版)夜曲2020美国再见仍是朋友武林孤儿大山的女儿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四季宝物岛诅咒项链蓝色星球2“宝贝”小偷与大盗八十年代的萨尔斯发展受阻 第二季孤星血泪鲁迅魔鬼屠夫燃情克利夫兰第二季侦探K9普国语五道障碍我们恋爱吧第五季重案行动之限时拯救粤语

 长篇影评

 1 ) 一些杂感

1995左右前的丹麦,一个乡绅家里,这位乡绅在孩子小时候对自己的儿子、女儿性骚扰,女儿长大后自杀、儿子长大后找父亲算账的家庭故事。父亲最后认错,不过这父亲也是一个知错能改、敢于向自己孩子认错的人。

过生日男人穿黑色西装、戴着蝴蝶结领带,女人dress。他们穿西装这么经常,难道都要干洗吗?

餐桌喜欢点蜡烛。好像只见过他们喝红酒,没有什么白酒之类。

想讲话时候拿刀叉敲杯子,餐桌喜欢点蜡烛

丹麦人住有人自杀过的房间也会感到心理不适

儿子女儿每家都有车

做爱的镜头从上面拍,性观念蛮开放的

给父亲庆祝生日,儿女们都回来,很多而自都在巴黎工作

 2 ) 这是一个坦白的演讲,它的名字叫作:当爸爸洗澡的时候

DOGME 1 FESTEN

道格玛宣言开山之作。

先来谈谈这个简单又充满情绪张力的故事结构。

这是遵循道格玛十诫拍出的第一部作品,没有花哨的叙事技巧和蒙太奇,顺叙结构的故事按照真实事件的发展铺陈开来。

随着故事情节的次第展开,人物间的肢体交流与对话,巧妙地引入人物关系、刻画人物性格,把一个庞大而复杂家族的群像塑造得清晰而立体。

支撑整个故事的悬疑设置来源于已故姐妹琳达的自杀。在庆祝父亲60大寿的觥筹交错间,一个折磨琳达和孪生兄弟克里斯丁多年的羞耻秘密逐渐浮出水面。

祝酒辞中,克里斯丁对父母的突然控诉,将噩梦般的回忆昭告宾客。疯狂而混乱的状况在家仆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整个家宴成为一场闹剧。宾客的尴尬无视与父母的圆滑回应下,克里斯丁一而再出言不逊,抖出了更多的黑暗往事。

兄弟迈克尔和姐妹海伦娜对待克里斯丁的惊人言论,以愤怒且不愿相信为开端,在分别使出暴力镇压和经历内心的伦理斗争后,以海伦娜念出琳达的遗书、迈克尔暴揍父亲为结束(怀疑还有更以牙还牙的情节)。

家族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在情节点上的情绪张力和爆发十分到位,配合故事发展的节奏可以说是浑然天成。

再来谈谈不乏实验性的镜头语言。

道格玛十诫要求全部手持镜头,音画不可分离,按照故事真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拍摄。

除了各角度的全景中景表现庞大家族的宴席场面,镜头还不时穿梭在席间,在情节点上给到各个人物表情的特写,具有非常饱满的情绪张力。

以上常规视角外,更具实验性的要数一些诡异的鬼视点,不时出现在房屋的各个角落,有时还在空中漂浮着。

就好像故去的琳达正在注视着这一切,注视着她的孪生兄弟掀起一场战斗,注视着强权的倒塌、噩梦的驱散、秩序的重建。

这场战斗以一个坦白的演讲作为开端,它的名字叫作:当爸爸洗澡的时候。

 3 ) 卑微胆小的他说出真相,那个恶魔般的父亲和被毁坏的心灵依旧永远折磨他

       从Christian开口说出父亲的秘密,直到被弟弟赶出去,母亲当着客人的面侮辱和嘲讽Christian时,Helene明明知道事情真相还要置身事外,我开始哭,一直停不下来,好难过,发生了这么可怕的事情,亲人竟然不鼓励和安慰他,只有几个服务生愿意去相信和帮助他。来宾一个个都没有什么表情,惊讶同情愤怒?直到最后早餐桌还是熙熙攘攘的说话声。
       最后Christian那空洞无助的眼神太虐我,即便一切都大白天下,曾经懦弱胆小的自已勇敢说出秘密,父亲是否会接受惩罚,对他曾经造成的伤害和妹妹的死极伤痛会跟着他一辈子,我想只有他如他孪生妹妹一样结束自已才是真的解脱吧。
       

 4 ) Film Blog of Festen (1998)

‘I don’t think so. Looking at American society, I’m sure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families living on the surface, not thinking of what’s behind the facade. And that’s the topic of the film. There’s also a huge amount of Child abuse in American. At Cannes, many French journalists had to stop their interviews because they were crying. The reason that people say this is very Danish is explained by the rituals which we follow thoroughly in the film. The themes of the film are universal, although it doesn’t sound very humble to say that. ’

In the interview of Festen (Thomas Vinterberg, 1998), Vinterberg mainly mentioned that many families are different in appearance and inside in society. Many families will deliberately show their happiness and harmonious in front of outsiders. But inside the family, there are many unspeakable sadness and corruption. The director concentrate on Child abuse, the oppression of children by a family. This phenomenon is common, and the event in the film Festen is only a typical event, which is dramatized and revealed.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the upper class, a class tha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hierarchy and dignity. The conservative tendency and patriarchal style of northern Europe can be better displayed in the upper class.

The whole family presents absurd "harmony" in the celebration,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he ultimate hypocrisy. With Christian's hand, director Thomas Vinterberg lift the fig leaf of a decent family and revealed the true face of the authoritative father. In the opinion of the director, the family is the only one institution that people can't choose and escape (Porton, 1999). In such a family environment, the primary task of each child is to maintain the glory and dignity of the family. Helena chooses to swallow the sadness after seeing her sister's suicide note and does not publish it to the public. After Michael seeing her sister's black boyfriend, he tries to drive him away in order to "not shame the family". This is tantamount to Fascism in the family, where individual interests are suppressed under collective interests. Christian is the eldest son favored by his father in the family. His character is modest, gentle and decent,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image of a regular successor wanted by the big family at that time. His brother is ignorant, cynical and not valued. But no one thought that it was the eldest son who lit the smoke of "war" at home. Because the dead person is his twin sister. In such family oppress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will be more importa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ers will be solid. His sister died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sexual assault of the authoritarian father.

In Denmark, one in 10 children will suffer from domestic violence, which seems to have become a part of society and is difficult to change in a short time (Porton, 1999). His father's behavior finally violated Christian's last line of defense, even if his behavior would disgrace the family and disgrace his father's majesty. He can't stand such a hypocritical family, and blames himself for failing to protect his suicidal sister. Then, the role of mother accounts for a small proportion in the film. In the patriarchal family, she is always around her husband. She speaks appropriately and behaves gracefully. However, after her son tells everybody the truth she had already known for many years, she chooses to cover up the facts and claims that Christian is suffering from paranoia. The false accusation against his son reflects that in this kind of family relationship, the oppression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has become conventional. In the end, the father's exit will not completely destroy such a family relationship, Wood (1999) argued that even if patriarchy is overthrown immediately, it will still take several generations to gradually eliminate the imperceptible habit of universal rule.

Word count: 544

Reference list:

Kaufmann, M., Hald, B. (Producer), & Vinterberg, T. (Director). (1998). Festen [Motion Picture]. Denmark: Scanbox Danmark.

Porton, R. (1999, March 22). Something rotten in the state of Denmark: an interview with Thomas Vinterberg. Cineaste, 24(2–3), 17.

Wood, R, P. (1999). Humble guests at the celebration: an interview with Thomas Vinterberg and Ulrich Thomsen. CineAction, pp. 47-54.

 5 ) 喜欢对于Micheal的塑造

可能因为各种剧和电影看多了剧本并没有太大惊喜,但这个导演表达人性的方式和成果令人瞠目,相对更喜欢《狩猎》一些,因为很少看到儿童和成年世界的碰撞吧。
 《家宴》佩服小儿子Micheal的塑造,觉得他是才是最依赖这个家族的“繁荣”的,第一次是他在路上见到哥哥开始表现出的激动甚至骄傲、“抛弃妻子”载着哥哥回家,就觉得是一个对长兄和家族有崇拜情节的“浪子”。这里的细节描写是后来Micheal几次态度转变的伏笔。
  第二次是他找不到鞋子对老婆发脾气说怎么能穿那双黄色旧鞋去见父亲,从这里看得出Micheal对于父亲的尊重,在父亲眼里他是个总是闹事的小屁孩,他担心父亲不再重视他。第二天一早他爸到他房间叫他五分钟之后到客厅,Micheal在路上边提裤子边狂奔,穿越人群(打着人头233)提好裤子穿好鞋期间还摔了一跤,然后站在父亲门前毕恭毕敬。这是他无比想获得认可的心态描写。
  第三次在晚宴上christian(这名字跟一个教授名字一样老让我想起被ddl支配的日子)几次揭露父亲强奸他和双胞胎姐妹Linda的事情,Micheal相信父母说的大哥在胡说,在大家都低头假装看风景的时候他作为小儿子起身把向来在家中受到家人认可的大哥推了出去,要知道这次家宴Micheal自己还是大哥担保才得以进家门没被赶出去的……在外面Micheal打了Christian,还跟其他人说不要用棍子因为这是他哥,Micheal内心超在意家人啊。
  第四次是Helen被迫读出Linda的遗书之后真相大白,姐姐确实因无法忍受父亲强奸而自杀,这里还体现出双胞胎兄妹之间的情感balabala可能血缘越近真的越相爱吧。Micheal半夜喝醉跑去敲门,嘴里还喊着“是你们的小儿子Micheal”,侧面描写了从小被宠而后又被送出去读书再后来又一直没被父母很好认可的各种辛酸过往。在他爸妈门口痛扁父亲一顿,另一边他的两个哥哥姐姐正抱在一起相拥而舞。这里Micheal站在了死去的被辱的姐姐一边,完成了精神上和肉体上对曾经崇敬的父亲的惩罚。
  看到这里觉得,可能真的,一起成长经历同样年纪的所有事物的兄弟姐妹,会比跟父母更亲近。毕竟他们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共同的岁月、共同的身份在家庭中的地位。当兄弟姐妹受欺负的时候,哪怕你是父母,都是不能容忍的?当然只是在这个案例里,如果换成是兄弟姐妹大逆不道谋害父母什么的(比如那部《下一个就是你》),也照样会被惩罚。只是突然想起来“这一生父母的陪伴只是一段,子女的陪伴更少之又少,陪你最久的还是你的兄弟姐妹和你的爱人。”时间真是 一种无可违逆的存在。
  最后一次,兄弟姐妹坐在一起吃饭,他们仍然是一家。父亲走进来说完了抱歉,Micheal说,那么请你出去,让我们好好吃饭。父亲走出大门,门里似乎仍是从前的样子,我们一起嬉笑玩耍,大人们,让他们一边去吧。
  或许Micheal的心里突然释然,再也不需要讨好父母来肯定自己了。

2017.4.5
总得来说喜欢这个导演

 6 ) 《家宴》:人性丑恶之下的麻木群像

1995年,巴黎,两个丹麦人花了不到一小时,写出一份影响一代电影人的重要文件。他们主张电影回归原始,注重剧本、表演和主题,并摒弃特效的应用,将电影制作的核心由工作室交还给导演,让导演回到艺术家的位置上进行创作。这个文件就是如今影迷中无人不知的《道格玛95》宣言,那两个丹麦人,不说你也知道是托马斯·温特伯格与拉斯·冯提尔(不知道的请装作知道,谢谢XD)。

《家宴》是“道格玛95”运动的第一部作品,一举摘下1998年戛纳评审团奖,显示出该运动伊始的野心和冲劲儿。根据《道格玛95》的“十诫”,影片拍摄必须采用35毫米胶片,摄像机必须手持,任何晃动或手持所能达到的稳定程度都是被允许的,且不能采用特殊打光。所以《家宴》在视觉上容易让人感到不适,但这种不适却恰恰帮助导演渲染了整个故事的氛围。富有的生意人海格在自家经营的旅馆举办庆贺六十大寿的家宴,家人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海格共有四个孩子,其中长子克里斯蒂安的双胞胎妹妹琳达在家宴前一个月自杀身亡。小女儿海伦循着儿时做游戏的线索找到了琳达留下的自杀遗言,读后却惊慌失措,匆匆把遗言藏了起来,为影片留了一个伏笔。

家宴刚进行不久,克里斯蒂安在祝词中控诉父亲在儿时对自己和妹妹琳达进行性侵犯,席间一片哗然。讽刺的是,这片哗然很快转为“平静”,众人又回到了宴席的杯酒啜饮。克里斯蒂安再次站起来控诉父亲的性变态行为导致了妹妹的自杀。座上宾们面面相觑,似乎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但因为找不到车钥匙,又一个个回到了宴席。一项项往年的仪式被重复进行,似乎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止这场“必要”的家宴。

故事中的冲突不断,但影片至此的戏剧冲突还停留在刻画人物性格和交代故事背景的层面,场景也局限在私下的人物对话。第一次大爆发是母亲艾尔斯和长子之间的针锋相对,她指责克里斯蒂安“过分活跃”的童年想象力,影射他满嘴胡言,对父亲的控诉根本不值得相信。克里斯蒂安反唇相讥,原来母亲在目睹当年父亲的性侵犯时却没有保护孩子,而是转身离开做了“帮凶”。长子终于被愤怒的次子给撵了出去,镜头一转回到家宴,却是老祖母在唱着赞歌。这个家族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后却道德沦丧,人人身上都散发着腐烂却不自知的气息,最叫人恐惧的就是那种面对丑恶真相的极端冷漠和麻木不仁。

影片最为讽刺的一段群戏出现在迈克尔与小女儿海伦的黑人男友起冲突之后,迈克尔让众人和他一起演唱一首严重歧视黑人的歌曲,宾客中竟没有一人反对,甚至将其当成一种娱乐,唱得肆无忌惮。这一幕看得人胆战心惊,并很难不想起鲁迅描绘的国人看革命者被杀头的场景。那把杀人的刀虽然在刽子手手上,但围观的人手上都沾着血。影片的对话绝大部分为丹麦语,但致敬酒词人却不时夹杂几句德语,加之这个家庭中扭曲的道德观,很容易让人猜想这个家庭是否有一定的纳粹背景。

除却在群戏上的出色处理,导演在对于“父权”的刻画上也注入了很多心思。在一个父权至上的家庭里,儿子容易将父亲作为偶像,来自于父亲的肯定会延伸为衡量自己人生的标准。次子迈克尔生性暴躁粗鲁,因为在学业和事业上的不成功而得不到父亲的肯定,但愈得不到肯定的结果就是姿态愈发犬儒。当长子屡次在家宴上撕破父亲虚伪的脸面时,迈克尔选择了用暴力去维护父亲的颜面。直到海伦读出琳达留下的遗书揭露无法逃避的真相时,他对父亲拳打脚踢,反映出的是人在信仰丧失时候的终极溃败和病态极权种下的恶果。这种“父权至上”在整个家庭中蔓延成了极端的“男权”。母亲在看到孩子被丈夫性侵时转身离开,显得残酷冷漠。影片并没有过多交代父母亲之间的相处模式,但从迈克尔对妻子米特的态度中可管中窥豹。从夫妻互动的几段场景来看,米特的角色可以是一个保姆(整理行李和带孩子)、一个性工作者(解决丈夫的生理需求)或一个陪衬(在整个家宴中的沉默不语),但却看不到一个妻子应该得到的呵护和平等。

《家宴》为长达十年的“道格玛95”电影运动开了一个好头,其在剧本上的出色发挥、摄影器材的朴素应用和演员的出色演出都遵循了“道格玛95”的电影精神,区区一百分钟的片长却记录了诸多人性的挣扎,并留下了相当的道德思考。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因为此片而扬名立万,但他下一部在精神内核和拍摄手法上皆有所成就的影片则是十四年之后的《狩猎》(2012)了。但从《家宴》到《狩猎》,温特伯格从没有停止过对道德的拷问。当一件恶行发生,与他人一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发起责难并不困难,选择麻木不仁甚至更容易。但当这责难的枪口对准自己时,谁又能够全身而退呢?

作者为影评网刊「一帧一影」特约撰稿人
<图片1><图片2>

 短评

亲密而又疏离的流变(上帝)视角在私人以及公共空间里缓慢攀爬或肆意飞行。偌大的聚会上不是人与人的相敬如宾而是彼此之间的相敬如冰,温特伯格的《家宴》正如拉斯的《狗镇》一样生猛而直接。这个两个天才型的反叛者都在剧本上显露出他们自然而外溢的才华,但二人在叙事的语言和形式上却也沾染了过多“失败者”的戾气。“众声喧哗 总是艺术又失败了 艺术的胜利都是静悄悄的”,木心明审。于是接着说“惊世骇俗 就是媚俗”。

10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太赞了!看的英文字幕居然还能那么喜欢!丑恶的家族秘密和各种抓马最精彩了!这估计是最不闷的Dogme电影之一吧!几处神剪辑和摄影亮瞎眼!

1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在瑞典、丹麦这几个北欧国家,我甚至猜想凡是有纳粹背景的家族常有父亲性侵自己儿女的行为,他们甚至把这个当成一种为人父的权利,好比【龙纹身的女孩】里的那个纳粹家族。那一个晚上一场热闹的家庭庆典成了一场家变,家丑被导演处理成了一个个连环炸弹,彻底撕掉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

1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大元旦的看这么压抑的片子,别说片子里参加宴会的人了,观众看着都如坐针毡。29岁的温特伯格好不血气、泼辣,这脾性一点都不比拉斯冯温和。如果《秘密与谎言》只是家庭小抑郁的话,《家宴》就是重度精神分裂了。

20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比起罪有应得的父亲,永远正襟危坐在荣誉那边的母亲才更像一个魔鬼吧

21分钟前
  • 力荐

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手提拍摄很奇怪,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世界上第一部Dogme95电影。剧本很强大,但可能因为下载的版本原因,扩大了观影的不适感。但还是对导演新作狩猎充满期待。

24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本片是第一部遵守道格玛95“纯洁誓言”的电影,也是温特伯格成名作。影片撕破了一个表面高贵光鲜家庭的遮羞布,将不堪的家丑赤裸裸示人。俯仰偷窥多视角的手持拍摄完美契合了这个躁动不安、暗潮汹涌的故事。剪辑粗粝随性,三兄妹浴室寻宝的交叉蒙太奇精彩万分。一部张力满满抓马不断的佳片。(9.0/10)

2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剧作太神了,即使不是Dogme95的片子也会很赞啊。没有流于简单的家庭情节剧,寓言性很强。剪辑是这部片子里最亮的部分。

3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又看,再次感慨牛剧作神剪辑。很多人认为不晃更好,伯格曼也是这么说的。但我觉得晃得很好,有必要晃(除了鬼魂视点这个动机,你不能否认摄影机架好,演员就很容易端起来油起来,而这里演员的松紧适度,对不可预知的摄影机有一些不知所措的状态非常有感染力)就是画质太渣

35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Dogme95真的生猛(拉斯冯提尔和温特伯格都是金牛),能把这么classic的剧本拍的倍儿带劲,剪辑太不讲理了简直就是把观众一把推在墙上赤裸裸的耍流氓,摄影也非常爷们儿,金牛男可真是法西斯。四星半,剧本太无懈可击否则我会给五星的。

38分钟前
  • 撕撕撕
  • 推荐

【B-】还是接受不了这个导演的风格。但是剪辑真是厉害呀。这个剧情应该去豆瓣“直播我身边的皇家极品”小组

43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看上去波澜不惊的家庭宴会,随着一次次敲打酒杯行致酒词,新状况不断发生。舆论被动的长子最终反败为胜,让道貌岸然的禽兽父亲名誉扫地。值得一提的是家宴中的群众被刻画的十分麻木不仁,总是窃窃私语然后若无其事。Dogme95的画质有些折磨人。

46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Dogma#1,第一部用迷你DV拍摄的电影,反叛父权。虽规定抛却形式,但在机位的选择上格外用心。几处监视器视角及鱼眼镜头给人强烈的窥视感,高至天花板低至地面的摄影角度加强了幽灵视点的怪异,让自杀去世的双胞胎女儿Linda始终保持一种疏离的在场。最后烛火熄亮间插帧,浅梦中死去双胞胎的召唤,再填几分鬼魅。不太信服的是过度破碎的剪辑,既然选择使用DV还原现实感,为什么还要反复切角度将时空的连贯性打碎呢?3047

47分钟前
  • 阿茶
  • 推荐

Dogme 95的作品,晃时间长了也不错,不过还会觉得用古典拍法,变革和反讽的力量会更明显。牛逼的还是剧作本身,以一种传统的家庭故事做派入手,不断解构和演变。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加强升级版《雷雨》。尽管Dogme95实在无聊透顶,但很难不给这部片子打个5星啊。

54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那种乱中有序的气氛在一台小小的DV下被惊人地制造出来,这本身可能就是奇迹,精巧紧凑的剧本和导演技艺,塑造角色的水平堪称完美,同时温特伯格在堪称混乱的低画质画面中,还靠着晃动剪辑的组合制造了独特视听效果,可以说整部电影为了这个道格玛95证书,已经对传统电影语言进行了全面改造,堪称壮举。

57分钟前
  • TWY
  • 力荐

天主教的北欧滋生了像伯格曼和托马斯·温特伯格这样的对性和对偶婚姻的平衡与“纯净”有着极端感受的文化,正是因为把性视为罪恶,把肉体视为堕落的象征,所以电影中漂浮着对人类身体的管制,通过家庭制度、现代法律、亲邻关系的全景敞视监禁,人的兽性被规训起来,由这种压强所产生的变态行为也格外令人怵目。一个有趣的对比:帕索里尼就几乎不会在这个意义上处理乱伦的题材,即使是《俄狄浦斯王》和《索多玛120天》,也是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

59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首部Dogme95,表面规矩得无可挑剔内里奇思堆叠的制限反利用,尤持拍特点被凸显至强烈却超现实的在场感.若真有个手持DV赴宴的存在,那必是带着冷彻洞察力和空无悲哀的幽魂.内幕的极端将戏剧化程度一并带高,但却像是投影,敛回原点就是实态.摊开的真相前,亲近与自私点燃的虚伪依旧毫不自知.剪辑凶猛而又平衡

1小时前
  • 岚行
  • 力荐

还没看到过国内真正反思二战与人性的电影,场面不用漫山遍野地逃荒那么大,时间不用连绵几十年,一天一家人足矣,期待能有人破冰。

1小时前
  • 第四公民
  • 力荐

Dogme1。比较少被提及的一个点是Dogme95是最早对数码影像进行回应的艺术电影运动,而在对数码摄影机手持优势的极端运用之外,Vinterberg也同时乞灵于欧洲电影传统的两大脉络:实景、同期声、无音乐、时空连续性的极端现实主义,以及非连续性的蒙太奇(两者或许存在内在冲突)。借此Dogme将自身与同期好莱坞数码电影(科幻片为主)的奇观路线区分开来。

1小时前
  • Octopu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