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乡村的变奏曲——从《那山那人那狗》到《石榴树上结樱桃》
乡村是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建设的主要阵地,而表现农民情感生活、社会问题甚至是文化特征的“乡村电影”一度是热点,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前还陆续出现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喜盈门》等话题之作,不过近年来乡村电影已经被不断的边缘化,偶尔出现的一些作品也呈现出跟以往很大不同的面貌,就如《那山那人那狗》与《石榴树上结樱桃》这两部作品,呈现出几乎完全不同的乡村情。
无论是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还是陈力导演的《石榴树上结樱桃》都是根据同名小说作品改编,只不过前者的小说原著由彭见明创作于八十年代初,虽然也带有父子俩之间的代沟、乡村里的愚昧淳朴与琐事、乡村的交通不便等现实问题,但带有着浓郁的乡土味道与人情味。而霍建起的改编则将乡村的唯美、乌托邦进一步的放大,父子俩之间固然在送信的路途上还有着一些隔阂,但特别是通过儿子背着父亲淌水而过的那一幕将父子情的融合表现了出来,更何况影片还通过静止的纵深镜头将蜿蜒曲折的乡村山径、草丛中忽隐忽现的田间小道、村口的狭长光洁的石头小路等带出,充满着诗意的唯美,也衬托出乡村的乌托邦景观。
但毕竟现在已经不再是二三十年前,创作于前几年的小说原作《石榴树上结樱桃》本身就关注乡村的现实问题,尤其是选举、计划生育的问题,而陈力在电影改编时也将这两点作为两条主要叙事线索串联起人物的命运。如果说当年根据李一清小说《山杆爷》改编的《被告山杆爷》表现的是农村宗族传统在当下法制社会所面临的冲击,那么,《石榴树上结樱桃》已经进展到村长的竞选固然有着一些背地里的手段(不违法),但还是较为光明正大的投票选举,只不过是候选人要在选举之前如何的笼络人心或者是中伤对手。乡村在《石榴树上结樱桃》里已经不再是那个世外桃源般的乌托邦,而是充满着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更何况,传统的、美好和谐的人伦关系(如《那山那人那狗》里的父子情、夫妻爱)在《石榴树上结樱桃》里也被淡化甚至是有点畸形,特别是影片的女主人公孔繁花与她的丈夫张殿军之间的关系设置——张殿军是一个倒插门的女婿,且妻子又是家乡里的掌握有村长大权的女强人,他从登场开始就已经是一个不太讨好的角色,如他见自己的亲生女儿时女儿不仅是害怕他,甚至不认得他,而他在家里也几乎是唯唯诺诺的;即使是在外面,他也是一个不得志的工人,甚至因为参与讨薪闹事而借机躲回家里,这样的一个男性形象,还有他跟妻子、岳父、女儿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美好关系。
八九十年代的商品化、城镇化大潮带给了乡村深刻的冲击,从《那山那人那狗》到《石榴树上结樱桃》,便可以明显看出这传统的乌托邦的消逝……
2 ) 《石榴树上结樱桃》:黑色幽默+中国制造
去年,当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全世界的媒体开始聚焦他的极具现实题材作品,一批带有寻根色彩的作品从无人问津到受人追捧,很多导演把目光投射到他的作品上,据悉其代表作《丰乳肥臀》已进入电影筹划阶段。一直以来,电影银幕上都不乏经典小说改编拍摄的优秀电影,从早年的《芙蓉镇》、《盲井》、《红高粱》到近年的《白鹿原》、《一九四二》等作品都越来越受电影界的关注。
近日,有幸参加了电影《石榴树上结樱桃》点映,提前目睹了这部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李洱的同名小说的影片。看完跟几位影评人谈感受,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典型的用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的中国制造。青年导演陈力以非传统的现实主义黑色手法拍摄,影片围绕官庄村村长选举这个焦点事件,将一场追逐与逃避、控制与反控制的竞选游戏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独具中国特色的基层选举和计划生育是影片主要涉及的内容,该片从成片到过审历时数年几经修改,过审后的影片可能存在一些表现手段的欠缺,但大体上还算原汁原味。导演敢于大胆的在民主选举和计划生育这两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上玩起了黑色幽默,可见其强大的内心。
如果你想更加透彻的理解电影要表达的内涵和深层次的寓意,还是希望你有时间看看原著,原著小说在欧洲曾经引起过广泛关注,2008年底,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中国,曾经将该小说的德文版作为圣诞节礼物送给了中国总理温家宝,此事当时在中国曾经是重大新闻事件。这是一部卓具创新精神和黑色幽默的反映当下农村题材故事片。自《甜蜜的事业》以来,中国鲜有反映计划生育进程和当前妇女工作实际情况的影片,更鲜有反映农村基层政治选举和农村干部生活的影片。
《石榴树上结樱桃》紧贴社会现实,却通过一种戏谑反讽的方式表现出来。孔繁花势要当选,找来丈夫殿军代笔捉刀策划竞选文稿,安排助手小红平定纷争,各派势力也是暗潮涌动,纵横捭阖搅起波涛汹涌。但最终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却仍在情理之中,上演了一场“中国式黑色幽默”大戏。孔繁花可以说是干部形象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而孟小红则更容易让人联想起从都市走入小职场的杜拉拉, “忍”、“嘴巴甜”、“豁出去”是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去的关键词。
这是一部极具现实题材的影片,导演却用黑色幽默的桥段、搞笑的表现方式,其实目的就是为了揭示现实社会中人生百态。河南式的英语、山野政治家论别国政治、官味十足的各类面孔,都极具中国特色。从这一点上,必须要佩服导演的魄力。
3 ) 一部黑色幽默剧。
意味深长的内容,里面充斥着反讽的情节。从学校操场装腔作势冠冕堂皇的蹩脚西装男到教室课堂里掩耳盗铃的高尚人生观价值观,被计划生育逼得走投无路的穷人和村长,还有官腔县长的一句“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原来什么时候都一样,有人拖欠工资有人疯了有人退出有人坐享其成,拼命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却得到了。一部反射现实的黑色幽默剧,无论以前还是现在,幽默一直都在。
4 ) 乡村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
虽然很朴实的镜头,但细细品来,也有味道。开头倒是很直接,下海失败的丈夫,回到家乡,吓坏女儿。此时女儿正在诵着童谣。这童谣便含着“石榴树上结樱桃”一句。现在想来,便是一语成谶了。可以说,这一笔,算是精彩而含蓄。
影片着重表现的是孔繁花这个女性,但是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她的独特处也就表现出来。与其他乡村妇女不同的是,她丈夫是一个倒插门的女婿,这契合了她女强人的特质。在电影中,孔繁花置于漩涡之中心,可是却决心运用手段立于不败之地。可是此时姚雪娥意外怀孕,无疑破坏了计生政策。孔繁花不能在这件事上被人抓住把柄落下口实,所以竭尽全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可也就是从这件事开始,孔的权威开始下降,最终与连任无缘。这也照应了开头“结樱桃”的主题。
值得高兴的是,电影虽然秉持轻喜剧的风格,但是还是稍稍触及了乡村的几个焦点——计生、选举和开发。在这三个方面,孔繁花村长都是失败了的,而且是完败。解决问题的不得力,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村问题的点点滴滴。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如果电影不采用这种略带喜感的风格,无疑,一个严肃的乡村题材电影是不受欢迎的。
我想。也许我们要多一点宁静与沉思,少一点浮躁和戏谑。
5 ) 《石榴树上结樱桃》:乡村选举故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村也是二十世纪以来当代文学创作、国产影视剧的一个永远的风景,如前不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他的作品常常是关注着家乡高密乡的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而赵本山的《乡村爱情故事》系列,也一年年的在荧屏里上演着。这部由陈力导演、师春玲、宁理等主演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便也是一部聚焦于乡村生活——尤其是选举与计划生育——的作品。
影片根据凭借着《花腔》扬名海内外的李洱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官庄村的工作能力强的女村长孔繁花在积极的筹备着竞选下一届村长,并将在深圳当“工程师”的丈夫张殿军叫了回家帮忙出谋划策并写演讲稿,正当她一步步的按计划部署自己的竞选并有望力压对手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计划外怀孕的村民姚雪娥失踪,计划生育恰恰是赢得连任的关键一步,而孔繁花的丈夫张殿军也开始有点精神失常而喃喃自语,孔繁花在无奈里退出了选举,而她的得力助手孟小红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影片就紧紧的围绕着一次乡村选举事件展开,而事件的核心又在于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如何。影片就这样将当下农村生活的图景描绘了出来:农村在不断的受到着城镇的冲击,于是村里会计跑到县城里摆地摊搞起了“外贸”,反而不管不顾村里的工作;平静的乡村似乎是一片的世外桃源,但又充满着各种矛盾,包括女村长孔繁花与她的得力助手孟小红之间,其实也存在着暗斗,只是这条线索并不是很明显,而为什么姚雪娥在当兵出身的孟庆书的看守下还能突然失踪,又是恰逢选举前夕的关键时刻,且孟庆书同样有着竞选村长的野心,这背后的因素尽管影片没有提及但也值得深思;女村长的丈夫张殿军按理说也是一个长期在深圳打工的“工程师”,但回到家里却是一个怕岳父怕老婆的小男人,最后弄的有点精神失常;孔繁花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时也信心十足,但最后在各方的博弈下只好退出竞选……
农村再也不是以前的“乌托邦”。即使是在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中家乡依然是一片充满着丝丝暖意的乌托邦,而前两年林黎胜的《消失的村庄》、刘杰的《碧落雪山》里尽管都已经将农村视为偏远的落后之地,但也都充满着如诗的风景、自然的状态,反观《石榴树上结樱桃》里的农村已经发展的很迅速,农民也不再是那么的愚昧、与世隔绝,但在和气的人际关系底下矛盾暗涌,处处充满着看不到的硝烟。
何况影片还用了一些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来突出人物的处境,最典型的一幕是在正式选举时,投票者们在严肃的音乐配合下正儿八经的上台投出“神圣的”一票,但实际上胜负早已分出,毕竟得人心者得天下,之前的喧嚣,也在公布村长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6 ) 中国底层版《纸牌屋》
《石榴树上结樱桃》是谷天文化出品的又一部有腔调的电影,去年上映的徐浩峰导演的那部《倭寇的踪迹》就足够让人兴奋,这两部电影的制片人叫李锐,虽然我不认识他,却通过投资的作品看出来,其人有品位有眼光。他投拍的作品制作不大,但胜在选题独树一帜,作品内涵隽永又耐看。按下《倭寇的踪迹》不表,本贴就来扯扯将于4月2日上映的现实题材作品《石榴树上结樱桃》。
《石榴树上结樱桃》把视角聚焦到中国基层村民自治组织选举,新锐导演陈力以非传统的现实主义黑色手法,将一个村长选举事件拍得仿佛美国总统竞选,各方人物粉墨登场,平静的河面暗流涌动,影片最终呈现一场阳光选举,同时又深刻揭露当下种种社会问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播种希望种子,在真实与荒诞之间讲述了一个幽默生动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影片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李洱的同名小说,描写中国最底层的权力场。不论是外国总统还是中国小乡村村长,也不论男人和女人,在面对权利的诱惑时候会有冲动和追逐。跟由大卫-芬奇领衔导演的正在热播反应美国权力场游戏《纸盒屋》的主人公弗兰西斯一样,《石榴树上结樱桃》中主人公村长孙繁花为谋求连任施展手腕运筹帷幄。本以为能顺利当选的孙繁花却碰到一系列棘手问题,村民意外怀孕,邻村来抢外商祖坟,竞选班底另有算计,丈夫魔障了……虽然只是村长但孙繁花有魄力有胆识,口才和演技都是一流,震慑耍赖村民张口就骂,拉拢竞选班底又无比亲民,干起工作不分昼夜风风火火,把“官场”鲜活的女强人形象呈现在银幕上。
《石榴树上结樱桃》的台词生动诙谐,情节生活化又不乏戏剧性,一改同类题材宣教式或沉闷式的形式和节奏。孙繁花和雪娥对骂斗法,治保主任口头禅的“我靠”,小学老师讲课句句提“三观”,乡长耍官腔,校长有高度地文学地拍马屁……鲜活底层人物,幽默的情节,戏谑与反讽,展现农村官场众生相,让观众忍俊不禁。
《石榴树上结樱桃》以朴实的镜头记录和反应生活,民主选举、计划生育、平坟、环保,招商引资……影片几乎涉及当下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是发展中中国的一个缩影。在追求娱乐至死的今天,拍摄现实题材影片又能找到新的视角,还能让观众有乐趣地看下去,实属难得,当4星给创作者以鼓励。
广电的一把好刀···
渣制作的典型啊。。。这么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可惜了。。。
女村长人物形象塑造饱满,电影风格朴实。
主旋律,不过还挺有生活气息的
感觉剧情有点儿意思,但被过于业余的演员和电影频道水平的制作毁了。
搞不清到底是在挖苦还是在歌颂农村建设啊,以我所见吧,还是无聊了些
电影两星,主持人小伙一星。不是人人都可以学库斯图里卡。
农村的破事
额
最近看了好几部农村题材的电影了,不过这个不算震撼,种种黑色幽默还是黑的很漂亮的。切中农村那种虚假的人情世故等等。
这篇也就四星水准,但是能把农村题材拍得这么幽默、讽刺、传神,实在NB!推荐。
太烂了。表演、剧本、剪辑一无是处,DV级的摄影,超业余级导演,莫名奇妙的剧情,浪费了好题材。原著的精气神全部消灭得干干净净,让我对导演的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丫这辈子再能拍电影就是奇迹)
5,陈力控制不了这么有趣的故事
絕對五分。
模糊失焦的画面,在并不清楚的背景交代中,染上一层强烈的超现实感。内核真诚的故事,就像一列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带我重回儿时记忆。
这么有趣的一本小说拍成这样,暴殄天物啊!
难看。
moma
导演比电影好看。。
演的、拍的、改的,都太末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