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美和_卖梦的两人_2012
7.3
坂田银时与佐佐木异三郎的对话里说和你们这些少爷不同,我们光是活着就已拼尽全力。《卖梦的两人》里也总提及角色们对于“正常人生活”的渴望,和所有人一样满是玩乐的童年啊、和所有人一样地上学啊、和所有人一样地工作啊、和所有人一样地恋爱啊,在这种万众一致的俗流里,获得些正在体味生活的宁谧感受。
在什么也没经历过的人看来“正常”这个形容词说着很轻松,但一切还是都遥不可及,因为个体内外的两个世界都如此深邃复杂,难以预料。这和《银魂》里那句台词所述的内容有相似之处,我们所期待的正常生活很可能是那些完美的人们才能消受的完美生活,它跟光速、绝对零度和普朗克长度这些物理量一样,只能无限逼近却不能达到。
影片出现的时间节点是2011年福岛核泄漏后不久,所以本片也大概率是对于日本家庭生活维度灾后“如何重回正常”的探讨。意外事件使得传统秩序被颠覆,正如开始时餐厅的大火,也如当年惨烈的核泄漏。灾后普通民众唯一的希望只是维持自己灾前生活常态而已,但连这种简单的诉求都需要拐弯抹角依靠道德沦丧的犯罪才能实现,或者像影片所展现的,连这样一番可耻的努力都无法帮助他们得偿所愿。
核泄漏的惨剧并没有一次性夺走所有人的生命,有部分人所经历的其实是种慢性死亡,影片中贯也和里子在火灾后的生活也是对此的精神复制。走投无路时并不选择合法手段而是施以暴力,他们二人这个诈骗决定内核是很列宁主义的。观众应该差不多能推测出来,他们在那时无论做出哪个选择,悲剧都已被注定,因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恶性循环。
补不足以奉有余,这是道德经的马太效应。影片通过展现贯也在里子操控下的奔波,逐渐构架了一个边缘女性彼此隔绝的生态,偷情者、性工作者、苦于无法结婚的职场人与举重运动员,和拖家带口的单身母亲。这里多支线的编排在节奏上确实有些混乱,但事后回想还是有迹可循。作为这些人中的一两个,市泽夫妇若想逼近正常生活,需要做的是牺牲其他同类。虽然他们始终让自己脱身于流程性的行骗中,可每段经历也各有区别,与那位单亲妈妈在一起的时光大概是最能接近他们所谓“正常人生活”的,贯也甚至为此带去了从火灾里救出的厨刀。
厨刀是市泽贯也最宝贵的所属物,火灾里哪怕牺牲性命也要将它救出。从符号学角度来讲,随身锐物通常被认为是男性生殖器的外化。对此一种过度的解释是,贯也自我的男性尊严是被抑制住的,所以始终需要携带一件外挂的阳具来证明。这对夫妻的性别权力关系在影片里显然是有逆于日本传统社会的,男主人公需要牺牲色相而非努力打工来为自己的家庭养梦,并且他所进行的诈骗似乎也和样貌体态这些外壳属性也没有什么关系。
整个圈套都只是女性之间的内部博弈,而男性角色只是作为工具存在。贯也和后来侦探的行动都不取决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而是源自其他女性的驱使。非但没什么能动性,结局时也唯独他们受到了巨大伤害,一个坐了牢,另一个被捅了刀子。和里子独守家中自慰一样,男性的缺位是逐渐被女性们主动挖掘出的结果。更有趣的事情在于,恰好是男性刚刚打算在这件事里掺入能动性时悲剧被酿成,也恰好是代表贯也主观能动性的那把厨刀所造成的,这其中意蕴不言自明。“我并没有拜托你们给我的生活带来幸福,为什么要承诺呢?”台词虽是起了安慰作用,同时或许还是创作者藉此发出女性对男性的质疑。这段夫妇生活从嘈杂的早市中开始,也从嘈杂的早市中结束,但环境中角色从贯也换成里子,估计有其意味深长的地方吧。
我非常喜欢西川美和,她的电影虽然总有节奏上的问题,但总体来说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令人看完茶饭不思。我第一次连续看完《蛇野莓》和《摇摆》,几个小时不愿开口说话。看得多了,会觉得她的风格似曾相识,故搜索一番,果然,她曾做过是枝裕和的助理导演。 我说西川美和和是枝裕和风格相似,似乎只是一家之言。因为日本的“另类”家庭电影,似乎都是这个样子。今年《小偷家族》摘得金棕榈,我写了不少稿子,面对是枝裕和的影片,总是有很多想说的话,即使语无伦次,但平复了心情,也总能慢慢整理。不同的是,看完西川美和的作品,却总觉心里空空,似乎有千言万语,却好像无从谈起,张开嘴才发现无话可说。 西川美和镜头的成熟度远超她自己。看着一帧一帧画面,似乎不可名状,但在无边无际之时又有所克制。不引导也无刻意安排,自生自灭任其发展,只种因不问果,故事信手拈来。与其追求巧妙情节,不如还原故事本真(仅类型片内),“看电影是偷窥别人的生活”。 《卖梦的两人》2012年上映,上映的时候不怎么火,以后也不会再火,我也是冲着松隆子(《告白》)才看的这部电影。故事中有一对开料理店的夫妻,生活平淡幸福,直到一场大火摧毁了一切,十年的苦心经营化为灰烬。丈夫自甘沉沦,与店里熟客醉里偷欢。事情败露后,妻子气愤之余得到了启发。她命令丈夫勾引那些身心寂寞的女人,以结婚为诱饵骗取钱财,目的是重开料理店。 电影海报就是火灾当时。看了海报,我仿佛醍醐灌顶,感觉这电影的艺术性与结局无关。无论结局怎样,电影的高潮从夫妻二人做出选择那一刻开始升华。 “卖梦”的意义是“诈骗”,日式家庭电影总绕不开犯罪因素。我想日本导演如此偏爱这两个元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们正代表着两个人性感情的极端:温暖的家和冰冷的恶。当亲情与爱情遭到考验,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维持“人性”吗? 《卖梦的两人》剧情尺度大,镜头尺度也大。在这样“反人性”、“反伦理”的诈骗下,“罪犯”妻子的目的居然显得十分可笑。她费尽心机、害人害己,只是为了回到大火之前的生活。假如没有那场大火,假如他们的生活还和以前一模一样,这样的故事还有可能发生吗?人究竟是知足的还是不知足的? 人世间最大的谜题,就是人。人介于天使和魔鬼之间,不是代表着平均的善恶,而是表示,人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善与恶,一念之差。“卖梦”,到底是贩卖希望、还是以希望赌博?人是梦的奴隶,而梦让人绝望,绝望之后,人却不迷失,也不敢毁弃。
仍然是这样一个问题:男主代表着一种普遍的特性,女主代表着抽离着的反思的我们,难以决断。
好像这里不是要探讨诈骗,这位导的“欺骗”总是建立在对方愿意或者同意之上的,好像每次借钱都是签借条的。
男主想开大店,他认为这是女人的渴望。与举重运动员餐厅的那场戏和末尾小孩捅人,都能看出男主是善良的,这两个地方都有提醒到我。所以男人和那些女人相处的过程中,目的是钱但过程的温柔不仅仅是扮演能做到的,也就是说男主温柔的这个特性是自带的,而他好像没有温柔的对待女人,而女人可能最想要的也是他的温柔。
意思是:男主开大店是误以为这是女主的渴望,但女主之所以和男主在一起不是为了这个,女主看到如此执着的男主(开大店)于是用自己的聪明帮助他走向目标,但男主的这个目标好像不是他自己的渴望。
结婚女是不想结婚的,她最后的结局是没在和父母住一起,但她认为自己是个不能结婚的女人,而这是周围话语强加给她的目标;举重女是不想继续追逐奥运的,她最后的结局是当教练;还债女并不要从别人身上得到幸福,她觉得能自己一个人活下去就是可以的。
这仍然是围绕着男主在拍的一部电影,片中的每个女人都为了男主在付出,男主鼓励着每一个女人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努力成全她们的梦想,但这是强加的。片中的女人好像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唯独男主一个人自己的梦想是误认,也就是说被困在其中的、勉强的其实是不自知的男主。而在亲爱的医生那里,医生是自知被勉强的。男主直到末尾也不说是孩子捅伤了人,他仍然在坚持着一个善良温柔的形象。到这里,善良温柔是不是男主自带或者扮演已经不重要,而是在于这个坚持是不是值得的?善良温柔如何形成,有没有被迫塑造的缘故,好像很难分清楚。而在于行动者是否要强行坚持这个特性呢?
女主拿刀想结束男主的一意孤行,但因小孩手的“关心”又停止了终止行动,这就像是“温柔的效果好,但温柔本身不成立”这样一个不知如何选择的困境。女主结尾像是看到了什么,迟疑了很久,但转头干别的去了。那段奔跑就是放弃这种坚持吧?但这好像是做不到的。
待重看
本片还有一个译名叫做《不道德的夫妻》,两个片名天差地别,一褒一贬,但是也正好契合了电影的主题一一好人做坏事。
故事讲述了一对勤劳的夫妻,一场大火将他们苦心经营的小饭店烧成灰烬。只能重头开始的两人,经受不住沉重的生活压力,靠接近一些情感空虚的女人骗得创业资金,成为了诈骗犯。
男主角扮演者阿部隆史,经常出演善良正派的老实人。他五官端正却又貌不惊人,矮胖身材却又不算丑陋,属于在人群里毫不起眼的那种普通中年大叔,很有亲和力。正是因为这种看似平凡可靠的气质,使其扮演的男主颇具可信度,让片中一群空虚寂寞的女人纷纷落入了圈套,甚至有些在得知上当后还为他找理由。
女主角由松隆子出演。她在片中的表现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淑女路线,突破极大。一开始女主形象非常阳光励志,遇到挫折以后不弃不馁,继续勤奋努力工作。丈夫日渐沉沦,终日买醉,她仍旧面带微笑给予鼓励支持。可是,当她发现丈夫与别的女人一夜情后,体内的“小恶魔”终于爆发了,居然唆使自己的丈夫去勾引各种情感空虚的女人,从而骗取钱财。
奇葩的是,这两人并不是简单的骗钱。每次丈夫都会认真写下欠条,回家后由妻子贴在墙上,两人“真诚地”合掌感谢,许诺以后新饭店赚钱后必当加倍奉还。然后,妻子继续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丈夫继续进行“勾引”。
这对平凡普通的夫妻,本质上善良勤劳,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但是,梦想不是轻易能实现的。人一旦发现不劳而获的捷径时,是很难抵御那种诱惑的。贫贱夫妻百事哀,不是因为日子苦,而是不能给爱人想要的生活,眼睁睁看着她吃苦却无能为力。
日本电影很有意思,在看似变态的表象下埋藏着沉重深刻的内涵,总是有一种在纯真与变态中折返跑的能力。正当观众为这对夫妻呈现出的迷茫绝望而叹息时,那些被骗的女人们倒是一个个重新开始,从困惑中走出来了。
归根结底,脚踏实地自己走出来的路,走得才坦坦荡荡。
看过几部西川美和的电影了,又让体会到了那种日式隐忍的情感表达方式,感觉自己也是同一类人。很棒的想法,但剧本从四分之一开始就乱作了一团,叙事整体的节奏显得紊乱,最终失控的结局也跟着弱了,但好在这个故事里有善良接地气的普通人和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爱或对的人,一眼便都懂。★★★☆
松隆子碉堡
虽然是很扯的故事~看人家也是演。
2012 tiff 后半截拖得太长 音乐比影像讲究
西川美和这次发挥一般,用了太长时间去重复讲了几个相同的故事,导致后面进展大打折扣。阿部隆史神演技,松隆子彻底黑化,田中丽奈倒是变漂亮了。
too real, too painful. 典型想法太多镜头太拖拉的日本女导演手笔... 2个多小时看得有些痛苦, 松隆子演技穿越到告白了, 不过铺垫了那么多,却没有什么巨大的爆发点, 现实太憋屈,生活要继续...
够现实很好的反应了社会底层的生活!
看似软弱善良的丈夫是主导,事实上妻子才是真正的主谋。她挑选女人,敲定约会,撰写台词,安排进度。看似温柔忍耐的她,一层层剥落,压榨出内心的恶意。“只能辛苦工作的你,痛恨有钱乱花的女人”,她在报复女人们,也在报复丈夫。松隆子演出了那股明媚深处的黑暗。
脚本真是太重要了,这个就是拍得仔细但节奏拖沓的典型,除了那句"不能靠自己脚踏实地走的是卑鄙的人生"台词很振聋发聩之外很多地方都嫌单薄....另外松隆子的露毛露PP画面基本完全可以删去不要啊...伊势谷的暴力男役还是很美型><,三星半吧..
影视作品:日本一直在探讨生活;韩国一直在逃避生活;中国一直在YY生活。
奇怪的叙事逻辑,导演似乎一直往返在奇异震惊与平常现实之间,还自觉承担向观众交代人物命运去向的“责任”。。。
很好的故事,表述过于猛烈
里子心中的世界,就是打烊後的商場,空蕩蕩的扶梯,冰涼涼的燈光。杜皮說比不上凱比歐大佐,我也深以為是。
7.3;世相多舛,夫婦善哉
电影通过松隆子和阿部隆史这对普通夫妇的故事探讨了小人物的生活,并得出了所有通过牺牲他人的幸福来实现的梦想都将成为枉然的结论。女导演西川美和的风格偏于细腻,情感也一直在收,以至于在最后缺乏一个爆发点,松隆子的表演坚韧当中带着隐忍,颇有些像《告白》中复仇女教师的延续。
大眼妹越来越喜欢腹黑向的角色
開場之初已經註定影片壓抑的調調,所謂販賣給別人夢想,到頭來只是遺失自己的夢想,去高潮化的結尾尚待回味。影片幾乎是松隆子的獨角戲,演技狂飆,堅強、樂觀、隱忍、壓抑、痛苦、無助,所有的情緒都令人折服,從《四月物語》的青澀稚嫩走到如今的演技女皇,真是讓人想不愛她都難!
松隆子腹黑抖S崩坏的气场全开,真棒...阿部演成这样也是一种能力啊。然后好想吐槽说:自X完后竟然不洗手!而且用过的纸巾用来擦鼻涕,也太重口味了吧QAQ和桐岛相比可以说是完全是相反的题材呢,虽然黑色也很好,但人总是向着有光的地方前进的。
一旦依赖别人一次,体会到了松一口气,就会很难回去了;无法贩卖的梦想,无法重来的生活,无法拼凑的破碎的分裂的自己,他们都是赌了一口气和自己、和生活在较劲在拼命。
原来有两个小时,不过这么大的信息量的确需要两个小时才能说完。松隆子阿姨真是抛弃了形象演这个屌丝女腹黑抖S角色,开头和中间部分的尺度简直要跪下。利用人感情真的是门学问,圆谎也是,没本事只能表示此片真是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