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纪录片的风格真是差别不少。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尽量置身事外,用毫无矫饰的镜头语言去真实记录;外国纪录片的画面和节奏明显更精致,导演和拍摄者像一个孤胆英雄,带领你走近事实的真相。
看完这部纪录片,让人细思极恐。不怕你是一个聪明人,也不怕你是一个有钱人,就怕你是一个聪明的有钱人。
这个聪明的有钱人如果有一些怪癖,那他可以轻易地利用人性的弱点把普通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所谓法律不就是一个虚无的框架,对想突破法律束缚的人来说,它简直形同虚设。
游戏层出不穷,谁知道下一个开启者是谁,下一个受害者又是谁……
前面很悬疑很吊胃口,后面结束得太憋屈了。
我们通常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在电影里要再加上一句,还有钱。他躲在现代网络背后,法律的灰色地带,不用本人现身,像控制牵线木偶一样控制这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将活生生的人看成自己买的玩偶,用金钱控制他们,肆意欺虐,满足自己的癖好。又像个不知餍足的熊孩子,有人违逆自己就破口大骂,砸东西撒泼。看到这里就很显然了,跟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片子最后有不痛不痒的一段叙述,但没有深挖,估计像这类型的畸形人格已经见得多了,无非是小时候曾遭受同伴的凌虐欺辱,长大后有能力欺负别人了,为什么不呢。这个世上不止这一个david,放在以前,这些畸形人格只在小范围内构成危害,而今飞速发展的网络,只要他想,这危害可以波及到几个国家的人民。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通过物质精神操控他人的畸形人格很多,他们总能找到一个弱势群体,诱惑,掌控,毁灭。而这个社会不乏这样的人群,为了欲望或生存出卖自尊甚至没有想到的生命。这个情况不会好转,只会愈演愈烈。想到这里有点忧伤。
大卫对于挠痒痒事件的调查,仅是出于网上有一个相关好玩的视频,这就和他以前有过其他的采访一样,有值得去做的故事性,只是这个理由罢了。但后续的深入性进展,却是像蝴蝶效应,从新西兰到美国,挖掘出了一个遍布全美的挠痒痒事件现象,从新西兰这边扇过去的风,在美国刮起了一阵飓风,吹走了迷雾和尘埃,拔掉了那件厚厚的遮羞布。
整个纪录片采取的视角,有正面、偷拍等各种,不同人物相继露面,讲述了各自挠痒痒的经历,起初是一层激起千层浪,事件随着开始的深入而越来越复杂,在纪录片的后半段,偷拍的视角也逐渐增多,这一段时期也是大卫和他的小伙伴正举步维艰的时候,再到后来,跟踪采访和电话采访才最终把疑云都打消了。这个纪录片的风格,充分的展现出了一个记者从业者工作内容的真实性,所谓记录,即是基于现实的表达,《被挠》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挠痒痒事件起初是一群年轻的男孩,对一个被捆绑在床上的男孩进行挠痒痒,乃至后来的发现,也是与此相似,但大卫对众多事件的思考,以及与自我在被恐吓的同时所搜集到的一些资料相结合,才最终发现,挠痒痒事件的幕后主使,在很久以前就有过类似的行为,只不过现在是变换了名字,因为之前被举报了一次坐过牢。新闻的调查,有时就像一个悬疑事件,把记者称之为侦探也不为过,而在当今的社会,记者层层剥茧的手段,以及对于事件的执着性都要胜过不少地方的警方,好是讽刺。
最后的电话采访,是打给迪马托的一个好友或者近亲,电话的那端传来的内容揭示了迪马托的往事,这个挠痒痒事件的幕后主使,也就是迪马托,在以前小时候就经常被同学欺负,后来当了老师,还被一群男学生给丢出了学校,总之是很奇怪也不幸的成年旧事。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何迪马托会热衷于挠痒痒的原因,出于强烈的掌控欲望或者看到年轻男孩被挠痒痒时的样子满足心里的某种缺失了的心理需求?
佛经里有因果一说,万事万物皆是有因才有果,看似无相关性的事件,往往也是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迪马托小时候的遭遇是因,挠痒痒事件就是果了吧。但最后是该谴责迪马托还是以前欺负过迪马托的同学?不得而知。是该为挠痒痒事件的受害者施加同情,还是说其为了一些眼前的既得利益而从事这个事件的初衷就该予以批判?这也是矛盾的。
有时用简明的是非观去评价一件事情是容易的,不过一些事的复杂性,也不简单是旁观者作为与此无关的人,能够去予以定性的。
确定的是,人之所作所为,皆是有所因,它日也会有所果。
整个片子的脉络非常清晰:由带有奇闻意味的挠痒爱好者组织引入,再通过网络暴力挖掘组织背后的秘密,最后没有过多的把注意力引向司法阴暗面,转而聚焦个人精神问题,我认为这样的解读很理智。从一开始该组织的操作者的行为就带有反社会型人格以及偏执人格障碍的特征,至于个人癖好请宽容看待。
在线地址:
http://www.wrscfi.cn/?m=vod-detail-id-11674.html
看介绍以为是轻松愉快的纪录片,没想到到最后这么紧张。“挠痒痒”这种少见的性癖团体背后竟然有这么庞大的资金和权力支撑,毁了这么多青年的生活。而影片似乎再次论证了“恐同即深柜”?令人害怕。
有点creepy,我敢说独尊帝国的论坛主也是这号人物
这肯定是2016最佳纪录片了,紧张刺激又不失精彩,看这部纪录片你是笑不出声的,人有性癖固然正常,但是对权力和控制的变态渴望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你会难以想象这种人性丧失的人真正存在。佩服导演,十星推荐。
本以为这是解析”tickle fetish”的纪录片,没想到是对这个遍布全球的网站背后大佬的调查。作为纪录片它只能算中等,但我还是很佩服这些工作者的努力和胆量,不畏邪恶势力勇敢做着抽丝剥茧查明真相的工作。
细思极恐,如果说挠痒是一种隐秘的性癖,那并无可厚非。真正令人不安的是所有那些骚扰、控制和威胁,在能轻易逃脱法律制裁的灰色地带,就像被挠本身,没人take it seriously。
从反方向把《狐狸猎手》的故事又讲了一遍。
我以为有什么惊天大阴谋。。。原来就会个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没事骂记者
假如David没有把My Documents意外地公布在互联网…
一个同志记者想报名参加挠痒大赛,却被告知该运动仅限直男。倔性上来的他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挠痒帝国背后隐藏着惊人的真相…作为纪录片拍出了悬疑追凶的感觉,搞笑运动和黝暗人性对撞带来匪夷所思的荒谬:这不是关于挠,而是关于控制。今年最好的纪录片候选。
整个片子的脉络非常清晰:由带有奇闻意味的挠痒爱好者组织引入,再通过网络暴力挖掘组织背后的秘密,最后没有过多的把注意力引向司法阴暗面,转而聚焦个人精神问题,我认为这样的解读很理智。从一开始该组织的操作者的行为就带有反社会型人格以及偏执人格障碍的特征,至于个人癖好请宽容看待。
纹理很清晰,一层层推进,一步步解释,但是真相有点无趣,啰。
HBO出品,必属佳片。非常精彩的调查纪录片。在美帝当律师真是好赚啊。面对威胁恐吓,大部分人都会退缩沉默,但也总有些人会勇敢地做出不同的选择,向他们致敬。
看到结尾都没意识到这是一部真的纪录片,还以为是伪纪录片形式的电影。因为很少在纪录片里面看到悬疑的成分,这部片抽丝剥茧,一层一层揭示谁才是幕后推手,究竟又是什么原因让TA这么执迷于tickle game,好像侦探片,事实证明真实世界远比电影来的精彩。
我真没看出什么好来。。。Vice调调的鼓弄玄虚最后讲了一个特别简单又无聊的故事,果然记者最会编
题材本身很值得被挖掘和讨论,却把通篇的重点放在了揭秘幕后黑手的真实身份上,伦理引导和情感倾向也明显到怀疑导演拍摄纪录片的专业度。结尾太欠缺力度,而且我绝不相信这样大规模大投入的视频拍摄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特殊性癖好而不是为了敛财,但如此欲言又止的结束倒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相当有趣的一部纪录片,涉及fetish/网络欺凌/身份伪装/money-power/深柜/童年阴影等各种因素。b站地址http://www.bilibili.com/mobile/video/av6826141.html
纪录片的拍摄和内容都挺猎奇的。一个特殊癖好者建立了一个帝国,传销和莆田系拍出来应该也是这个样子。[B]
从一个事件深挖出背后的阴谋 剧情扑朔迷离 像探案剧一样的纪录片 在这个互联网年代 只要有钱 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是做不了的 细思极恐
The whole thing is just beyond weird
3.5:我的这趟旅程始于对一项奇特运动的好奇,这项运动叫作挠痒痒耐力比赛,现在我知道了,虽说叫挠痒痒但是跟挠痒痒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是一场关于权利、掌控和骚扰的游戏,有关一个人内心的扭曲以及这种扭曲能够到什么程度,一个人试图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充满铜臭味,只是为了继续自己内心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