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补朱一龙老师演的这部《鼓乐青春》,这周终于抽出时间看完了,除了笑点和泪点,从林风的故事里,我还看到了自己中学时代的影子,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有迷茫,有成长,是那么熟悉那么真实。以下逐一说下自己感触最深的相关片段。 首先是故事背景很共情:电影以迎接国庆六十周年为背景,因为北漂,我很荣幸亲眼见证了七十周年大庆,所以整部电影的场景都很有代入感,为国庆热情洋溢做准备的人民群众,大街小巷飘扬的五星红旗,一幕幕都是我铭记一生的美好回忆。 笑:林风和金明排练迟到,老师点名的时候他们的好哥们赵国庆一人分饰三角替他们答到,老师问道:“你到底是林风还是金明啊?”赵国庆回道:“我是赵国庆。”这一段让我笑喷,这是我中学和大学都亲眼目睹过的真实回忆啊,默默在心底说一句“熊孩子”。 泪:为了完成赵国庆的爷爷的心愿,林风和金明联合学校鼓乐队的其他同学一起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爷爷临终前眼含热泪激动地观看电视里的孙子和鼓乐队的表演,眼里的光芒折射出孩子们的纯真善良令我泪目不能自已。高考前夕,我挚爱的亲人去世了,为了不影响考试,家人和亲戚都对我隐瞒了消息,如今想来依然遗憾痛楚,但心里多了几分被呵护的温暖。 苦:林风在实战演练的时候中暑晕倒,脸色苍白汗如雨下的林风仿佛让我又一次感受到自己中暑时的眩晕痛苦。还有,同学们在骄阳下穿着尿不湿练耐力的那一幕令我想起自己高中入学时军训在烈日底下站军姿晒得皮开肉绽的煎熬。 甜:很羡慕林风有一个那么好的班主任,考试成绩不理想,她会委婉地说学生考得谦虚,这个说辞真的很戳我,既给学生留了情面,又温柔地指出了不足。还有,在帮赵国庆的爷爷圆梦的时候她嘴上虽然讲着原则不同意金明的计划,但私底下将自己儿子的DV借给学生拍摄短片,“最受欢迎班主任”的赞誉她当之无愧。另外,林风的同学们都好有爱好温暖,林风、金明、赵国庆三人因为对音乐的共同爱好聚集在一起组成新孩子乐队,他们一起排练一起分享快乐和心事一起成长进步,肖萌一丝不苟耐心地帮林风补习功课为新孩子乐队出谋划策赢了拼鼓,学校鼓乐队的同学们主动积极参与到帮助赵爷爷圆梦的计划,这一幕幕都无比温暖美好,令人动容。
白衬衫,自行车,大白兔奶糖,随风飘扬的额前碎发,耳朵里塞着耳机……或许,这就是青春最真实的样子 左手鼓锤,右手青春,朱一龙用他精湛的演技演绎出了林风恣意昂扬的少年模样 或许,这就是青春,一个不断否定世界,又不断被世界否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成长,慢慢被磨平棱角,却依旧不失去自己的色彩,它并不是一瞬之间的事情,而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尽管艰辛,尽管会受伤,但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生五味。
朱一龙 饰演的林风学长~有着青春年少时的桀骜不驯,带刺,脆弱,还有一点小傲娇。 他青涩的面容,还有穿背心,我都超级喜欢。 整部电影,有成长有热血,不错的青春电影,不尬。不论演员,剧情,镜头画面,都很高级。 看朱一龙以前的剧,就觉得,做演员挺好的,留下那时候自己的样子,能让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随时回味。 结局处理方式我也很喜欢。
又看了一遍《鼓乐青春》,剧中的林风很真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每个人都会走过难忘的学生时代,剧中人物的故事虽然没有惊心动魄,却很有代入感。林风骑自行车时的片段,还有上课打盹儿,随时带着随身听的细节,都很真实。尤其喜欢林风打架子鼓的那段,特别帅!
很喜欢演员朱一龙,会看他以前的作品。他总说自己毕业了一直在在演戏,真的是一路成长,越来越棒了。
《鼓乐青春》这个片子其实看完有段时间了,最近觉得有点浮躁,想找点电影看让自己平静一下。琢磨看点什么好的时候,忽然想起来这个片子的开头,穿着白衬衫的林风戴着耳机在北京的大街上骑着单车的那一幕,特别生活又能让我平静下来,所以又找来看了一遍。这部电影讲的是几个高中生参加国庆大典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亲情和友情。林风虽然鼓打的很好的,但还是个中二小屁孩,别扭的很。拍这个片子的时候朱一龙已经大学毕业了,但是演的林风少年感满满,特别棒。
朱一龙在影片中饰演的高中少年林风 真的少年感爆棚 这才是青春最肆意张扬的样子 朱一龙塑造的人物角色 总给人一种他就是角色本身的感觉 一个优秀的演员 就是在剧中变成角色 他就是那个剧中人 朱一龙的演技也许在这部影片中并不完美 因为年轻 但正因为年少 所以是少年 总需要时间去磨砺 但他能展现出来给观众的 一定不留余力
林风这个角色,我本来没有抱什么希望去看,毕竟是朱一龙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去演的戏,肯定是要多青涩有多青涩的,但没想到看完还挺让我大吃一惊的,因为林风这个角色很不像朱一龙,就是在这个角色身上,我没有看到任何演员的特质,而只是一个有点叛逆爱耍帅内心有很多倔强却又无比要强的小男子汉,有好几个场景让我感觉特别恍惚,因为那就是我学生时代喜欢又不敢轻易靠近的帅气学长啊。
这个角色很接地气,一点都不装,家庭的缺憾让他有点叛逆,但是从一开始的拒绝到后来与阿姨的和解,很能窥见林风这个孩子内心渴望爱,善良软糯的性格,所谓的坚强,不过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一层盔甲而已,像贝壳一样,外壳之所以如此坚硬,只是因为被包裹着的内在异常柔软!
林风在街上打鼓那一段戏非常喜欢,青春恣意飞扬的样子,娴熟的技巧,不在意但有点傲娇的小眼神,阳光明媚的小少年跃然纸上,真真一个自然而然的青春少年,丝毫看不到演的成分。
当然还有电影一开始时候骑自行车驰骋在上学路上的林风,让人疯狂心动又羡慕的身影,在课堂上偶尔打盹又担心被抓到的林风,是我们失去就不会再拥有的青春啊。
故事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一个少年成长的简单故事,电影主要围绕林风和他的伙伴们为了鼓乐表演而坚持不懈去努力的故事,又励志又暖心,虽然故事的最后林风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去参与正式的鼓乐表演,但他的不服输精神已经传达到了比赛现场,勇于奋斗的青春之鼓乐只要不停歇,任何时候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今天是个朱一龙演戏整整十年的纪念日,十年光阴,他从那个青涩的小少年林风,长成了现在成熟的共产党人林楠笙,既是角色的成长,又是演员的进步,真是为他开心。
未来还有很多个十年,演员不止步,角色还有更多更大的可能性~
剧情和演技不相上下
题材还是蛮新颖的。为了能为国庆表演而奋斗努力!
多么朴实无华又可爱的青春片!龙龙在里面简直就是我学生时代理想型!
朴实到像是一部毕业作品。
真正的青春剧,热爱打鼓的叛逆少年,学会打鼓也就是从这开始的吧。又看了一次弹唱男孩,中间有个举手的动作,好像是要打鼓的节奏
那时候白嫩的林风学长呀!
豆瓣推荐的冷门佳片贡献了2019年我看到最尴尬的烂片,不知道评分8.6怎么搞的…
比现在动不动上亿投资,动不动恋爱打胎的青春片强多了
打鼓也可以这么有感染力,青春的居居
好看!这才是青春片该有的样子啊,与自己和解,纵有遗憾仍然笑颜面对的模样真好看。 --摄影不错,有许多漂亮的长镜头。剧情嘛,一看就不是东飞8个小精灵编的,最后龙哥晕倒吓得我以为又战损便当了哈哈,还好没有。 --最后感叹一下,龙哥20岁的样子真是好看极了,眉目间神采飞扬的,就好像全部的光都打在了他的身上,完美
1.25倍速看完,一开始看评分高还挺期待的,然后看的过程中——黑人问号脸。就鼓的演奏来说,男主架子鼓打的那么6,两个好兄弟完全不知情?金明家里明明就有通通鼓,自己却不会打?号称北京第一的乐队,打的却是津宝的鼓?最后小姑娘凭一己之力,直接拉来了好几套排鼓+大鼓?就电影本身来说,导演还是想面面俱到,到最后也是面面不到,林风的学业与打鼓的冲突,家庭的矛盾,自身健康因素,国庆爷爷(假拍这个点其实还挺有创意的)的故事线,导致每一部分都流水线而没能深挖痛点,比较可惜。p.s.看到了以前一起打鼓的小伙伴也出演了,怀念以前打鼓的时光啊。
补完《鼓乐青春》,很真实很接地气的一部关于民乐鼓题材的青春电影,感觉不比《闪光少女》差。影片里有中二少年从对全世界怀着抗拒到和亲人朋友达成和解的蜕变,有为了站在天安门前打鼓的目标不屑努力最终在国庆那天无奈放弃的缺憾,但这种缺憾不是简单地向现实妥协,不是为虐而虐,而是一种懂得了权衡学会了退让后的成长。即使在片尾林风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梦寐以求的天安门打鼓,也没有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独自在秘密基地打着演出的曲子,和乐队那些同学们的动作遥相呼应,最后收场时的那个笑容真的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有缺憾的圆满”。真正为梦想努力过了,即使没能得到完美的结果也不后悔,这才是青春,这才是生活。好喜欢这种不早恋不逃学不打群架不刻意走青春疼痛套路的青春片啊!
作为一个北京人 觉得这背景和设定温暖亲切又真实 我好像看到了自己中学时候的样子居老师的颜值和演技那个时候还不是巅峰不过也很可爱 演个高中生足够了他努力拗京腔的样子真的很可爱!虽然还是一点都不像就对了hhh
我永远的心动男孩小风。
这破片8点6?疯了?
桀骜不驯的林风,典型青春期看谁都不爽的臭脾气,但是这个眉眼、这个青春,太美好。成长电影,画面没有滤镜,重技巧和构图。早些年的观念和戏剧冲突,确实不是现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能所比拟的了,时代变得太快,不褒不贬
也许青春电影不是非要讲爱情,就单纯地讲几个少年想在北京天安门打鼓,就足够真实地打动人了。
青涩单纯 音乐题材 是我的爱了真的好好哦
难看
林风是珍宝,是一阵少年人的解愠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