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异国男孩在台北偶然相识,彼此的生活都不甚如意,更是惺惺相惜,两个人都是那么的羞涩而内敛,但却挡不住彼此之间的好感,迪迪的柔弱逆来顺受让人心疼,维特的含羞纯洁无暇让人爱怜,两个人就这样分享着彼此的不幸与生活,却也就这样静静的喜欢上了对方,这是一种纯净的毫无其他的爱,仅仅是因为我喜欢你你喜欢我,两个少年年纪虽都以不小,但是面对爱情却是很青涩很低回。无论是在残楼里看海,在飞碟屋欣赏台北的景色,在日月潭中的小船上临头而卧、听水声、看天空、聊自己,还是矗立在小旅馆的楼顶、在闪闪的霓虹之下踱步漫溯,两个人都是那么的一尘不染,仿佛两块璞玉被琢磨成情侣信物,两个人就这样把青春镌刻进彼此的生活,或许是永远,我希望是永远。好久没感受到过这么纯粹的爱情了,以至于影片结束我却还是意犹未尽,到处寻找,希望知道之后两个人发生了什么,其实这可能也就是留给我们去探寻的去体会的,两个人很可能在短短的几天之后就会因为维特的回家而分开,而也许也会迪迪与维特一起回到瑞典,两个人幸福快乐的在一起,不过以后毕竟是以后,未来毕竟是未来,两个男孩都会成长,两个人的生活也会有种种不可预知的变化,也许这纯纯的爱情不能持续很久,but anyway,它至少触碰过他们彼此的心灵,也触动了我的心灵,我当然更希望两个人能够好好的在一起,永远保持这份美好的一尘不染的爱情,两个干净的男孩、一段干净的爱情,再干净不过了,再美不过了,仿佛就是闪闪霓虹之下的一道美丽的彩虹,灿烂你我心底。
我很奇怪,这部片的中文译名不是《奇奇小姐》而是霓虹心。其实本身英文译名就有心思,为什么是Miss而不是Ms~~因为Kicki一直在恋爱,所以她是永远的Miss,永远年轻。电影的开始就是Kicki和网恋对象在视频聊天,刚好那一天是Kicki的生日,网恋对象张先生还邀请Kicki到台北玩,更让Kicki心花怒放。互相隐瞒自己的真实生活,真实的样子,在网络的世界谈一场理想国度的恋爱,那不是很好吗?偏偏这个时候,只是恰好有一个机会,有一个缝隙,让Kicki主动把现实带进理想国度,她要带儿子Victor一起去台北。为了修补像陌生人一样的母子关系,Kicki认为这个方法可以尝试。所以后来儿子发现母亲此行的目的是来找一个男人,他很生气,他认为在母亲的天平里男人比自己重要。但其实,在我看来,找张先生算是一个契机,就是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那一条缝隙,修补母子关系才是Kicki实实在在能收割的成效。
影片叙事完整,脉络清晰,支线明显又在适当的时候交汇在一起。尽量避免不必要过度,手起刀落的剪片节奏,场景比例分布合理。写下来好像优点非常多,可为什么我只评了8,按这个标准,我应该把它打到9.5分才对(时光网没有9.5的评分选项)终究扣分在台湾电影的小清新上。导演刘汉威是挪威和台湾混血,自小在台湾长大,后来去挪威修读艺术,接着在瑞典读导演,多国文化的交汇在刘汉威的镜头下有说不明道不清的引力。在小旅馆的一些镜头,用了近景拍摄,尤其拍Kicki独处的时候,小旅馆案头的红色灯罩和Kicki手上的香烟,还有绿色的窗纱,这些颜色拼在一起,在灯光的调配下,自然形成一层滤镜,我以为自己在看杜可风的镜头。
在取景上,导演用镜头告诉我们他对台湾的爱。Victor独自走在街上闲逛,问路的时候认识了Didi,Didi载着Victor用偷来的摩托车穿街过巷。这是台北街巷真实的一面,小而温馨的街巷,包括人情,在这一条支线上,通过Victor和Didi作为载体,反映寻常百胜家的台北。Victor和Didi由于相似的背景很快成为好朋友,他们一起喝酒、一起在秘密基地看着最美的景色,当然这种桥段有是点矫情,但谁叫帅哥在一起都好看,就让我暂时忽略掉这种俗套。有一次喝酒中被逮捕,镜头换至警察局。没有不必要过度,我们没有必要知道他们是如何被警察抓到,知道对我们后面的剧情理解没有任何意义,干脆就手起刀落不交代。反正这个时候,就该到Kicki和Didi交汇的地方。Kicki感谢Didi带她儿子玩,还把自己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告诉他,结果Didi以为自己要做好事来了,从警察局出来后,按着地址,带Kicki去了找张先生住所。
张先生是一位成功人士,办公大楼宽敞明亮,住所别墅占地不小,太太谈吐大方知书达理,一对儿女乖巧可爱。在Kicki眼前呈现的就是这一幅不能更完美的画面,只是理想国度的恋爱要破灭了。张先生并没有告诉Kicki他有妻儿,而Kicki也没有告诉张先生,自己有一个儿子。理想与现实本应不该交汇,但阴差阳错他们在这个点上不期而遇,只能各安天命。这一顿饭,各怀鬼胎,大家吃得战战兢兢,但我喜欢这个场景所占的篇幅比例,他是整部电影的一个高潮点,也是一个转淚点。Kicki面对张太太的热情款待,于心有愧,面对张先生的欺瞒又感到意外,面对儿子的误解更无力招架。大大的一个“我想尽快逃离”写在脸上。晚饭结束后,张先生介绍Kicki一行可以去美丽的日月潭游玩,并留下了纸条,享受你的旅游,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没错,这就是现实,理想国度的恋爱一旦被掀开了背后的面纱,大家就无法继续了。
日月潭果然美,我住的地方在蔡英文上台之前都没能批出台湾自由行,现在我更加心死。日月潭的美,也是导演爱台湾的又一例证,在这里,每一个建筑、每一个镜头、每一个摆设都那么精美,人造的、自然的又恰好到处地互融。Victor不想独自面对母亲,带上Didi泛舟湖上,两个年龄相仿的少年,在小船上依偎在一起,Didi把头轻轻靠上Victor的肩膀,手牵着手。Victor很欣然地接受,仿佛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次争吵中,Kicki给了Victor一巴掌,Victor气得拿回自己的passport就离开了日月潭,Kicki发现儿子不见了,通过警察找到了Didi的住处,想必Victor一定无容身之所,Didi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朋友。不料Didi那好赌成性的父亲欠下一些债务,让两人被挟持困在屋里,Kicki的出现又显得非常合理。她知道无论如何她要筹钱回来救儿子,她只身前往张先生的办公室,即使被误会也没所谓,她非常清晰地知道,她要救自己的儿子。于是,她问张先生借钱。于是,她成功救了儿子,于是,她成功救了这段奇特的母子关系。最后三人在天台那个美丽的地方,还有日落,我觉得导演简直爱死台湾了,最后一个镜头的取景是我最爱的地方。
原文出处:
http://i.mtime.com/edenruan/blog/7958622/ 同为本人
首先影片敘事上,展現兩個單親家庭在台北這座城市的碰撞。長久以來的生疏讓母子的感情變得松散而尷尬,因此要完成從陌生到親密的轉變,這對短短一個半小時的片長的確是個不小的考驗。
期待愛情而做出沖動選擇的kiki女士,面對朦朧情愫卻始終沒有邁出那一步的didi和wictor,渴望親情愈合卻誤會不斷彼此傷害的母子倆……電影主角都是想幸福但却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最求幸福的方式的人們啊。在最後表现的人物關系轉變的部分,導演選擇了用簡短的人物對話,以此留給觀眾遐想的空間,使得情緒過渡稍顯自然。
細節上,我很欣賞女主角kiki在初次前往網戀對象的工作單位時微表情的變化,把那種女方期待見面又害怕見面地微妙心思表演的比較到位。再到阴差阳错之中來到網戀對象家中,看到的對方卻是一個擁有完整幸福的四口之家之時,雙方互相隱瞞各自生活狀況的隱情被徹底揭開,女主錯愕、心痛、緊張、尷尬的幾種複雜的情緒交匯著襲上心頭,在強勢高貴大方的女主人和偷吃心態的男方雙重打擊之下,這一段異國網戀戛然而止,伴隨著有意無意的欺騙和掩飾,戲劇矛盾也由此開始轉變。
最欣賞的是黃河,他的魅力甚至讓我忽視了旁邊美麗的瑞典少年。黃河真的特別適合平頭加普通街頭風的造型,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到《霓虹心》,他細膩的演技和個人氣質實在是影片最大的亮點。給我的感覺像是一支用硬木制成的鉛筆,瘦削但有力度,眼神會說話,極具表演力。
最愛的是黃河飾演的didi和瑞典男孩漂流在日月潭湖面上的片段,他溫柔又有些靦腆的眼睛像一只鹿,兩人純潔又浪漫的情愫就這麼與世隔絕般地上演著,只不過浪漫的片段只有幾分鐘不到,導演見好就收的手段既做到了畫面的美感,又產生了故事留白的絕妙效果。
在制作方法上,影片的構圖和攝影手法十分精致,色彩細膩,是我的心頭愛。看的過程中我心裡就在想是不是使用膠卷拍攝哈蘇掃描的,整體的色彩寬容度十分高。帶著猜測看完了片尾的字幕,事實證明我的猜測是正確的。電影使用FUJIfilm進行拍攝,使得整部片子色彩豐滿又不飽和,輕盈又不失力度。
最後想說,感覺道具組在場景布置上也是花了心思的,隨處可見的色彩對稱和照應之美,讓很多場景都成為了我十分想親自體驗然後按下快門的地方。兩位少年被綁架的小屋子真的很漂亮,綠色的窗戶和小巧的家具,以及畫面左下角進行照應的綠色電風扇……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喜歡這部電影的,可以說把Taiwan的美麗拍出了符合我想象中的樣子。
和同志有毛关系啊?每个年轻的孩子十五六岁都对喜欢的异性有一种暧昧的依赖感,大多时候就是友谊好吗?你们那个时候去个厕所都要手拉手,男生躺个胸就要被看成是gay?虽说亲亲的镜头的确美,但拍成俩直男嘴撞嘴你愿意看啊🙄爱看文艺片是喜欢那种慢条斯理的情绪慢慢渗透看完有时喘不过气难受三天的劲儿但是这个剧真的从头到尾都让我觉得好尴尬好尴尬,真的即使从小不生活在一起的母子状态就真的要表达成比陌生人相处还尴尬恨不得手脚都无处安放?并不是男女主角演的不好,猜想是导演刻意这样表达,但是这份一边看着一边共情感泛滥尴尬的都想关电视的晦涩感真的好吗?反正我是不太舒适。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很喜欢台湾的文艺腔,就是那种特有的别的地方拍不出的感觉,带着阴暗潮湿晦涩伤感,很多镜头突然切换事情不解释就到了结果的画面也不觉得突兀的浓浓台湾感,每个镜头都能让就算没去过台湾的人也能从那个画面声音颜色感觉到触到那个城市的味道的特别,还是愿意再看这样的片。
亮点是瑞典版周渝民和……………………阿ken…………………………
黄河是gay吧。
有种台湾文艺片特有温润而有力的调调,力荐的是弟弟和维特相依偎在日月潭的小舟上那幕……
就搞个暧昧啊,浪费我感情。。
喜欢黄河的寸头
三星半。与gay没多大关系,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孤独“,孤独的未婚妈妈,孤独的瑞典少年和台北少年,每个人都在找寻一个出口,小心翼翼费尽心思,试着彼此交谈试着彼此依靠。结尾的场景瞬间文艺小清新了。PS:好吧,少年们的戏份很有爱。
Victor很可愛。
网友见面一般就这么个下场。何况是国际性的……★★★☆
我可能有孤兒情節。喜歡孤兒,這樣可以與愛的人相依爲命。上天,賜我一個孤兒吧。
強吻不能算是同性吧?畫面是拍得唯美啦!但劇情本身講得不清不楚,畫面再美也枉然。
你们是真吻吧?!哈哈哈(坏笑ing)
半夜看完了,觉得还是应该给出5星。
刻意,摄影不错。
開頭十分鐘把我悶壞了 最後結局也是傻得汗顏
我喜欢这个真实的故事。
挺好滴,就是气氛不happy。让我注意到这个电影是因为一个评论,说羡慕又嫉妒男主之一的黄河——诅咒他是gay!(噗哈哈哈)
爱情,可以带你走多远
很隐晦的G片,但是也挺好的,不以gay为主旋律的gay片,暗藏了亲情和伟大的母爱什么的。
干干净净的北欧美少年。PS曾志伟可真让人出戏...
究竟是出于什么样邪恶的念头,两个男孩间正常的交往都要走向耽美呢?母子间的拉锯战其实还不错,但是烂尾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