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什么地方说起呢。有一段时间我痛恨自己的不成熟,以前。在我的想法中,不成熟与天真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也不是通俗意义上成熟的反义词。我的意思是说,不够世故,不够老练,不够装逼......事实上,这些词相对你们,对我而言,还有别的涵义,只是,原谅我,没法准确地将这些细微的难以言说的差别表述出来。举个例子来说,我认为我抽烟的样子不够性感,如果你见过格里高利帕克抽烟的样子的话(suede的妖孽主唱也不错)。Just kidding.(事实上我对吸烟本身一点兴趣也没有,也缺乏烟瘾。但难免的,你需要一些东西来帮助你渡过那些难熬的时刻,你会发现,燃烧的不是烟身,而是你该死的肮脏的邪恶的矫情的高尚而纯洁的灵魂。这话听起来就很矫情,并且装逼,但你们中的一些人肯定知道,这话是多么正确。)
如果你们真的知道我在说什么的话,你们应该会明白,我说的是我痛恨我自己看起来不够成熟,而不是痛恨自己不够成熟。因为压根儿就没有“成熟”这回事,而只有“看起来成熟”这回事。没有一个男人会自动成熟起来,天然地成熟起来。所以老鲍勃迪伦才会唱到“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成熟从来不是一个男人的天然属性。我关注的不过是外界的世俗的评价,而无关内心,因为我真切地知道,我没有任何一个瞬间是“成熟”的,过去不会,将来也不会。我内心深处全是些遥不可及的乌托邦,现实在彼处无处安放,一地鸡毛。
看起来不够成熟这回事儿,绝大多数人都有着广泛而深刻地体验。说话总是掌握不了分寸,得罪所有人、情绪总是挂在脸上,让大家都难堪、扣西服的最下面一颗纽扣、脸上粉底的颜色和其它裸露部位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喝咖啡的时候忘了将勺子拿出来、和陌生的异性说话时候不敢直视对方眼睛,或者要不就是一直死盯着对方眼睛而不知最好将视线置于眉心或者是鼻尖、和陌生人上床时找不到对方的G点。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你没有办法应对一个稍微陌生的环境和境况。或者更简单地说,你一看就是个雏儿,生理心理都缺乏深度开苞。
说到雏儿,想起假期回家,突然发现那帮难兄难弟,竟然连一个处男都寻不到了。这真是一个人神共愤普天同庆的消息,这意味着又一批坏男人通过试用期的考察,开始批量残害祖国各地的花骨朵们(组织上还提出,不仅要立足中国,更要放眼世界)。如我一个哥们儿而言,这还意味着,他们正式开始了新生活(彼时,适逢另一兄弟摆脱男孩这一稚嫩的称呼,这位先行者露出一脸淫贱的笑容,张开双臂,说道“欢迎开始新生活。”)。同时,我想,这大概也意味着我们的纯真年代正式落幕。没有人会再为姑娘们写情书了。
在他们业已逝去的、漫长的、乍暖还寒的青春期里。自慰是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唯一途径。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着一颗被身体深处蔓延开来的欲望折磨得苍白无比奄奄一息的灵魂。这是他们那时候追不到女生的重要原因,欲望让他们卑贱,让他们在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小萝莉面前摇尾乞怜。如福柯所言,在今天事实上的男权社会里,女性真正能掌握的权力,当是拒绝男性求欢的权力。在这个领域,她们能真切地让那些欲火焚身精虫上脑的男人感受到挫败,是的,性挫败。这是女性之所以相较于男性矜持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道德规训,而在于,这是她们所能掌握地不多权力,没有理由不最大限度地利用它。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性挫败和它带来的焦虑以及克服它的过程,是人类诗歌甚至是文学的两大重要母题之一,既是所谓的爱情。另一个主题则是死亡。不过这些东西都没有海明威给年轻人的建议来得中肯与实在,这位硬汉说“小伙子们,约会前先打个手枪吧!当然我指的是你们初期的约会。”
现在,这都不成其为问题了,他们成功地熬过了严冬,但他们能在春季幸存么。
最近看了那部金狮奖获奖影片《The wrestler》,一个loser的故事,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摔角手的中老年生活,the fucking life of a man.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没有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不能说是残酷,而应该说是操蛋,并且这样从过去操到现在,在可以预见地未来,也看不到停止的希望。接受么?米基.洛克不接受,所以他重回年轻时候的摔角场,并且选择了可以预料到的死亡。他不能接受苟活,也缺乏在现实中混得更好的手腕,作为雄性荷尔蒙的化身,他也不能选择死在病床上,所以他选择在呐喊声中,聚光灯下使出自己年轻时候的必杀技,纵身跃下,皆大欢喜。
另外在看一部剧集《mad man》,讲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群纽约麦迪逊大街上广告人的故事,男主角酷似格里高利帕克,有型得没谱,中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有很好的报酬和业内的地位,有漂亮老婆乖巧儿女,有甘当其止痛药的艺术家情人。同时也有险恶的办公室政治、有见不得光的过去,有永远也缺乏精力去应付的生活。
不用着急,你们也有这一天,你们会成为冷酷精明的商人,口蜜腹剑的政客,大腹便便的成功人士,或者成为现实生活的失意者。事实上,相比于过去,你们的麻烦大了。但愿遥远未来的某一天,我的兄弟,你能像过去一样叫上我,抛弃这些俗事,我们去玩一盘实况。
虽然注定你们不能永远冒充彼得潘,可我还是衷心祝愿你们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处男。
昨晚和哥一起看了这部电影,说实在的,假如不是哥力荐的话,我是不可能去看这部名为摔跤王的电影的,男人间的那种打斗热血的片子我是不太喜欢的……
不过看完之后觉得心情难以平复,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无奈?悲伤?各种感觉都有吧……
然后今天上豆瓣看到了徐记大白兔的那片影评《坏小子们老去》,很有感触~
影评链接:
http://www.douban.com/review/1774930/ 看这篇影评前我是给四星的,但看完这篇影评之后我真的有冲动去补上那颗星。
当我知道其实他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想再去仔细回味一下这部电影。
昨晚看的时候觉得很多场面太血腥了,很多地方让人无奈让人悲伤,那时我已经不想再看下去了,因为觉得很难受,但是我哥逼着我不能移开目光,只能看下去,我只能在心里说,这一切都是演戏,所以没关系,他一切都好……
但现在我知道了,大锤的故事,其实就是他的故事,所以戏里的他的感情如此真实。导演是多么的残酷啊,不知道他是用什么心情演绎这个与他那么相似的角色呢?从最高点跌落后的人生是无奈的,更是惨痛的,看着兰迪迈入熟食部准备揭开帘子,背景响起了拳击场的欢呼声,只是,当他揭开帘子走进去时,一切戛然而止,他失去了他最爱的舞台,因为他那颗为这个舞台狂跳着的心脏已经无法承受下去了……
或许他应该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刻死去,这样的话,他就能永远停留在他最美的那一刻,只是,现实始终是现实,英雄总有迟暮的那一刻,松弛的肌肉,颓败的容颜,衰颓的现实,当看到他连房租都付不起了,当看到他只能和小孩子打那80年代的红白机游戏作为娱乐而且无法理解现在的小孩子所喜欢的游戏时,当看到他只能在脱衣舞娘身上寄托自己的感情时,我深刻地明白到了,时间是最残忍的……
但我庆幸着,至少,他最后还是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那个他最爱的舞台上,有尊严地死去,看到他最后在舞台上说的那些话,看到他再次站到摔跤绳上,看到他悲伤地看着那个已经没有了她的身影的幕布后淡然地一笑然后纵身一跃,把他的生命定格在那里……
这个舞台的确是他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归宿了……
对于米基•洛克,我无法知道年轻的他是多么地英俊多么地桀骜不驯,但现在,55岁的他用自己真实的经历演绎了一个摔跤王的一生,以至于我觉得似乎分不清什么时候他在讲自己的故事,什么时候他演绎着这个角色,或许,他们一直在一起吧……
最后,哥,谢谢你,让我看了这部电影。。。
最后,我补上了那颗星……
1.角斗台是他的家,观众是他的家人,观众的呐喊是他的血液,“大锤粉碎压”是他的灵魂,“大锤”是他的称号也是他的生命,而这一切到最后都是被逼的。2.老壮男的苦逼与烦恼。
片终,Mickey Rourke从摔角台一角奋力跃下,Bruce Springsteen的歌声响起,一个男人重生了。所有同样怀揣着对昔日的幻想、对今日的愤懑、对未来的憧憬的男人都重生了。
看完本片,《叶问》所展示的雄性美就像幼稚园一样可笑
封刀归隐天不甘,醉卧沙场尽笑谈。选上米奇去演Randy,可能因为他也曾放弃过演艺事业去打拳击(之前他的酗酒滥药伤人案实在太多),而可找到Bruce Springsteen为这电影谱出同名片尾曲就更加催泪了。米基与兰迪共同的边缘身份和从光辉到低迷的境遇赋予了影片一种无以伦比的迷人气质-并不是对孤独的反抗而是绷着一股劲沉溺于孤独中,灰暗和沉默退去后,尊严和荣誉浮上水面。这是一部成熟自然的电影,让你看到一颗敏感而饱经磨砺的心是怎样捍卫自己的尊严的。
“这个世界根本不管我的死活,只有摔跤台才是我的舞台”。才知道了WWE拳手生存如此之不易。被默认的底层工作者,包括那些脱衣舞女和性工作者,无非也是为了生存。8.3
和《愤怒的公牛》共享着一部分灵魂,关于被虚假扣留的真实,关于爱在人生里无法取代的部分。真正的悲剧性不在于荣光远去,而是挽留荣光的时候,神坛印象与孱弱面目之间的巨大错位。呼声再高,演讲再真挚,最终也要独自被这份错位吞噬。所有活在聚光灯下的傻逼,只要不死于巅峰,无人逃此一劫。敬虚荣。
镜头对着脱衣舞娘衰老的面容,她在自己的舞台上马上明白了同样衰老的摔跤手要去做什么,这儿和结尾是全片最打动我的地方,通过这部片,阿罗也使自己的风格更多样了,这部是手提摄影的写实风,在他是第一次
真是揭露了摔角业内的不少内幕,剧情、套招、刀片、类固醇,在因药物问题接连死掉几个名气颇高的选手的情况下,难怪WWE扛把子Vince不喜欢这片儿,当然并不妨碍Mickey出现在摔角名人堂和Wrestlemania XXV上,令双方共赢一把。话说Mickey拨头发的动作也太过妩媚,至少现役的长发选手没人会这么拨的。独立联盟出现了不少,ROH、CZW,后者可是继ECW之后卖弄暴力和血腥的翘楚啊!
竟然是《爱你九周半》里的他,难以置信。岁月怎么能如此残酷,把人声声催老,无法回头。
心酸不已,不仅是因为剧情,还因为米基洛克。你知道什么叫沧海桑田么,你懂得岁月人事的凄楚么?
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悲情摔跤手,状态不佳,很难入戏。
第五个星给Bruce Springsteen的片尾曲。
就冲那个由工作间一路走下来到熟食摊将梦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长镜头,这片子就值五星!摔跤台上的真实与血腥,摔跤台下的隐忍与压抑,这两者杂糅在一起,温情与残忍交替不停地在蹂躏观者的心;平实的达伦依旧令人震撼同时更令人动容,米基·洛克最伟大的演出没有之一。
你忍受着那么多的不如意最后还是死在这里了Have you ever seen a onelegged man trying to dance his way free,If you've ever seen a onelegged man then you've seen me
当情人与自己划清界限,当女儿与自己彻底决裂,当工作与自己磕磕绊绊,一个中年男人也许就势必会走向自我毁灭,而为了最后的体面,就会选择那个曾经辉煌过的舞台。米吉洛克表面上再饰演一个摔角手,其实就是在还原那个曾经无比光鲜之后又无比落魄的自己,这才是本片最令人唏嘘不已的。当你看了片中这些为了人类这种原始欲望而进行这种类似自残的摔角运动,你甚至会觉得有些不人道。像《百万美元宝贝》《激战》《百元之恋》一样,所谓的英雄,所谓的战斗,所谓的胜利,所谓的精彩,其实更多的是伤痛、遗憾、无奈与麻痹。最近张伟丽在UFC卫冕成功,而9年前她只不过是一个保安而已,她的故事也非常适合搬上大银幕...
五星是给米基·洛克的
Sweet Child O Mine那段太催泪了我靠
我老爸最喜欢看的美式摔角,我一直认为摔角都是一种表演而已,不以为意,看了这个有让我震撼和感动到,米基·洛克把梦想与现实,台上的血腥与真实演绎的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圆熟、伟大、完美的通俗剧……年度NO.1!
对于一个摔跤手而言,在台下做失败的父亲和求爱不成的男人才是受伤,在台上流血甚至战死沙场都不算什么。米基.洛克完美的本色演出,影片的结局让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