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是《一起同过窗》的前传,所以我去看了。都是毕导导演的剧,剧很短,就三集,所以我一口气就看完了。里面的人设张珊,蒋百川和姚天成和《一起同过窗》里的钟白,路桥川和任逸帆很像。应该算是他们在中学的一个故事吧,里面的内容很青春,也难怪他们会成为这么好的朋友。总之,还是有那股味儿在的,值得一看。
一开始看到这个片名第一直觉讲的是飞行员,第一集讲的就是蒋百川是个差生,次次考试都是零分,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差生逆袭考上飞行员的故事(最后一集告诉我,所有第一直觉都是错的),老师每次都让蒋百川拿着试卷绕着班级走,老师认为这样会激励蒋百川不再考零分,结果当然是没有用的。
张姗的到来打破了蒋百川和老师直接的平衡,她会为了蒋百川维权,为他抗议,差学生不应该收到冷眼相待,不应该与好学生之间不平等对待,人与人直接都是平等的,包括老师与学生直接都是平等的,老师的权威第一次受到了打击,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求学期间我们或多或少遇到会用实际行动区分以及对待学霸与学渣的老师,从前的我们有多少人敢提出抗议呢,去教室外罚站的时候是失去了听课的权利,发抄写的时候是增加了额外的课后作业……时间上被牢牢控制住,其实不是所有学渣都没有学习,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往往在这些学渣身上提现出来,不是我们不学而是我们掌握的慢,但是高中教育三年的课程我们要在两年学完,最后一年用来复习,可是我们的那两年什么都没有掌握好,什么都是一知半解,之后一年的复习又能怎么样?张珊是一个平衡力的代表。
姚天成就是那个违反应试教育的代表,英语一沓糊涂却精通其他多国语言,在和一个问路的韩国人交流毫不费力,对答如流,然而这样的姚天成单单依靠高考成绩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任何天地,班主任为了保持自己的升学率逼迫他们三个人艺考。
张珊的前男友这个小插曲也是助攻一枚,每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个困境,他就会出现,虽然往往带他们进入一个新困境,最后也算是协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最后我们才发现班主任没有那么坏,虽然是为了自己的升学率可作为老师还是希望他们可以有一个完美的前途,老师最后明显还是偏爱他们三个的,故事的最后三个人去了同一所大学,姚天成选择了擅长的外国语言西班牙语系,蒋百川和张珊选择了新闻,这里与一起同过窗的故事有一个衔接的故事,看起来他们三个人的名字是蒋百川、张珊、姚天成,但是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三个就是路桥川、钟白、任逸凡,就是最好的朋友的样子
十八岁的夏天, 我们告别了窗外熟悉的蝉鸣。 下课铃声的响起, 惊扰了多少青涩的旖旎。 十八岁的夏天, 雨水淹没了天空和城市。 每个十字路口处, 都在上演着莎士比亚的戏剧。 十八岁的夏天, 乌云时刻笼罩在我们的头顶。 每缕阳光 都是难能可贵的风景。 十八岁的夏天, 火车在视野里逐渐成为记忆。 从此啊, 那个女孩被悄悄埋在心底。
母校不断闪现,和毕导毕编剧相比,我算哪门子文字工作者。的确很中二气息,并且很确定是《一起同过窗》的前传。第一次感受到了胡冰卿的颜值,真的好好看。 终于有一部剧,不是那些段子的复制,原创度很高。从第一集到第三集,那样短,却让人觉得渐入佳境。反转再反转,是层层推进的情绪与感动,太会拍了。 这算是一部较为成功的校园情景喜剧了吧。而且这个剧名取得太好了,用剧中的一句台词解释:“很多时候我们如果低着头,却无法抬头看到天空的美丽。”怎么这么会取名啊。 我有多羡慕这样的友情、校园,它不需要刻骨铭心的情感渲染,而是我们一起嬉笑怒骂、一起共同经历和对彼此忠诚,成就了最好的关系与回忆。 补充,第二集关于“手机”“手雷”的混剪很魔性也很巧妙,天成回忆与学姐的故事的拍摄与台词仿佛在致敬什么,一定藏了梗,但我没看懂。还有三个人在艺考考场的答题内容,编剧好会写啊,真的很精彩和动人。 第三集结尾“班会”与“班会后”戏份,也是在结尾处响惊雷的力道。 总之,按道理是四星,因为有些密集的台词还是很爹味。男人永远无法理解女性。但是加了许多感情分,五星吧!
1、你有过鬼迷心窍的感觉吗?那感觉就像是你吃了一口屎,却还在漫不经心的嚼着。
2、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于我们会不会错过某个人,其实不用纠结,纠结也没有什么用,在选择纠结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错过你猜被刻意选择的错过叫什么?叫路过 。
3、 你可以在黄河里裸泳,但我绝不趟这浑水。
4、 蒋百川: “一种非常边缘化的班级干部,其地位和弼马温差不多。”
5、姚先生说,我知道我们一定会输,因为我们赢不了制度,无论过程如何惊心动魄,结尾一定是不破不立的。可我觉得,我的人生似乎从未赢过任何一场战役,但在那天的某一瞬间,我突然发现,我和这个世界打成了平手。
这很爱情公寓了,就是太短了。女主角虽然不认识,但是好漂亮呀。
胡冰卿长的很好看啊
完全就是《一起同过窗》的前传嘛,交代了这三人分别擅长语文、数学和外语,为啥上了传媒大学。剧情生涩了点,但是张珊这个女汉子的角色演得比钟白好,长得有点像董洁。
高中的时候一个年级有42个班,其中6个班是实验班,我在实验班呆了两年,遇见了影响我一生的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有次语文老师生气骂我们,说你们什么实验班,屁!然后班里陆陆续续掌声四起,那种笑声里的骄傲和自豪,那种自命不凡恃才傲物的霸气,到大学里都没有再遇到。
原来这才是我看唐人小一姐胡冰卿的第一部作品啊~~ 好玩好逗好青春,喜欢这样的姐们哈哈
从头到尾都有笑点,剧情很欢乐又有内容,这才是青春嘛!
话说,出附加题这种手法真的想试一下。
在等待同窗三的日子里,又双叒叕把腾空的日子这部三级(集)片看了一遍不得不说毕导拍摄日常真的很厉害,是日常流水账的样子,穿插着无数的笑点和很多会心一笑的梗虽然剧情稍显稚嫩,但是用了三集时间也着力刻画了一群鲜活的高中生看到“台球入门最低卡尺”我终于知道我当初被老婆硬拉去打台球的时候为什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了因为洒家诨号——“白球杀手”
太好了!这剧太好了!这才是高三的日子,无所事事的聊天总是漫无目的,插科打诨,聊天的话题总离不开试题,作业,自习,老师,还有暧昧的同桌,极品的损友。台词逗趣,剧情精彩,三人行温馨欢乐,毕鑫业的能力真是不可估量,三个演员也都演得好,才发现制片是汪远。
可以,这很毕鑫业,
每次看(这个导演的)校园剧都温馨的想哭,好像一切我都感同身受。好希望校园时拌嘴嬉笑的伙伴能一直留在身边。另外表白导演,非常非常喜欢你又不希望你家喻户晓。真爱粉的心情~
虽然只有三集,却看的我心潮澎湃,不忍割舍
“你有过鬼迷心窍的感觉吗?”毕鑫业导演的作品真的好容易就能让人鬼迷心窍欲罢不能。
“可我觉得,这许多年,我的人生似乎从未赢过任何一场战役,但在那天的某个瞬间,我突然发现,我和这个世界,打成了平手。”
一起同过窗 前篇
败笔在于找了几个老得吐血的人演高中生。
张益达真的很适合演这种类型的片子 第一次觉得胡冰卿还挺漂亮的
毕导的作品,风格鲜明独特,幽默之余却又不远离现实生活~
看着这么多人,把显然毛病不少的片子捧得如此高,作为喜剧主打笑点,完全是大段大段的槽点背词。导演看了这么多赞扬,万一哪天能拍大电影,依旧这个路数,反正观众喜欢嘛,但那个时候,作为时间+票钱的双重付出,观众如果依旧看得是这种片子,那韩寒张嘉佳大鹏叫兽…这么多的导演都骂得,何况是你了?
我有过鬼迷心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