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m3keha7RgdHjp-ieXx5xvg 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来自一个神话:男子爱上了美丽的雕塑,最后雕塑变成美女,想象中的美好梦想成真。青春期就是少年从幻想中完美的自己到真实自己的过程。 “瓦拉几亚”是迈克和契克的目的地,这地名还有一个意思:荒野。少年每一步都是在陌生的荒野探险,他们要在荒野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这是电影《契克》的两个隐喻,也是青春期的两个重要主题。梦想成真的过程要在荒野上实现,由他们亲自完成最重要的任务:自我同一性,就是“我是谁”,这意味着从未成年到成年的变化。 青春期,性萌动和心理发展带来强烈焦虑,是迈向成人世界的过渡阶段。 随着伸向远方的公路,我的思绪也一路走向我的青春时代,和当年的狐朋狗友。。。 羞涩的迈克骑车带着妈妈,幸福地笑着,喝醉的母亲安心地抱着他,更像浪漫的情侣,让人猜想他的童年是不是一直在父亲的位置,照顾酗酒的母亲。 母亲过于亲密而父亲如此可怕,这大概是迈克压抑自己对异性渴望的深层原因,他觉得自己又丑又无聊,不可能吸引心中的女神,这是一种自我惩罚,来缓解对父亲的内疚。爱情往往是俄狄浦斯冲突的反映,如果父母关系紧密,儿子可以向父亲认同,去找一个象母亲一样出色的女人,象父母一样相爱,父亲的认可会让少年充满信心,象个男子汉一样,离开家,追寻自己的爱情。 青春期也是迈克在心中杀死(背叛和打败)父亲的过程,从这个关系中走出来,走向新的伙伴关系。契克和迈克就是这样的伙伴,迈克觉得自己又丑又胆小又无聊,但契克欣赏迈克,这给他力量,众目癸癸中把礼物送给心中的女神后,更是信心爆棚,压抑的迈克有了勇气和契克一起,他们相互认同、相互陪伴,开始一场荒野之旅。 母亲去治自己的病,不再需要儿子照顾,父亲没空打压儿子时,少年就可以放心上路了。有点天时、地利、人和的味道。 龙,象征无所不能,青春期会很痛,历经自己幻想的无所不能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剧烈碰撞,在痛苦现实中感觉到自己的边界和局限,就象长出了皮肤,对自己有了稳定的认识。 一路上: 他们自卑,“不要上高速公路!” 他们装作成人的样子,装上假胡子。 他们自大,“孬种才用地图” 他们知错不改,“这是条死路”“我不想往回开” 没有边界的冲动少年用行动说话,横冲直撞,不管前面有没有路, 就象主张自己的权力,他们在玉米地用车轮写下自己的名字,希望被看到和认可,“这样我们就能在卫星地图上看到了” 最精彩的,是少年与代表了规则的成人之间的过招,象征了打败父亲的过程,是一场《权力的游戏》,争夺话语权,总有过去的人死去,新的名字被刻下。 电影有三个片段: 高速公路上初试,在穿梭的车辆中惊惶失措。 农庄里成功躲避拖拉机。 逃离警察的追赶。 这几次遭遇给了他们信心和成长,完成了从对社会规则的反抗到认同,迈克不再害怕高速公路,也不需要躲闪和反抗,甚至试图利用规则超车,这是质的飞越,从少年到成人的变化。 激动人心一幕终于到来,庞大的成人的卡车阻止迈克的小车超越: 成人对少年的打压,总看他们不顺眼,一方面可能是嫉妒少年的无限可能,另一方面也怕少年超越自己。这也是成人的俄狄浦斯冲突的表现,向当年打压自己的父亲认同,避免体验到当初被打压的痛苦感受,当然,也就把这感受扔给新的少年来承受。 剧烈碰撞在所难免,满载的猪四处逃窜,一览无余(象征了什么?导演够狠)。少年也会付出代价,虽然头破血流,却豪迈地喊着契克的名字,满怀自信和勇气。 最后一幕再现讽刺,代表成人的父母让迈克作伪证,象孩子一样不要承担责任,而迈克显然不再这么认为。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契克和迈克是偏执少年的两面,在青春期的旅途上,在对两部分的接纳中完成整合,诞生一个新的迈克。 这个迈克可以承担刑事责任了 有了勇气和自信 知道自己是谁了 当初期待被人看见的迈克 不再需要被看到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心理学来自生活,我们一起,用心理学找到生活的乐趣~
该电影简介由豆瓣网专职人员撰写或者由影片官方提供,版权属于豆瓣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麦克当然是不敢讲自己的喜爱之情对塔迦娜流露半分的,他只能将这强烈的悸动努力的隐藏在心底。在塔迦娜的眼里,麦克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陌生人而已,这也难怪她没有将自己的生日宴邀请函给他,这令麦克感到非常的郁闷。
保持自信的秘密在于能不断的获得正向反馈。保持自信的秘密就是持续谨慎而聪明的选择所做的事情,尽可能做一件成一件,以良好的做事结果形成正反馈,不断强化“我能行”的认知。当然,这概括的一句话,实际上要我们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我们必须得承认,有些事情,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却还是做不好。那我们要怎样去选择要做的事呢?下面是三个小诀窍。(1)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2)面对远超自己能力边界的事情时,要设定合理的目标(3)多选择自己能力边界附近的事情,投入精力,成长提升,“跳一跳,够得着”。反之,如果一件事不那么急,有一年半载的时间才出结果,那么,即使它目前超过了我们的能力边界,但还有大把时间制定计划,学习提升。未来,我们预期它可以进入能力圈中,那么这件事依然可以选择去做。最忌讳的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用持续的成功建立正反馈,让自己的自信不断增长。遵循了以上几条原则,我们应该能取得更多的成功。让这些成功不断浇灌滋养自己的自信,直到它长成参天大树。最后,增强自信是一个自我认知、自我提升的漫长过程,并不能靠鸡汤或鸡血,给自己进行自我催眠。自我催眠只能产生让周边人无法理解的“迷之自信”,实际上是一种认知失调,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任何帮助。只有理性的判断、持续的努力、科学的归因才能帮大家建立真正的自信。我们不急,慢慢来。
写这条影评时,我坐在开往重庆的大巴,准备考pte的路上,路上给自己放假看了这部一直想看的电影
全文用总分总叙事手法,节奏逐步走向高潮,给人一种向要和朋友去冒险的感觉,不再胆小,剪辑点有个声音切入,男主父亲拿衣服快递进来前,游戏声音增大提前匹配画面,最开始的叠加模糊的拍摄手法,每一段在开车时纯音乐代表的不同心情,还有契克对校园恶霸说的那句话,升格拍摄并且契克先回头看,再全部转身后退一步,再回头往前走太帅了!给少年时期的我荷尔蒙加速分泌,迫不及待想要一个自己的一路向西计划!😂
这真的不是一个暑假就把直男同学掰弯的故事吗?暑假前还用心为心仪的女生作画,暑假回来女生给他写字条已经全然无感了,这个暑假,信息量颇大!
超带感,典型早期阿金的风格:轻松欢快且处处散发荷尔蒙气息,内向失落少年与没心没肺契克“不再回头”的公路之旅。每个男生青春期里不止有一个女神沈佳宜,还会有一个照亮你无聊人生的契克呀。
轻松有趣的公路片,理查德·克莱德曼用得好玩死了
好喜欢!这种90多分钟的清新小片太棒了,成长,公路,暑假,性启蒙,小破车,酷炫的夹克,为女神画的肖像画撕了一点,玉米地上的名字,路上遇到的疯女孩,50年之约,以及最可爱的契克,“那一刻我觉得,如果我也是同性恋的话,一切都简单多了,但我做不到,因为我太他妈喜欢女孩子了”
轻松有趣的青春公路片,受排挤被边缘化的两个少年间的友谊,青春期的迷惘、热血与性启蒙,最终以成长和告别作结。来自俄罗斯的犹太裔吉普赛同性恋孤儿,本会承担所有的罪责,一如他们在历史上所受的污名。所幸,这个故事没有暴力与死亡,而是漫溢着开车在玉米田里写出名字的恣肆与不羁。(8.0/10)
公路片总是能莫名吸引渴望自由的灵魂
一场绿意盎然的逃亡,一切毫无负担,所有都是新鲜。阳光耀眼,骑士冒险,基友相伴,五十年后相见的约定。过了这个夏天,我会变得比你们都酷。
3.5;壁花少年的成长漫游,因邂逅某些人而成就生命中最难忘的夏天,无论五十年后见或不见,此刻我们用汗水和欢笑蒸腾出一个最旺盛蓬勃的青春,人的一生总需要任性妄为几次。
这个夏天,男孩终于知道了,女孩会让生活变得忧郁,但男孩却可以让生活变得精彩。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法提赫·阿金新作。非常好看的青春公路片。一个酗酒的俄裔黄种转学生,一个无聊苦闷受排挤的德国男生。两个如此不搭的14岁的少年展开一段丰富的自驾之旅。既有青春友情的成长与快乐,也有懵懂的性启蒙和对边缘流浪者的关注。理查德·克莱德曼怒刷存在感,钢琴曲放在片子里太好笑了
很有趣的青春公路片,德国壁花少年和俄罗斯亚裔转学生的自驾之旅。遇到走不通的路也不要走回头路,还在玉米地里的肆意开车压出个造型,青春就是要恣意挥霍,做个没有存在感的乖孩子未必有日后这般鲜活美好的记忆!愿你们的青春期都可以遇到契克这样的朋友,最后想说理查德·克莱德曼着实怒刷存在感!
又名《来自战斗民族的14岁小哥手把手教德国小少年做人》。住在不属于自己的豪宅里,有一个来自异域的酷炫朋友,开着一辆破车四处游逛,这不正是我儿时的梦想吗?其实这部片放在我这个年龄看正好,再老一点可能就不会喜欢这样放肆、嚣张的青春电影了。另外,谁说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就全是基佬,哈哈。
公路片BGM已添加:理查德·克莱德曼
1.开车冲进玉米田里,写上自己的名字;2.风车与满天繁星;3.“我喜欢你的手放在我膝盖上的感觉;4.青春就是遭遇着性与分别。
一段时间过后,你可能记不得这个电影讲了什么,但一定记得公路上响着查理德·克莱德曼的曲子,这可能是这部德国喜剧电影里唯一的笑点了。
这么美好的电影,看完之后整个人的心情都愉快起来了
与契克告别时,他穿着夹克一瘸一拐消失在高速公路的车灯里。开始确信,这个犹太吉普赛男孩是被上天派来拯救夏日的无聊。把裤脚塞进袜子、顶一团乱发、耳边别一根烟,却在傍晚的水泽里,告诉了他不喜欢女孩的秘密。这样一个夏天,有女孩去了布拉格,有男孩冲进了玉米田。五十年后再相见,我们仍是少年。
果然人不中二枉少年,太有意思了!万万没想到我会拜倒在留着三毛的发型把运动裤塞在袜子里的少年脚下,少年英雄,一代大佬,酷到没边儿了!
挺好玩儿的,青春期里最不酷的小孩终于干了件最酷的事儿,有parent issue,校园,暗恋,living off the gird的德国家庭,还有性启蒙(最喜欢这一段)。风景特别美,夏天的德国,真好啊。
成长,不是烂俗青春片里男女主角命中注定在一起,也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而是你喜欢一个人,后来你仍然喜欢她,但你已经能够接受她不喜欢你的事实,能勇敢说出来“你的确很好,但我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