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场上矫健奔跑的身影,变得像行将就木的小老头一样羸弱不堪,极多的反差让人一点点开始难过。
前半部分看的我又气又想笑,长发时期两个男主颜值被封印的死死,但是磕糖磕的很欢乐,双向奔赴的爱恋永不过时,虽然每次火花四溅的时候都有修罗场来打断这点让人有点抓狂。
老师没收信件,朋友撞破两人的缠绵(这里朋友们一起裸奔的情节设计真的好有爱,还有那个口嫌体正直的朋友,有被笑到),爸爸发现两人的关系,第一次因为家人回来被迫终止,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没成想笑着笑着就变的好悲,合理却不想接受。
得知自己正在亲手杀死自己最爱的人是什么感觉,天塌地陷莫过于此。
风流肆意,纵欲堕落终被反噬,短暂的欢愉却要用最爱的人填命,背着一个那么好的人偷腥,同情男主的同时又狠狠觉得他活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么好的约翰,生命最后连高兴的权利都被剥夺,每一次开怀都要被疼痛折磨。
结尾前后呼应,两个人高中时期的故事差点让我忘了开头那一段慌乱,镜花水月一般,美好的事物被一一吞没。
这部同名电影改编自有澳洲同志版“罗密欧与茱丽叶”之称的真人真事小说《Holding The Man》,故事主轴都在描写一段长达十六年的爱情。本书作者是蒂莫西‧康格里夫 (Timothy Conigrave) 三十四年短暂人生的回忆录,也是蒂莫西写给同志爱人约翰·可列奥(John Caleo)的最后情书。 影片中蒂姆对自己传染病毒给约翰非常的内疚和痛心,一直不离不弃的送走了约翰,而34岁的蒂姆相继一年多离开了人世....
也许是因为主演的容貌不太适合学生时代,导致对早期的时间线有些出戏;但成年后就不一样了,造型的改变贴合也随着剧情的走向而渐入佳境。
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电影,从青春期的骚动、爱慕、表白、相爱、为爱叛逃,再到倦怠期、出轨期,直至最后的为爱回归、感染生病、死亡,似乎大部分早期的同志爱情悲剧都走了同样的路途。
john最后的做爱要求,以及john病故,tim在失去爱人的同时更害怕连记忆都失去的桥段,是本片两个最大的泪点。是啊,人生苦短,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还会不会活着,珍惜眼前人,紧紧抱住他,不要在失去以后再后悔莫及。
怎么说呢,我不吃两位男主的颜。说起来有些刻薄,很不喜欢蒂姆,他用行动证明了不作死就不会死,这没关系,个人选择而已。但是跟上部影片类似的是,他的作死连累了别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亲手杀了自己爱的人。主动追求,然后新鲜感殆尽,尝试新的床伴未果又考上戏剧学院,于是又主动想要分开,是不是真的先动心的人会先死心啊。还是说跟性格有关,内敛沉稳的人动心晚,但是心会比较持久。
看似勇敢无畏敢于与天战的Tim从头到尾都是怯弱只欺负自己人,倒是John勇敢果断一直义无反顾,翻窗跟Tim离家出走简直太帅了。我们都知道生命是有尽头,难道就不活了吗。那么爱情,又何苦一心想着forever呢。
美好的事情需要勇气,担当和知足去维持,我们犯下的很多错误是为了给我们上一课,但是有的一念之差再也无法挽回呢?我们只能用生命去填补。
在墨尔本和悉尼的白人中这本书流传之广令人诧异。这本书也给那些已经得HIV的朋友带去了很多鼓励和支持。不论电影的好坏,它给大家带去了一个生动的形象,如果之后再回到书本中去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想象。但是终究2个小时的电影不能完全把书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的淋漓尽致。Anyway hope them R.I.P.
澳大利亚版“平常的心”,在不断犯错中彼此抱紧。——那些活过的、爱过的人总能让人唏嘘,这就是真人真事改编的重量啊!PS让两位大叔来演少年时代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真挚感人的同志片,没有激烈的平权运动,没有抓马的狗血情节,只是为我们克制冷静的呈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动人爱情故事,有甜蜜的相遇相知,有叛逆的情感疏离,有重归当初的美好,有死亡隔裂的永别,让人心生羡慕又难掩唏嘘。用生命陨落的篇章来警惕世人,爱情需尽责,一念之差,生命付之,对于同志来说
请不要用道德观去评价,生活中总有幸与不幸。它可以美如初恋,也可以丑如死亡,而每个人都要生活。
罗密欧与罗密欧的故事,终究也是个死。并不喜欢这样的改编,好在是真人真事,算是用生命当为大家上了一课。
“我们在一起15年了,他是我丈夫!”【诠释了丝毫不逊色与原作的震撼情感,不算很俊美的两位男主奉献了足够完美的表演】
典型的同志电影套路大集合:校园试探小清新,保守家长恶势力,同志平权喊口号,双双艾滋泪花噙,临终告别赛韩剧,最后葬礼拦住你。真是每个点都踩到……伟大的美剧主演Will Trueman告诉我们:同志电影烂爆了,但是我们还是要支持它,谁让这是我们的政治任务。
好看…John的睫毛简直逆天了
完全就是一部渣男进化史:抱紧他,在他死之前=如何搞到他,如何操到他,如何疏离他,如何背叛他,如何伤害他,如何感染他,如何送走他。不觉得后来的一切都很刻意么?在相爱的前提下肆意真的对么?整个故事所制造出的浪漫感觉真实么?
蛮不错的电影 就是讲的有点仓促……tim太帅!……该片根据墨尔本真人故事改编 原男主人公是我大学校友-莫纳什
Craig Stott的演技太好啦,我想献一颗星星给他炙热、深情、忠贞的凝视
男二睫毛美cry,病娇期激发终极软萌状态惹人怜爱。不得不心里暗骂:珍惜生命,远离渣男。但那个因害爱人染病而自责,在爱人离去后快乐被黑洞吸走的男主,大概也是罪有应得了。校园青春初恋期发糖无数,男二始终完美可爱,男主痴汉形象从一而终。猜想作者写书时一定思念至深,太怕遗忘那些美好。
哭。Ryan Corr路转粉。
一般阅读过原著再去观影往往都会以失望收场, 可抛去大量删减的情节, 抱紧他这部电影丝毫不亚于原著。这部甜美又不失苦涩, 幽默又不乏凝重, 在短短的两小时内让观众笑中带泪, 在不同的情感领域里兜转, 再加之两位主演惊呼完美的演技, 也要给五分。Tim and John, forever.
对这种刻意美化同志爱情的故事一定要保持警醒而审慎的态度,因为它很有可能就是彩色糖衣包装却没营养的药药,药药!好吧导演品味还不错又有点想原谅他。
人生有多少个十五年?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真实的还原了那个年代澳大利亚的同志生活,没有刻意去强调平权运动,侧重笔墨刻画二人的情感,相遇相恋,经历背叛后还能相守在一起,却要经历病痛生死离别之苦。电影是有一定警示教育意义的,渣男还是洁身自好为妙,感觉不及同类题材《平常心》。
这个不是年度最佳,这个应该是同性恋电影最好之一了。演员选角太棒,不靠颜靠演技,眼角眉稍都是情,化学作用浓得爆表。抗的住世俗的压力却守不住monogamy的承诺,这不仅是基佬情的无奈,男女情同样如是。
现在了还是这套,三点一线,一模一样的剧情走向都能有二十多部三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