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安娜贝尔2让我痛经。
就好像看了一部按流程走完,却又不太走心的porn。
众所周知,在porn的世界观里,女主角主要只做三件事:哭、叫、被捉住然后拖来拖去。
porn里是不太会有正经文戏的,就算为了增加新鲜感,给女主角写一点情节,开头五分钟过后一旦进入正题,剩下的桥段都差不多了。
无论她是赋闲在家的主妇,还是上班途中的白领,还是给学生单独辅导功课的教师,还是在医院值夜班的护士,一旦文戏结束,武戏部分都如出一辙。
From 片子 to 片子,女主角们的动作套路和台词,几乎不会有什么变化,甚至哪一招先出,哪一招后出,都很少因为剧情和场景的变化而产生不同。
角色的内心矛盾?性格成长?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谁care啊,那可是一个porn。
只要那是一个porn,观众看到够爽的动作戏就满足了。观众想来一发了,你老招频出似乎也无所谓。porn如此,安娜贝尔2也觉得自己可以如此。
众所周知,在鬼片的世界观里,女主角主要只做三件事:哭、叫、被捉住然后拖来拖去。安娜贝尔2所讲的故事,就是女主周而复始地做这三件事,而且还是一群女主。
不是说这样不行哈,作为类型片,玩点套路也无可厚非。但有一个问题,看恐怖片的观众,在感官刺激方面的阈值提升得还是比较快的。所以聪明的恐怖片,会努力展现更多反套路的文戏,努力创造更多意想不到的恐怖场景,用更多新鲜感来弥补观众见多识广的心灵。
而不聪明的恐怖片,比如安娜贝尔2,就会不努力。
借着本次电影节的机会,不少原先只能在电脑屏幕上看鬼片的观众终于可以通过杜比全景影厅的设备看大屏幕鬼片了。虽然安娜贝尔2情节没逻辑,人物没弧光,吓人手段老套,但架不住影厅音效好,不少观众在电影结束后依然给出了高分评价。不得不感慨一句,为什么大陆不多引进一些鬼片呢,我们的市场真的很大啊。
然而,但凡你看温子仁系列作品超过两部以上,就会对安娜贝尔2的不努力感到些微的生气。隔壁招魂2都进化出家庭、传记、悬疑解密元素了,你个鬼娃娃还是只会先seduce后jump scare,还是只会欺负那些没脑子哇哇哭的小女孩,作为这么大一个恶灵你惭愧不惭愧啊?
本片的文戏,给人的感觉就是porn的文戏,随随便便写一下,编剧心想着,反正等开场十分钟后进入正题,就没谁会记得这一段曾经存在过了。
举个例子,小女一腿脚不好,在新房子里看着别的小朋友跑来跑去,羡慕得直叹气;被鬼纠缠,向修女老师求助,问是不是因为我残疾啊,修女老师说不是的,你身体残疾不要紧,心灵弱小才会被纠缠,小女一满脸若有所思的样子。我以为后面的情节里会加个照应,比如像招魂1的妈妈那样,虽然被鬼附身,但关键时刻想起了老师散播的正能量,于是战胜恶灵什么的。没想到后面啥都没有。
再举个例子,小女一某天晚上哭哭啼啼地跟小女二表白,说我们以前在孤儿院的时候感情多好啊,小女二说是啊,我看到那里,也以为后面的情节里会加个照应,比如像招魂1的妈妈那样。结果还是啥都没有。
小女一被附身了,就是被附身了,前面铺垫那么多,效果跟随机抓取一个路人去附身也没什么区别。
还有,好心的夫妇二人收留了一群孤儿,当爹的刚开始检讨自己是不是对小客人不太友好,就被小客人放出的恶灵杀了;躺在床上的妈还戴了个歌剧魅影的面具,我以为她能有什么大招,结果只是帮恶灵完成double kill而已??下面呢?下面就没了。
好心没好报。要是演妈的这个演员在国内有粉圈,就要骂你三观不正了。
一群从孤儿院出来的女孩子被鬼追,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怂,除了滋儿哇乱叫,就是往不该跑的死胡同里跑,知道哪里有鬼就盯着哪里死命瞧,明明平日里手脚健全、耳聪目明,关键时刻却自卫能力低下,开门跑完不关门,喘粗气,披头散发穿睡衣,除了脸蛋,你根本分别不出谁是谁。既然形象上都是同等的脸谱化,那安排她们集体出场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尖叫效果加成?
这不就跟你看porn里的小姐姐个个马甲线匀称还在那里嘤嘤嘤一样吗,一看就是平时天天撸铁的货,在这里给我装柔弱。
然而就这样,安娜贝尔2在豆瓣上还能拥有6.6分,比第一部高出0.7分,可见第一部有多难看了(幸好我没看)。
先不说主角行为逻辑完全不合理的事情,就算它是恐怖片吧,就不说这个问题了。电影前半部分很无聊,不是说没有恐怖的地方,太套路了,还在依靠音效做效果,很没意思。但是,后面的稻草人搭配灯泡的效果有被惊喜到,稻草人真的是童年阴影。
还有比较疑惑的点,修女提到恶魔只会盯上信仰不坚定的人,并且后面提到要心存希望,我以为本片的立意点会是这个,但是结局中恶魔占据女主身体继续祸害人间,所以意思是恶魔终究胜利???
================2021/6/12 update 失望的引入招魂3的剧情====================
之前我预测过招魂3可能是说1971-1976年之间的某件事情,结果被啪啪打脸,本来不想多说,但还是勉强更新结个尾,以后也不会再关注温子仁了。传送门://movie.douban.com/review/13606053/
=============2018/9/7 update,引入鬼修女剧情=================================
今年一共看过三部棒呆的恐怖片,lights out, dont breathe,和安娜贝尔2,lights out和dont breathe令人耳目一新,给你带来独特的恐怖观影体验,而安娜贝尔2,在我看来则集中体现了温子仁的恐怖片公里,他很敏感及时的吸收了前两部片子的特点而加以利用,打造了一部集大成式的恐怖片经典:同样是密室恐怖片,你能体验到那种灯光明灭之间恶灵渐进的lights out式恐怖,也能体验到dont breathe里面那种身处黑暗不得视物的窒息感,还隐隐约约有咒怨那种无差别杀人的惊悚,以及温子仁特有的那种邪灵渎神的无助。
即使是对于恐怖片爱好者而言,安娜贝尔2也可称得上招魂宇宙里面承前启后的关键之作:它讲述了安娜贝尔的诞生,结尾衔接了安娜贝尔1的剧情,而且剧中还hint了鬼修女,和招魂2遥相呼应,仿佛能看到温子仁想要打造一个围绕驱魔人worren夫妇的恐怖片世界,这和咒怨和午夜惊魂那种导演制片换来换去支离破碎的系列恐怖片不一样,而是除去恐怖片的外壳,也能提供剧情和细节的回味。
我简单的整理了一份招魂宇宙的观影指南:
1,安娜贝尔2:1943年手工洋娃娃制作者mullins夫妇失去了7岁的女儿annabelle,夫妇俩思女心切招来恶魔附身于玩偶身上并现身抓伤了mullin夫人。夫妇俩通过教会简单的压制了一下恶魔,把那个娃娃关在糊满圣经的房间。12年后(1955年),影片故事发生,四处寻找foster的教会孤儿入住且重新唤醒了恶魔,恶魔通过附身Janice折磨众人并杀掉了mullins夫妇,众人合力把Janice重新关进圣经房间,但是等到教会到来的时候发现,娃娃还在,Janice却不知所踪。镜头一闪,Janice被higgins夫妇收养并自称是annabelle长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并没有发生任何具体的驱魔过程,只是糊了圣经压制了一下,恶灵还是可以随时活动。
2,鬼修女。鬼修女主剧情发生在1952年罗马尼亚的一个修道院。修道院前身是一个邪道伯爵通过献祭召唤恶魔的秘密场所,不过被教廷用基督圣血封印之后建立了修道院修女们开始永不停息的祷告镇压,直到二战期间封印在轰炸中松动导致valak复出企图寻找活人附身,而开头的Victoria修女就是为了不让valak得逞而自杀。梵蒂冈教堂委托神父和拥有招灵体质的Irene修女来调查此事。经过一番波折之后重新封印了valak……未遂。影片结尾发现其实valak附体了frenchie,而这个frenchie就是20年之后,1972年,招魂一的开头,华伦夫妇在一个驱魔seminar上展示了他们是如何为frenchie驱魔的。
甩一篇我写的详细影评,招魂宇宙的第三块砖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645528/&dt_dapp=1)
3,安娜贝尔1:1967年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开头被谋杀的就是higgins夫妇,凶手就是长大离家出走投身邪教的annabelle及其男友。安娜贝尔被警察包围之后抱着洋娃娃自杀,娃娃吸收了安娜贝尔的血开始作妖,妖力之强甚至可以直接在教堂门口手撕神父。这里有个重要设定就是,这个恶魔想要人类的灵魂献祭,且只限于自愿的成年人,所以它会通过折磨婴儿来迫使母亲自杀。最后黑人大妈抱着娃娃跳楼自杀,娃娃再次离奇失踪,同时forms夫妇也回归了平静的生活。影片结尾洋娃娃被一个大妈买下,送给女儿Debbie,Debbie向Warrens夫妇求助收服了洋娃娃。
4,招魂1:1971年@美国罗德岛哈维尔的佩伦一家,主体是一个音乐盒,邪灵是一个叫 Bathsheba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所罗门的老妈名字也是bathsheba,大卫王强娶了本是他部下妻子的bathsheba,结果被耶稣警告了) 的女巫,bathsheba通过杀害自己的孩子向撒旦献祭,并一直haunt这片土地上居住过的人,而这些被杀害的灵魂也成为了帮凶。bathsheba通过注入体液的方式附身了佩伦夫人,不过最后被识破真名且降服。值得注意的是,lorraine在地下室遗失了带有自己女儿照片的挂坠盒,与此同时她女儿在家发现安娜贝尔娃娃已经被放出来了。
5,招魂2:1976年@美国阿密特维尔凶宅事件,也是类似的一个人被附身杀害了自己全家的case,这是lorraine第一次被鬼修女锁定和警告,她决定暂时收手。然后跳转到1977年英国伦敦恩菲尔德区的哈吉森一家,鬼修女在这里才被真名识破,叫做valek,详情请跳转另一篇影评 (//movie.douban.com/review/7935304/)。
6,招魂3:1981年的某个毫无关联的事件。毫无关联到我都不想贴剧情了,就是套壳番外而已。
传送门://movie.douban.com/review/13606053/
招魂世界里面有一些基本的principles如下:
1,恶灵也许与神一样强大,十字架啊神父啊修女啊分分钟毁给你看;
2,恶灵附体分成三个步骤:骚扰你,压制你,最后才是附身(附身都是通过恶心的体液交换)
3,真名识破是退散恶灵的“必要”手段。
也许你发现了,附身在安娜贝尔身上的恶灵,至今仍未有真名,也未被直接镇压,还是时时刻刻在勾引着意志不坚定的人去打开那个橱柜。
当然了,以上恐怖片的剧本都是现做的,漏洞和硬伤不是没有(最大的硬伤就是招魂1里面的女护士说安娜贝尔higgins7岁时死掉了but最新的剧情是她是成年之后弑亲自杀献祭的),但是既然温子仁已经说过想要打造一个conjuring universe,希望他能在接下来的鬼修女和安娜贝尔3里面补全其他的细节吧。
话说,最近看了好多负能量电影啊…看了这么多关于魔鬼作祟的影视作品可以知道,魔鬼往往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初生和变态成型,也需要借助人的力量。在大自然和命运面前,凡人的力量有时候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于是他们需要寄托于神的力量,祈求神的庇护。他们会面露难色虔诚的祈祷,会在临睡前将自己的心愿一遍又一遍的诉说给神灵听。而收到祷告的不仅仅是上帝,魔鬼也听到了你心里的呼唤。 有人因为贫穷而期待富裕,有人因为孤独而期待朋友,有人因为病痛而期待康复,有人因为失去而期待重逢。上帝不一定能一一实现你的梦想,甚至有些愿望是不可能的。当上帝沉默,魔鬼就开始出现蛊惑你的心。《着魔》里的安娜,渴望永远得到丈夫的爱和温存,魔鬼便引诱她为自己奉献肉身;《死亡笔记》里夜神月,希望每一个罄竹难书的犯人都能绳之于法,魔鬼便诱惑他使用Death Note;港片《僵尸》里,为了能够苟延残喘多活几天,九叔靠养小鬼续命,他们无一不为获得魔鬼的力量而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部电影是《安娜贝尔》的续集,剧情上却是它的前传。在第一集里害人无数的娃娃,它来龙去脉始和作俑者就出现在这里。因为车祸而丧女的夫妇痛不欲生,日日夜夜思念女儿的煎熬,这份求而不得的欲念让魔鬼趁虚而入,和他们签订了灵魂契约。表面上让夫妇俩能和死去的女儿重逢,实际上却是魔鬼为了摄取活人的灵魂而设的把戏。 上帝的沉默就像是常态,偶尔显灵就被称为是神迹。相对于缺乏直接对话的鸿沟和渺茫,魔鬼的诱惑更难以让人拒绝,它像是一种人类社会里最广为人知的“等价交换”模式。我们深知,任何获得都需要付出代价,潜意识里也尊重和敬仰那些孤注一掷的成功者。魔鬼的承诺可能只有眼前,但那些人连眼前都活不下去,又何尝有明天的憧憬。魔鬼的字典里,命运和代价是同一个字眼。所以魔鬼永远有滋生的土壤,它只要拥有显灵的力量,不管需要吞噬多少灵魂,都有无数自觉已没有今天的人提着自己或别人的人头,毕恭毕敬双手奉上。 总体来说,无论节奏上还是惊吓程度,这部电影要比第一部强。但出场人物众多,一群小姑娘不停的尖叫,又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一人一两句台词和镜头的分散角色大大削弱了人物形象。背影杀,回头死,乱搭肩膀,摔倒抓腿爆灯泡…诸如此类的设定也是老生常谈。途中还有许多我认为很冷的笑点:例如琳达和修女把娃娃扔进井里,恶灵显身从井里拦腰抓住琳达要拖她进去。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盖上井盖,恶灵在井里挣扎着要出来,这么情急的状况下修女还明知故的问, “What is that?”(那是什么东西), “Who cares,run!”(谁在乎啊,快跑!) 小女孩这句似答似呛的对白引发了我的笑点。 电影结尾双彩蛋,不仅让这个系列头尾衔接上了,还搭配上现实的鬼娃娃。第一第二集里为人诟病的丑陋娃娃,其实有着一张人畜无害温顺的脸。这样的安排,让号称“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恐怖片更有说服力。最后一闪而过的镜头,顺便引来了《招魂》系列。这样,温子仁导演的一连串恐怖系列,终于在穿针引线下实现了汇合。
国外的电影不擅长感动人,这里的“鬼”仿佛是真的鬼,ta会选择最弱的对象下手,吸引珍妮丝主动靠近ta,帮ta打开那扇门,解除禁忌,从而获取新的载体。ta不会因为某种特殊的关系而放弃伤害谁,目标明确且保持着在暗处攻击人的这个习惯,在不暴露身份的同时还能继续回到自己的“老巢”,仿佛娃娃这个载体是ta最初的梦想,离不开舍不掉。所以最终ta还是回到了娃娃身上,继续做“安娜贝尔”,继续糟蹋着这如天使美丽般的名字,继续蛰伏着,等待下一个时机的来临。
《安娜贝尔2:诞生》讲了“安娜贝尔的由来,”穆林斯夫妇因为过于思念亡女借助不明力量,准许这个原本没有名字的娃娃,被魔鬼附在ta的身上,并使用“安娜贝尔”这个名字,但很明显这个并不是他们的女儿。不过他们已经后悔莫及了,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更何况请的是“鬼”呢。
如果在中国,“鬼”要是附身在人的身上,定会受到人体的影响,他们能哭能笑,会表现出这个“鬼”是有感情基础的,因为他们的死,或者说是成为“鬼”是因为死前怨气太重。再怎么深仇大恨都而不会直接把这对夫妇杀掉。因为没有哪个女儿会伤害亲生父母。而这部影片没有半点“安娜贝尔”的影子,有的只是魔鬼“安娜贝尔”,让我们相信真正的“安娜贝尔”早就已经离开了。
那ta究竟是谁,结合ta的真身和“魔鬼”二字我觉得太过敷衍。
ta是我们自己吧,就在我们看得到的地方但又不时常能看到。身为人,自己失去或者得不到的东西,总会心生妒忌,是不是穆林斯夫妇假意收留修女和那群无家可归的女孩,吸引他们来到自己的家,不断制造悬疑气氛,诱惑珍妮丝、琳达靠近禁区,让他们发现秘密,分散注意力其他人的注意力,故意杀害珍妮丝来给他们一些警示,也给自己的死去的孩子寻求阴间玩伴。
它永不消逝,生生不息。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那个丑娃娃,更是内心丑陋的自己。
所以《安娜贝尔》会更到我99岁时候吧。
4.5;还是挺吓人的!!!
简直没给喘气的时间啊 这种电影不在影院看都是浪费
幼儿园级别的惊吓程度,把惊吓点从娃娃移到附身的黑色鬼影上了,可能是为了让鬼更能折腾一点。我看的那场人全部坐满,可见大家期待很高。两位黑人女士吵架调节了一下气氛,之后大家全程欢声笑语,一到惊悚或者主角犯蠢的地方就集体咯咯笑,气氛超好。感谢桑德伯格拯救了Annabelle,温子仁系列又壮大了
很精彩的一次前传演绎,在引而不发的环节相当沉得住气,像电影里那把射向黑暗的球弹枪,有点无的放矢,却又时刻带着为彼端无物绷紧的焦虑。奇怪之处在于,相比对父母的残忍血腥,对孤儿们的追击多少显得有些「手下留情」了。
一边被吓得半死,一边骂这些个人是不是都有病
不作就不会死的各种典型桥段。你说你没事弄个玩具气枪,子弹上还栓个绳子,往黑屋子里打,拽出来个鬼,这赖谁呢?
2.5 学了很多温大大的手法,故事和角色设定也有足够有力的情感基础和潜力,可惜发展过程中完全乱了套,两个小女孩的戏份配置失衡,且看得出来很多恐怖桥段都是先有点子,然后再把人物硬塞进去,导致不管是叙事还是角色动机都毫无逻辑。另外,导演太过于依赖用黑暗制造恐怖气氛了。
和招魂2套路如出一辙。第一天晚上虚惊;第二天晚上鬼露个脸;第三天晚上出来吓主角,别人不信;第四天晚上开始葫芦娃救爷爷 一个一个送;第五天白天给观众个surprise;第五天晚上主角们才想起跑路,但为时已晚。最后鬼都死的莫名其妙(但这样的套路请多来几次)
《熊孩子义务教育指定教材》——去别人家乱翻是会被鬼追的。
蹭人票的福利,没想到意外的是部好片!气氛紧张,呼吸不能!老套的人类对抗恶魔的题材,少不了智商掉线的一众小孩主角,但本片告诉我们哪怕是柴房的一个破稻草人都要善待啊!
两星半。降低了不少期待值但还是有失望,拍来拍去都跳不出温子仁那几部(《死寂》、《招魂》、《潜伏》)。除了最开始安娜·贝尔第一次“转头杀”怂了一下外,其实惊悚度和恐怖程度都只算一般,甚至和温的几部都没法比,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温子仁对新千年之后的恐怖电影贡献以及影响有多大。
11年來在戲院被嚇得最慘的一次,嚇到我竟然思考起劇情邏輯了,例如這對夫妻究竟為什麼要跟鬼魂同居多年......收房租?
不能因为第一部拍的太烂就给这部放低标准吧,前面一大部分都是在玩温子仁玩剩下的东西,差点看睡。不过好在后半部分勉强渐入佳境,血腥与惊悚兼顾,也算是玩出点新招数,有几处的确吓人。
不知道为什么拍出一种呆的喜感?以及招魂2的曼森在里面客串了二秒!
古早电梯,被单铃铛,轮椅狂推,小妞爬行,暗影巨兽,撬指腰斩,稻草人爆灯泡,菜刀捉迷藏……出色的前传,修女彩蛋出现三次,招魂宇宙啥时把潜伏系列也收了吧
比1要强,气氛塑造很成功!讲述了安娜贝尓的来历,起到了招魂宇宙中很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结尾很好的连接了第1部,还通过修女的照片get到即将到来鬼修女,另外结尾夫妇领养了已经被恶灵附身变成安娜贝尔的珍妮斯,并送个她一个娃娃,而这娃娃的造型才跟现实中真正鬼娃娃安娜贝尓一摸一样!
把温子仁招牌吓人方式,甚至运镜都学的不错,但看多了也觉得疲了....#到底什么时候,主角可以不闯入那些外表看起来就很恐怖的房子,说不让你进的房间就千万不要进去#
Linda回Janice说娃娃太多起不过来名字那段真是有被撩到。。。
比第一部吓人啊!结尾接上第一部好评,还以为Annabelle Wallis不会露面…萝莉可爱!米兰达姐姐也太酱油了,而且没有任何驱魔师类型的角色诶…姑娘们颜值都挺高。
导演是以一部jump scare短片出名的所以jump scare是必不可少的。确实是比上一部温子仁摄影师导演好点,在影院看还是很有效果的但总觉得在模仿。但是!那两个bitch一出来就觉得那么婊肯定是炮灰居然到最后没!死!怒扣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