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尴尬的剧本杀,前期有点惊悚,中间一点点好笑,最后一点点尴尬,剩下全是尴尬。福西西开头扮相有点像黄渤,演的最好的是我龙哥。5次反转,先是惊喜,后面就显得有些无聊,这个作品要是上了喜剧大赛,应该能拿个好名次,但是真要是作为院线电影的话就不算合格。更像前些年的微电影剪辑一下,缝缝补补的学生作品。可以看看,花钱就不值当了
昨晚睡前微博刷到这句话,一下子就被打动了,原来是电影《了不起的夜晚》宣传海报里的一句话,喜剧+惊悚,是我一直喜欢的配置,于是就有了今天中午观看的点映场。
说实话,我开始是没报太多期望的,想着纯当放松。没想到,近两小时下来,我还是有被惊喜到,在好几处笑出了眼泪。
故事的背景是自媒体人豹子面临公司倒闭,需要赔付巨额赔偿金,为了赚钱,拉着自己的两个即将要散伙的合伙人狗子和猴子,准备干"最后一票"。去一个剧组拍一些男演员的素材做短视频,没想到拍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画面,由此引发的一连串奇特的经历。
首先,我不得不说一句,《了不起的电影》这样以喜剧+惊悚的形式,我个人觉得是在最近几年的国产类型中很少见,可以说是一次很大的突破。导演的上一步作品《中邪》的口碑也很好,这次的监制是大家熟知的叫兽易小星,除了范丞丞,你们能想象有《一年一度喜剧人》的"三蒋",蒋龙、蒋易和蒋诗萌,电影里扮演导演的是二手玫瑰的梁龙,这搭配确实惊到我了,不过毫无违和感,大家全程演技在线。还有周一围演了一个神叨叨的制片人,不开口的样子很帅,一开口笑五官都裂开的感觉,不愧是老戏骨,好评!
还想说说范丞丞,作为选秀出身的艺人,我以为他演的会很跳戏,毕竟他不是以演技出圈的,但这部电影里,他把一个怀揣梦想的小镇青年形象演出来了,据说他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还特意增重,留胡子,涂美黑膏,花了很长时间去体验主角的生活。同作为自媒体人,虽然我不是搞短视频的,莫名的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就故事来说,我觉得逻辑是在线的,笑点也很密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喜剧人的加持,有好几个地方我看到演员就想笑,想起之前网友们总结的沈腾效应,就是看到沈腾就想笑。故事的题材挺新的,感觉导演在玩一个很新潮的创作,几段戏中戏的情节环环相扣,编剧脑洞很大,作为观众有被惊喜到。
电影场景很大牌,这里不得不夸一下妆效老师,真的太牛了,我一边捂着眼睛一边又忍不住想偷看,主要是妆都太逼真了,但是,当你刚觉得有点被吓到的时候,下一个笑点的包袱就出来了,节奏感把握得很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那种沉浸式寻凶的话剧,就是场景非常逼真,可以和观众互动的那种,今天我就有这种感觉,全程超级沉浸,而且我是自己去看的,完全没怕,紧张又好笑。
在电影的后半段,感受到了导演为啥取名叫《了不起的夜晚》,被年轻人之间的友情,被小人物为了梦想跌倒爬起的精神打动。电影里有个场景,范丞丞扮演的豹子和他合伙人一起吃麻辣烫,吃着吃着,豹子问他合伙人,"你有没有被人认可过?" 这句说出来还挺扎心,同作为自媒体,我能理解豹子的心情,那种一定要创作出足够好的而且被大众认可的内容,当作品能够获得粉丝真心的喜欢,那么,我想这是所有的内容创作者的梦想,这部电影看得我挺有共鸣。
电影不错,剧情不拖沓,笑点密集,演员们全程演技在线,布场也很逼真,隐隐穿插的追梦情怀让这部喜剧惊悚片的内容更饱满。如果一部喜剧电影能够让全场观众跟着一起笑,还能在笑声中引发共情,确实了不起。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妖妖灵,那时候就非常喜欢惊悚喜剧这样的题材,刺激中又带着搞笑,这种观影体验真的很爽,但那之后这种题材真的很少见了。今年马凯导演的了不起的夜晚来了我便早早期待,这部电影一开始我还想象不出一个自媒体博主是如何和惊悚片剧组发生故事的,海报上演员们的服装也看不出什么联系。随着电影一环接一环,一会惊一会笑,我又找到了当初的那种感觉,就是刺激!不再是以往坐在电影院中呆呆的看完全场的感觉了,永远不知道后面要发生啥,一直在嗯?啊?哈哈哈。虽然结尾处煽情起来有一丢丢那啥,但是瑕不掩瑜吧,整体还是不错的,是有意思的。
说句心里话,电影很好看。有许多自然爆笑的地方。就是小恐怖。范丞丞演技真的让我惊喜,非常放松自然,进步特别大,我感觉他就是豹哥。豹哥就是范丞丞。这可以称他代表作了,豹哥演的非常成功,身上痞痞的,心里深处却又义气。喜欢喜剧和小恐的可以去看,挺好的。加油加油。蒋龙演的也非常好,好像是叫蒋龙,不错不错。
最开始是没预期的,但看了几个博主的评价和大众口碑后给我把预期弄得很高,结果是低于预期了,还是不要抱有太高预期去看为好。 就电影本身来说我只能给个及格分多一点点,你说惊悚吧也没多惊悚,你说喜剧吧我也没怎么笑,但我的那场还是有蛮多人多次放声大笑,以及有个别人被吓到不敢看和几近哭,真的是感觉到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觉得整个故事没有多有趣,而且我一直觉得有一个逻辑上或者真实性的硬伤是:难道当小山和豆发现丽妃“死而复生”时,不想去弄清楚吗?难道真的会相信是鬼并且还接着演戏吗?我觉得这还是不太符合常理,现实中应该不是这样发展的。 其实我只想给三星,但又想多加一星,是《一喜》的蒋龙、蒋易和蒋诗萌出演,这是对ta们的认可,也是一个机会,ta们这些优秀的“腰部”演员也能出现在院线电影上了,我很高兴。还有就是,这个故事本身,就像是ta们这群演员之前的困境和奋斗,小人物的历程,这倒有点像星爷的风格了。
看完《了不起的夜晚》啦~看电影前把期待值拉满了,看完后确实没有辜负期待,很惊喜,又吓人又好笑,喜剧+惊悚元素融合,气氛烘托特别到位,上一秒被吓到还没反应过来,下一秒就立马爆笑哈哈哈哈哈,而且是那种反转反转再反转,戏中戏中戏
从背景音乐、灯光氛围、音效等都有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导演真的很会拍,演员也很会演,都很自然,真提心吊胆,范丞丞有给我惊喜到,形象改变好大,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我都没看出来是他😂,他真的蛮适合演喜剧,土味豹哥
绝了绝了,马凯你太狠了,我夜里包场看这个,一开局就被吓到……………今晚连看三部电影,终于盼到包场,结果却无比期待有人聒噪,吃爆米花……好多场面我都不敢正视,甚至打开了音乐壮胆。不看预告和简介,这次跟头栽最狠。我平时都不看手机的,这次找朋友聊了几句,坚持到42分钟,还是落荒而逃。那个破落的三层小商场,也没人,就像那年玩恐怖密室后的场景,我一路跑下扶手电梯,听着有人用对讲机说,看电影那人是不是跑了啊……我退场前还想过,员工发现恐怖片现场明明有人检票,结束后却没人出来会不会很恐怖……跑到大街上,还要走好一会儿才能见到活人……感谢没有跑出高反,也感谢路过两个酒吧,有俩人难听地唱《喜欢你》《男孩别哭》,让我回到人间。我本来就是想给马凯蒋龙蒋诗萌捧个场的!其实挺有意思的,以后有人陪再刷。
路演看的,摩托车雨夜斩首那段本来惊喜了一下,如果顺着这个故事拍下去,本来可以是一部不错的犯罪片,甚至大胆一点可以往邪典的路子拍,结果紧接着来了一个超级无敌烂的反转,剧情急转直下变成了温情合家欢大团圆,谁懂我是真的无语爆了,不知道主创花了五年写的剧本是就是这个样子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因素删改了,结局是真的很割裂,烂尾中的烂尾。
有点失望,半出好戏。确实有比钻石还宝贵的“惊悚·喜剧”加持,笑点够密不俗,也有众多我喜欢的“喜剧大赛”演员的加盟,悬疑反转好几次也不差,但,最后泄气的太快,是,我知道导演第一部戏,胎死腹中,为了院线上映的这一部,憋了太久,可,弥漫的鸡汤味,让整个片子有点变味,可惜。
看的超前点映,我愿意给他5星来补分了
本片就像是老婆饼,虽然打着惊悚恐怖的类型标签,但肯定是没有鬼的,于是在这一设定之下,很多惊悚吓人的桥段背后一定隐藏着正常的故事逻辑,这自然也消融了这一类型电影的悬念和包袱。一切谜底揭晓后的桥段其实干瘪无味不少。当然,虽然是《摄影机不要停》和《逐梦演艺圈》的杂糅,但确实也玩出了特色和风格,如果放下先入为主的期待,其实观影过程还是不错,有小惊吓也有搞笑,整体6.5分吧……
哈哈哈哈挺好笑的啊!国内稀缺的类型混搭,惊悚+喜剧更挑观众,尤其惊悚部分碍于创作限制变成了对国产特供惊悚片的挪揄和自嘲,因此重心还是更侧重于无厘头搞笑(上厕所那段最佳)。后面的反转和升华反倒比较常规。马凯这条路在国内环境下太难走,这样温和的挑战和尝试可以鼓励。
难得能有一部除了开心麻花之外能让在座观众放声大笑的喜剧,有惊喜有反转更有正能量!绝对的黑马
其实中间有大概一个小时很好看,前后半小时看得非常痛苦,整体是把喜剧大赛搬上荧幕的感觉,别扭。结尾没拍成摄影机不要停,又尬演又强煽情的,非常痛苦!
内地版的《喜剧之王》+《回魂夜》+《大内密探》。众所周知,内地的恐怖片的谜底不是演戏就是做梦,而本片也迫不得已的选择了前者,导致本片的惊吓程度先天不足,单纯当作恐怖片看待肯定无法及格,甚至不如《保你平安》那几分钟密室逃脱的戏。好在马凯还是利用片场这一环境制造了一些周星驰式的无厘头的笑料,试图把喜剧和恐怖做一个糅合,算是后天进行了一点补救。不过最后这个友谊第一的结局真是大可不必,冲淡了那么点仅有的悬疑和喜剧气氛,情没煽起来反倒显得有那么点像春晚小品的强行升华了。
失望哈,吓,没吓点上,笑,笑没笑够。惊悚+喜剧值得鼓励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才俊导演们大胆一试,但别总想着靠煽情、励志(和yygq)来夹带私货吧。可惜了,成为不了爆款。[点映]
是那个不爱洗脚的蒋龙吗哈哈哈3月25点映喜有,惊悚也有,蒋氏三姐弟稳定发挥,没出错但也不出彩,反转套反转 三番四抖,底虽然有点强上价值但彩蛋也能看出来,这才是导演想表达的核心。开头人设铺垫不足,导致角色行动的动力不太充分,总体来说惊悚喜剧题材稀缺,还是值得一看
假恐怖、硬煽情、不搞笑、毒鸡汤,同是“元电影”,全方位被《摄影机不要停》吊着打。
其实就是把《新半斤八两》鬼撞鬼的桥拉长了。开场饭店、公司的戏应该拿掉,直接由宫内戏起,由戏中戏冲破四面墙解构拍鬼戏。第一次反转出现的时机有点晚,前面的恐怖已经撑疲了。第二次反转是不用回溯解释的,因为和第一次反转的功能是重复的。最后该做制片—导演—演员的压榨关系的讽刺了吧,咋变成用改戏反映群演酸楚了呢?可以拍感动,但请在尊重故事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再去谈感动。
《了不起的夜晚》是一部体验感很丰富的电影,导演汲取了很多有趣的元素,打造了一部突破常规的惊悚喜剧。电影比较适合在影院观看,伴随着大家的笑声和被吓到的尖叫声,氛围感满满。
自媒体与电影的握手言和,看到最后竟有点眼眶湿润。开头是马凯非常擅长的那套《中邪》拍法,在现实环境中展现闹鬼,能够产生一种有反差的以及不和谐的惊悚感。既然主要场景被设定在片场,作为全封闭式空间,那剧情必然包含了非常多的假定性,这就考验了马凯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观的能力。打破叙事媒介的尝试算得上成功,根据片尾滚动字幕的彩蛋可以看到整部片子也有马凯的自传性色彩。不讲道理的制片人有解散团队的权力,但很矛盾地,如果没有制片人所制造的高压环境,又没办法催生一个比较优秀的剧本。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只是为了让片子能够在电影院上映,在大银幕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最后的拍摄过程真假交织,明知是在演戏却又能感受到所有工作人员充沛而饱满的情感。这些煽情是廉价的,是所有做电影的人所进行的一场盛大的意淫,可是真的很感人。
第三幕的垮塌毁了整部电影,但前两幕又让人不忍苛责。要是马凯走地下路线就好了 // 230411与三位友人重看,一致觉得第三幕可以作为导演的直白反讽(虽然依旧与前两幕基调不一,但临场高体验得以延续,结尾止于周一围“这tm是艺术”即可,反讽达到顶点)
周一围最后痛哭流涕说这TM是艺术是对本片最大的讽刺,只拍出了夜晚,没看出哪儿了不起。
拍的是糙了点,但看到了一个导演对电影的初心
短视频入侵电影的典型例子,不仅仅是形式、风格,还是主题、创作意识上的全面影响。倒不一定是坏事,可能是另一种形态。这个影响迟早会来,以本片的完成度来说,还是满意的。对于马凯,能够从《中邪》的悲剧中走通一条大银幕之路,用喜剧包装恐怖,不失为一条聪明、有效、值得鼓励的路子。一些关于想拍电影的初心,还是真诚且动人的。
前20分钟像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番外。因为知道院线必不可能有怪力神佛,所以每个反转都必然是意料之中;从蒋龙演完第一场"真的被吓"之后就越来越难看,直到最后,三个人坐在雨中互诉衷肠,崩的不忍直视…可以看出,导演本人对于"拍了一半就散伙的戏""玩闹般的资本与制片人""出不了头的群演"深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