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这部电影的人大致分成两种意见:A米歇尔不够美,形之不似实在影响观感;B米歇尔演技太精湛,足以让人忘记她长得不像梦露……米姑娘与玛丽莲一比,端的是蒲柳之姿。此女面团团如满月,圆得没了平仄,像个健康憨厚的农家女,五官爽朗地发散开去,丰满得苹果似的腮帮子,一笑颧骨两块亮闪闪圆肉。这样的女孩,会让人想在她脸蛋上轻轻咬一口,溅起清甜的汁液,或拉着她手在农场草垛上躺倒晒太阳。可再她不能像诺玛•简那样美得有香气,有珠光。梦露像一朵会走路的奶油,她那种“艳”真是有光的,眼前像被珠宝耀得一花,即“艳光照人”,继而幻想盗来神仙器皿,去保存那难以想象的美态;又想紧紧把她搂在怀里,感受那饱满到吹弹得破的胴体。 每个女明星都美,美人如花,梦露是一朵镶着金边儿的玫瑰。染了发的米歇尔,只不过成了镶金边儿的苹果。 但米姑娘也算演得够好了,倾吐心声时颈子微妙的左歪右扭,腰肢和臀部的灵活摇摆,手指尖不时捺向胸口,微笑或仰头大笑眸子都努力闪烁、放出光芒,像蜘蛛吐出蛛网,伸手给男人时,手背中间凹着,指尖爱娇地翘上去……看那教人挪不开眼的表情和讨人喜欢的活力出现在一张平庸脸蛋上,感觉很奇特,就像第一流的剑手用着一把小铁匠铺买来的铁剑。玛丽莲梦露确确实实被还魂了,娇俏、脆弱、敏感,如往日全无二致,可叹借来供她操纵的是一具不够美丽的躯壳。 但这样似乎倒有了优势(《胡佛传》中胡佛的老人妆真下功夫,可也真让人出戏),看了一会儿就不大觉得是看梦露的故事了,每个世界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一个可爱可怜可叹的明星,被簇拥、被宠坏、被操纵、被误解,她像专为名利场而生,终究也是要死在名利场中。 劳伦斯爵士在片中说得很明白:梦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她足够强大。她……天哪,她当然知道所有人都会爱上她!众人望着她的目光都痴迷,但都痴不过科林。其余人在迷恋中尚有敬而远之的清醒,唯独雀斑少年满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大与疯狂。她知道只要她想要,那少年自会双手奉上一颗热辣辣真心,供她拈来暖手暖脚——就像采阳补阴一样。她可以像享用少年的痴迷目光、鲜嫩嘴唇,以及肉体贴合时的热力和安全感。 有人觉得裸泳那段很“纯真”。上帝!她葆有孩子气,并不意味着她真像个孩子一样纯真。像伊娃•贝隆和梦露这样在荆棘之地一步步走上巅峰的人,怎么可能纯真?梦露曾经的艺术指导说:“她决不是一个孩子,孩子是天真幼稚、开朗和可信的。但玛丽莲却机灵、精明。我但愿自己在事业方面有她十分之一的能力。她很聪明,才华横溢,知道取舍。”传记有载,在福克斯公司不获重用的时期,梦露颇花心计地宣传自己的往事,加急订制一条礼服,在名流云集的宴会上掐准时间,恰到好处地出现,终于打动总裁斯库拉斯。神魂颠倒的总裁下令:“把她放在任何有漂亮金发女郎角色的影片中!” 所以还要说她纯真吗?在丈夫无法提供心灵支持、与爵士合作不顺利、在片场频频犯错的艰难时期,她需要纯净的、高浓度的爱当做补药和镇定剂。她早就不战而屈人之兵,根本用不着在夕阳余晖下亮出自己举世闻名的武器——胴体。一天的郊游还真像是《罗马假日》的翻版,但安妮公主是付出真心的,这个故事中的梦露,没有。 这让人恨她,却又恨不起来。天才都善于任性——如今最流行用匪夷所思的任性来塑造天才,比如《社交网络》中穿拖鞋的马克的旁若无人,比如《新福尔摩斯》中白金汉宫中的睡衣男(就不用点名了吧)。因为她美,她是尤物,世界就是随时准备原谅甚至滋养她的恣意任性。世界还把男人源源不断地丢给她,像人们用小鱼喂海豚,用花生米喂猴子一样。 在这个故事中,抱定殒身不恤之志的男孩儿是牺牲者。当然,有人会说,得亲女神之芳泽,哪怕一晌贪欢,也是终身幸事。小科林的选角很准确,雀斑像洒落的草籽,尚在发育期似的瘦削身材,浅色眼珠(浅色眼珠呈现出的神态会走两个极端,有可能会显得极凉薄,又有可能会极深情),清新如林间微风的笑容和气息。 因知道本片改编自回忆录,很惊讶当事人竟会把这秘密情史写出来,尤其是在另一个当事人已经死无对证的情况下。他不怕被视为一厢情愿的小说或梦话?他比她年轻,却多活了那么多年。其实他本来有机会像《情人》的开头那样,在梦露暮年时赶去倾吐终身爱意,温暖她衰竭的生命力…… 电影拍竣,人群散尽,梦露小姐回到光环中去了,重新成为遥不可及的星辰。科林独自在试片室望着银幕上的妙人儿,就像跟她单独约会,一切经历过的、目睹过的、掌中握过的、怀中抱过的、嘴唇上吻过的……宛如从未发生。 这一处,科林的表情很好,没有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惆怅,没有被借用后又被抛弃的哀怨,只有一心一意的、澄澈的爱。幕布上的梦露含情脉脉地唱着,如同在说——我是天空中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她微寒时的情人、匈牙利摄影师迪尼斯惆怅地说:我只是在梦中,拥有了她。对她的男人们和整个世界来说,她都是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 传记片从胎里就带着几分拿奖的面相。对谜一样人物的讲述与再现,能承载得下电影人们几乎所有野心。而《与玛丽莲的一周》确实比《胡佛》和《铁娘子》都好看,以梦露一头金发为主调的色彩轻倩明媚,配乐精当,别管故事是不是一股油腻小报气味,毕竟还是吸引人的。不过,我一直等待影片出现更了不起的挖掘,哪怕几句台词几个表情——比如即将在不久之后离婚的劳伦斯夫妇的暗流汹涌,费雯对玛丽莲既妒又怕又怜又爱的复杂情感(只怕颇有“我见犹怜何况老奴”之感?),玛丽莲身边,她心目中最懂得她、尊重她的摄影师米尔顿格林也可以有更多更的戏份(真实米尔顿与梦露的合照在这儿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440735249/)。现在这样处理,止步于展现梦露不为人知的一面,稍有些失望。 朱迪丹奇饰演的西碧尔,在片中就像她送给男孩的红围巾一样温暖,是那种活成了精的睿智老妇人,可敬可爱,而且那么熨帖,随时准备给人下台阶,第一次大家围坐对台词的时候,宝拉视爵士导演如无物,当仁不让地给梦露讲剧本,老西碧尔立即敏锐地向爵士望去,并迅速微笑说话圆场;梦露忘记台词时,她立即说“刚才我肯定也有哪儿说错了”;为剧组考虑,想要梦露出片场后跟她对台词,却又拉到自己身上,“我年纪大了很难记得住台词”(这时想起《笑傲江湖》里,“婆婆”跟令狐冲一起走,明明是怕他累,说是自己走得倦了要歇息。) 而这段戏中戏的台词也很有趣,老夫人的台词:她说什么?劳伦斯(皮里阳秋地)说:她说她对您这么好的记忆力感到受宠若惊。后面还有一句台词:她觉得她是个演员。 -------------------------------我是电影和“史料”的分隔线君-------------- 忍不住浅表地挖了挖片中一些人物与事件的真相——如果那些传记书中确有“真相”的话。已经对梦露十分了解的粉丝可止步。 1•关于约翰尼•海德: 片中,科林在梦露床上过夜,从她身后拥抱她,用心脏暖她的背。她满足地说:像勺子似的——这男孩当然只是存在于她“背后”的,这是个多亲密又多疏远的姿势。 在服用镇静剂后半睡半醒的昏沉中,她呢喃着说:我和海德曾经这样,约翰尼•海德,他就像你一样瘦。 字幕中打出括号:海德是梦露最初的经纪人。其实海德可不单是经纪人,阿瑟米勒将海德称为“她的保护人”——也不仅是保护人,更是缔造者和提携者,是Sugar Daddy。梦露与海德的故事十分常见,但也颇有荡气回肠之处。与22岁的诺玛相识时,53岁的好莱坞巨头海德已身罹恶疾,行将不起,医生说他生命只剩18个月。约翰尼出钱为玛丽莲美容,去痣,矫正牙齿,提高发线,还为她购置新衣、首饰。更重要的是,他领她四处干谒,遍访好莱坞名流权贵,并为她争取到了福克斯公司的一份为期七年的拍片合同。在他们同居后不久,海德与妻子离婚,向梦露求婚。他自知命不久长,用意是让梦露获得遗产,从此生活有所保障。梦露自然明白他的苦心,却拒绝了他,坦白说:“我非常喜欢你,但我并没有爱上你。” 梦露与海德合影: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440719923/ 虽被拒绝,海德还是打算将自己三分之一的遗产留给梦露。青春与爱情延命无能,还没有来得及办妥手续,他就住进医院。梦露守在他身边服侍他直至最后一刻。1950年12月18日,海德去世。海德一死,他的家人立即抢走了海德为梦露购买的珠宝和贵重服饰,把她赶出住处,还禁止她参加葬礼。但梦露不仅出现在葬礼上,还久久地抚棺大恸,呼喊海德的名字。在一周后的圣诞夜,梦露服安眠药自杀,幸好被管家救了回来。 在这个“大佬与小女星”的俗套故事中,两个主人公都有情有意,也都作出了堪称义烈的行为。在梦露生命中,海德爱得最无私,最重要的是,他不要求梦露“成为梦露”,因为“梦露”本是他造出来的。他爱的是诺玛•简。 在本片中,科林被与海德相提并论,很有意义。意为梦露从这少年身上感到了当年海德那样纯粹的爱。 2•关于她床头的林肯照片: 有一张这样的梦露旧照,她抱着林肯总统的巨大相框,像在学校给同学们展示面孔微微低下来,眼珠撩上去看人,面带羞涩又骄傲的笑,笑只微微一点,并不露齿,正像爱娇的小女儿立于父亲伟岸身躯之后。(照片在这儿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440720219/) 尚是少女的诺玛•简最崇拜的三个人是亚伯拉罕•林肯,爱因斯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传教医师施韦策,这三个男人分别代表了雄浑气魄,超群睿智,慈爱胸怀。综合起来,是不是就是梦露心目中的父亲与爱人的形象?成年后的梦露曾经特地找到林肯传记的作者卡尔•桑德伯格,并成为他的好朋友。直到她去世之前,每到一处,她都会在住处挂上林肯的肖像,并常将林肯那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即民有民治民享)文章带在身边。 3•关于她的裸体: 片中,给懵懂少年小心脏最致命一击的,恐怕是撞进来目睹了梦露的裸体。裸泳戏水一段,科林上岸时狼狈地捂着裆部,谁都知道这孩子是怎么了。在传记的记载中,梦露确实对于裸体有着特别的爱好。就像女人们都会把值钱的珠宝套在脖子上、穿在手指间,梦露也热衷于展示自己最耀眼的珠宝:胴体。她曾说:我的身体是我神奇的朋友!在家里或在化妆室里,她都有毫无顾忌地裸体的习惯,不管屋子里是否有其他的人。在一次私人聚会上,斯莱泽也曾见到梦露赤裸着身子走来走去。某次一位朋友在大街上遇到她,见她穿着貂皮大衣,就问她里面穿了什么衣服,她回答:“什么也没有。”边说边解开大衣让她看。据说,她还曾赤身裸体地接受过采访。她后来的戏剧执导娜塔莎说,梦露情不自禁地这样做,似乎是一种心理需要,“赤裸着身体让她感到平静”。 ……多年之前,19岁的工厂女工诺玛•简给“蓝皮书模特代理公司”交了25美元当报名费,她开始做模特,并且接受化妆培训。她是这样被介绍给客户的:身高5英尺5英寸(约等于1.68米),体重118磅(约等于53.5公斤),三围36-24-34。这一组数字,后来被刻在“玛丽莲•梦露”的墓碑上。 4•关于她的表演: 梦露始终对自己的演技不自信。她后来说:“我别无他想,只想当一名出色的演员。我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不过是个三流演员,缺乏才能,就像我华丽的外衣里尽是些廉价的衣服。但是,我的上帝啊!我多想学习,想改变,想提高!我什么也不要,不要男人,不要金钱,不要爱情,只要演技!”“有些人很不友善,如果我说我想成长一位女演员,他们就会审视我的身材,如果我说我想提高,学习提高演技,他们就会大笑不止,他们其实并不认为我会对自己的演艺事业态度认真。” 这就是为什么劳伦斯不慎说到“just to be sexy”,梦露会勃然大怒(她认为她有家族精神病史,因此片中她听到“Crazy”一词时也陡然变脸,这几样是她最怕听到的)。 英国女演员康斯坦斯科利尔(Constance Collier)在生前对玛丽莲的评价是:“在玛丽莲的身上是有点异样的东西。她是个美丽的孩子,我根本不认为她是个女演员。她所具有的那种风采,聪明和闪烁着的智慧,从未面向过舞台,因为是那样地难以捉摸,只有照相机才能捕捉到,就像飞着的哼唱着歌的鸟儿一样,只有用照相机才能把这个诗一般的情景定格在照片上。任何人把她当作像简•哈洛那样的人,我认为他们是疯了。 除了努力钻研演技,她也热心于读书学习,1945年,模特事业刚刚开端的诺玛•简与匈牙利摄影师迪尼斯陷入热恋。迪尼斯想让诺玛和他一起经营他的摄影室,而诺玛的愿望却与之相去甚远:她想到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法律。她喜欢读传记、历史读物和诗歌,她甚至读过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她参加诗歌朗诵会,并也尝试着写一些诗。她有一首给情人、苏格兰摄影师比尔的诗: 我多么爱你, 千百遍呼唤你, 但你远走高飞, 我们相隔千山万水。 如今你虽然归来, 往昔的欲望已经逝去, 爱情如此易逝, 仅存一丝回忆。 5•关于宝拉 驼背、瘦小的宝拉,其实该算玛丽莲的“师母”。宝拉是“影星之家”创始人李•斯特拉斯伯格的太太。斯特拉斯伯格堪称一代表演宗师,乃美国斯氏表演体系的“开山鼻祖”。1931年他创办了极富盛望的演员戏剧学校——影星之家,培养了一大批一流演员如马龙•白兰度、保罗•纽曼、詹姆斯•迪恩、乔安娜•伍德韦德等等。 如果说本片有反派的话,那便是宝拉了。现实中宝拉对梦露的“过度保护”确曾惹来众怒,她不让玛丽莲独自拍戏。朋友们说,宝拉把戏剧殿堂的神圣降低到一种幼稚的胡思乱想,玛丽莲身边有一伙冒充艺术导师的人,宝拉则是这伙人中“精神极度错乱的代表”(这大概是米勒的话)。朋友们还认为宝拉破坏了梦露的自信心。梦露猝死之前那段时间,公司领导层已声明要求她解雇宝拉。此时梦露对她的感情逐渐淡漠,同意解雇她,也决定把斯特拉斯伯格夫妇从她的遗嘱中删掉,却因突然辞世没有完成,宝拉夫妇终成为她遗嘱的主要受益人之一。 在梦露死后,宝拉和丈夫的事业愈发蓬勃发展。梦露的遗赠很快增值成上百万美元的资产,以梦露名字命名的时装、香水和调酒单一年就可以带来至少100万美元的收入。李死后,李的第二任妻子安娜拍卖了几乎所有玛丽莲的私人物品,梦露遗物从此星散于世界各地。 6•关于唱诗班: 片中梦露来到英国后,提到夜里两点半有个唱诗班在窗户下面唱歌。这事儿,米勒在回忆录中有详尽的回忆: “1956年7月,在向《金融时报》总经理维斯康•穆尔租借的一间杂乱无章然而并不太潮湿的乡间房子里。我和玛丽莲睡得犹如昏迷过去那样熟,这时候我梦到我聆听到一阵天使赞美诗的男声歌唱,那是用高八度唱的,还混杂着一种纯粹的超自然的声音。我下床去,小心翼翼地分开窗帘,只见小阳台栏杆外面有几百名男孩和穿着运动服地小伙子,在明亮的月光下列队展开,立正着,虔诚地对着我们的窗户在唱赞美诗。我赶忙叫醒梦露,她迷迷糊糊地,来到窗前和我一起向窗外窥视。我们身后没有灯光,从外面看不见我们,我们站着静听窗外传来的唱诗声,寒夜的空气使我们冻僵了。 “我们该怎么办?”她问道。我已经全然没了主意:我们可以走上阳台向他们招手,但没穿外衣会显得不伦不类。我们应该去穿上衣服吗?看来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除此之外,从阳台上像一些皇家贵族夫妇那样招手会不会显得荒唐可笑?而不那样就是否显得不大方?我俩就毫无目的地站着,她半睡半醒地摇晃着身体,与此同时,几百个虔诚的声音达到了高峰,经过那湿冷的英国之夜,继续向我们汹涌澎湃地压过来。在我们打定主意之前,主旋律轻轻地停顿了。我拨开帷幕向外窥视,只见唱诗班全体小心谨慎地越过树篱与栅栏,像小人国地居民返回蘑菇荫下似的消失在黑夜中,显而易见,他们为总算将歌声送入玛丽莲•梦露的美梦而感到心满意足。” 7•关于阿瑟米勒: 在梦露所有男人中,阿瑟米勒大概是最适合她的人。然而做伟大作家的妻子和做艳星的丈夫都是太艰难的事了。他们都为彼此做出过牺牲,努力付出、经营婚姻。片中的米勒冷静得冷酷,是为她那一天的出轨做感情铺垫。 他们婚前曾热烈相爱,认定必将偕老。梦露对米勒哭诉:“我不行了,亲爱的,我不能再孤军奋战了。我将和你一起在世上生活,做一个好妻子……”米勒则说:“好像她早就是我生活中最亲爱的人。她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这是发自我肺腑的声音。” 婚后,米勒知道梦露最厌恶小动物被杀戮,便每周陪她去一个公园,用5角钱的价格买下被捕捉的鸽子,然后将鸽子放飞。玛丽莲要出席各种首映式或大型聚会,米勒总是耐心陪伴跟随。1958年初,夫妇俩租下海滩边的一间小屋居住。在这里米勒开始为玛丽莲创作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这一段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静谧甜美,有一次他们在回农场的路上,大雨倾盆,玛丽莲看到路边有一头牛在淋雨,心生怜悯,一直将牛牵到他们的住房避雨,米勒百依百顺,没有丝毫不快。后来他回忆道:我俩从英国回来后,日常生活逐渐走上正轨,玛丽莲在我租的公寓里学习烹调,自制面条挂在椅子靠背上,用电吹风吹干。她还兴致勃勃地给我理发。我俩在空旷的海滩上自由自在的散步,没有观众来围观,我们能与为数不多的渔民交谈。” 然而,米勒从不称她诺玛•简。对他来说,她一直都是玛丽莲。她是作为性感的玛丽莲被他认识的。初见时让他感觉全身通电的,也不过就是倾倒世界的“梦露步态”,“那实是她天生的步态。她的脚印在海滩上留下了一条直线,她的脚后根恰好就踩在前一步的脚尖之前,这就使她的骨盆摆来摆去。” 他无法接受与两个名字背后的分裂。这也就是影片中梦露痛苦的呢喃:当他们发现我不是梦露,他们失望了。 她说:“我一辈子都在扮演玛丽莲•梦露、玛丽莲•梦露、玛丽莲•梦露。我一直都想把一切做得更好,而结果我只不过扮演了我自己的影子。这就是使我靠近米勒的原因……在我和他成婚时,我心里想的是,有了他我就能摆脱玛丽莲•梦露。” 他们朋友的分析是:米勒本来把玛丽莲看做一种理想,当他认识到她具有普通人的本质,他十分震惊。他对自己要充当保护者和强人角色感到失望,玛丽莲则认定,“他对我一直言不由衷”。 8•关于劳伦斯奥利佛与梦露的合作 在有些传记中,劳伦斯担负起“坏人”的角色。有个传记作者这么说:奥立弗先生是个老吝啬鬼,他很少把他的奉承和恭维当面献出来,在梦露死后他才说:“没有一个人有这样一种充满下意识聪慧的眼神,而且她还在银幕上表现出一种很强的个性。她创造了一流的表演。当初我对于她和我自己都很敏感和不快,因为我感到我的生平事业消耗在一条平庸的轨道上。我已经50岁了。当玛丽莲成功地让我感到自己年轻了20岁时,那是多么美妙的回忆呀。她是无比美丽、出类拔萃的。”如果他当着她的面说这话,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姿态,但这个利己主义者当时对她隐瞒了这些想法,只想使自己“变得”更年轻。 在本片中,这种对赞扬的隐藏以善意的方式讲述出来,达成一种有点像童话的效果。当然,我们都知道,人的心是那么复杂,谁能说得清他到底在想什么呢。 9•关于她与影迷: 有一段纪录片录下了梦露与一些美国矿工见面的情景。当梦露出现在一幢小楼的阳台上向楼下成百上千的工人们飞吻时,工人们欢声雷动,叫喊着,吹着口哨,挥动臂膀……在影迷面前,她笑意迎人,恨不能把自己完全献给大家。她说:“是人民使我成为明星,而不是制片厂的老板,不是某个人,是人民。”她是所有男人的可爱女友。她是男人们愉悦梦境的最适合的女主角。 片中四次表现她在热爱她的影迷面前的自如与欢快。我猜,她钟情于拥有很多很多爱的感觉,当被呼叫着她名字的群众簇拥在中心,像花瓣簇拥花蕊,爱这么多,多得能将她漂浮起来。 比起爱男人,她更爱“爱”,以及爱带来的润泽,荫庇,和那种置身最坚固城堡中心的感觉。 (END。一不小心又弄出这么长篇幅=_=看完的同学请接受我的敬意)
由于米歇尔·威廉姆斯的形象和梦露差太远,以至于一开始就不会关注像不像的问题,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她的表演上,这反而是好事,简单、脆弱与魅力四射,多面的梦露,很意外的精彩表演。故事太八卦了,也不知多少是真多少是意淫,只好当同人看,反而会乐趣十足,三星半。
玛丽莲梦露的那股风情神韵我想无人能够效仿,于是重点就不在形似神似上,而米歇尔·威廉姆斯本身的演技是值得肯定的。绝佳的风光,流畅的节奏,另有一帮子英国班底做衬,虽不出彩但绝不糟糕。★★★☆
卡司又是半部哈利波特。人人都在说威廉姆斯这次要登顶,但这戏没有英国配角们出不来。Kenneth Branagh演的Sir Laurence Olivier又老又辣,至少抢去半部戏的锋头,估计早晚也得成sir。就是为了刻意靠近Sir Larry的形象,特地在他浑圆的下巴上点了个屁股坑真令人想笑,毕竟不及爵爷天生骨感的舞台面相。
Michelle Williams和Heath Ledger一样,都是个伟大的演员
制片商选演员的眼光跟希斯·莱杰选女朋友的眼光差不多烂啊...~~(ˇˍˇ)
这个故事无非是想表现出梦露作为一个普通人而非大明星的一面,切入点,表演,布景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很好,只是凑在一切看上去那么平常。
切入点很巧,不像东爷要讲胡佛的爱情和一生,也不像梅姨要演铁娘子的叱咤和孤寂,电影只讲述梦露当年在英国拍一部电影的短短时光,让观众觉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雀斑男孩,幸运地和梦露谈一场甜蜜的恋爱,疼惜她作为大明星的苦楚和作为小女人的率真。色彩配乐俱佳,小米表演直指奥斯卡。
对于玛丽莲梦露,我所了解她的电影只有一部《七年之痒》。感觉米歇尔·威廉姆斯还是很好的诠释了梦露的性感和慵懒风韵,就是那种风情万种,小家子气。7.3
男主人公Collins的角色真是个超级龙套。影片对梦露和劳伦斯·奥利弗不同表演方法的分歧及奥利弗对梦露又憎又慕的刻画太过短暂——这才本该是故事的精华。费雯丽的的选角无比失败。Michelle Williams的表演异常精彩,加一星。
终于领会了什么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个女人竟可以让其他女人如此黯淡无光,一个女演员竟可以令片中其他女演员顿失魅力。她是性感符号,千百万男人女人心中的女神;而她是独立电影的拥护者,实力派的代言人之一。唯一让我困惑不解的是我到底是迷上了梦露,还是迷上了威廉姆斯。
梦露是世界上最美的瓷花瓶,越精致就越脆弱。米歇尔威廉姆斯演出来了。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Eddie啊Eddie啊!!虽然这片对你的演技没啥挑战但是你戏份真大啊真大!!你傻乎乎的样子真好笑啊真好笑!!他们找你真是找对人了啊找对人了!!严肃说:Michelle Williams演得真好。Kenneth Branagh扮起来居然很像Laurence Olivier。还有name dropping: vivien leigh, noel coward, john osborne..
肯尼斯.布拉纳终于圆了他扮演劳伦斯的梦,可惜现在身子发福了,不过依旧形神兼备,还要处处避免锋芒盖过米歇尔。
我不是质疑michelle williams的演技,但是气质和气场是很难演出来的,化妆再优也没用。目前适龄女演员里和玛莉莲气质最接近的大概要数 斯嘉丽·约翰逊,但是此人花瓶当得太久,观众恐怕早已不记得她还会不会演戏了。
米歇尔好丑,哪里有一点梦露的风韵!横看竖看都不顺眼!其实她演的是江青吧,有图为证: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430820524/
可以给六星吗!!MW太赞了!!原来有些人真的天生就是人群的焦点,一举手一投足都让人挪不开视线!MW把她光鲜的外表和内心的不安脆弱自卑天真又无辜的矛盾综合体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个影后好吗!!艾玛在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这个对于她来说是个好机会倒是。而且好久没看到这么慈祥的朱迪丹奇了....
世界上最性感最美丽最有名的女人,也希望有平凡人的一周。她的苦楚或许只有她知道,光鲜的荧幕背后是比常人大得多的压力。害怕爱上她?谁都会爱上她。不用强迫自己忘记这一切,或许仅仅这美好的一周已足够。小米极美。
纯洁童话型的情节,没什么值得称赞的,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米歇尔威廉姆斯的表演!她带来了一个多面的梦露,公共的、私下的、真实的、镜头前的梦露,一个聪明的、单纯的、敏感的、矛盾的,没有自信的女人,一个崇拜精神导师和父亲型老男人的女人,一个割舍不了好莱坞和镁光灯的女人。★★★☆
演地球情人鸭梨好大啊……米歇尔演得太用力,又畏首畏尾生怕走错一厘米要挨骂。其实要说都这份上了不如放开了造呗,反正怎样都是骂,还不如有点个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