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比重金属囧途画面感更好些 且制作非常精良 里头也非常多关于金属乐的梗 玩金属乐对乐手个人业务水平有一定的门槛 才会看到电影里面乐手的勤学苦练 但吉他兼主唱有点过于张扬特别的给人刻板印象 在中国 摇滚乐就等于重金属 大长头发纹身机车靴子那种 但我认识很多金属乐手都非常得谦卑 工作练琴非常刻苦努力 音乐素养很棒
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式青春剧,里面青春剧该有的元素一个也没少,但是剧本和节奏却一点也不拉胯,而且在一些小创意上也十分讨喜。
我是一个喜欢重金属的人,但是我的家里不怎么支持,因为我总是惹祸,但是万幸我有一个好哥们,还好他会打鼓,我们组了一个乐队。
我们想参加比赛,但是只有我们两个怎么感觉却点什么,啊!少一个贝斯,于是我们招了一个贝斯。
形象OK,技术OK,那就看一下台风吧。我屮艸芔茻!砸东西啊,这可不行。
兄弟提议把自己的女朋友带进来,不知道红颜祸水嘛!反正我是不同意,无论是去他们教室闹还是在他面前闹我都不同意。
我闯祸了,我被关进精神病院了,但是这里的医生竟然说我是正产人,不过我好像还是参加不了比赛了。
兄弟来救我了!我们赶上比赛了!虽然最后我们不是第一,但,观众心里我们就是冠军。
其实第一个贝斯手出场的时候我以为他们会接受,毕竟技术、形象都实在是太好了,虽然砸东西,但这在重金属、死亡里面不是常事么,别说他们朋克都砸,但是没想到主唱竟然拒绝,尤其当看到导演竟然想到用大提亲来代替贝斯的时候更是惊喜感满满。可没想到主唱竟然以红颜祸水给拒绝了。
而当最后的时候他们的造型简直让我眼前一亮。主唱虽然还是叛逆的发型,但是却没有了以往标志的浓妆,而 埃米莉 却一身哥特颠覆了之前的感官。他们的歌,虽然唱的是残酷的刑具,但是和形象结合起来,有了一种挣脱束缚的感觉,在加上视觉的感官,虽然束缚无处不在,但是最起码当下他们是让人羡慕的,羡慕他们拥有了短暂的自由。
也许反叛,自由很容易,但是他们没有因为反叛而变的很糟,就比如凯文没有背叛埃米莉,就比如 亨特 知道自己办错事了事,没有由着性子去参加比赛,而是听了父亲的去了精神病院。
反叛但不混沌,追寻自我但不肆无忌惮。在束缚中寻找自我,在规则中抓到自由。
这也许就是本片的最大亮点。
我们叛逆,我们不乖,我们自我,但我们也善良,我们忠诚。
虽然我们是一群普通人,但是我们拥有摇滚的青春,我们唱着金属的歌,我们也热爱朋克的生活。
坦白讲,我并不是喜欢死亡金属的人,
所以很明白如果你是奔着摇滚来的,
肯定会失望;
但如果只是用普通的心态看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无疑是优秀的。
孤独的人凑在一起,
自身的价值要自己寻找,
鼓手相对而言社会化会更好一点,
但吉他手才是全片的灵魂,
他坚持、他给了鼓手一个梦想(包括钱),他有才华(歌是他写的)
他比谁都怂,又表现出除了摇滚什么都不在乎;
甚至他引用但丁的长诗骂鼓手时,还表现出一种古典的诗人气质,(文化人骂人,花活多,有点不学诗,无以言的感觉)虽然他拿的电吉他,但说的却是很古典的诗句,然后直接脏话。在演员略显疯癫的演绎下;古典诗、工业化电吉他、失去朋友的无奈脏话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平衡。
事实上整部影片都是这样的平衡,
特别老套的剧情,却能带着人看下去;
不出意料的走向,却也能让你会心一笑;
戏谑加迷茫,
孤独或陪伴,
所有的这些是同时表现出来的。
就像鼓手打电话给提琴手道歉,
几乎每一句话都是鸡同鸭讲,
但每一句话却有取得了超出原意的交流成果,
一个电话打完,两个人直接yp了。
完全符合逻辑又进展神速。
而且影片里几乎只有一个坏人,
而且还有点蠢。
其它的人基本都没大毛病,
三个主角的家人都是爱他们的,
老师同学也基本上不坏,
无视但不欺负。
这种设定无疑更轻松,
但剧情对抗张力有些不足,
但好在演员的演技和音乐救了场。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不狗血有音乐有朋友的青春片。
总之,值得一开。里面的音乐可以找来原曲再回味一下。
两名少年在高中组了一个金属乐队,然而学校里只有他们俩喜欢金属乐。他们找不到贝斯手,只得找来一名拉大提琴的女生做队友。三人必须齐心协力,才能在“乐队大战”中杀出重围。尽管这种直白浅显的青少年戏剧很少能有太多惊艳的发展与更为深刻的转向,但它仍比无病呻吟的恋爱故事要有意义Emily其实挺美的 皮肤又白眼睛又大 动不动就发火扔东西骂人我一开始就想这性格还不重金属吗哈哈
摇滚乐寄生于青春喜剧片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摇滚乐在西方本就是主流音乐,青春喜剧片也是欧美电影市场经久不衰的题材。几个年轻人鼓弄乐器看起来都不仅仅爱好者,而是专业玩家,给了电影不错的观感和听感。青春喜剧片里该有的都有,摇滚精神,理想,爱情,友情,亲情,虽然在杰克布莱克的摇滚校园等同类型电影里都已经看了个遍,但我还是看得乐此不彼,如果波西米亚狂想曲,一个巨星的诞生这样的优秀音乐电影是成年人看的,那这一部,就正好是对青春年少的怀念,或者正值青春年少的人看的电影。
青春的恣意叛逆,令人憧憬而远敬。
凯文、亨特和艾米丽是美国一所高中的高中生。
亨特和凯文有个摇滚梦,希望自己能在摇滚争霸中夺得冠军。
可是乐队却只有凯文和亨特两个人,缺少最关键的贝斯手。
凯文和亨特为了寻找校园内的贝斯手,屡遭波折。
可惜摇滚乐似乎已成为过去式,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对摇滚抱有虔诚的追求。
艾米丽是校园仪仗队的笛手,但是单簧管吹得非常烂。
每次集体训练时她都能吹出自己的节奏。
教练非常生气,但是艾米丽却以更加暴躁的语言和行为怼回教练。
因为艾米丽有类似于焦躁症的病,生气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这样的人才,天生适合玩摇滚。
在一次偶然之中,凯文听到艾米丽在琴房练大提琴。
凯文为艾米丽的琴声所陶醉,他想邀请艾米丽加入他和亨特的干骷颅头乐队。
但是身为队长的亨特坚决拒绝。
并且嘲讽骷颅头乐队不是基佬乐队。
亨特似乎认为摇滚是男性专属,女性没资格也没能力玩摇滚。
凯文和艾米丽迅速发展成男女朋友。
不得不说,老美在性方面极度开放,刚认识几天就发展肉体关系。
凯文和艾米丽走近以后,逐渐疏离亨特。
亨特恼羞成怒,跑到学校挑衅艾米丽。
艾米丽控制不住脾气直接扛起椅子砸过去——艾米丽不愧是女中豪杰。
结果,亨特被处分,后来又被父亲送进青少年康复中心。
亨特被迫进入康复中心后,遇上的主治医生曾经也是玩摇滚乐。
医生问他有没有喝酒吸毒,亨特说没有,他一心只想玩摇滚乐。
医生对饮食规律的亨特非常有好感,直接宣布他下个工作日,即周一便可出院。
但是乐团争霸赛在周六就举行——这场比赛将是他们的成名赛。
凯文到医院解救亨特,准备带着亨特逃院。
逃出医院后,医生坐在他们的车前,递给他们曾经医生年轻时用的拨片。
这象征着医生对他们振兴摇滚乐抱有殷切的希望。
凯文和亨特逃离医院后,凯文和亨特讲了艾米丽解救亨特的贡献。
亨特和艾米丽握手言和,并且愿意吸纳艾米丽进入乐队。
可是艾米丽却犹豫了。
比赛当晚,艾米丽还是赶到。
只不过,她拿的是大提琴。
于是没有贝斯手的乐队依然可以成功演出,而且还受到观众的欢迎。
最后,他们获得比赛的亚军,但是却因为精彩的演出占据了封面的头条。
但是即将结束表演时,音响跌落,摔断亨特的腿。
电影的最后,凯文、艾米丽,躺在病床上的亨特,共同完成一次演奏。
最后这一幕,表达导演想要传递的青春无极限,勇敢向前的乐观精神。
总体而言,《金属霸主》表现平平,没有什么惊艳的地方。
影片所表现的青春骚动、纯洁友情,都是老生常谈。
比较有亮点的年轻时玩摇滚的医生,他反思自己年轻喝酒、吸毒等慢性自杀的行为,后来毅然决然地重返校园,攻读医科,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医生。
电影是幻想的延伸。
这部电影本身不具备太深刻的思想内涵,他表现的恣意叛逆,让我们大部分在年轻时安分守己的普通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这部电影适合在苦闷无聊的时候,解下闷。
不建议对这部电影抱有很大期望。
故事好在简简单单不刻意,三位主演都好灵,啊这中二的青春!Ah, youth!
同类电影里,剧情略显老套,但看着舒服。即如很多金属乐里的老套和弦,听着就是过瘾。
挺有意思的小片儿。
这几年唯一好的金属题材电影只有the dirt,其他的无非是消遣这个文化符号。
是有意思的,很有意思。
一群玩死亡金属的人,干了很多朋克的事儿,被放在了一个青春校园题材的常规框架里。
《女生要革命》是通过杂志发出青春期的呐喊和主张,这里则转为在音乐中找到能量;尽管这种直白浅显的青少年戏剧很少能有太多惊艳的发展与更为深刻的转向,但它仍比无病呻吟的恋爱故事要有意义,也依然成为不少足够优秀的青少年演员在拥有更多角色前最好的试炼。Jaeden Martell真的很棒,饰演“Hunter”的Adrian Greensmith同样惊艳。
妹妹好Cool!主配全员颜值也是真的高!
摇滚金属乐队题材我一般天然加一颗星,毕竟太少人拍,而且拍了也很少人懂,不会很热卖,但是好爽,重力和弦一起来,开头墙上的海报,各种乐器,音响。。。总体来说剧情一般,但是还是蛮爽的!
歌单躁郁情,metal gayness探讨,挺暖挺甜就是不metal啊,skullf$cker变成skullflower还能再挫一点吗?虽然最后歌是挺燃……《权利游戏》编剧的烂剧本没有金属魂,和芬兰那部《重金属囧途》有着灵魂上的差距
简单的故事 几个学生组个乐队 从不受欢迎到上新闻头条 其中还有内讧和好谈谈恋爱的戏码——真不知道这样的电影要怎么拍才能不好看!哇!太激动了!摇滚真是个很有魅力的东西!特别看到Hunter最后乐队争霸里那段电吉他solo 真让我鸡皮疙瘩起之余我也跟着飞起来!当然Kevin的鼓也是帅 婚礼那一段还有自己在音乐室练习开始穿黑衣服的一段也是极其的燃!Emily其实挺美的 皮肤又白眼睛又大 动不动就发火扔东西骂人我一开始就想这性格还不重金属吗哈哈哈哈 她把乐队名字改【Fucker】改为【Flower】这个创意超级棒拍手叫绝!还有另外那个乐队的主唱也超级甜人又好(Hunter说输给他们没所谓他们是好人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其实美国学生也很友善的ww)总之这样质量的音乐青春片拍多少我都愿意看!
没想到大提琴也可以玩重金属!大提琴手用电子大提琴出场的时候帅炸了!片中的大提琴曲目是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的 suite 1, 还是很经典的。为了“过审”,乐队名字从 skullfucker 换成 skullflower 也是很有创意了。
看心理医生的时候发现医生是你的偶像,并且他告诉你你没病。哈哈哈哈哈哈哈!
遥想公瑾当年。。。那些个乐队啊。。。那些个老贵的打口带。。。
说到gay时镜头往墙上rob等一群基佬海报扫过的画面要笑岔气了….泳池时kirk,rob,scott几个大佬一本正经讨论爱情忠贞观时这帮逼样是真glam附体…
电影属性较弱,胜在金属题材无法抗拒
Emily爆發那裡笑死我,管你Metal不Metal,老娘一椅子下去,哈哈哈哈哈哈哈,Joe怎麼越來越像個pornstar,怪吸引人的,好喜歡這種outsider freak nerd的故事,Kevin和Emily那裡也太溫柔了,要淹沒在他倆柔和的聲線裡面了。
可爱又中二,看得好开心,有什么理由不喜欢war pig。。。
隐约感觉贝斯手又一次被黑(Tom Morello和Kirk Hammet 竟然都跑来客串了
核心还是青春片,不过加入了一些金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