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除了出生我们不能做选择
生活就是一张选择题
面对无法承受的伤痛除了死亡还有别的选择么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震撼的电影
从看到海报莉莉亚受伤的脸庞到电影开始她无助的奔跑 狂躁的音乐
每个人都有后悔的选择
可是我们却没法回头
或许如果能把那些丑恶看淡些
不要在意那些伤害过你的人
我总是在想 想每一天睡去的时候心里都是美好
想每一天醒来看到的也都是美好
想伤痛来了有人会为我阻挡
想幸福可以随手触碰
我想今晚我可以安心的睡着
外加一个美丽的梦
2 ) 最残酷的青春
在观看《永远的莉亚》的过程中,我的心情绝对称不上惬意,在一百多分钟的时间里,我随片中的主人公一同梦碎,一同绝望,我似乎身临其境的亲眼目睹了一个时常露出无邪微笑的十六岁少女生命的凋零。当莉亚在长凳上刻下“永远的莉亚”时,这句悼词一般的短句,是否已经预示了她悲剧性的命运。
上天对莉亚是那么的残酷,这个俄罗斯小城的姑娘几乎经历了一个少女所可能遭受的一切不幸。出生时,父亲就抛下她和母亲离去,而视她为多余的母亲与美国男友远赴美国,将她遗弃;冷酷的姑妈将她驱逐出住处,霸占她的房产;懦弱的“朋友”为求自保污蔑她为妓女;而当她已成社会意义上的孤儿时,为了生存,她又不得不从事她起初不齿的妓女职业。当一个看上去心地善良的帅气小伙走入她的生活时,我以为一段爱情将温暖她的心扉,可是残酷的现实是她被人贩欺骗,贩至瑞典,当她在俄罗斯成为一名妓女时,她至少还有做与不做的自由,可是此时,她彻底成为了冷酷人贩的赚钱工具,不断的被带到一个又一个男人的面前,麻木的经受着他们的摧残,一个少女的不幸令人心酸。最终,筋疲力尽的她选择了从天桥跳下,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成为了“永远”。
这是一部看着让人揪心的电影,导演用一种近乎记录片的拍摄方式展现了一个女孩在生活中的挣扎。片中另一个人物是那个有些早熟的小男孩,与莉亚一样,他孤独无助,于是他成为了同样孤独的莉亚的惟一朋友,只有莉亚与他在一起时才能体会到一点快乐和温馨。莉亚和小男孩的故事就是一个个美好梦想被社会残酷粉碎的故事,起初莉亚怀着同母亲去美国的美好梦想,但是迎来的确是被母亲留在家乡,此时的莉亚仍然在心中怀有母亲将会有一天回来,接她去美国的梦想,所以不断的去邮箱查看是否有母亲的来信。终于,当她不得不面对母亲抛弃她的现实时,梦碎的她来到酒吧,成为了妓女。接着是那个面善心恶的男孩的出现,她又在心中涌起了爱情的梦,充满了对在瑞典展开新生活的美好憧憬,但是,她所面对的却是成为人贩赚钱的性工具的绝望。在绝望中,她的梦里不断出现了那个小男孩,而事实上那个男孩在她前往瑞典的那天,无力面对接下来的孤独生活而绝望的吞药自杀。在影片的最后阶段,导演近乎残忍的展示了一个女孩的悲惨生活,她的目光日渐无神,她的脸色日渐苍白,她的心灵日渐疲惫,终于,她彻底认识到“生活真的很烂”,在陌生的瑞典街头无助的一阵狂奔后,她选择了死亡。在结尾,这部影片呈现了少有的一丝亮色,在一阵梦境中,女孩回到了过去,她识破了人贩的骗局,她留下与世上惟一在乎她的小男孩嘻笑打闹,最终,在天堂的阳光下,她和小男孩都成为了带着翅膀的天使,面露出灿烂笑容,却令我看了无限伤感。莉亚本是一个普通的正处青春期的少女,带着那个年纪特有的梦想,她也同样的单纯、善良,虽然带着那个年龄惯有的叛逆,但是她不是露出的无邪微笑令人感到美好,她对孤独的小男孩的关心也十分纯真。但是,她偏偏不幸的面对着这个社会最丑陋的一面,而她的年龄还无法使她应对这些残酷,社会的残酷不断将她挤压,以至于最终彻底将她毁灭,她经历了最残酷的青春,然后,生命戛然而止,令我看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永远的莉亚》就是这样一部残酷的电影,它残忍的将现实以最残酷的方式呈现,但是,它不会让你看后消沉,它展示的是现实的一面,展示的是最弱势孤独的群体。而在目睹了这一出悲剧后,我想大多数人都会从心底涌现出一丝同情,在这个世界,还有多少如莉亚这样不幸的少女在倍受摧残,她们的生活愈见灰暗,她们的生命日渐凋零,她们势单力薄无力抗争,惟有忍受,而经受不住这种梦想被丑陋吞噬的少女们则只有带着悲哀与不甘,走入另一个世界去寻求安宁,而我们的社会不会为一些柔弱少女的死所改变,她们的死大多数不为人所知,即使知道,这个社会上的人也往往会带着不屑的语气说,“看,这些脆弱的人”,“看,这些自杀的懦夫”。仿佛,我们的社会没有一丝值得反思的地方,那些少女只是弱肉强食的社会的祭品。让我们对莉亚,对那个小男孩这样的孩子们多些爱吧,难道他们就只能在天堂里才能自由的奔跑,幸福的生活?
莉亚带着身体和心灵的痛楚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地球仍在运转,生活仍在继续,我知道,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不会因被它碾碎的两个年轻生命而停止前进......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070831.html 3 ) 世界本身就是坨shit
几个我以为会有转折的镜头,可惜现实就这么残酷。
1.安德瑞和莉莉亚在车上准备去机场,莉莉亚很天真的对他笑(即使是在知道他不会陪她到瑞典),那个笑容真看的让人伤心。难以想到在受到过母亲抛弃、被姑妈占房、同学羞辱、被人强奸、被迫卖身仿佛所有不幸都被她碰到后,还能对人有如此真诚、开心的笑,安德瑞在这个笑容下眼神飘忽了一下,并吻了莉莉亚。我以为这种不敢直视是出于人性,可能他真会去找她,但我忘了这是悲剧,我忘了世界的本来面貌,但在如此美丽的笑容下还能有阴暗,就像雨也难以洗净的苏联的街区,这真让人伤心。
2.当那个嫖客说我能握一下你的手时,我还以为看到了人性的闪光,就像超脱中的男老师。可惜导演的一个镜头转打碎了我的幻想,其后不断变换的脸更是心酸,每一张都如此丑陋,灵魂禁锢在肉体之中,只能在廉价的交易和射精的短暂瞬间感受到快感,虚假而陌生。面对只有它们女儿年龄的莉莉亚,竟毫无羞耻的呻吟抽插,想起《情人》,写他在和杜拉斯做爱时不断流泪,虽然杜拉斯是想写中国男人的软弱,但一个能感受到别人痛苦的人最起码不是坏人。我不知道该控诉什么,就像电影说的:这个世界就是一滩烂泥。
王尔德对我说:每个人都活在阴沟里,可是还有人仰望星空。前一句我一直奉为圭臬,我也曾幻想会有人仰望星空,就像我在看这部电影时一直相信会有人性的闪光,可惜,不管你多么理想主义,这个世界就是一坨shit。
4 ) 莉莉娅的来源-丹格.拉塞莱特
丹格.拉塞莱特,1983年5月19日出生于立陶宛的考斯纳市。其父被判处终生监禁之后,14岁时,其母与一美国男子相爱,随即迁往美国,并书信至当局政府放弃了与丹格之间的关系。16岁时,丹格与一俄罗斯人相爱,此人宣称可以为丹格寻找一份在国外的采集浆果的工作,丹格就告别祖母出国。此男子为其制造了假的护照,于1999年9月17日抵达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市。此后,丹格被带到布尔勒夫的阿勒夫,被锁在公寓并且强制扒 光 衣服,声称她的护照价值2万欧元,需要她通过从事性工作进行偿还。
从事卖淫几个月月之后,丹格从窗口逃出。但是她担心被警方逮捕遣返,即使遇到警察也未向警察求助,反而是搭车仓皇逃亡瑞典的南部港口城市马尔默(导演的故乡)。一个马其顿游客为她提供了暂时住处。2000年1月6日,马其顿人和他的朋友轮---奸了丹格。2000年1月7日,丹格从马尔默一坐桥上跳下。瑞典警方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急救。住院期间丹格没有苏醒,1月10日,瑞典方面宣布其死亡。
此后瑞典警方从其身上未发现任何身份证件。但是通过一个电话号码得到线索,最终发现了她在阿勒夫的住处,在其中发现3封准备寄望立陶宛的遗书,从而得知其身世。在住处当中,瑞典警方又发现了一对年仅13岁的捷克姐妹,瑞典警方将这对姐妹解救。但是遗憾地是瑞典警方并未获知关于将其拐骗的俄罗斯人的具体信息。
2002年,出生于马尔默的电影大师鲁卡斯.穆迪森将丹格化身为莉莉亚,拍摄了名片《永远的莉莉亚》,获得当年瑞典金甲虫奖的最佳导演,并且提名当年欧洲电影奖。
2006年1月23日,瑞典皇后希尔维亚亲自公布了关于丹格的各种资料。
5 ) Lilya 4-ever
可以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成功史,莉莉娅在历经了坎坷与磨难,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成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以是一场噩梦,梦醒后,时钟拨回原点,莉莉娅拒绝了所有悲剧的发生,她学会了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珍惜他人,脸上绽开了重生后的感恩的笑容。
可以是一个光明的结尾,在逃走的一刹那,她可以带着获得的新生摆脱黑暗的过往,奔向未来。
就像所有从恐怖片种大难不死逃离的人们一样,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一般的。
可以是导演最后的悬疑,莉莉娅最终被抢救成功, 开始学着接受现实与命运。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随着她毫不犹豫地从天桥上跳下而破碎了,就像一块被摔碎的蛋糕,溅出了带着泥泞的甜美的绝望奶油。
那是一个蛋糕般的俄罗斯女孩,蛋糕般甜美温润的面孔;蛋糕般孩子气的,惹人心疼的笑容;蛋糕般透明的心——被小小的,青春期的叛逆包裹住了一层脆弱的蛋壳,如同巧克力般带着略微苦涩的气息。最终蛋糕般无情地被人瓜分,美丽而精致的甜点一般的少女,一旦被损毁,终将无法复原。
一切是什么时候偷偷开始的呢?那悄无声息的噩梦?开始的时候如同一个被忽略的伤口,最终却渐渐恶化到无法弥补。
神可以是一个虚弱的天使,化为柔软的孩子陪在她的身边,却不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她实质性的帮助。他陪伴她,却不能保护她,无法带她脱离那种残酷。他在莉莉娅被同学嘲笑的时候催促她快些离开,却不能为她作出解释。他递给莉莉娅他捡来的毒品,两人在废弃的大楼里欢呼雀跃,却不能给予她实质性的温饱。他在莉莉娅被轮叉的时候发出绝望的叫喊,帮她捡回扔在窗外的衣服,却不能击退那些欺负她的人。他察觉到陷入爱情中的莉莉娅被骗,郁闷的一声不吭,却不能真正帮她分析现在的状况。而他是依赖并且追随着莉莉娅的,他在莉莉娅走后来到他们的楼道,在那里吞下了那些药片,安静地睡在一片寒冷中——原来他是那些陷身于残酷,是被那些残酷的命运的藤蔓紧紧地缠绕着,留着不自知的鲜血却又无能为力的人的一员。 他死后化成幽灵来到她身边,在她最绝望的时刻出现,陪她坐在幻想中的城市中的天台上,他给予她安慰,却无法带她真正地离开,他无法惩戒那些拐走他的人,只能悄悄地提示她门没有锁,在她无力的时候扶她下楼。甚至在她跳下天桥的时候也只是出声拼命阻止,却无法真正地拽住她。在莉莉娅被抢救的时候他躲在人群里,担心地望着她,陪着她,却无法给她实质性的救援。
但他却是温柔的,他有着温柔的笑容;有着不掺一丝杂质,偶尔闪过一丝早熟的忧郁的眼眸;有着孩子气的话语与单纯的愿望。他是莉莉娅最忠实的小伙伴,他们死后真正地到了一起,一起在天堂里欢笑,没完没了地打着篮球。仿佛那些坎坷从未发生过一般的。
莉莉娅 4ever,当这几个字被刻下的时候,仿佛是一个启动着命运机械的钥匙,不明的齿轮开始旋转,碾压。
我不敢再看第二遍。
6 ) 青春残酷物语
同样是俄国人的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知莉莉娅对这句话是否曾听闻过。
看片子的时候在想,为什么有的母亲会放弃自己的孩子,现今社会处在自己的局限里想这个问题,可能很难理解,但现实是各种缘由下很多母亲都放弃了自己的孩子,剧中莉莉娅曾经提到了父亲,父亲是军人,和母亲发生关系后,有了她,不知道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的时候,莉莉娅想没想过自己或许不应来到这个世上,也许来到世上是个错误,剧中也曾提到,她和小甜甜一天生日,只是年份差了一些,沃洛佳曾说报错的情况,也许报错了,她可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就在疑惑这应该是什么时候的俄罗斯,结合剧中透漏出来的信息,布兰妮是八一年,莉莉娅是八五年,十六岁的时候是两千零一年,今天再回望我的两千年,自己才十岁,莉莉娅距离我们很近又很远,政治的动荡,体现在普通民众的生活里,是那么的残酷,目前和恋人去了美国,由于看美国的影片也很多,在观看的时候或许主角是莉莉娅的缘故,会想美国的母亲可能会遭遇家暴,可能生活的不如意,但都只是设想罢了。开始的她还满怀期待的等待母亲的来信,最后等到的是母亲放弃了抚养权。生活大抵如此吧,希望的背后,在我们不了解的背后,总是充满了各种失望。
在我一步一步长大的时候,曾经设想过自己独身一人的状态,莉莉娅的生活就向我呈现了这种样子,区别可能在于我有一些积蓄,而她什么也没有,感觉初期还算是快乐,虽然贫苦,但还算是可以度日,直到最好的朋友为了向自己的父亲解释突然多了那么多钱,污蔑莉莉娅做了妓女,推己及人,其实我们很多朋友也会这样吧,之后的生活就变了,人们总是会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或许根本不关心真相,这不重要,去嘲笑弱势的人,莉莉娅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和同样不能回家的沃洛佳相依为命,后面为了维持生活,真的去做了妓女,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过陪酒的这类人,生活真的如意的话,有愿意去做呢,谁不希望自己有完美的爱情,幸福的生活呢,影片中特意展现了交易状态,莉莉娅的面无表情,男人的们机械重复,可能这就是单纯的交易,生活这样继续,知道骗子安德烈的出现,安德烈骗了莉莉娅,把她卖到了瑞典,一个满怀希望的美好憧憬,以为到达的是天堂,结果进去之后才发现是地狱,在俄罗斯,还有做与不做的自由,在瑞典,只能做才能活。生活总是这样的不公。在多种压力下,莉莉娅和想象的已经自杀的沃洛佳进行着对话,直至逃出去,直至纵身跃下的那刻。
剧中还有一些元素,值得的回味,片子的配乐,充斥着暴躁,青春就是在这种迷惘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然而莉莉娅没有找到,在那个时代的俄罗斯,叶利钦治下的民族在苟延残喘,恢复着元气,可能忘记了这边边角角的人民,以至于在瑞典莉莉娅也是不相信警察这个群体,还有贯穿始终的莉莉娅的宗教信仰,那副画,最后再瑞典,万念俱灰的时候,打碎了画,可能代表着她已经没有依恋,还有剧中的麦当劳,在安德烈的带领下,在瑞典的时候,同样的麦当劳,不一样的状态。
有幸看过几部苏联时期的电影,办公室的故事,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苏联鼎盛时候人民的生活相对还算是比较富足。真是国家兴盛,人民才会幸福,国家历经磨难,最终受苦的还是人民,看到这部片子就想到了活着,可能这就是民族印记,莉莉娅选择了放弃,而富贵还坚强的活着。
7 ) 一切重頭再來,結局,真的可以改變嗎
可憐的Lilja被母親拋棄、被男友出賣、淪為妓女,最終以自殺的方式來終結這樣的人生。Lilya死的時候只有十六歲。這實在是很沉重的揭 露。然而,實在不能了解這種苦,很多時候,很清楚有一種苦存在在某些人的身上,你能很清晰的看到苦的存在,卻不能感受這些苦到底有多深到底有多痛。看這套 電影的時候,完全是以自身感受套入影像之中的,看到的妓女不是妓女,瑞典不是瑞典,明白要交代甚麼是一回事,聯想到甚麼卻又是另一回事。
Lilja的母親把女兒拋棄;朋友把賣肉一事推在沒有做過的Lilja身上;男友欺騙Lilja,把她賣給扯皮條。親情、友情、愛情,全都是不 可相信,這差不多是一個完全令人絕望的世界。Lilja身邊只剩下Volodya是真心對自己好,縱然Volodya對Lilja也有所求,但至少他對 Lilya的心是份真心。面對這樣一個絕望的世界,Lilja本來想堅強的生存下去,別人要怎樣笑怎樣罵,我仍有自己的傲氣與自尊,然而自尊不能填肚,在 面對生存的問題時,又有幾個人真的能不受嗟來之食?當母親留下的金錢已經用盡,連「食」這個維生的基本需求也難以解決的時候,Lilja只好放下自尊,出賣肉體。在這樣一個無望的世界裡,除了努力地把自己的角磨得平滑圓順外,我們又能怎樣?
電影的後半,Lilja遇上了她的白馬王子,但這個世界其實並無真正的王子。引《公主復仇記》的一句話:「這個世上只有仆街。」王子,都是仆街 們假扮的王子,真正的王子根本不存在。Lilja被這個假扮成王子的仆街騙到瑞典,落入扯皮條手中。原以為自己身處的環境才是最劣的,只要離開,一切就可 以改變,但原來一切也沒有改變的可能,無論去到哪裡,Lilja都不能逃過成為妓女的命運。在家鄉,Lilja至少可以臨陣退縮,去到了不認識的他方,她 不能選擇客人,也不能選擇不接客,她只能任由不同的男人強暴自己,用自己的身體換取一杯可樂、一個漢堡。或許在父母的護對蔭下,我們還可以作小小的反抗, 不想聽的左耳入右耳出,間或頂上一兩句。但離開了家,去到外面的世界,對於不同形式的思想強暴,卻是連一點抗力也沒有,只能任由自己不齒的東西淹沒自己, 甚而成為自己的一部份。
Volodya跟Lilja說死是永恆,生卻短暫,就算生命很痛,他還是後悔了結自己,叫Lilja勇敢地活下去,就算是痛,仍要在別人咒罵聲 中走到最後。Lilja為此努力過,她對嫖客說:「你以為用錢就能買心買靈魂嗎?」她把自己的頭髮剪短,企圖把自己弄得醜醜的,卻還是沒能得救,她還是被 嫖客按在床上,再一次被強暴。無論怎樣反抗,結果還是一樣。當Volody再一次出現在Lilja面前,告訴Lilja門沒鎖,叫她快離開,Lilja走 是走了,卻跑到橋頭上,跳了下去。就算得到自由,這種自由又能放任多久?是再次被抓回去?是遇上另一個扯皮條?還是要「自願」的把自己賣給不同的男人?
跳下去,可能真的是種懦弱。但不這樣做,又能怎樣?就算再重來一次,拒絕了去瑞典,幫老婆婆拾回薯仔,就算一切重頭再來,就算有多一次的選擇機會,結局,真的可以改變嗎?
http://www.chinakolau.com/wordpress/?p=180
令人心碎。参考影片《国际女郎》《买下我》《俄国新娘》
他对她说:“你有的不过就是生命。”又哭了。。一天之内看这么多令人绝望的电影真不好受。可怕的不是没有人依靠,而是那个可以依靠的人背叛了你。可怕的不是不能逃脱,而是不管你逃到哪儿都是一样的结果。这时结束生命不能算是逃避了吧,放自己一条生路。
这个世界太坏。一切那么烂。后来,你们都成了天使。本就不应该流落世界。
诺大城市中,无名的我该何去何从,真想跟自己说句“花花世界,何必当真。”小国青春片中洋溢的动荡不安实在难以感同身受,但莉莉亚的无助与孤独却直击我心。母亲抛弃,闺蜜背叛,男友拐卖,住所被霸占,朋友自杀,信仰崩溃,所有美好的东西一点点的从她身边抽离。异国他乡,无名无姓,再见了花花世界。
Total Fucking Shit!
死亡永恒,生即片段,究竟要有多大勇气才能直视这些残酷和灰暗;再无情肮脏无耻黑暗的事,都是人类心安理得干的,人类终究还是灭亡的为好!
整部电影的摄影大多时候都是手持,急推急拉,再加上跳跃式剪辑,对于这种写实的电影很合拍。配乐重金属,很有节奏,最后片尾那一声吓得我灵魂出窍。有点虐,花季少女一步步沦入深渊。总有一类人,出生就是错的,这句话是对的。
看到莉莉亚的妈妈走了之后,我就忽然预料到了什么,真的是不忍看下去。
上来就是狂躁的战车与晃动的镜头,让你连缓冲的时间都没有,在手里压了N年的电影,终于看了,与期待一样硬气,虽然个别细节有点矫情,但仍不失为一部青春的佳作,Lukas_Moodysson ,果然还是拍青春给力啊。
如果当年在医院被抱错,你就是小甜甜了
穷国的残酷青春片,也有酒精、毒品与派对,却得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去赚面包。水泥色的筒子楼,单调贫困的生活,冷漠势利的亲人和邻居,爱情糖衣下丑恶奸诈的圈套。唯一的温情,也充满无奈与不合时宜。生无可恋,唯有奔向死亡之翼的拥抱。
其实是非常普通的内容,导演和主演让大家感受了一次揪心的旅程,开头和末尾的运动镜头和多剪辑让人不适,感受到女主的那种无助和恐慌,还有在她被性交易的场面是我觉得拍的最好的地方。最后的最后很妙,虽然莉莉亚睁开了双眼,但还是长出了翅膀,可见不论她在人间还是天堂,圣母已赐他永恒
生的另一边是死,短暂的另一边是永恒,灰蒙蒙的另一边是明亮亮,侮辱损害的另一边是无忧自在,亲情与希望折翼的另一边是友爱与美梦的翱翔。莉莉娅只是一个轻巧的转身换边,把短暂的生命留给了尘世,把永恒的灵魂带去了天堂。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有钱人聊以自慰的东西。
我改变主意了!!少年的时候还是上学好!!已经那么小心了,结果还是中招了!!!好让人心碎啊!!女主虽然演技逊点但是长相身材超棒啊!!!配乐我也很喜欢啊!!
1.女主被迫卖春进行时的主观镜头,挺好的呈现中老男人的丑恶嘴脸;2.超现实的天使镜头里呈现的是温馨幸福,但让人看了满是心酸;3.北欧的重金属摇滚搭配女主的玩乐时刻和奔跑时刻,非常带感;4.无论是手持镜头还是故事,都非常达内兄弟,再加上海报,简直就像金发版的罗塞塔;5.来到这个世上不是自己的错,但悲伤的是,这个错误却需要自己面对。
看的心疼死了,被遗弃的孩子,到哪儿都逃不过的乌云。现在坐在这儿,享受这一切却还在抱怨,真是恶心的不像话。
想看很久了。终于找到了就看了。残酷青春片。摄影和配乐都很有风格。但比起想象中的一黑到底,还好有些许暖意。残酷而唯美。结尾最后的数秒让人泪目。莉莉亚只有死去,才会变成永远的莉莉亚。死后的世界真的那么美好么?但愿吧。四星半
被这个世界抛弃的孩子,往哪儿逃,都是绝望密布的森林。
the world is a shit.16岁,太容易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也太容易被相信的美好事物毁掉。如果离开这个世界,地球仍在运转,生活仍在继续,世界也不会因死去的两个年轻生命而停止前进。我知道一切都很烂,可拥有的唯一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