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复杂的人们令世界复杂,还是复杂的世界令人们复杂?
以前看《唐顿庄园》,我就感慨:该说是复杂的人们令世界复杂,还是说复杂的世界令人们复杂?这个问题简直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解。《龙器》让我有同样的感慨。可以说这两个剧有类似之处:都是在时代更替大洪流之中家族的变迁,都是家族之中各个复杂的人,复杂的感情和利益纠葛,都是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之下不时展露人性中的温情。我也曾提过: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事实上人性本来有善有恶。朱子说“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自性自度,扬善隐恶。“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善,仁,亲,这些才是宝,有些人偏就不明白。《龙器》中,为了“龙器”这么一个死物,搭进去多少活人。有的是飞蛾扑火自己偏要往里轧,有的是身不由己无辜被卷入,这其中的故事,情节曲折而不离奇,人物复杂而真实。
靳东这次的角色与以往大相径庭,而且人物形象随剧情推进不断变化,我将之分为三个阶段简单说一下。
第一个阶段,大火前的秦玄策。他是不知人间疾苦的富家子弟。口袋里钱多嫌沉往大街上扔,饭菜不可口直接掀桌子,整日里除了招猫逗狗就只沉迷画画雕玉,结婚前一天还拿假玉骗家里钱,任情纵性无法无天。不过好在还不至于太出格,随他怎么折腾,家里总兜得住他。若是顺顺当当,他不用管生意,只管由着自己的性子做玉,自然能将秦家推到另一个高峰,就凭家里的底子,再娶上陆雨涵这个贤内助,更何况还有他的“妖孽手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除了他的天赋,他对雕玉的狂热也是让他拥有妖孽手艺的重要原因。后来恢复记忆的秦玄策讲到他自己和花九爷也就是他父亲秦良栋之间的区别,说后者的作品乍见之下打眼,但细品,让人不痛快,这是因为他在雕玉的时候心里不痛快,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就像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美人儿,一见之下让人倾倒,但多看几眼,意思就淡下来了。秦玄策则是将自己对雕玉的“乐之”自然地融入其中,而艺术在于人心灵的展现和共鸣,创作者“乐之”,作品就能让人“乐之”,从而达到作者和受众之间的感情交流引起共鸣。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手工艺术和文学艺术同理,最重要的都在立意。不可“以辞害意”,一味追求华丽雕饰有时往往就会忽略,掩盖了本质,最后让人看到的只是形,而没有神。形神兼备,缺一不可,神贵于形,形以补神。这两者必得准确把握分寸。如今写旧体诗的人之中,有一些主张抛弃格律自由抒情,对此我不赞同。你大可直接去写现代诗,或者打油诗,不要冠上什么五绝七律的名头就行;有一些人主张严格遵守格律韵律,一字一字去抠,我也不赞成。《呻吟语》中有言:诗,低处在觅故事寻对头,高处在写胸中自得之趣,说眼前见在之景。若有惊人之意惊人之句,偶尔稍有“出轨”并无妨。这之间,须得平衡。秦玄策就懂得平衡,将意与艺完美融合,而他之所以能做到,正是因为他对玉雕“乐之”,从中他能获得纯粹的快乐,只在于艺术本身。而秦良栋是“知之”,“好之”,他的艺炉火纯青,但他的乐在于以他的手艺为工具最终能带给他的名。叔本华说过:“人们通常认为生活中最美妙最纯粹的愉快的部分(这种愉快能令我们从现实生存中超脱出来,使我们成为对这生存毫不动心的旁观者),即是毫无目的和欲求的单纯的认识,像对美的领略,从艺术上获得的怡悦等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这对天赋有很高的要求)。”毋庸置疑,秦玄策具有极高的天赋,他只是单纯地专注于艺术本身,并没有其它目的。而且他不只能自己享受到这种愉快,也能通过自己的艺术传达出来,令观赏者也得到这种愉快。我认为这就是匠人精神的根本。我还认为,工作的三重境界在于,第一,创造价值,第二,感到愉快,第三,让他人感到愉快。能够做到这三重已是极致。秦玄策做到了,所以人家才说他有“妖孽手艺”;靳东也做到了,所以才被人称为“戏痴”。这个剧组也做到了,为追这剧我天天破戒熬夜。他们都做到了秉承匠人精神,传达匠人精神。<图片2>第二个阶段,傻蛋。一场大火,产业尽毁,家破人亡,自己也失去记忆成了个傻小子。以前的秦玄策终归有几分纨绔之气,而傻蛋更多的是憨直之气。但很多东西是改变不了的。他亲爹说“给他一条缝,他能抠下半堵墙”,现在吧,“傻奸傻奸”的。虽然不会再是以前那个祸头子,但也不是个省事省心的主,还是个熊孩子。反正以前有秦家给他兜着,现在有金家给他兜着。房户生他们仨拍卖龙器那一场,他张口就敢说三天做个一模一样的,金爹张口就敢拿整副身家给他撑场子。这十足的底气。金爹之所以敢如此,信心就来自于傻蛋那让他这个老行尊都为之惊艳的手艺。看到他显露失传已久的绝技,金爹完全折服。画画,雕玉,那天生就是他的一部分。虽然是失忆,其实改变并不算大。关于傻蛋,前面几篇都有提及,在此不多说。<图片3>第三个阶段,恢复记忆的秦玄策。这个时期的秦玄策才是改变最大的。没有了纨绔之气,憨直之气,倒是有几分名士之风。自古以来,名士辈出,我试为总结一下这些名士共同之处:挟非常人之能,秉非常人之气,立非常人之言,行非常人之事。与金嫣然的订婚礼告吹,秦玄策跟着陆雨涵出来,说自己以前靠秦家,后来靠金家,现在要靠自己,准备挣钱给老婆花,还让田丁也跟着花。凭什么这么有底气?当然是凭他的非常人之能。于是跑到人家店里砸了人家的玉碗,现做了一个,拿到了OFFER和定金。可是被田力给搅了。后来一身布衣在街头摆摊卖字,以他一直以来的少爷身份,一直以来的养尊处优,丝毫不为难,而是安之若素。这就是名士风度。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不在于你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化身三千,法性如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任何时候都能安然自得。等到老陆被抓,秦玄策撺掇纠合,哦不,是善尽“朝阳群众”的义务积极提供新闻线索,带着一群专业人士和新闻从业人员跑到警察局一场混闹把爱国人士老陆捞了出来。这要不是“秦老师”,谁能弄出这个动静来?爱国人士老陆有次跟田力说“秦老师”凭的就是秦家少爷的身份,并非如此。秦家已经灭了,他这个秦家少爷要不是有非常人之能,最多凭着念旧情的人有口安乐饭吃,怎么可能行非常人之事?这个时期的秦玄策,要权衡各方情感和利益,太不容易。若非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胸襟气度,怎么撑得下来?这等气度,也折服了房户生,田丁等人,化敌为友,反倒死心踏地跟着他。<图片4><图片5>第三个阶段,恢复记忆的秦玄策。这个时期的秦玄策才是改变最大的。没有了纨绔之气,憨直之气,倒是有几分名士之风。自古以来,名士辈出,我试为总结一下这些名士共同之处:挟非常人之能,秉非常人之气,立非常人之言,行非常人之事。与金嫣然的订婚礼告吹,秦玄策跟着陆雨涵出来,说自己以前靠秦家,后来靠金家,现在要靠自己,准备挣钱给老婆花,还让田丁也跟着花。凭什么这么有底气?当然是凭他的非常人之能。于是跑到人家店里砸了人家的玉碗,现做了一个,拿到了OFFER和定金。可是被田力给搅了。后来一身布衣在街头摆摊卖字,以他一直以来的少爷身份,一直以来的养尊处优,丝毫不为难,而是安之若素。这就是名士风度。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不在于你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化身三千,法性如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任何时候都能安然自得。等到老陆被抓,秦玄策撺掇纠合,哦不,是善尽“朝阳群众”的义务积极提供新闻线索,带着一群专业人士和新闻从业人员跑到警察局一场混闹把爱国人士老陆捞了出来。这要不是“秦老师”,谁能弄出这个动静来?爱国人士老陆有次跟田力说“秦老师”凭的就是秦家少爷的身份,并非如此。秦家已经灭了,他这个秦家少爷要不是有非常人之能,最多凭着念旧情的人有口安乐饭吃,怎么可能行非常人之事?这个时期的秦玄策,要权衡各方情感和利益,太不容易。若非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胸襟气度,怎么撑得下来?这等气度,也折服了房户生,田丁等人,化敌为友,反倒死心踏地跟着他。
不只秦玄策,其它各个角色也都不单调。金爹基本上表现的是完美的一面。仁智礼义信,全了。金家对秦家忠心耿耿,金爹对秦玄策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在他眼里,秦玄策是世交之子,是朝夕相处的义子,是极具天赋的雕玉天才,是女儿倾心的未来的半子,所以这种感情里掺杂了忠义,怜惜,疼爱,赞赏,信任。从头到尾,金爹对秦玄策是视若亲生疼到骨子里,什么都替他想,就算是怀疑自己父亲可能是被秦家所害,在秦玄策重开半闲斋的时候,还是毫不犹豫站出来为他撑场面。在重病的时候也念着他。这种感情,不是骨血胜似骨血。金爹最后与三太太花九爷对质,一切真相大白,他明知花九爷杀了秦元龙金德赫,竟然还愿意替他背着杀人放火的黑锅,只是想让他离秦玄策远点怕他有一天也害了秦玄策,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金爹对秦玄策才是真正的父母之心。金嫣然则是极致的痴心。到了看到她为秦玄策而死,真让人难受。这本来是个天真烂漫的千金小姐,却让她遭受几乎无法承受的痛苦,她也有过怨恨,但最终还是选择爱。可以说,金家都是择善固执的人。
花九爷却是枭獍之心。金四爷说他是他们那一辈里最聪明的,他也自视甚高,偏偏得不到秦元龙的认可,甚至将他流放出京,还不许他再做这一行。他跟秦玄策不一样,他喜欢雕玉那是为了凭手艺干求名誉,现在有人要挡他的路,哪怕是自己亲生父亲,他也必欲除之而后快。虽然,剧中偶尔也能见到他人性复苏的时候,尤其面对秦玄策,三太太,他还是有温情的。甚至曾经对田力,他也说过一些诤言。但,他终究无法破除自己的执迷,善念所激起的小小的浪花很快就被他的恶欲怒潮吞没,最终也吞没了他自己。
我没记错的话,好像喜公公提过这种“不肯放过自己的人”,这里面还包括了他的义子方军胜。田力,老常也都是这样的人。田丁,房户生,陆天林,三太太是能放过自己的人。特别田丁一开始我不喜欢,但不知什么时候,慢慢慢慢地,就越来越喜欢了,有几次真要给她点个赞叫声好:“好丫头!”
余者不及多说,希望《龙器》能早日上星,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难得的好作品。到时我肯定也是要重看的。<图片6>
纷飞凌乱的镜头,镶嵌在古色古香的框架里;作旧味道的景别,略显黯淡的色彩,各式模样的人物,那些得用心咂摸的表情;节奏明快的音乐,方直板正的字幕,镜头底色里不时闪过的玉玺国宝……靳东首任制片人兼主演的电视剧《龙器》,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把你惊到了。
5月19日,首播5集,原来,《龙器》是这个模样。
开播之前,看着《龙器》的海报和不多的剧照,想象着海报上神情端严的公子,化身“傻蛋”会是啥模样;夺宝悬疑的剧情,似乎离现实好远,逻辑、意义怎样,会有吸引力吗?而一晚五集的排片,凭什么让观众守着电视屏幕,毕竟,首播是在地面频道播出。
关注一部作品,隐含着一把标尺。比如靳东的演技,比如一群做戏的老中青演员,比如李云亮导演的风格,比如视为根本的剧本和与之传递的意义……
所有的一切疑虑,在看了5集后就豁然开朗了。
好吧,电视剧不是小说,改编自笑顔小说《龙器》,其实剧情内容已作了大幅度的修调,我想是为了更有可看性和趣味性吧。原来,观众们真的喜欢看这类既考量智商又荡漾着情感、节奏抓人、悬念重重、演技扎实、手作有趣而又饱含匠心的片子。
好的剧情设计是需要悬念和冲突的。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曾经这么解释“何为悬念”,他说,如果一群人在一个屋子里,忽然发生了爆炸,观众会觉得意外,却不会有“悬疑”感;但如果从一开始,镜头就给了桌子下面的炸弹一个特写,观众就会开始紧张,“它会不会被发现?它什么时候爆炸?”
故事从第一集片头开始,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李云亮导演就让我们大大方方地看到了那颗炸弹——国之重器“龙器”。
1898戊戌年,工部左侍郎叶远图(石兆琪饰)塞外寻得失踪千年的传国玉玺——龙器,急着去进献给慈禧太后(张晓磊饰),而叶的师兄户部右侍郎秦元龙(牛飘饰)派金德赫(刘交心饰)在阿克苏阻止叶远图不得,立即进宫拦阻叶远图。
“叶大人寻得龙器,劳苦功高,回去歇着吧。”待叶远图退出,慈禧的“一群孽障!”就给叶远图判定了命运。
问斩戏拍得有气势。石兆琪的眼神,凌厉中透着悲凉,牛飘的“斩”字,了然又带了些许心思,而张晓磊演的慈禧啊,寥寥几个镜头,就透过一个眼神、一双蓄着尖尖指甲的手,那冷冷的脸部特写,活生生地勾勒了出来,一群老戏骨的戏,担当起角色来毫不含糊。
一个开场,把“炸弹”直接扔给了观众。
剧风一转,借花九爷(姚安濂饰)的说书,“说起来啊, 也是天道轮回,几十年后,一把无名大火将秦家化为了灰烬,满门四十一口无以生还。这正是叶侍郎大漠寻玉玺,秦侍郎护主诛同门哪……”巧妙地把年代从清朝末期切换到民国初期(1925年),从“龙器”冤案切换到金玉轩在京的开业,转换了剧情,出场了主角,交代了金、叶、秦的背景关系,留给了观众以悬念。而姚安濂老师的说书架势十足,与茶馆老板若无其事般地问答,其实已是把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自如地作了铺垫。
这样的开场,有匠心,不俗凡,有看点。
说到这五集戏,最深的感受是“大与小”关系的映照。
落脚到内容上,从国之重器的神秘命运,从宫廷争斗的简洁交待到对秦、叶、金三大家族演变的设计,这时空的变幻十足留下了想象,也是剧情发展的主要因素,让观众不由地跟着剧情游走,欲罢不能。
落脚到人物上,《龙器》出场人物有名有姓大大小小的就有几十号,而每个人物都是一起事件的主角,都有故事发生。《龙器》是群像戏,应该是的。但所有人物都是围绕着“龙器”而发生着矛盾和冲突,每个人物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相互影响,这样的故事就显得妙趣横生了(后续观感中详述)。
落脚到情感上,一道“蜜汁牛舌”就把傻少爷与金嫣然(种丹妮饰)、秦公子与陆雨涵(孙宁饰)的虐心关系露了个底。原配的夫人,落草为寇,一直在查清真相,寻找玄策;而与傻蛋在新疆共度八年的嫣然,却已是芳心暗许。这样的情感设计,让傻蛋(玄策)该何去何从呢?
还要落脚到行动上。所谓细节决定成败,《龙器》定位于京城、民国初期,讲的又是玉器行那些事,所以,对大至环境、置景、动作,小至一件器物摆放、衣饰风格十分的讲究,年代感很足。尤其是呈现的玉器琢磨匠艺,第二集中京城三大玉行暗拍的 “龙器”,被傻蛋一眼识破是假的,其中谈到的游丝毛雕,据“汉代特有的刀法,指线条织细如丝,作断游动状。”
而失忆后被金家收留,在新疆生活了八年的玄策,回到京城,一切围绕着傻蛋或是玄策的争执才刚刚展开。
拾翠阁,三太太(李黎饰)的拍卖场,那个神秘人物听到那个孩子还活着的讯息时,说:“活着好啊,活着会帮我们找到东西,只不过,也许会死很多人。”
那个妖孽手艺的“玉蝉”,让房户生(姚卓君饰)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手艺”,傻蛋啊,随着记忆的慢慢复苏,故事精彩,拭目以待。
(待续)
一般电视剧开篇需要铺垫剧情,都不是特别好看,昨天看了龙器就很好额,很吸引人,看了五集觉得过去的太快时间,几位老演员演技超棒的,两位女主也很好,男主就不用说了,期待后面的剧情<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
很带感过瘾,节奏感强,一开始就有冲突很吸引人,剧中演员们也都很带戏,至少目前出场的演员都不错。靳东饰演的失忆少爷秦玄策傻蛋儿颇有混世魔王的大户人家少爷气,呆萌可爱调皮又有纨绔弟子的不羁却又充满掩不住的才情,记忆的闸门欲开又关的迷惑感,很精确拿捏很到位,不愧为是实力演员。
故事情节紧凑,演员表现正点,五集连播不觉慵长,全程无尿点。
大写的好评!龙器真的很好看,剧情紧凑,老戏骨飚戏,过瘾!我喜欢这样的题材!还有靳东真的是太棒了,神演技!傻蛋儿一点也不傻,太可爱了,明天继续!期待早日上星!龙器大火,我哥大火!
挺好看的,剧情不错,引人入胜,节奏把控的好,特别是演员演技全在线,几个老戏骨更是没话说,看有演技的演员演戏真是舒服;傻蛋儿其实人根本不傻,太聪明了,谜团挺多,难得国产片剧情烧脑一次,有些谜底直到结局才揭开,必须连着看,漏掉情节可能影响剧情理解。
好看!情节紧凑,无拖沓之处。节奏很快,加上台词幽默轻松,看得过程很愉快!众演员倒是演技都不错,角色的立体度也很不错。难得看到如此让人意犹未尽,并不会感到尴尬的国产片!赞!!
看睡着了……
剧情不错很紧凑,演员的演技也都很好,持续期待中!
整部剧节奏快,看起来挺爽快的。姚老师、修老师等配角浑身都是戏。整部剧题材受众偏小,前期一气呵成导致对后期过高期待值,后期悬疑氛围被情感戏拖累,有些可惜,整体逻辑还行。其实我比较惊喜的是傻蛋不傻,他聪明腹黑毒舌还有些可爱。
靳东首次做制作人的尝试~ 一部有家国情怀的民国戏。
剧情紧凑,张力十足,几位老演员信息深刻,靳东扮演的傻蛋儿,与他以往角色突破巨大,实力令人叫绝!喜欢这剧,打算追下去!为靳东点赞👍
本来冲着东哥颜值去的,没想到全员演技在线,台词、节奏都很棒,情节也很轻松,确实超出预期
看了十几集,剧情紧凑很好看。戏里每一个人的表现都很出彩,老戏骨飙戏很过瘾,好奇去百度了修宗迪老爷子,1939年生人,国家一级演员,这样的人啊经历过我们这辈人想象不到的人生吧,真高兴靳哥哥可以和这样的演员合作。
这部剧给我感觉,就是一些喜欢表演,认真演戏的人凑一块,弄一个剧过过瘾,记得靳东在一篇采访中说过,看龙器小说时,觉得内容挺好,就试着想玩玩,这些戏骨们就玩到一起了,个个都是戏,所以,不再细思编剧的如何,而是看这些演员'玩得'如何,会一直追下去。
剧情紧凑做工精良,期待靳东的傻蛋儿~
剧情很紧凑也很抓人,演员全都演技在线,挺好,会追下去
首先,剧情出乎意料的紧凑且吸引眼球,第一次连看一个电视剧看五集竟然觉得没看够;每一个配角都很出彩,金爹,九爷,喜公公都是戏骨,包括出场不足两分钟的慈禧太后,陆家和秦家爷爷,都浑身是戏。看惯了靳东演的高智商角色,相比之下,这个傻蛋儿太萌了!这个演员真是演啥像啥,这剧值得追。
好看
一直在期待,今天看了,开心了。真心好看,故事情节紧凑跌宕,演员功底深厚,画面精致、色彩饱满。😄😄😄😄😄
吓得我以为又是一部余罪第一季水平的国产剧了呢,一星中和
靳东颠覆性的演出,让人眼前一亮,那个傻傻的因故失忆的傻蛋可爱极了,真的是一人千面。其次群戏非常棒,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