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士军刀”就见识到丹尼尔的表演天赋,他的身上确实再看不见哈利波特的影子。
这部剧从一个功成名就的医生的回忆录出发,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医学生初为医生时踩过的那些坑,和迈过的那些坎。当然,我国的医学培养体制和国外差别较大,不过依旧有许多细节感同身受。
young doctor作为莫斯科医科大学最优秀的毕业生,拿着15门5分的优异成绩,被派到一个常年暴风雪的偏僻医院,这里只有他一位医生和一个不靠谱的助手,以及两位经验丰富,嘴里时常怀念old doctor的护士。在这里,你没有带教老师,没有医学大牛来为你遮风挡雨,你有的只有脑海中的知识,以及那一书架的医学典籍。在这里,作为医生,你就是所有决策的制定者,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等着你的决定,哪怕那个决定不够成熟,甚至有点荒谬。只是因为,你是医生。
想起曾经有位老大夫和我分享他年轻时的坐诊经历,就是在两间屋子来回跑,遇见不懂的症状,就跑回去翻书,翻完记在脑海里再跑回去处理患者,就这样度过青涩的医生时期。young doctor的第一场手术中就非常想跑回去翻妇产科书籍,被导演用十分戏剧性地一幕表现出来(不过虽然他脑海中天人交战,但最后依旧凭借记忆力很好地完成了第一次接生。)
第二个面临的挑战是一位被绞断双腿的女孩,在这里young doctor第一次做出截肢的决定。这使一个非常残忍的决定,但是在生命面前,他必须做出这个决定。尽管女孩未来可能要经历更多的磨难,但是在这一刻,他保住了女孩的生命和一位孤独男人的希望。我相信很多年轻的医生都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在值急诊班的时候,送过来的那些支离破碎的患者,有时候你的使命只是保住性命,至于后续的生活质量,在那一刻你是无暇顾及那么多的。
渐渐得,young doctor把自己的名声传了出去,成为这个小镇有名的大夫。有位撞破脑袋的妇人的主诊医师向其发来求助信,请他赶去为妇人手术。等他到现场时,见到得是一个自信却手足无措,对医学充满热情的愣头青,他自豪地告诉young doctor自己拿了13门5分,但young doctor却冷冷地告诉他“毕业了,分数就毫无意义”,诚然,在象牙塔里的我们总是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认为成绩代表着能力,漂亮的简历代表着高明的医术,其实走上工作岗位会发现p也不是,医生是一份救死扶伤的工作,你的sci再多,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这是一个十分依赖经验和实践的学科。自此,young doctor算是真正能够独当一面——他开始给病人宣判死刑,这是所有初出茅庐的医生最难面对的事情,不知道屏幕前的年轻医生是否还记得第一个在自己手中死去的患者?
很遗憾,这部剧仅仅只是一个回忆录,我曾经奢望剧情的走向是young doctor认识到吗啡的害处,及时终止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仅仅只是一场回忆,一场无奈且无能的回忆,看着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人生太残酷了,你可以回望自己的过去,但也仅限于此,你无法改变过去犯下的错误,也难以阻止自己向深渊滑落。
我只希望,此时此刻,你能站起来,向有光亮的方向跑去。
丹尼尔演喜剧还真的挺好的,另外自攻自受笑死了。PS:脑残粉的定义就是不管你演什么戏被多少人嘲笑长残了我都不这样觉得并且在我心里你永远最好看。
面瘫叔身手矫健推倒哈利,然后翻身上马紧紧压住他,哈利惊恐尖叫"what are u doing!?",叔维持面瘫,慢慢地,拿起哈利最需要的书页,然后,吃掉了它...这剧真是让动辄发誓"看不完书就吃掉"的某些人live in one's dream
看到哈利就亲切!追!~
短小精悍的代表。
不够看啊!好像还没交代出政治背景?第一集的笑点都比较直透,看看后面怎么展开,剧本要玩大吗?最后一幕再多给几秒嘛,都准备撸一发哭得梨花带雨的大叔了好残念。。。还有,身高和眼镜两个梗别用了成么?再不找个其他路子你以后只能当特型演员了丹尼【喂
神经病啊这是。。。
不忍直视的脸
一开始以为是喜剧。。结果。。。各种重口不说。。还外加深深的悲哀。。。波特同学演技真是大大提升啊。。
当医生在哪个时代都是如此辛苦。学到的和实践的根本就是两回事。
各种自攻自受啊。。。
一般
这是哈利波特从霍尔姆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呆萌界医生,后来因为太傻缺了,最后逆袭并华丽转型成为资深广告人的故事……简单说,不想当将军的厨子不是好士兵,神呀,太励志了……
好好笑- -没结尾?
好血腥
确实有趣而且真的一点都不吝啬血浆再就是在医生的诊断下一不小心就梅毒了……
推荐!这剧太带感了,蛋妞夸张的表演让每一分钟都有满满的笑点,但从小经常去牙科的牙套妹表示最后看到拔牙那里觉得太疼了!
自攻自受嘛。
太有感了。Daniel现在的难看简直是无下限。
吗啡一时爽,全家火葬场。
所以这是走黑色幽默路线的历史医疗剧么,拔牙把牙床拔下来,截肢锯腿戳脓包,敢再重口再恶心一点儿么...要不是为了Don Draper和哈利波特,谁要看这么血腥的东西啊(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