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哥要为影片解析的是,导演想告诉我们,在他的导筒下演员有时候比神父的意志来的更能克制,更为坚韧。摄影机的镜头前,他/她可以自由从容或者噙泪被迫,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至少表面的情欲释放与克制亦能收放自如。这一切的克制力,就是比基督天父还要威严,还要直接,还要可闻可触的导演命令。神父可以暂时放纵性情,因为天父只是一个抽象的神灵。导演很唯物,你下一步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导演不偏不倚地站在演员面前直接发号施令。肉体逃不了出口谕命令,教义的坚守总是追随不上精神的释放。性欲容易被意念摇摆、放纵,但却会臣服在旁人的命令下。
客观分析地说,这样的一部剧情片才是不折不扣的伦理片。正如片尾台词对白所说的:“虽然法律上李神父被判无罪,但事实上世俗眼光已认定了李神父的罪,终生不能磨灭....”
基督教的教义教诲着广大信徒许许多多应该遵守的东西,如友爱、和平、宽容....上帝对信徒的宗旨是宽容犯错、犯罪,但也应是建立在坚持不下保持已久的操守基础上。而犯了错。法律则一板一眼,容不得宽容。但宽容的背后是赎罪,轻者在监狱这么一个忏悔的场所里,悔恨与改过;重者因犯罪积重难返,唯有死亡才可震慑罪恶。
欣赏‘曾志伟’饰演片中那个黑帮头子的张狂无度,认真听析片中法庭上律师‘李若彤’有条不紊的辨析,崇拜片中神父‘刘青云’坚守信仰,看开一切的超脱过程。
本片在1997.3.8上映,摘取这段台词以再次显示97铁幕重罩自由香港前,港人的焦虑。---“讲法律,找律师;上天堂,找神父;律师和神父都搞不定的找我咯(黑白通吃),有我们三个社会才能安定繁荣。”“为什么这么闷啊?”“97要到了。”
最后判决,徘徊在世俗与法律间等待宽恕的伦理....
《最后判决》风吹过推荐的这部97年的港片,除去其特殊的创作背景,片中关于法律与道德,罪恶与刑罚,信仰与拯救的讨论还是比较不错的,刘青云扮演的神父一边宽恕着有罪的人,却被道德绑架成了法律上的罪人,为主宽恕了很多人,却没人能够宽恕一个神父,故事角度很特别,感觉片子有种对于法律的和宗教的讽刺,这些都没啥用,真正审判你的是人心,大家认为你有罪,不管你究竟怎么样,你已经有罪了,或者说是自己的内心,你自己没有罪,对于你本身来说就是无罪的,无愧于自我的最后审判。至于好多人说的看出片子要表达的关于97回归对于香港和香港人的审判,以及各种人的命运归宿,我倒没怎么看出来。总的来讲,这部片子视角奇特,剧情紧凑,演技尚可,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首先,剧本是真真的好,主题放到现在也是很难有导演能出色驾驭和编排好的高级,法律、信仰、道义互为对立面,那么这场博弈的获胜者是否真的赢了?!其次,各位演技也都在线,尤其是“曾志伟”饰演的“大佬”,已经为《无间道》的惊艳蛮好伏笔,更有一句台词甚为经典——他面对饰演“神父”的“刘青云”和饰演“律师”的“李若彤”说到:“讲法律,找律师;上天堂,找神父;律师和神父都搞不定的事情就来找我喽……”;最后,影片里最不讨喜的角色,这位演员也不怎么认识的,但其有一句台词很有深意,当服务员问她“为什么这么闷?”答:“97要到了…”足以反映了香港人尤其是香港电影人在当时局势下的迷茫无助与无所适从,但大势所趋再看如今就算再不适应的也终归会适应的,面对亲妈再皮的孩子也得喊娘呀!QJ
这是一部充满反思性的电影。
阿李和阿金;一个神父,一个黑帮头目。同样“笃信”上帝,但是对于上帝有完全不一样的认知,正如阿金所说:“为什么?我相信主啊,主叫我念三次,我就念三次,念完就没事了,你的问题就是因为你信主信得不够彻底,你当他无能,你当他没用呀”。或者可以说一个是教条主义,一个是实用主义。那两者谁对谁错呢?从世俗的角度看,阿金杀人无数作恶多端,最终却屡屡在现实生活中逃离了制裁,生活中充满欢乐自安;而阿李一直侍奉着上帝,一直秉承着教规行事,但却在一次“失足”中,受到世俗世界的鄙视和遗弃,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两者的结果,对于世俗中的我们应该坚守何方?
话说人们都期盼着上帝能够公正对待世人,但是当你去感应这个世界时,公正却往往并不能被期盼。
再回到影片中另外两个重要的角色,顾大律师和Donna,两人是受到阿李影响最深的两个人,虽然最终审批输了,但是顾大律师从原本的利益出发改为坚信阿李是被冤枉的,似乎不再那般唯利是图;而Donna也在最后说出了实情。虽然两人未能改变最终的结果,但两人应当也是被阿李所感化。这时的阿李以自身受过来醒悟他人,是否真正成为了圣经的践行者?成为了耶稣的化身?
尾数饭盒两人吃,垄断鱼筐除黑记,旧约大佬曾志伟很赞,只可惜寓言式庭审主线不够撑起人物,结尾字幕结束过于仓促
剧本非常好,但是在执行层面被严重拖后腿。曾志伟的荒谬感破坏了主题,很可惜,严肃讨论成了打打闹闹。诬告者的之前经历寥寥几笔人物就立起来。市民刘先生激情戏好评。李若彤驾驭这样的角色也毫无故作姿态的僵硬,谢君豪酱油也很有味道。从《暗色天堂》评论中看到有人提到这部,这部更通俗流行
在银河映像的长河中算是挺特别的一部作品,和《恐怖鸡》一样,两者都是银河映像日后很少触碰的题材。当然,这题材完全可以聚集于案件上大做文章,可导演的飘忽叙事始终抓不住核心,最重点的案件审理也过于简化,故事上的支离破碎,连演员的演技都好像退化了,而杜sir作为监制,也不知道到底做了些什么
拍摄的质量和演员都一般,想表达内容不错。
宗教与法律的对抗,三个人站在三个不同的立场,“呢个世界还不被我哋三个玩嗮?” 最后改信佛。。不要太让人有联想
前半段恍然看到黄精甫,香港熟面演员在空有过度形式未成风格的调度中出演黑帮题材,沉溺于那并未建立的自我风格。虽然表面是天主教信仰与世俗冲突的问题,但内里还抱着中国式的价值,欧美同类电影重心是自我是否失去信仰,而本片却完全聚焦到事件,虽然方便打造冲突,但还是中式佛教观念影响下对于“戒”的表达。真正描绘好的是曾志伟角色实用主义至上的想法,自我裁剪有利的语句,然后成为摆脱心理和现实压力的方式,这也是结尾改信行为的基础。这同样是两人对于信仰态度的一种对比,信神-信我的区别。两种方式不同遭遇也就导致了刘青云“问天”的行为,可无回答的戛然而止也就让信仰问题如此罢了。成了道德主义的一种坚守。在刘青云圣徒式形象的衬托下,曾志伟越发没了应具有的深度和对比,只剩浅显功利的黑帮大佬形象,以往并蒂生的历史也就无用了。
难得看到曾志伟演银河的戏(据说和老杜不对盘),是一部反思性很强的论文型电影。
2008-4-12 13:23:29 8/7.1(20) 以银河的标准,比上微不足,比下实有余,多多少少被忽视了
曾志伟有一句话说得好 法律归律师管 天上的归神父管 与人有关的就归他管
“讲法律,找律师;上天堂,找神父;律师和神父都搞不定的找我咯(黑白通吃),有我们三个社会才能安定繁荣。”“为什么这么闷啊?”“97要到了。”
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来审判?全能的主?英明的法律?还是世俗的陪审团?耶稣是人,法律和圣经也是人写的,审判只能是自己。
3.5/5,去掉最后独白,从原告承认撒谎,神父被判有罪结尾可能更好,所以,结尾独白有点画蛇添足。整部电影就像是法庭审判版的好家伙、坏家伙和怪家伙,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十分深刻而且极具特色。整体而言,是另一风格的银河印象。
又一部影射97的作品;题材不俗,但牵涉甚广,难以自圆。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搞不懂得是,神父既然知道自己不会娶她,为何还会被诱惑?
后半段粗率了,法庭部分也显得轻佻,可以增加时长更细致些的。
你识法律你有信仰,你地插唔掂仲有我
挺值得深思的电影,我不信教,但每次看到这种宗教相关的电影总会被吸引,教徒也是人,神父也是人,与我们多少是相似的。片中男主角用如今的话来说可谓有些"圣母",其实看电影比较多的人通常都会有点圣母属性,想把自己塑造得尽量像主角一样"完美",毕竟好人才有好报。神父坚持做最为正确的事,不说谎,不打破原则,做好自己,剩下的交给上帝,而在片中则是李若彤代表的法律。曾志伟的角色则如同人间恶魔,法律最终没能真正制裁他的杀人罪,只能因为乱扔垃圾而罚款他,也许这个社会只是个更适合恶魔居住的地狱。这片剧情有点类似《暗色天堂》,以及《狩猎》(不确定,我没看过),如果我是刘青云,不知道我会怎么做,反正会气得咬牙。
设置很有意思,利己主义信仰的黑帮横行霸道屡屡逃脱制裁,宗教信仰坚定的神父却惨遭诬告。曾志伟的线删减下或许能更好。
个人以为是银河映像一部很深刻的作品。曾志伟和刘青云角色的安排真是不错,李若彤这个律师角色也纠结着各种道德标准,结尾字幕显示的结局来看真是无奈。谢生一个戏份不多的角色却气场十足啊。(为毛我没有发现黎耀祥在哪里?)
剪辑画面摄影都很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则,其他的都是工具。对神父来说,爱众人是规则,所以他为了那个女的撒谎以保全那个女的。对黑帮老大说,自己的利益是最大规则,宗教是工具,为自己的心安理得背书——上帝都原谅我了。对女律师来说,规则就是竭尽所能为代理人打官司,对错不重要。自我的规则可能会被撼动可能不会,重点是每个人都有一套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