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A面B面

DVD

主演:陈晓东,张静初,芙蓉姐姐,袁文康,孔维,邓家佳,任泉,王洛勇 Luoyong Wang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剧照

A面B面 剧照 NO.1A面B面 剧照 NO.2A面B面 剧照 NO.3A面B面 剧照 NO.4A面B面 剧照 NO.5A面B面 剧照 NO.6A面B面 剧照 NO.13A面B面 剧照 NO.14A面B面 剧照 NO.15A面B面 剧照 NO.16A面B面 剧照 NO.17

 剧情介绍

A面B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教授“精神心理卫生”的陈聪明(王洛勇 饰)在评定教授职称的课上口出惊人之语,校长再也无法容忍这位行为疯癫的老师,于是后者进入一家惟利是图的精神病院暂时栖身。在这家医院工作的梁海潮(袁文康 饰)难以忘记前妻柳悦(张静初 饰),经陈聪明开导,梁海潮决定把前妻从开补药店的萧春雷(陈晓东 饰)那里夺回来。此时,日日与补药作伴的柳悦在工作时崩溃,也被送入精神病院,在陈聪明帮助下,梁海潮将柳悦救出,而萧春雷将柳悦的药吃下导致情绪失控,被精神病院关押。梁海潮认为夺回前妻的时机已到,而陈聪明则开始想法帮助受害的萧春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不良行为 第一季两情一路屏住呼吸玉面情魔2021増山超能力師事務所〜激情版は恋の味〜血色星期一2上载新生第三季神鬼不灵好家伙1990马布里街头小霸王:情窦初开女孩我最帅爱阡陌焚城皮囊 第七季斯特拉顿新·杀手悲歌尽善尽美国语爬山虎合伙吧少年班长殿下鲨鱼宝宝成长记愤怒的葡萄神父教我的事天线宝宝(重启版)猛鬼食人胎 普通话版太太万岁2016普通天使

 长篇影评

 1 ) A面B面:你知不知道自己是条鱼?

给差评,因为就电影本身给我的感觉而言,太闹了,我看到头疼了。不是一颗星,是因为毕竟这是第一部写精神病的戏,另一颗星,是给袁文康的。
   
  终于抵受不住帅哥的诱惑,看了号称先锋女导演所执导的中国第一部精神题材的影片——《A面B面》。

    刚看完开头,俺就忍不住想吐血了……俺期待已久的袁文康一出场就被人扒了裤子,大舌头的教授情绪亢奋地向学生们说“人人都有精神病”,还说这是弗洛伊德的名言,再拿梁祝来举例易装癖……我确实不该拿自己菲薄的专业知识来苛求导演还我精神心理卫生真相,但我还是想说,弗洛伊德是研究精神病的,他将精神病人的症状强加在正常人心理研究里面曾经遭受过的指责,我想我还是要说明一下的。如果人人都是精神病,那么这个教授也很应该自然而然地承认他自己早就已经是个精神病了。坦白讲,作为我国第一部精神病题材的影片,虽然定位是黑色幽默喜剧,但是,但是,不带这么调侃的吧?如果是想引起社会公众对精神心理卫生的关注,好歹也让后来成为精神病院长教授拿点真正专业的知识出来吧!不能随便拿几个名词出来安在某种行为上面,就直接说这是某某症、某某癖的症状啊!要真按那个教授说的来诊断,咱们地球就都是精神病了,正常人只能住火星上去了。

    其次说说演员。王洛勇的教授是个旁观者,但是,他自己一直亢奋的情绪表现,时时以精神病名词来判断别人行为的思维,让我很是怀疑他自己本身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精神病,过火了;张静初和陈晓东的表演都生硬,想表现出不堪重压的疯狂,但痕迹太明显,火候没到;亮点芙蓉姐姐我主动忽略了,不功不过;真正的亮点是袁文康的梁海潮,呵呵,坦白讲我偏心帅哥,不过,能够以文艺言情片的表演来表现出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质,我还是挺认同了。因为,我也同意,爱情,是最能催化出精神病的感情。

    好了,不再多说,我的心脏承受能力已经被狠狠地考验了一下,后面再发生什么事,我都淡定了——没事,那只是几条鱼,拼命在张嘴,却没人听得懂它们说的话。

    大舌头教授的一大段讲授,都是在为了后面袁文康和张静初的疯狂作铺垫:看吧,爱情,爱情是最容易让人疯狂的!他在校长面前自得其乐地调侃,在精神科医生那里戏谑地装疯扮傻,也许他是想着自己的才高八斗不屑于与这些人认真,不过,“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所以他被扔进了精神病院。

    只是,真正疯狂的人,是不懂得表达自己的。他虽然一直觉得自己很清醒,他不是精神病,但是,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他已经接受自己是个精神病了。A面,他是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正常人;B面,他是一条鱼。

    其实影片里面所描写的社会百态,都是挺写实的,但写的,都是病态的那一面。直到陈晓东逃出来去见女儿的时候,才出现了一抹温情。这个社会浮躁,这个社会疯狂,这个世界灰暗而且狭隘。压力,情绪,反抗,纠缠,这一切一切,都在困扰着人心。为什么会难过,为什么会难受,其实老祖宗早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知足常乐。”执着,是一切苦的根源,也是疯的缘由。

    记得在广州实习的时候,在脑科医院观察一天。铁门里面锁着的人,有的已经完全失去了希望,有的欢欢喜喜等着出去的那一天。说起过去,有人三缄其口,有人直言不讳。

    出来工作之后,最怕遇到的就是前一种人,什么都不肯说,什么都不肯提。另外一种,就是拼命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说我受不了、受不了的人。第一种人,总是说“我没事”,但事实上,他心里一直都没放下,他心里有很多很多事,但他不肯说出来,因为他觉得不可能解决;第二种人,说我有事,很严重,非常严重,同样,他也是觉得不可能解决,没办法接受。

    失去爱情的人,总以为自己很苦;失去了财富的人,总以为自己很苦;失去了工作、被人欺侮的人,同样觉得自己很苦。他们都把自己失去的那一部分,当成了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旦失去,他这个人就全毁了。但你还有其他的部分啊!为什么你就只看到失去,看不到手里的呢?

    有些错,不是他自己造成的。有一个病人,我一直耿耿于怀。高三的大男生,眉眼都挤到一处去了,他的心理出现问题已经三年多了,不是他班主任发现他总是一个人在傻笑,他还不会有机会来做咨询。他的父母来了,说他是性格内向,脾气不好,他跳起来就去打他的父亲。可是,当我和他做完第一次咨询的时候,他突然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开始流泪,因为我说:“妈妈还是爱你的……老师也是爱你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父母寄回来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的爱的缺失。

    这个孩子最终也被送到精神病院去了。医生会给他定出什么样的病症名称,我不知道,但我尽量把资料写得更详尽,加入了我个人的见解——虽然我也不知道医生是不是会真的拿来参考。但我想,如果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能够和陈晓东饰演的那个爸爸一样对他说一声:“爸爸爱你。”也许结果就会不同。只是我们太矜持,太现实了,以为给他物质上的满足,那就是最爱。爱,不需要说出来。

    大学的团体辅导实践,我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拒绝参加分享的学生。当时教授和全班同学都惊愕地看着我走出教室。如果放在影片里面,肯定人人都觉得我疯了,我是精神病。但是我的教授和我同学都没有那么想。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勇敢发出你的声音来,争取爱,争取理解,你就不会只是一条鱼。

    是的,假如你不能懂得,那么,你也只是一条鱼。人人都是一条鱼。

 2 ) 人人都是精神病

《A面B面》的电影海报上写着:中国首部精神病题材惊悚喜剧。看完电影后,发现这句宣传语只是一句噱头,电影既不惊悚,也不够喜剧,甚至让人有些看不懂。电影倒是有一句让人毛骨悚然的台词:人人都是精神病。电影看完后,让人忍不住怀疑自己是否有神经病?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不正常的。即使是正常的人,如陈聪明。作为一个对评职称没有兴趣的大学副教授,常常在课堂上发表惊人的言论,为自己喜欢的东西疯狂。这样一个不爱名利的学者,却被这个争名逐利的社会定义为精神病,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在精神病医院里,陈聪明遇见了形形色色被称之为“神经病”的人。他们中,有的人是股票狂人,有的人患有社交恐惧,有的人患有狂躁症,有的人厌世,有的人抑郁。但也有像陈聪明,萧春雷那样被强迫进入精神病医院的正常人。在精神病院,他们被医生胡乱喂药,电击,即使是正常的人也会被弄出神经病。医生们这样做是为了所谓的经济效益,而不顾他人的健康。电影里有两段场景对医生的昏庸进行了讥讽。陈聪明和萧春雷逃跑被抓回去,护士给他们做测试,问的5道题全是脑筋急转弯。我们都要知道,脑筋急转弯需要的是非正常思维,如果按正常的思维回答,反而不正确。还有陈聪明被护士反复打镇静剂,打兴奋剂那场戏,也让观众在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医院的腐败黑暗。
电影的台词很幽默,但真正让观众发笑的,应该是芙蓉姐姐短短几分钟的惊艳出场。依然S型,操着一口陕西方言,让人忍俊不禁。作为非职业演员,芙蓉姐姐的表演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想,甚至获得了专业影评人的赞扬。不得不说,芙蓉姐姐真的是娱乐圈的神话。
说了这么多,最后不得不说的是,电影的导演宁瀛原本是想拍一部反映时代精神围城的电影,但剧情和细节上的粗劣,使宁瀛想表达的深刻内涵“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应该是解放他们的心灵,而不是用药物迷惑他们的性灵”无奈流产。电影由于用力过度,走火入魔。脱离了原本想表达的主题,实在是浪费了好题材。普通观众也看不懂这样的电影。

 3 ) 作为第一部精神病题材的电影,值得一看

首先 我想说为什么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价会如此悲剧?
不是这个专业的童鞋们看起来可能会有点费劲。至于评论是给大家看的,所以撇开专业内容,评论些别的。

看点罗列:
1. 必须说,作为中国第一部描述写精神病的电影,他是前无古人,无可借鉴的。作为开山之作,个人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题材是可以的。
2. 芙蓉姐姐,陈晓东和张静初的加入,无疑让这部严肃题材的电影多了一点娱乐成分在里面。也正是因为如此,有点不伦不类。专业学生不能拿来学习之用,作为商业电影,这个题材显然不会有太好的共鸣,这个从豆瓣的评分就能看出来了。
3. 陈晓东在里面的演技,我认为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两点。看惯了一本正经的他,看到他把精神病人的肢体语言,神态举止表演的如此生动,不得不承认,他如果在我们医院,绝对是头号监护对象。卖命的摔倒和挣扎让我都觉得拍戏的时候肯定少不了磕磕碰碰……不过这个长发造型,我没办法恭维。
4. 整部电影似乎没有使用配音,都是现场收音的。所以粤语,粤式国语,东北话,上海话都出来了……结果最后跑出来的车牌是浙A的 = =!而且浙江的省医大我不知道,难道说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飘过~
5. 其实整部电影,我觉得主线不是精神病人状态的反应,反而是对于腐败的医疗系统的揭露。这个过于说教,所以一句话带过。
6. ABA和ABC论断我觉得有一定的新意。每个人其实都有2面。只是我们会可以的把A面(正常)暴露出来。而B面呢?有些人选择永远让他成为太阳的背面。也有些人选择在自己最亲的人(夫妻,父母)地方宣泄和暴露。“人人都是精神病”我觉得完全没说错!

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4 ) 总觉得什么依旧不合时宜


宁瀛的这部电影,我觉得和上一部公映的《无穷动》一样,总有些什么,显得不合时宜。其实我满喜欢宁瀛的,也很乐意一个人享受着几近包场的待遇用一种很奇怪的笑点去看“比去宁”的电影。

可是话说回来,看过之后,这个结果到底是双赢还是两败俱伤。

1.喜剧中的悲剧

按照这个剪辑,主演应该这么写:
王洛勇、陈晓东、袁文康、芙蓉姐姐、张静初、孔维、邓家佳、任泉。

原来是一个很有趣的奸夫淫妇下药的故事,结果变成了一个心理专家写论文帮助病人的故事。也不知道是王洛勇的气场太强还是年轻人(这里面显然不包括芙蓉姐姐)太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其实王真没抢太多戏。

陈晓东的肢体不协调症很有趣,那种歇斯底里其实还是娱乐时代喜闻乐见的;而鉴于袁文康一直在片中出卖姿色:影片开头就被男人剥下了裤子露出了红色平角裤、之后和张静初缠绵时候英俊的侧脸以及沐浴时候丰满而朦胧的胸肌轮廓,纵然这小伙子的表演单薄而无力,忍了吧。

至于名义上的女主角,张静初证明了,没有思想的女性碰到了宁瀛会是怎么样的惨剧。不是比孔维多嘶叫了几声,露出神经的表情并且摆出冷漠本色的表情就是演技派了。她演的不像是有故事的人。孔维也是一样,苍白而无力,就跟护士服一样。

芙蓉姐姐绝对应该被单独拿出来表扬。芙蓉姐姐是有智慧有理想的女人,几个镜头的表演绝对展示了芙蓉姐姐的喜剧天赋。如果戏分再多一点,芙蓉姐姐的空间显然会更大,这是一个遗憾。别的不多说,对于她,绝对只有诚心的膜拜。姐,你下次演电影我还会去看的。


2.精彩的、不合时宜的

宁瀛把背景选在了杭州,我觉得这真是一个英明至极的决定。当看到那个杭州新城的鸟瞰,以及广阔的钱塘江潮水,我甚至敢肯定,宁瀛这次肯定是靠谱的。杭州这个城市的气质,和北京比更湿一点,迂上许多,但是城市欲望并不示弱多少。虽然宁瀛也可以搞得饱和度超高,但是这种灰色调我觉得也很酷。

可是事态发展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会迅速切入一个诡异的节奏,开始对下药三人组的描写,谁知道会花了那么多笔墨描写心理专家。这个线索人物太显眼了。如果能把他处理得隐秘一些,整个节奏应该会更紧凑,在那一头,张静初也有很多的空间进行人物的刻画。

在整个剧情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事物显得突然,可是想想,宁瀛还是用一种敷衍的态度圆了故事:

比如,
为什么杭州的公安哥哥会是那么重的北方口音;
为什么袁文康最后就精神分裂了(这个实在是太突然太突然);
为什么芙蓉最后去精神病院当了护士(老板不要背叛的店员?);
为什么小女孩就好了(这么快就换肾了?这可是尿毒症啊);
为什么王洛勇的文章能发表,精神病院管得不是很严?
等等……

就这个片子来看,故事讲得不算好(这句话tmd是谁先说的)——其实我是想用庸俗的话语这么评论这部有点乱有点慌的电影来着。可是,谁知道到底这是宁瀛的本意还是一种为取悦而采取的妥协?

正如我说的,这部电影很可能两败俱伤。
市场上面票房不讨好,口碑上也未必好。
我是觉得,我并没有感到浪费了这一个下午,但是他人就未必了。

 5 ) 飞不过去的“疯人院”

我记得看《飞跃疯人院》是很久远的事情。那是我第一任爱人朋友,ab蝎子推荐给我的片子,他丢下一句话:结局你可能受不了。

果不其然,我没敢将他看完,至今我也没有,我真的无法像蝎子那样站在宇宙的高度冷眼看世界。我到网上找到了影片的详细介绍,在看到主人公因为热爱生活,抗拒规矩而遭受电击“治疗”的那一幕退出了光盘。我一直无法忘记那个没有表情,不,应该是狰狞表情的女护士。

今天中午闺密腰花邀请我看《a面b面》,说是去看芙蓉姐姐,但却将我再次推到了那个恐怖的回忆里。如今的故事没有了恶魔般的护士,也没有“摘脑”这个凄惨的结局,换成了个告诉观众“世界还是美好的收尾”。电击场面也成了滑稽搞笑的样子,但我依然还是觉得无比难过。

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恐惧?我想,应该是那个被强势误判、有理说不清的世界。台词“就像喝醉的人说自己没醉一样,有病的人从来都说自己没病”听起来平常却好似大石头一样压人胸口,最让我觉得悲哀地是在警察擒拿四个出逃的精神病患者、公安大队领导打给执行警官的电话里说里面有个正常人,是个教授,要保证他的安全,而警官却反问上司:您没事吧⋯⋯

如果我存在于一个永远无法澄清自己的世界里,权利下,环境中,我会怎么做呢?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呢?

这个片子一起看的朋友说号称是“要比肩《飞跃疯人院》”,可再我看来,没有比一个悲哀的结局更能在观众心里留下痕迹,我就是个例子,这个影片以及看后的一天里,我都还在那部老片子里。

 6 ) 简短评论写不下 那就写篇长点的吧

1,袁文康很帅嘛 那时候在[马大姐]里我就对极难得才露一回脸的他念念不忘——哦 他也有在当年周海媚主演的[新闻小姐]里出现过 演周海媚男朋友的叛逆儿子——在戏里 他唯一一段惹人讨厌的台词 是用上海话讲的 一下子就凸显出了该角色的“小”与“狭隘”。当然 他的演技并未高超到将这一种特质夸大至一个极端而招人深恶痛绝。故事的最后 他所饰演的那一个角色被写成说是“人格分裂” 且形象一下子就邋遢很多 呃......有点穿越。作为全片里最帅的一个男生 我觉得 这样子对待他 有点......不厚道。

2,原本是想写芙蓉姐姐的 但作为吸引我观看此片的最大一个因素 我就放到最后来写好了 这里来说一下陈晓东——在打他名字的时候 我甚至一下子有点分辨不清他到底是姓“陈”还是姓“解”。对于现在投资有成的陈晓东来讲 现在演戏啊唱歌啊 全都可以说是玩票兴致的吧 我都不知道能不能说他是有演技的 而人 ms也没那么精神。当年还是王菲小男友的谢霆锋 上台湾综艺节目被逼问情事会扯出陈晓东和张柏芝这对好不青涩的朋友来搪塞。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爹了的小谢 在[十月围城]和[全城热恋]里依旧能演出少年纯真的样子来 陈晓东一对比......人啊 果然是比不得。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 我完全没站到他的立场之上 甚至就想让他就待在精神病院里就好了 可见 不管是在表演还是剧本对于该人物的描写上 都还是不够丰满的 以至于虽是第一男主角 却不能博得观众的好感。当然 也有可能我就完全是被袁文康的美貌吸引而冲昏了头脑。

3,张静初在本片里 就是一花瓶 导演不吝啬地给了多个特写 终于还能让观众有个记忆的点。她一直重复我没病我没病而不能卸下心防试图向他人袒露内心的幽暗与纠结 其实是挺符合当下大部分人的心理特征的——有时候 爱比死冷。故事中的两个男生 没有一个 真正走进过她的心里——不过 谁知道那些所谓的砖家啊叫兽啊是什么阿猫阿狗 信他还不如拜菩萨。

4,当年被孔维惊艳到 是那一届威尼斯还是戛纳电影节的红地毯。她穿了一件淡紫色的长下摆礼服 很是好看 完全体现出人穿衣的境界。而在片子里 对于她的印象 就只剩下尖亮的嗓门......

5,片中出现的杭州 是灰塌塌的 包括现在一直仍在建设中的钱江新城。而大部分场景 或许是由于制作经费的关系 感觉都很简陋。

6,终于是芙蓉姐姐了!

芙蓉姐姐完全可以说是全片中的亮点 虽是戏份不多 但每一回出场都充满了记忆点。其中最最好笑的台词 莫过于“我就是天使 而天使就是S”。当然 芙蓉姐姐在片子中更是不忘向观众袒露心声——

在故事的最后 芙蓉姐姐也进了那一家从良之后的精神病院当护士 替代了孔维的职位。当病友放风时 她走过一片绿荫地 穿着CJ滴白色护士服 双手交握置于身前 扭捏着身子 不胜娇羞地说:“诶 他们怎么都这样子看着我 怪不好意思的”。

 短评

很多地方不给力 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10分钟前
  • 甲马不是马
  • 还行

都是冲着芙蓉来看的~竟然是宁灜的片子~给芙蓉姐姐、张静初和陈晓东各一星~

13分钟前
  • 在风之间
  • 还行

其实可以更好点,题材不错,内容一般,而且某女演戏其实就还好,发展下可以脱离本色表演~~如果说是要向《飞越疯人院》致敬,那么事实上是玷污了经典

14分钟前
  • 奋意|呆萌の国
  • 还行

芙蓉就是天使,天使就是s....

15分钟前
  • 大宸
  • 较差

我翘了AP psycho去看的…却没有逃出psycho的范畴…很好的电影阿 应该是很多人看不懂的…心理是门很神奇的课~

16分钟前
  • 追米。
  • 力荐

即便是笑话集也算是不赖了。画面和剧本都很B级吧

17分钟前
  • 常乐
  • 还行

躁狂症电影。从导演到演员,最后一直到观众,都处于狂躁状态。(其中一星献给芙蓉姐姐)

19分钟前
  • 张小北
  • 较差

芙蓉姐姐。

24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我就是冲着芙蓉。

29分钟前
  • 王基德
  • 还行

每個人都是神經病。

31分钟前
  • Dora KID.
  • 还行

我就是天使,天使就是哀死!

32分钟前
  • 贾小宁
  • 很差

花钱看芙蓉去的,结果才几个镜头- -

34分钟前
  • sadless
  • 较差

在模仿【飞跃疯人院】,中间加了几个超俗套的黄色笑话。感觉它好多余,莫非这位女导演是在向自己最爱的电影致敬?

3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日……看得痛不欲生

40分钟前
  • jeanyoo
  • 很差

鬼吼鬼叫的

44分钟前
  • 小肚子✨
  • 较差

烂片。

47分钟前
  • 柠檬
  • 很差

看这个电影我没抽筋= =#真的。差点包场了。

52分钟前
  • 深深深啊深
  • 推荐

真是奇怪的组合,还是很好笑啊

57分钟前
  • 春暖花开
  • 推荐

试图在当前体制下做出改变?芙蓉姐姐是亮点啊

1小时前
  • 泰坦
  • 还行

国内第一部以精神病患为题材的癫狂悬疑喜剧。“瘾瘾都是精神病”(陈大师语)。不管你疯癫不疯癫,只要是常态,就不是精神病,如果你失掉常态,或者被失掉常态,你就病了。在当下的中国用冷笑话和脑筋转弯让A与B暧昧,忽悠自然成为讽刺的另一面。结尾那段领导视察,很棒。

1小时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